孫煜瑩
摘 要: “狐貍”是從上古時期就活躍在文學作品中的一個非常復雜的形象。在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它經(jīng)歷了從神壇到民間的地位驟降,也經(jīng)歷了從神獸到妖女的內(nèi)涵變化,“狐貍”形象的變化史反映出女性地位的變化史。本文通過梳理“狐貍”形象的變化脈絡,著重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幾位女性進行分析,結合傳統(tǒng)文化與思想,綜合運用女性主義分析方法,解釋這些形象變化中所蘊含的對女性的態(tài)度。
關鍵詞: 文學作品 狐貍 女性 變化
引言
狐貍,對于中國人來說并不陌生。雖然在發(fā)展的現(xiàn)代城市生活中,大部分人沒有親眼見過野狐,但是鮮有人不知“狐貍”背后的內(nèi)涵,在大部分已婚人士或者有男女朋友的人眼中,“狐貍”更是第三者的象征。究竟是什么固定了“狐貍”這樣的形象?在這種形象背后又蘊含著什么呢?
一、氏族圖騰
最初對于狐貍的記載,在上古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了。在那時狐貍以九尾狐的形式與龍、麒麟、鳳凰一起并列為四大神獸,共同并列于西王母座旁,以示祥瑞。甚至在神話故事中,九尾狐是促成禹和涂山氏婚姻的紅娘。涂山氏就是以“狐”為圖騰的氏族,這是狐貍第一次以一個正式文學形象的身份出現(xiàn)。
世界民族中真正有史可查的狐圖騰部族,只有我國古代的涂山氏和純狐氏?!吧瞎磐可绞?、純狐氏等均系狐圖騰部族”[1]?!渡袝ひ骛ⅰ酚涊d:“予創(chuàng)若時,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廢土功?!睗h人孔安國《傳》云:“辛日娶妻,至于甲日復往治水?!盵2]這說的就是大禹娶涂山氏的故事。在這兩段史料中,不難發(fā)現(xiàn)側重點均落在大禹治水的赫赫之功,對于涂山氏則是只言片語聊勝于無。
然而研究發(fā)現(xiàn),大禹與涂山氏的婚姻其實并不像傳說中那樣單純。一種說法是,涂山氏是禹所在的夏族戰(zhàn)勝涂山族所得的戰(zhàn)俘,據(jù)《逸周書·世俘》載:“乙卯,籥人奏《崇禹生開》三終,王定?!盵3]《崇禹生開》是周初名曲,講的是大禹娶涂山氏生啟的故事,這曲子用在周武王伐殷檢閱戰(zhàn)俘之時,就是涂山氏為禹之戰(zhàn)俘的佐證。另一種說法是政治聯(lián)姻,涂山氏為東夷大族,禹只為乘東夷之便而與其聯(lián)姻。這兩種說法不管是哪一種,都將涂山氏作為一個女性的人格和地位視若無物,只被看做一個男性和家族的附屬品。可見在我國的民族發(fā)展中,男性社會中心論根深蒂固,從而出現(xiàn)了“女人附屬男人,男人獨造歷史”的誤區(qū)。但是實際上,應該跳脫性別牢籠,肯定女性的歷史貢獻。涂山女之于禹是戰(zhàn)俘也好,是聯(lián)姻也好,都不可磨滅她的“佐禹之功”(《聊齋志異·青鳳》)。涂山氏族以“狐”為圖騰,而狐向來被視為“水神”?!俄n詩外傳》載:“狐,水神也?!保ā短接[》卷909引)可以想見,以“狐”為圖騰的涂山女識水勢、知水性,她對于大禹治水的輔佐之力必然不可小覷。
《淮南子》有言:“禹治洪水,通軒轅山,化為熊。謂涂山氏曰:‘欲餉,聞鼓聲乃來。禹跳石,誤中鼓,涂山氏往,見禹方作熊,慚而去。至嵩高山下,化為石,方生啟。禹曰:‘歸我子!石破北方而生啟。”[4]石破而生啟,對應大禹治水破山裂石之舉。涂山女在嵩高山下化石后又破石生啟,其實就是用她的蘭心蕙質(zhì)在提醒禹治水之方,要想大水通過這樣的高山,必要破山裂石進行疏導。夏禹憑治水之功使夏族走向興盛,大禹也被“神化”,和堯舜齊名,但是涂山氏在歷史上只留下了破石生啟、候人兮猗的寥寥數(shù)語。人們仿佛選擇性失憶了,若真如傳聞,禹圖的是涂山氏族的東夷之便,成婚后為事業(yè)三過家門而不入,若站在涂山女的角度上,則禹的這些行為實在是令人寒心。
如果說涂山氏的形象還算比較正面的話,那么發(fā)展到純狐氏,就不是那么樂觀了。涂山氏更像是個傳說,而純狐氏卻是實實在在存在著的真實的歷史人物?!蹲髠鳌分羞@樣寫道:“浞因羿室,生澆及豷,恃其讒慝詐偽而不德于民?!边@段記錄對后世的影響很大,屈原的《離騷》:“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欲而不忍;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乎顛隕?!本驼J為后羿恃勇作威、不辨奸賢,把寒浞和澆視作縱樂敗國之君。但是后羿被殺,寒浞篡位的故事里,致命因素之一就是寒浞與純狐氏私通。屈原《天問》:“帝降夷羿,革孽夏民。胡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嬪?……浞娶純狐,眩妻爰謀。何羿之射革,而交吞揆之?”[5]其中的“雒嬪”就是純狐氏,因此聞一多據(jù)此得出了純狐從河伯到后羿到寒浞的“實嘗歷事三夫”[6]的結論??吹竭@里是否覺得有些眼熟了呢?這其實就是“紅顏禍國”的雛形。
二、紅顏禍水
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對人尤其是女人的性格和心理有著空前絕后的迫害和壓抑,這種壓抑的社會氛圍成了“狐貍”形象和女性形象惡化的溫床。男性中心地位的不斷強化,使得禍國殃民的不再是暴君,而是國君身旁的女人。從純狐氏之后,女人與狐貍之間就結下了斬不斷的羈絆。無數(shù)有著“狐貍精”稱謂的女性在文學作品中,替亡國的昏君背了黑鍋。最典型的就是商紂王的寵妃有蘇氏,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妲己。有蘇氏也是一個以狐貍為圖騰的氏族,因此后世的一些史家和小說便牽強附會,傳說妲己是千年狐貍精附身,奉女媧之命下凡禍亂殷商,但因為失了分寸太過暴虐,而最終被女媧收降除名。
蘇妲己這一代表父權視角下經(jīng)典女性形象的人物被史家和文人墨客反復鞭撻。她的美麗充滿誘惑,她的罪惡在人們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她紅顏禍國,她罪該萬死,她就是只狐貍變的精怪要來吸取華夏民族的堅毅之魂??墒翘K妲己真的十惡不赦嗎?
春秋文獻中,《尚書·泰誓》提出:“今商王受……作奇技淫巧以悅婦人?!薄渡袝つ潦摹份d:“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边@兩段對妲己的描寫一筆帶過,可見在當時的人心中,妲己并沒有太大過錯,更多的是偏向于指責紂王對妲己的過分寵愛,沒有分寸。妲己的惡名化應該是受了丈夫帝辛的拖累。自古成王敗寇,歷史從來都是由勝利者書寫。子貢曾經(jīng)一針見血地說:“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币馑际巧碳q王可能并沒有那么壞,只不過因為他失敗了,所以千夫所指,自然他的寵妃也不能幸免。
在儒學的“婦道”尚未提出的商周時期,雖然已經(jīng)進入了父權社會,但是在某些制度與習俗中男權的地位尚未壟斷一切,在那個年代,尚且可以說到男女平等,至少婦女可以參與政治,擁有一部分話語權。甲骨文資料表明,在家國同構的商周時期,妻妾與普通臣子在法理上并沒有相當明確的分工,后妃直接參與政治甚至擔任國家要職的狀況也存在著。比如商王武丁的配偶婦好,她不僅是武丁的妃子,還是軍隊的統(tǒng)帥,在政治事務中有著極大的發(fā)言權??梢娫谶@樣一個時代,出身有蘇氏的妲己對商紂王的輔佐也十分可觀。在《國語·晉語》中,《史蘇論獻公伐驪戎勝而不吉》篇有這樣一段話:“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寵,于是乎與伊尹比而亡夏。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于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庇靡宰糇C婦女參政的危害,點名道姓地說到了妲己參政對殷商亡國的影響??赡苓@也是后世妖魔化妲己的原因之一。
但是真正把妲己描述成狐貍精,是唐代李瀚在《蒙求》注中體現(xiàn)出的,這不僅對狐貍的形象大有打擊,而且屬于故意妖魔化妲己,引導殷商滅亡是由女禍而起的想法??赡苁鞘芰怂抉R遷《史記》對妲己的記錄過于生動翔實的影響。但是司馬遷的記載有很多文學加工成分,他處于漢代這一男權地位穩(wěn)如泰山的時代,必然是潛移默化地將女性地位不斷地貶低,更有后來的《列女傳》為妲己的妖魔化添油加醋。蒙田在隨筆集中說:“指責一個性別比為另一個性別辯護更容易?!焙偩曰笕吮拘?,使國家滅亡、生靈涂炭的基本形象,是隨著女性地位的不斷降低被不斷強化的,最終深入民族骨髓。
三、鬼怪妖精
漢代和唐代,社會風氣十分開放,儒道佛的各種理念相錯交匯,使得人們的思想發(fā)生多元化的演變。圖騰觀念徹底瓦解后,對狐貍的態(tài)度較之先秦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說之前狐貍的形象僅限于氏族圖騰崇拜的話,那么到了漢唐魏晉,狐妖狐精的形象發(fā)展成熟、逐漸固化,深入了人間百態(tài)。同樣以妲己為例,前期只是一個以狐為圖騰的氏族出來的女兒,各種文獻指責之處只不過是攝政專寵,但到了漢唐魏晉就變成了禍國的暴虐殘酷的狐貍精并且一發(fā)不可收拾。歸根究底,還是與儒學地位的逐漸上升,“婦道”思想的不斷強化導致的,女人的地位越來越低,男權中心思想上至皇室下至百姓,被人們一絲不茍地踐行著,甚至女人們在這大環(huán)境中也變成男權中心的維護者而不自知。
尤其魏晉時期,道教盛行,內(nèi)丹派理論中專有一套男女陰陽采補術,與狐貍的傳說結合就變成了狐貍化人吸男人精氣,以助自己修煉道行飛天成仙的邪說,那些狐貍其本質(zhì)就是“淫”?!端焉裼洝钒⒆掀亲罹哂写硇缘?,也是第一個生動翔實的妖狐女:“‘狐者,先古之淫婦也,其名曰阿紫化而為狐。故其怪多自稱阿紫?!焙偟男蜗笾链藟嬋牍鹊住S筛蓪毜摹端焉裼洝烽_始,“狐貍精”成了長相美麗身段曼妙的極具誘惑力的女子的專有名詞。于是后人牽強附會,大肆想象,“即認為狐貍能夠變成一個極具誘惑力的女人,母狐作為傳統(tǒng)婚姻體制的反面形象出現(xiàn),她的美麗與貪婪和欺騙相連,與立于社會標準之外的美麗婦女表現(xiàn)相似”[7]。波伏娃在《第二性》中說:“要被人看成女人,就必須具備某種大家所公認的女性氣質(zhì),而這種氣質(zhì)作為現(xiàn)實是既神秘又令人信服的?!薄按菩允菓卸璧?、熱切的、狡詐的、愚蠢的、無情的、好色的、兇殘的、謙卑的,男人把這一切全都拋到了女人身上?!盵8]因此,在強調(diào)女性就該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封建社會,一個美麗而又引人注目的女性只能無奈地被人們丑化,沒有任何反擊的機會。武則天在某些文學作品中也被冠以“狐貍精”的惡名,大概就是因為如此。
說起狐妖、狐精,每個人都會想到蒲松齡的《聊齋志異》?!读凝S志異》描寫了相當一部分的狐貍化人的故事,嬰寧、青鳳、嬌娜等,據(jù)統(tǒng)計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共描寫鬼144個、狐83個、神68個、仙47個、怪40個。可見狐貍并不是蒲松齡的主要描寫對象,而且即使在描寫狐貍變化成精的故事時,也將狐貍描寫得十分親近人情、美麗懂事,在他筆下,鬼怪妖精都是人情世故的象征,是用來諷刺世事的。可是后來人壓根沒有感受到蒲松齡的良苦用心,只是更加固化了狐貍可以變成人的思維慣性。狐貍化人也有善良的一面,可偏偏世人只記住了她們中邪惡的那一群,并且將之融入男權社會中不斷發(fā)酵。與蒲松齡同時代的各種小說都將狐貍化成女子魅惑男人的故事講得猶如親眼所見。其實這是受明朝皇帝縱情恣欲、好道教喜陰陽的社會風氣影響的。如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29《贈芝麻識破假形,擷草藥巧諧真偶》,敘大別山狐修道千年,“專一與人配合雌雄,煉成內(nèi)丹”,見蔣生韶麗,便思“借取元陽”[9]。至于《封神演義》,就更是將狐貍精的噱頭發(fā)揮得淋漓盡致,使得后人只記得狐貍精,而不知真正禍國殃民的到底是什么。
結語
狐貍的形象演變史,其實就是一部女性地位的變化史。從神壇到民間,從神獸到妖精,甚至在現(xiàn)代中國,狐貍還是一個針對女性的含有貶義色彩的詞語??v觀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女性的地位似乎越來越低,直到今天,我們還在消費著前人留下的關于狐貍精的傳說,影視劇、小說層出不窮,這從本質(zhì)上還是戴著男權思想的枷鎖?,F(xiàn)代社會的女性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存在這樣一絲“內(nèi)在的殖民化”,即維護著男權中心地位的,恰恰是女人自己?;蛟S這些傳統(tǒng)文化中的糟粕根深蒂固不能根除,古典文獻中已經(jīng)成型的文字也無法改變,那么只能靠不斷加強女性主義教育,讓女性們從思想根源上站起來,并且發(fā)動男性參與,改變女性地位,獲得與男性真正的平等。屆時,狐貍的魅惑邪惡形象,只能于古代文獻中存活,而不再活躍于人們的思維定勢中。
參考文獻:
[1]龔維英.原始崇拜綱要——中華圖騰文化與生殖文化.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9:130.
[2][清]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上).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5:143.
[3]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213.
[4][漢]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第1冊).中華書局,1962:190.
[5][宋]洪興祖.楚辭補注.中華書局,1983:99-100.
[6]聞一多.天問疏證.載孫黨伯,袁謇正主編.聞一多全集.第5冊.楚辭編·樂府詩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575-577.
[7]漢斯·約爾格·烏特,著.許昌菊,譯.論狐貍的傳說及其研究.民間文學論壇,1991(1).
[8][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鐵柱,譯.第二性.中國書籍出版社,1997.
[9][明]凌濛初.二拍.岳麓書社,1988: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