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廚師課

2016-05-14 09:01喬葉
長江文藝 2016年6期
關鍵詞:鯉魚廚師食材

喬葉

談話人簡介:

周松海,1938年生于河南長垣,1950年進入當時河南省會開封市“又一村”飯莊學徒,受趙延良、黃潤生、蘇永秀、姬厚之等名師啟蒙指教,開始從事烹飪生涯,1954年調到新省會鄭州,在河南飯店工作,1956年赴北京莫斯科餐廳深造,開闊了歐式菜的視野,取得長足進步。1958年調至中州賓館工作,1985年被省政府辦公廳任命為行政總廚。1990年被任命為黃河迎賓館行政總廚,1998年退休,2015年去世。曾獲“中華名廚”“豫菜宗師”“中國烹飪大師”等稱號,被業(yè)界譽為“豫菜百科全書”。

金澤,1991生于河南長垣,2009年高中畢業(yè),無業(yè)游民。

此對話根據2013 年3月金澤手機錄音整理,有刪節(jié)。

周松海(以下簡稱周):你爹的事,辦完了?

金澤(以下簡稱金):嗯。昨天五七。

周:唉,想起你爹的事我心里就難受,他做菜也是有靈氣的,是祖師爺賞飯吃的——哪一行都是這,有靈氣的就是祖師爺賞飯吃,沒靈氣的就是自己到祖師爺那里求飯吃。咱們這一行,有的活兒能練,切菜配菜什么的這些能練。有的活兒不能練,比如火候和拿味兒。有的人做了一輩子廚師,這些就是不行。你這孩子,火候把得準,拿味兒拿得準,這就是祖師爺賞飯吃——你爹,他做菜做得好好的,不知怎么動了心思,就當了那個后勤科長,這一當科長嘗到了管人的甜頭,就壞了,就想往上再走走,為這寧可把專業(yè)丟了。這個么,我也理解。咋能不理解呢?中國么,自古當官才是人上人。你爹他再有靈氣,他就是覺得當官過癮,就是覺得管人的快樂超過了炒菜的快樂,就是覺得管人的體面超過了炒菜的體面,這也沒辦法。你爺和我都心疼的是,他把手藝給扔了,越扔越遠。他咋沒想明白:你為什么能當上官?是因為你專業(yè)好!專業(yè)好,這才是你的貴重之處,這才是你的根本。當官能成為根本么?可是這世上的事就是這啊。人一當上官就容易忘本,就容易把官當成了本——不過,或許在你爹的想法里,官就是本吧。

當年你爹為了進步,求你爺去說人情。你爺雖然不情愿,到底還是順了他的意,你爺對我說,他當年只對你爹說了一句話,說:你一定要把我這點兒薄面搟頓面條吃,那你就搟吧,只要你吃了不鬧肚子就成??傻胶髞?,你爹他還是鬧了肚子不是?

不說這個了。過去了,不說了。

金:那咱們開始上課吧。

周:唉,咱爺倆兒,上啥課呢,就胡扯吧——

我跟你爺那時候在“又一村”,才叫上課呢,苦上課。不,我們不指定跟哪個師傅。那時候“又一村”的風氣,不是單個兒拜師學徒。徒弟是大家的徒弟,師傅是大家的師傅,這樣不容易拉幫結派,也能多學多教。我們一幫小伙計先學宰殺,學物料分檔,也就是分檔取料。比如牛羊豬肉雞,雖然都是肉,可一物是一物,物性各不同,它們每個部位的用法也都不一樣,把它們按部位分解開,就是分檔。我們最開始學著給雞分檔,雞有十二個分檔。脊肉不老不嫩,切丁合適。腿肉肉厚,切丁切塊都合適。比起來里脊肉自然最嫩,切片切絲都是好的,斬茸也好……這些你都知道,不說了。學會分檔后,一只雞我很快就分得利利落落。后來學著給豬分檔,學會后,一條豬后腿我一袋煙的工夫就能分好,那感覺老美。一袋煙多長時候?算起來也就是四五分鐘吧。那時辰我就知道,做菜的享受可不是油鍋里那幾下,能把一個豬后腿利利落落地分好,那也是享受。

蔬菜也一樣得分檔。比如白菜。過去冬天沒菜,白菜是要緊蔬菜,哪個廚師都得學會料理白菜。白菜幫、白菜葉和白菜心都得分開做。白菜幫做酸辣白菜、醋熘白菜、白菜炒肉片、白菜炒肉絲。白菜葉做白菜湯、白菜卷、白菜包肉。白菜心可主貴,有一道菜叫牛肉菜心。把牛肉切成很細的絲兒,白菜心拌進去,那就是上好的下酒菜。再比如芹菜。芹菜葉、芹菜桿和芹菜心都怎么做?芹菜葉是蒸的,芹菜桿是炒肉片、炒肉絲。芹菜心么,也是生拌最好。這些過去都分得一清二楚?,F(xiàn)在可多飯店都不管了,都是不分青紅皂白,一剝一剁就下鍋啦。

金:小時候,我常跟爺爺去買菜。爺爺只去專門的面店買面,專門的青菜店買青菜,專門的魚店買魚……不約而同的,那些老板就會把最好的東西留給爺爺。爺爺也說過,所有的食材都有物性,懂得物性才能把食材做好,因為物性是食材的生命。所以老祖宗留下一種說法就是“以物循性,以性循法,以法循烹”。好好尋思一下你就會發(fā)現(xiàn),許多東西的物性本來就是一個自洽的世界,比如西瓜瓤上火,西瓜皮卻去火。瓜皮翠衣苦夏寶么。橘子肉上火,橘子皮卻去火。十年陳皮貴似金么。

那些老板們說,爺爺是最懂物性的人,把這些好東西給爺爺,就是給了對的人,這也才不會糟蹋好東西,因為這些好東西在爺爺手里會做到最好。只要爺爺承認了他們的好東西是好東西,他們就覺得有面子,他們就會對別人說:老金爺都會在這里拿貨呀!爺爺在他們手里拿貨,他們會覺得,這證明自己也是行家。其實他們給爺爺的價錢一點兒都不高,他們說和錢沒關系。他們不會賺爺爺的錢。后來我才明白,他們和爺爺之間,可以稱得上是知音之賞。但他們一定會賺那些不懂貨的人的錢,這對那些人是愚昧之罰。

在這種情誼上,你就會覺得:要那么多錢有什么用?沒有用的。

周:食材長成不容易,都是天地精華雨露滋潤的東西,得愛惜。分檔就是教我們對食材要用盡,要用透。用盡用透了,這就是愛惜——個頭兒過大,過于稀罕,或者看起來奇形怪狀的,卻不宜吃。比如魚長到了上百斤,老鱉長得太有年頭,身上都有綠毛了,這些就不能吃。這些東西都是成精的,不能吃——黃瓜皮,你爺把它剁碎,擠出汁兒,再和雞肉配到一起,做成青果雞,好看又好吃。茄子都做茄子肉,誰做茄子皮?你爺做。他把茄子皮切成象牙塊,拖面勾芡油炸,然后擱籠燜蒸,做出來讓大家伙兒嘗,都說好吃,都不知道是啥東西。你爺還做茄子腿——就是包茄子底座那一塊,茄子蒂,再帶上那個柄。過去這一塊也是舍不得扔的,要切碎,炒菜吃。它還是一味中藥,治背瘡病毒。咋做?我看村里的郎中做過,就是把它曬干,在鍋里焙得焦黃,冷下來,再研成細末。人一生瘡,就把它拌成稀糊,涂在瘡上,七天就好了。不過制成藥就不叫茄子腿了,我聽見郎中叫它“天丹散”。

現(xiàn)在要找到好食材,可是不容易。人多,想要高產量,就要想辦法,就有了大棚,化肥什么的,拔苗助長讓它長大?,F(xiàn)在的人也古怪,就愛吃奇巧新鮮,冬天的菜非要夏天吃,夏天的菜非要冬天吃,哪還分個春夏秋冬?還覺得這可好。說到底,吃菜還是要吃時令菜,時令菜就得在田里野長,比如白菜蘿卜,它就是冬天長的,味道正,有營養(yǎng),也價廉物美,叫人人吃得起,人人活得起,這是上天公平的地方,仁厚的地方,這就是自然法則,這就是天道天規(guī)。

人得守這天道天規(guī),不能違反。你要是違反就得受罰,就有報應。所以,人定勝天,這咋可能呢?肯定不對。在有些事上人可以和自然斗一斗,咱們的很多科學發(fā)明都是斗爭的結果,但是在大的方面,是不能和自然斗的,要守它,不然失敗的肯定是人。就說吃吧,你要是亂吃亂喝,就是會得怪病。比如豬肉,豬肉就是要吃肥的,肥豬肥豬么,肥肉才好。你硬要吃瘦肉的,好吧,瘦肉精來了。牛羊肉呢就該吃瘦的,你非得吃啥小肥牛小肥羊,好吧,復合肉來了。再好的面搟的面條它的筋道也有個度,你硬要它筋道得扯拉不斷,好吧,蓬灰來了……老天爺不會那么聽你的話,你硬拗就是會有報應,還是讓你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報應自己。

滑縣的蔥,中牟的蒜,博愛的姜,這些都是好食材。這些東西長得好,自然是得力于水土。水咸土甘生萬物么。也是得力于風候好。說起來都知道有二十四節(jié)氣,有多少人不知道還有七十二風候咧。莊稼不能光靠太陽雨露,還得有風,有風的營養(yǎng)——別看風空來空去的,它可是有大營養(yǎng)的!尤其是瓜果。如果種瓜果不透風,那肯定完蛋。所以種葡萄、西紅柿、黃瓜什么的,都要搭架子讓風刮過去。風跟風還不一樣。院墻里的風,村子里的風,城市里的風,平原上的風,山溝里的風,結出的瓜果肯定兩樣。海邊的風,河邊的風,湖邊的風也都有各自的脾氣,它們養(yǎng)出的東西也都帶著他們的脾氣。這就叫風候。常聽人說啥飲食科學呀,飲食文化呀,要我說,這就是科學,大科學。這也是文化,大文化。

金:所以人家法國的廚師就歸文化部管,我覺得這太對了。

周:咱們的嘞?

金:歸勞動部。

周:勞動部也對,總歸是一種勞動么。

金:對啥呀對。

周:干好自己的事兒,別較那個真兒。外人聽著咱們說廚行也是科學文化,或許多少會覺得玄。對咱們這些內行人來說,可一點兒也不能覺得玄。魚翅鮑魚這一類的干海貨,我一摸一捏就知道這貨是秋天收的還是冬天收的,是好還是賴,發(fā)了以后能出多少菜。這是基本功。沒有這點兒基本功還當廚師?這基本功也不是多難練,多經見一下啥都有了,這些東西自己都帶著一方的味兒呢,它們往這一放,都帶著一份明明白白的說明書呢,這說明書不是用字寫的,就是讓你下功夫來念的。

就說黃河鯉魚吧。咱們豫菜離不了黃河鯉魚。按說鯉魚就罷了,為啥非得講究個黃河鯉魚呢?這里面說頭兒多了。沒錯,湖里也有鯉魚,池塘里也有鯉魚,可是我跟你說,鯉魚還是黃河鯉魚最好。一說:“雞吃谷豆魚吃四”,這說的是池鯉。四是四月,就是春天。開春了,天暖了,池塘里能吃的小玩意兒多了,鯉魚就開始活泛了。為了生養(yǎng)就開始大吃二喝,自然就肥了。到了四月份,那肉厚味美是不用提了。湖是大池塘,地氣足,水質肥,養(yǎng)分大,比池鯉就要好吃一層。又一說:“瓜熟鯉魚肥”,這說的是一般的河鯉。一般河鯉是六七月份的好吃。夏天雨水勤,雨水沖著樹葉、草籽進了河里,成了魚們的好吃食,它們的膘就刷刷地長,沒幾天就是一道好菜。還有一說是“十月鯉,鯉上鯉”,這說的就是黃河鯉魚。黃河原本就水流量大,含氧量高,到了秋季,黃河還容易漲水,水一漲,大水把兩岸的雜草一淹,魚在草里,就像進了大糧倉,那可是自在透了。秋天水也寒哪,為了頂冷,也為了儲備冬天的營養(yǎng),鯉魚那是拼命地吃啊,吃啊……鯉魚是兩年熟,頭一年的魚苗到第二年的秋天正好長成一斤多重,一尺左右,這個時候,哪能不好吃呢?最好吃?!磅幊砸怀?,鯽吃八寸”,這句話就是這么來的。還有一句:同是一斤多重的十月黃河鯉,雄鯉魚味道要比雌鯉魚好。為啥?雄鯉魚不養(yǎng)孩子不分心,一門心思長自己個兒啊。

金:您說黃河鯉魚好,那是在咱們中國。我吃過的最好的鯉魚是在馬來西亞。那是我十九歲那一年吧,正是混賬的時候。您知道的,我媽去世得早,我跟爺爺在老家長到十五歲,直到他去世才跟著爸爸到了省城。我打小兒就跟他不親。您也知道的,我就想當廚師,他不肯。他想讓我考公務員,進機關,走仕途,我也不肯。他怎么逼我我也不肯,越逼越不肯。除了逼,他對我就是慣,整天給我錢??墒俏乙不熨~。他的情,我不領。他的錢,我花。我不在乎他的錢,反正這些錢就是不當得利,就是造孽錢,放在家里也是禍害,反正這錢也不是我掙的,我干嗎要在乎這些錢?不如痛痛快快花呢。那時候,我就是常往外扔錢。大把扔。反正最想干的他不讓我干,那我就混日子唄。那時候我整天和一幫紈绔子弟出國旅游,吃遍了世界各地。

去馬來西亞那次,一桌人吃飯都是胡亂吃,我只嘗了一筷子就知道,這種鯉魚是極品。每次吃飯,我們都點那條魚,那條魚都是我一個人在主吃……我才不跟他們說那么多呢,他們愛吃不吃,吃了也吃不出好來,也是白吃。我要負責任地告訴您,最好吃的鯉魚就是它了,它的名字叫忘不了,好聽吧?它是河鯉里游得最快的,也很聰明,是釣游對象魚中高難度的挑戰(zhàn)魚種。它喜歡吃風車果,風車果是一種森林野果,味道本來就很好。這果子進了河里,就是這種鯉魚最中意的美食。所以它自帶香味,這是它好吃的最大秘密。

現(xiàn)在外國人很會吃了。不過他們的歷史曾經也很嚇人的。有一年,我去古羅馬的龐貝城玩,這個地方在意大利西南海岸,緊鄰著那不勒斯海灣,連接著羅馬帝國和世界的航運貿易,所以在古馬羅時期經濟很發(fā)達,許多貴族和土豪競相比較,生活越來越荒唐。男女之事上就不說了,單說吃的,那可真叫一個喪心病狂。我在參觀廚房遺址時知道了他們當年的菜單,我的天哪,他們吃母豬的陰道、野公豬的咽喉、火烈鳥或鸛鳥的舌頭、夜鶯的肝,飯后點心有一種是腌制過的、帶甜酸味的海鱔。這種海鱔在食用之前,還要用新宰殺的奴隸肉喂養(yǎng)幾天……這么比起來,咱們豫菜可是夠文明的。

周:那是。咱們豫菜,那可是各菜系之母。都說豫菜很落后,數不著。還有豫菜么?常有人這么問。這話問的,唉。八大菜系里,你想想,有東有西有南有北,能沒有中么?古人愛說南蠻,北胡,東夷,西狄,你聽聽這些名頭,中原可不就是最核心的那個點兒么。所以,飲食的根兒肯定也是中原。不客氣地說,整個中國飲食的萌芽期、發(fā)展期、形成期和繁盛期都是在中原完成的。豫菜的起源,就是宮廷菜。中國八大古都,河南占了四個。鄭州時間短,就不說了。其他三個,安陽是七朝古都,開封是七朝古都,洛陽是九朝古都,光洛陽當都城就一千五百年!你想想,這些個朝廷往民間流傳些宮廷菜,是多么順便的事兒。

咱們中原,好地方啊。首先是咱們的物產豐富。不僅是只有大平原,咱們也有山有水,山是太行,王屋,伏牛,桐柏,還有秦嶺余脈。水呢,別的不說,僅是古代四瀆里,咱們就有三條:黃河,淮河和濟水。所以山珍水產樣樣都來。食材豐富了,飲食也就好發(fā)展。因為交通便利,咱們的經濟貿易也很發(fā)達,手工業(yè)也就發(fā)展得快。飲食的發(fā)展和手工業(yè)的發(fā)展也密切相關,比如有了冶鐵后,就開始有了刀和鍋,就有了刀法和炒制。你知道么?廚師們的技能在炒之前就是燉啊、煮啊、燒啊、烤啊、炙啊,有了冶鐵以后才開始了炒。有食材也有工具,再加上咱們那么多地方都當過都城,宮廷貴族引領的餐飲層次很高,九鼎八簋這些規(guī)矩都是從咱們這里立起來的。各國來使也在咱們這里朝貢,帶來很多稀罕東西,所以咱們的廚師見識多,經驗多,就匯總和創(chuàng)造了很多技法,飲食就越來越發(fā)達。尤其是到了宋朝,國力強盛,民眾富裕,上下都很會享受,沒了宵禁,有了夜市,放開了酒,這可不得了了。在那以前,酒是官賣的,酒是酒館,飯是飯館,各開各的,兩不相干。酒和飯一放到一起賣,飲食就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就更厲害了。

北宋南移以后,中原飲食的影響力才慢慢弱下來,淡泊了。中原逐鹿,仗打得勤。你看史書就知道,咱們這塊地方的人就是韭菜,打一次仗就割一茬。有本事的人家,能養(yǎng)得起車馬的就都跑了,這一跑,就把咱們豫菜帶到了全國各處。就說粵菜吧,現(xiàn)在都說它多好多好,可是宋朝以前,廣東還是個發(fā)配充軍的地方呢,哪里能談得上菜?如果不是中原一批又一批人到了廣東,廣東菜不可能有現(xiàn)在這個樣子??梢哉f,咱們河南人走到哪里,就把豫菜帶到了哪里。以豫菜為基礎,人慢慢適應著當地的水土,菜的口味也慢慢被改良著,就有了如今的南甜、北咸、東酸、西辣。

豫菜么,甘而不濃,酸而不酷,咸而不澀,辛而不烈,淡而不薄,香而不膩……你別笑。豫菜做到了功夫,就是這么好。沒特點?不,咱們有特點,咱們的特點就是甘草在中藥里的作用,五味調和,知味適中。所以內行常說,吃在廣東,味在四川,調和在中原——提起川菜,我就想嘆氣?,F(xiàn)在的人整天說吃,卻不會吃。吃得沒有品位,沒有滋味,也沒有營養(yǎng)。很簡單的,你放眼去看,滿大街餐館里都是麻辣,麻辣幾乎就是第一味。這還能說會吃么?麻?啥叫麻?介于疼和癢之間的,這叫麻。那是最難受的味道。說穿了,麻就是讓你木的。所以醫(yī)生用麻藥止疼。啥是辣?是疼和燒之間的味道,就是刺激人不好受的。麻辣自古都是輔味,不能當主味?,F(xiàn)在可好,都拿這些東西當主味了。還有的廚師就以為四川菜講究的就是個麻辣,這就是外行話。真正的四川菜,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都不是麻辣,一桌能有兩個麻辣菜就不錯了。

人心粗了,就吃不細了。

金:我爺爺常說,食材的好味道有兩種,一種是簡單的,原則是食材的本味就很好,很完美。你吃了就知道,哦,這是大白菜的味兒,這是小白菜的味兒,這是春薺菜的味兒,這是夏薺菜的味兒,這是土豆的味兒,這是山藥的味兒,這是紅薯的味兒。這些味兒很單純,我們要做的是體現(xiàn)出它本來的美味,讓你吃了它就是一個感覺:好吃!

另一種是復雜的。這種食材的味道往往很個性,它的優(yōu)點很鮮明,缺點也會很鮮明,像羊肉的膻,豬肉的腥。它們有缺陷,需要我們把這種缺陷去掉,也就是給食材揚長避短,這就得用調味料來平衡和協(xié)調,越突出的個性越得平衡和協(xié)調。就像一座好房子,你就那么一棟,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郊野地里,有什么意思呢?得有溪水,有園林,有草地,推開門也得有左鄰右舍,這房子的好才能扎下根來,成為能親近交往的好。不過千萬不能忘了,調料存在的唯一使命就是為主料服務,就是為了讓主料的味道更好,所以一定要用得適度。當你吃到某道菜覺得調料太重的時候,如果不是廚師水平有問題,那一定就是食材本身有問題,肯定是不夠新鮮了才會需要重調料來遮蔽和哄騙食客。調料是為了襯托和修飾主料,而不是遮蔽和哄騙。這是一條根本性原則。

還有一條根本性原則:加入調料的目的是為了讓食材的味道豐富,但這豐富絕不等同于混亂,一定得很有層次很有秩序。要做到什么程度呢?你要細細回味,你要再三品味,你會覺得它不僅僅是好吃,它還耐品。你會覺得它不單薄,它是有寬度和深度的。

周:豫菜調味,關鍵就是湯。這是豫菜的命根子。唱戲的腔,廚師的湯。有湯開張,無湯打烊。在咱們這兒,一個廚師不會吊湯,哪兒還能叫廚師?只能叫伙夫!為啥吊湯這么要緊?這得從海鮮說起。海鮮咱中原沒有鮮的,只有干貨。想把干貨做好,就需要好湯入味,湯就成了豫菜的鮮味之源。豫菜吊湯是用老母雞和肘子,三洗三滾三撇沫,先熬毛湯,一部分毛湯通過掃湯來得清湯,另一部分毛湯再加進棒骨來熬奶湯。用奶湯的料渣加水再熬,得二湯。清湯可以做開水白菜、清湯竹笙和酸辣烏魚蛋湯。奶湯用來做奶湯廣肚和奶湯蒲菜。二湯用來燒家常菜。最好的清湯叫“濃后淡”,看起來就像是一碗白開水。端上桌的時候,沒見過的人都以為是涮勺子的水。但是,嘗上一口你就知道了,這就是好清湯。好清湯有個說法,叫“清澈見底,不見油花”,好奶湯也有一個說法,叫“濃如牛奶,滑香掛齒”。

吊湯的味兒是什么味兒?所有的好湯,你喝了以后跟喝老酒一樣,醇。你先用舌尖兒品,舌尖是嘗味道的。然后湯就到了咽喉部,咽喉部是找感覺的。舌尖讓你知道咸甜酸辣苦,但是真是找感覺,就是在咽喉。好茶,好菜,好飯,這些好東西到了咽喉部,都能把喉嚨打開,都是能回甘的。

現(xiàn)在的湯吊得都不如以前了。一是豬肉不好了,二是老母雞也難找了。過去的老母雞,兩三個小時都熬不爛,現(xiàn)在你把雞切成塊,一焯水二三十分鐘就熟了——都是飼料雞呀。想要真材實料的老母雞也不是不行,你得去村里收。平日里自家吃,收個一只兩只還行,飯店整天這么用,去哪里收那么多雞呀?得多少人下去收呀?成本得多高呀?不現(xiàn)實。

食材不中,廚師水平再高也得往下落點兒。不過話說回來,縱使食材一般,要是廚師手藝好,也不至于把菜做得太差勁。如今為啥那么多人做的菜放不到正經桌面上?因為手藝不中。手藝不中可是最要命,能把上等食材做成中等,中等食材做成垃圾。

我學吊湯,就是在“又一村”。“又一村”的規(guī)矩,學徒先是幾年分檔,再是幾年打荷,然后才能上灶吊湯和炒菜。我只在“又一村”挨過一回打,也是因為吊湯。那時候我已經學會吊湯了,被師傅們也夸過,想著自己快熬出來了,就有些馬虎起來,覺得這也沒什么大不了的。有天夜里,飯店不遠處有一門大戶人家給老太太祝壽,請了戲班子在門口吹唱。我是個戲迷,一邊在廚房里忙活,一邊聽著外頭的熱鬧,心里跟貓抓一樣。我把水添滿,燒開,把熬料放進去,看鍋里的湯大開了,從爐膛里撤了幾根劈柴,把火改小,鍋蓋半開,就偷偷溜了出去。這一看不打緊,就把湯忘得一干二凈。是值班的趙師傅揪著我的耳朵把我從人群中拽回去的。那湯熬的,不能看啊。趙師傅一巴掌就呼到我的臉上,說:“不下功夫,湯就不能熬到勁兒。非得叫你長長記性,叫你知道啥叫規(guī)矩!”那一晚我可沒睡,從頭去熬。整熬了一夜,熬了四大盆毛湯,兩大盆清湯,一大盆奶湯。

金:以那時候的條件,用劈柴就是最合適吧?小時候,我讀故事讀到“煮豆燃豆萁”,問爺爺,為啥煮豆要燃豆萁?爺爺說,這太合物性了。他試過,煮豆就得用豆萁最好,煮出來的豆子最香。就像熬玉米粥,最適合的燃料就是玉米芯。

周:那是。啥物性配啥火候,這也是個要緊功夫。聽“又一村”的師傅們說過,多少年前的老祖宗都知道了把火分五種:文火,小火,中火,大火,武火或者旺火。多聰明,多能。

金:《呂氏春秋·本味篇》中說,“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痹对凇峨S園食單》里說:“熟物之法,最重火候。有須武火者,煎炒是也,火弱則物疲矣。有須文火者,煨煮是也,火猛則物枯矣。有先用武火而后用文火者,收湯之物是也,性急則皮焦而里不熟矣。有愈煮愈嫩者,腰子、雞蛋之類是也。有略煮即不嫩者,鮮魚、蚶蛤之類是也。肉起遲則紅色變黑,魚起遲則活肉變死。屢開鍋蓋,則多沫而少香。火熄再燒,則走油而味失。”

周:你小子甭給我掉書袋了。反正就是一個意思,火可關鍵,可重要,所以咱們廚師用火不能叫使火,用火,而叫馭火。我好說火硬火瓤,這其實說的則是燃料,比如煤炭,汽油,電,天燃氣,這些燃料出來的火就是硬火。

金:宋朝飲食業(yè)發(fā)展迅速,還有一個火的原因:宋朝時,煤炭成了主要燃料,這對于飲食發(fā)展也是革命性的。它的火很硬,可以瞬間導熱,能讓你爆炒。

周:嗯,柴火,木炭,麥秸稈,玉米芯,這些燃料出來的火就是瓤火。若做溫燉熬的東西,火呢越瓤就越好……火候要緊,打荷也可要緊,能學不少東西。我跟你說,廚房里的雜活兒,什么都得學會干,也什么都得干得好。咱這一行就是個勤行——勤快行當,不能手懶。即便你立志要當個最了不得的廚師,你也得有好手給你打荷,你要是不懂打荷,他可怎么服你呢,你可怎么調理人家呢?

你小子這是剛開始,就好好學吧,好多著呢,且學著呢。老老實實學。

金:我爺爺有一句口頭禪,想做個好廚師沒有什么訣竅,就是四個字:老老實實。他說這四個字是所有手藝人的根本。老老實實練基本功,老老實實找好食材,老老實實做菜。湯該燉到什么時候一定要燉到什么時候,該用四川漢源的花椒就一定要用那里的花椒。蒜該搗的時候一定不能拍,蔥該切絲的時候一定不能用段,面要餳三個時辰,一定不能兩個半,得燒地鍋的時候一定不能用天燃氣和電磁爐……說句躉話,所有的程序都得老老實實,有了這四個字,廚師就有了立世的根本。哪怕你做不了太好呢,最起碼也不會太差。

爺爺還常說:一天不老實,自己知道。兩天不老實,同行知道。三天不老實,外行知道。這是說唱戲練武的功夫,廚房的道理也是一樣。這塊面,你少揉一下或許沒什么,少揉兩下就肯定不一樣。那肉在鍋里多燜一秒鐘沒事,多燜十秒鐘肯定就不行。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一碗熗鍋面,老實做肯定就比不老實做要好吃。熗鍋面要用高湯,同樣是高湯,老實的做法是另開一灶,讓高湯一直滾開著,煮面的時候,加進去的就得是這熱高湯。絕對不能是涼的。道理么,一是熱湯本身就香,一燙頂三鮮嘛。還有一個,你想,底料都熗好了,你一勺子涼湯加進去,就像一個人正在滿頭大汗地跑步健身,你突然硬拽著他去沖了個涼水澡,他能不感冒?飯菜和人一樣。這樣做出來的飯菜就是有病,怎么會好吃呢?

當然,廚行的事很難形容,魚要鮮嫩到什么程度?餅要筋道到什么程度?沒有公式或者標準,所以想打馬虎眼的話,盡可以去打。食客們也不一定能吃得出來,甚至可以說,絕大多數食客都嘗不出來。但是,但是——爺爺說,水往低處流,人要往高處走。手藝人的高處不是升官發(fā)財,手藝人的高處就是精益求精。你有了往上的心勁,也做了往上的努力,你的手藝就會一天比一天好,一年比一年好,久而久之,你自然就成了高人。你以為高手是怎么來的?就是這么老老實實慢慢兒磨出來的。我說其實也就是兩個字唄,老實。爺爺說,就得是四個字。我說為啥要重復一下?老老實實,意思不還是老實么?爺爺說,因為這世上聰明人太多,聰明人太容易不老實。所以得老實里再夯上一層老實。

周:所以咱們這一行,手藝之外的東西,不能太想著進步。越想進步,就越容易退步,尤其是德行退步得快。有人跟我理論過,說有的人德行很差,卻也不影響他做菜的手藝很好。就像武術一樣,有的人心思很壞,武功卻很高。所以說看起來品行高低和專業(yè)水平沒啥關系。我說,這說法不對。這二者不僅有關系,關系還大著呢。正因為是大關系,所以不是一時半會兒能看出來的,沉住氣往后看,越往后看越能看出分曉。就打個比方吧。你如果品德壞手藝好,你就容易用好手藝做壞事,比如把壞的東西做得讓人吃不出來,把臭東西做香,把腐爛的東西做成新鮮的樣兒給人吃?!较奶?,你看看街邊大排檔上的那些菜色,你看看那肉的紅,那么妖艷粗魯,肯定是用了色素。其實稍微用心一下,食材本身的顏色就夠用了。紅蘿卜西紅柿紅椒這都是紅,苦瓜萵筍菠菜這都是綠,蓮藕山藥土豆這都是白,紫菜香菇黑木耳這都是黑,哪樣不好?天然好看又健康。即使鹵肉什么的需要調色,也應該用糖啊醬油啊這些東西來調。你知道么?藏紅花汁兒調出來的金黃色,那可是漂亮極了。想要讓牛肉顏色又好口感又嫩,木瓜漿的功效比嫩肉粉強幾倍。

可是你心性壞了,就會為了利益,你就能做得出來下作的事——你整個人,整個心性是往下走的,這就注定了你即使悟性不錯,即使手藝到了那么一個階段,也很難進一步提升。因為你的選擇很容易趨向于不好的東西,這會妨礙你往更高的地方走。所以啊,第一要緊的就是練基本功。都說咱們廚師就是“金手銀胳膊”,所謂的“金手銀胳膊”,就是手藝。手藝是啥?就是技術,就是基本功。現(xiàn)在的很多廚師都走偏了,不鉆研技術,就知道搞公關,搞策劃,要打造這個,打造那個……不是金手銀胳膊了,成了金嗓銀喉嚨。有的還一門心思想當官——我眼看著你爸爸走的就是那條路。人和人的心性不一樣,活法也不一樣。有的人一當官,不但覺得丟了專業(yè)不可惜,甚至恨不得越丟越遠。他覺得自己的專業(yè)說起來可丟人,就想洗干凈,恨不得人家都不知道……不過有意思的是,他們退休后又回頭去吃技術飯,紛紛去當什么技術顧問啦。

你打過太極拳沒有?基本功就是打太極拳的時候你扎的那個下盤,下盤扎得穩(wěn)穩(wěn)的你才能固根行氣,上盤的花活兒也才耍得開??墒沁@個行當的孩子們現(xiàn)在誰還認這個?懶,省事,光想巧宗。

金:我認啊。

周:我知道。你要是不認就不來找我了。你就說鍋燒肘子吧,會的人是越來越少了。為啥?鍋燒太麻煩?,F(xiàn)在都是扣肘子和扒肘子——我跟你說,現(xiàn)在街上賣的都不叫肘子,都叫蹄髈。骨頭都不剔都叫肘子,還真是好意思——鍋燒肘子是什么?一定得是前肘,剔好骨,先把豬皮燒一燒,毛根兒刮凈……一點兒小路都不能走,做出來的菜才是那個味兒。還有黃河鯉魚焙面的焙面,焙面以前都是用手搟的,搟得薄薄的,然后再切絲,炸得酥脆。那面成以后,晶瑩透亮,細可穿針,點火就著,入口即化?,F(xiàn)在沒有人搟了,都是直接拉。拉比搟易呀??衫蛽{,能一樣么?再說獅子頭。獅子頭看著好做,要做好可不簡單。先把肥四瘦六的五花肉切成石榴籽大小,形狀均勻,不粘不連,再加入南薺丁和蟹黃,加雞蛋、粉芡、鹽和胡椒等調味,然后用筷子摔打成劑,再燒開高湯生汆,這樣一道獅子頭,沒有兩個鐘頭做不下來。這樣做出來的獅子頭也才醇厚不膩,酥嫩入口。有個老主顧,喜歡你爺做的獅子頭,得了重病,臨死前兩天醫(yī)生說他想吃啥就吃啥,他就讓人捎話給你爺,說:想讓你爺再給他摔個獅子頭吃。你爺就給他摔了個獅子頭。他這走得就圓滿了。

要說咱們這個行當,可算是上不著天,下不著地的。怎么講?你想做好事,一碗粥就救人命。你想做壞事,你也能給人下毒,把壞事做絕。最低標準,你把飯做熟就行。如果你想求高,你不想只做飯,你還想把飯做成美食,那你得一輩子努力。學識上,技藝上,你就去下功夫吧。藝無止境么。你想做得大,就開成麥當勞連鎖的那樣,甚至一道招牌菜,比如賣個鄉(xiāng)村雞,你一年都能賣上億。你要想做得小,那就只做一家,慢慢琢磨,慢慢研究。你要做得短,今天開門明天關,也是常事。你想做得長,那也由著你。只要你功夫到了,堅持下來了,這條路,你想走多遠就能走多遠,想走多長就能走多長。東來順,狗不理,都夠長的吧。就說“又一村”,日本人來了,把飯館炸塌了,灶房只剩下半個了。要摘牌子關門,老客戶們不讓,說得留著。日本人走了,它就又開。后來國民黨來了,也開,共產黨來了,還得開。到了現(xiàn)在,雖然菜不中了,靠著這個名頭,還能一年一年地養(yǎng)人。

想想真有意思。飯菜這東西,只要你做得好,就什么人都愛吃。不論什么朝代,不論誰當皇帝誰當領導,大米還是這么蒸才好吃,面條也還得這么搟才好吃。因為舌頭牙齒它撒不了謊,騙不了人。所以我跟你說,技術飯是最經吃的,是能吃一輩子的,是吃一輩子也不會倒胃口的,是越吃越香的。

當然,話說回來,不論到啥時候,不論自己手藝再好,也要知道山外有山。

金:小時候,我常跟爺爺去吃別人的菜。爺爺說,民間從來就有很多高手,雖然沒有進入這個圈子,但手藝也很讓人稱道。他們擅長的一般都是單品。沁陽有一家店,專門做生汆丸子,我跟爺爺去吃過。他家就專門做這個。他家的丸子就是獨一份兒,真是學不來。博愛有一家炸棗糕的,是發(fā)糕,就兩口子,一輩子就賣這個東西。油溫啊,面的柔軟度啊,他們就是把握得最絕。來鄭州后,有一次我跟金局吵架鬧逃學,就逃到了博愛,說自己是孤兒,求人家收我當學徒,人家信了,把我留下來,手把手地教我。這些民間高手,不懂什么理論,就只會手把手地教。我在那里呆了七八天,七八天里就整天看了做,做了看,可事情就蹊蹺在這里,看著簡單,做著也簡單,配料也不稀奇,可你就是做不出來人家的味道。在店里,人家手把手教的時候還差得不太遠,離了那個店,我回鄭州后自己又做了兩回,簡直跟人家的味道拾鞋也不配。

太行縣城西關鎮(zhèn)還有一家店,專門做白菜燴羊肉。他就是做這個菜做得好。我爺爺跟他開玩笑,說你教教我吧。他嚇得不行,對我爺爺說:您老就是給我十萬塊錢,我也不能教您啊。您老太厲害了,教會了您,那我可沒法子吃飯啦。

周:你爺,我最鐵的老哥兒們,他不僅是手藝好,品行也讓人敬重,就退休這一件事就能看得出來。雖說那時候他的味覺和嗅覺退化了,可是憑他的資歷,想要在這位置上多呆幾年,誰也不能說個不字。他不。他堅決要退下來。他說該讓年輕人上,說要留余地給后人。他說只要他占著那個位置,一來是徒弟們老想著指靠他,總有個惰性。二來是徒弟們也受拘束,想要做個什么創(chuàng)新都得看他的臉色,他皺皺眉他們就得反復掂量。還有一點,有什么好事徒弟們也得禮讓他。當烹飪大賽的評委了,高層領導要接見了,形形色色的榮譽表彰了,都不好越過他的層面去。電視臺來采訪,需要表演性地做菜,唱主角的肯定是他,采買原料和案頭準備就都是弟子們。到時候鏡頭對著的是他,觀眾都以為是他在做菜,殊不知他把菜放進鍋里之前,別人已經給他做了九成五……他說他已經沾了不少光了,不能再沾光了。弟子們仁義,他也不能虧心。該退出去就得退出去,不然自己老臉無光,也招人怨恨。

金:小時候,我真沒少跟著爺爺去縣城的飯店玩,一到飯店,老板們就一定會請爺爺去后廚指導。后廚的那些師傅們,一看見爺爺就會緊張。爺爺到哪一張操作臺前,哪張操作臺的氣氛就緊張。到誰跟前,誰的表情就會緊張。這是我后來才明白的,當時我只是覺得大家怎么看見我爺爺都會繃個臉,怪怪的。可能是為了緩解這種緊張,大家伙兒就都拼命逗我玩,逗我?;顚?,爺爺才會顯出一點兒笑模樣。他們對我的這種好,和鄭州那些圍著爸爸的人對我的好,真是一點兒都不一樣。師傅們就是因為敬重爺爺而喜歡我,雖然給我的禮物不過是一點兒自己做的吃食,但好得真心實意。那些人是因為要用爸爸才對我好,雖然是花錢如流水,但我知道那些就是假情假意。他們很遭罪,我也很遭罪。

爺爺從不疾言厲色。他是不怒自威。威從何來?當然是他的手藝,他的態(tài)度,他的水準。從選料到下廚,他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無可挑剔,讓人敬服。還有他的做人。他是一般廚師的時候,忠于職守。他當廚師長的時候,自律公道。他就是標尺——他自己絕不認同這個,但大家都知道。他去世后,每當碰到業(yè)內同行,他們都會這么對我說:你爺就是標尺,最標準的標尺。爺爺去世后,有一次,我去一個飯店吃飯,到后廚找爺爺的熟人說話,在衛(wèi)生間里聽見兩個廚師在說爺爺的事,他們都沒怎么和爺爺打過交道,可都異口同聲地念叨著爺爺的好。我蹲在隔板間里,眼淚就那么下來了。

周:你爺走了,我還在。一樣的。你說清化姜,章丘蔥,金鄉(xiāng)蒜,南陽牛肉,甘肅土豆,金華火腿,中衛(wèi)枸杞,西藏松茸,新疆大棗,云南牛肝菌,山西小米,黑龍江大米……千里遠,萬里遙,它們咋就能碰面,碰到同一個廚房,同一張砧板,同一口炒鍋,同一只瓷盤?人跟人的緣分不就是這?跟菜一樣。咱們爺倆注定就是一只盤里的菜。我這輩子收的最后一個徒弟,也就是你了。

今兒就到這兒吧。我動手是不中了,上課也就是說說話,說的還都是些老話,家常話,都沒啥。不是老提什么傳統(tǒng)么,我說的就都是些傳統(tǒng)。將來耍啥花活兒那是你自己的事兒,我能跟你說的,就是這點兒傳統(tǒng)。 唉,你這孩子,給我磕啥頭呀?別拜我,來來來,拜伊尹吧。這是廚圣,咱廚行的神仙。他還是藥神哩。中醫(yī)熬藥是他發(fā)明的。我不管別人信不信他——也管不了別人的事——反正我信他。你投到我這兒來了,你也得信。你爺要在,也得讓你信。

好了,起來吧。今兒就到這兒吧,就到這兒。我這把老骨頭一年半載地散不了,咱們還能說好些回話兒呢。

責任編輯 何子英

猜你喜歡
鯉魚廚師食材
巧用食材鋪“地錦”
讀《鯉魚跳龍門》有感
鯉魚旗裝飾墜
你好,廚師
每天吃20種食材 可能嗎?
鯉魚跳龍門
粗心的廚師
鏈農:搞定食材采購
阿坝| 黄龙县| 抚顺市| 台前县| 会昌县| 吐鲁番市| 安多县| 广安市| 和林格尔县| 边坝县| 天祝| 苏尼特右旗| 丘北县| 育儿| 如皋市| 淄博市| 花垣县| 渭南市| 宽城| 中西区| 阳曲县| 平湖市| 武夷山市| 平乐县| 垦利县| 南安市| 视频| 柳州市| 牡丹江市| 柞水县| 赤水市| 新民市| 苍溪县| 绥芬河市| 保亭| 蓝山县| 娱乐| 洞口县| 潞西市| 永福县| 义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