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林
我和雨曉荷(本名李兵)因“慈善”而相識、結緣,雖然他在慈善工作崗位上的時間不長,但為慈善留下了不少鮮活、深刻、令我關注、令我感動、讓我思考并記住了的文字。我知道,他是因為家庭經(jīng)濟原因,不得不到一個收入更高更有保障的單位;我知道,他雖然走出四川安岳一個村落的家鄉(xiāng)到中山、東莞、深圳、成都等地打拼多年,但生活依舊拮據(jù)尚沒有富裕富有起來。最近,我有幸拜讀了雨曉荷即將出版的散文集《歌唱的蟋蟀》,忽然覺得他其實已經(jīng)蠻富有了,而且確信他還會繼續(xù)富有下去。
這許多年來,樸實純凈的雨曉荷曾經(jīng)在老家的村莊里做過代課教師,曾經(jīng)被女孩子以愛情的名義騙去做過傳銷,曾經(jīng)在暗無天日的收容所里度過疼痛的光陰,曾經(jīng)做過流水線工人、倉管、文宣助理、小區(qū)保安、醫(yī)院護工、慈善宣傳干事等工作,如今雨曉荷是一家公司的企業(yè)報主編。雨曉荷的人生之路是坎坷的,同時也充滿著自強的拼搏和不屈的抗爭!雨曉荷一邊如浮萍般漂泊著到處打拼,解決生計問題;一邊堅持不懈地勤奮學習、寫作,創(chuàng)作、積累著越來越多的財富,這真的是一種寶貴財富——精神世界的寶貴財富!從詩集《和一盞燈同居》到散文集《歌唱的蟋蟀》,足以見證雨曉荷人生歷程的曲折和精神財富的增長。
在雨曉荷的散文集《歌唱的蟋蟀》里,我看到了他對生活純真的愛戀、對人生無邪的思考;看到了他對文學的執(zhí)著和不懈追求;看到他不斷升華的文采和奉獻給社會與人生越來越多的愛。在《歌唱的蟋蟀》這本散文集里,雨曉荷別出心裁,每個小輯邀請一名作家逐篇進行點評,既有較高的評價,也有中肯的批評和建議。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雨曉荷有著很好的人緣,凸顯出他優(yōu)秀的精神品質,唯有人品和文品高度統(tǒng)一的文學創(chuàng)作者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青睞。
散文集《歌唱的蟋蟀》分為“親情如酒”“思緒如潮”“村莊如詩”“鄉(xiāng)愁如影”“凡人如歌”“散賦如樂”“文學如燈”七個專輯,附錄部分收錄了“紀實如史”“品文如茗”“聚焦如夢”“鑒賞曉荷”四個小輯。整本散文集豐富多彩,能夠較全面地品讀出雨曉荷成長成熟的心路歷程,能夠多方位了解雨曉荷的精神素養(yǎng)。
瀏覽七個專輯的不同文字,我分明看到了一個植根于大地的繽紛世界。在“親情如酒”專輯的文章中,我從雨曉荷對家人表達的親情中,分明看出一個人的孝道、品格,看到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的血液怎樣在他身上流淌;在“思緒如潮”專輯的文章中,我觸摸到作者善于觀察與思考的習慣。他的思緒細膩而豐富,深沉又充滿激情,快樂地在時間的海洋里涌動、奔騰。我想,這與大地和天空為伴的思緒定會感染許多讀者;讀“村莊如詩”專輯的美文,猶如在如詩如歌的藝術享受中感受生活,認識人生,回味無窮;在“鄉(xiāng)愁如影”專輯的文章中,從作者對檸檬、石刻、枝頭、蛙鳴、落葉、玉蘭、稻谷、秋雨、雪天的精心記述與動情描繪中,會感受到一種撩人的愁思、燃燒的情感,感受到作者對故鄉(xiāng)永遠的眷戀與責任;讀“凡人如歌”專輯的文章,我看到了雨曉荷有故事的生活,看到了他生活中的故事。這些故事真實、生動,又不乏詼諧幽默,意味深長。文章有吸引力,也令人回味,還能從中體味到一種美德和人格修養(yǎng);品味“散賦如樂”中的賦文,可以看出作者的知識面、文學功底和一種社會責任感。作者詩寫得好,賦作得也不錯;“文學如燈”專輯的文章,記載了作者與文學創(chuàng)作有關的一段又一段經(jīng)歷,抒發(fā)了他對文學如泉水里滋潤、酒香中迷醉的情感,表達了他對文學日復一日的不懈追求。
附錄部分的文章,是另一種精彩。在“紀實如史”專輯的五篇文章里,作者用文學的語言、文學的構思、文學的思考書寫慈善,為慈善事業(yè)留下了一個時期能持續(xù)閃光的印記,無疑為社會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品文如茗”是作者的文學評論專輯,十三篇文章每篇都很精彩,可以從中看出他出眾的才氣,也可以品出他很旺的人氣;“聚焦如夢”小輯,是新聞媒體對雨曉荷的采訪報道,從中可以品讀出雨曉荷對文學夢想的堅守和堅持,可以品讀出他對孝道、親情、友情的珍惜,可以品讀出他那顆善良而感恩的心靈;在“鑒賞曉荷”小輯中,可以體味出文友及師長對雨曉荷人品和文品的肯定,可以體味出雨曉荷情感的細膩與胸懷的博大。
雨曉荷的繽紛世界根植于遼闊的大地,雨曉荷的詩意棲居孕育于蔚藍的夢境??偠灾陼院傻纳⑽募陡璩捏啊肥且徊坑刑厣?,值得閱讀、值得研究、值得保存的書籍。我深切地認為,懷揣夢想、富有激情的雨曉荷以后對生活還會有更深層次的挖掘和打撈,還會有更深更新的思考與探索,還會有更豐富的文學想象和拓展,還會收獲更多的精神財富。在此,我祝福雨曉荷,真誠祝福他的精神財富能更多地轉換成物質財富,不但能夠成為精神的富翁,也能夠成為物質的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