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對于我們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在十二生肖中,只有猴和我們同為靈長類。不過有一些動植物雖然和猴子八竿子打不著,卻被莫名其妙地起了“猴”的名字。下面就讓我們來認識幾位冒“猴”頂替的萌物吧!
蠟白猴其實是一種——樹蛙!“荷花上面有蛤蟆,一戳一蹦跶。”這句諺語形象地描述了人們心中典型的兩棲類動物——青蛙的形象。但蠟白猴蛙卻很有個性。比起普通的青蛙來,它們的行動方式更像猴子。它們不喜歡跳躍,而更擅長用四條大長腿在樹上攀援。
除此之外,就算在樹棲蛙類中,蠟白猴蛙的習(xí)性也是相當(dāng)另類。它們不喜歡潮濕,就算繁殖季節(jié),大部分時間也不下水。不但如此,當(dāng)大部分樹蛙在陰涼的角落里躲避烈日時,蠟白猴蛙卻會端坐在太陽下享受日光浴。為了減少水分散失,它們會分泌出一層蠟質(zhì)的“防曬霜”涂滿全身,看起來像是渾身打了一層蠟。這下,你知道為什么它們會被叫做“蠟白猴”了吧?
我們都知道,蟬的幼蟲會度過一段漫長的地下生活;在這個時期,這些幼蟲既沒有翅膀也不會出聲,全靠著一對挖掘足在泥漿里摸爬滾打。這個階段的蟬又被稱為“知了猴”。
在大部分時候,知了猴都難得一見。一直要等到它們長大的時候,才會紛紛爬出洞穴,在植物或石頭墻壁上羽化成蟬。有些人會把它們捉來吃,有些人則會收集它們褪下的殼——蟬蛻賣給藥店或者自己玩。總之,知了猴和知了一起,構(gòu)成了很多人童年回憶的一部分。而如果你仔細觀察黃褐色的蟬蛻掛在小樹枝上的樣子,還真有幾分猴子的神韻呢。
猴尾石龍子也叫猴尾蜥,是世界上最大型的蜥蜴。它們的體長可以達到驚人的80厘米。當(dāng)然,其中的一大半都是那條猴子尾巴“貢獻”的。猴尾蜥也是相當(dāng)獨特的動物,它們是少數(shù)群居并且有社會關(guān)系的蜥蜴。作為一種爬行動物,它們不但上了樹,還改吃了素。和猴子一樣,它們那條長長的尾巴可以靈活地盤繞在樹枝上,幫助它們行動。由于它們只生活在所羅門群島的森林中,因此受到了非法伐木的威脅。說起來,這也是很多珍稀猴子們的遭遇啊!
大彈涂魚有不少俗稱,泥猴便是其中之一。作為能夠在陸地上活動的魚類代表,彈涂魚自然是聲名在外。它們生活在被潮水浸沒的海灘上,依靠胸鰭在灘涂上爬行,還可以靈活地跳躍。至于為什么叫泥猴,可能和它們這張滑稽的大臉有關(guān)吧。
倉鸮(hào)會被人叫做猴面鷹的理由,只要看過它們那張臉的人都不難理解。像那些長著“貓耳”的貓頭鷹,比如雕鸮,多少還有點威武的感覺;但倉鸮這樣的“大餅?zāi)槨本椭皇O聺M滿的呆萌感了……但就算看起來再呆萌,在我國飼養(yǎng)任何猛禽都是違法的。所以雖然今年是猴年,但猴不能養(yǎng),猴面鷹也不能養(yǎng)!
猴頭菇廣泛分布于歐亞大陸和北美,是一種食用菌類。至于為什么叫猴頭,大約是因為它們看起來就像一團毛球吧。在西方,猴頭菇的學(xué)名翻譯過來就是“獅鬃”,可謂異曲同工。不過必須提醒一句,在向老外描述這種蘑菇的美味時,可千萬別直說你愛吃monkey's head(猴子的頭)??!
猴面包樹是非洲名產(chǎn)之一,果實大而松軟,仿佛給猴子準(zhǔn)備的面包,因此而得名。猴面包樹的果實和葉子都可食,樹干里還貯存了大量的水分,為非洲大草原的動物和人類居民提供了重要的水源,可謂是人人皆知的“善良植物”。
樹猴是一種很奇特的植物。它并不需要根,而是靠莖葉來吸收水分和營養(yǎng)。同時它還擁有一項特技:會用葉子爬樹。樹猴的新葉和其他植物一樣是朝上長的,但葉片在成熟后,很快會向下彎曲,葉尖開始卷曲纏繞,抓住身邊的樹枝,一路向上攀爬,宛如一只爬樹的猴子。樹猴是一種常見的觀賞植物。如果真想在猴年養(yǎng)只“猴子”的話,可以考慮這只“綠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