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根生
一教授在課堂上問: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大家脫口而出:珠穆朗瑪峰。又問:世界第二高峰呢?臺下一片沉默。這種“記得第一,遺忘第二”的現(xiàn)象,乃至由此衍生的“只認第一,不認第二”心理,在我們的社會上還較為廣泛地存在著,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行為選擇。
我們常說“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也不是所有的士兵都能當元帥。當我們不能成為“第一”時,是否甘為“第二”?“第二”究竟具有什么樣的價值?自然界中,在胡蜂憑借“身高馬大”襲擊蜜蜂蜂巢時,一只工蜂會沖上去死死纏住它,更多的工蜂則會緊跟而上,工蜂最終靠集體力量戰(zhàn)勝胡蜂。第一只沖上去的工蜂格外可敬,但其他工蜂的壯舉同樣可貴。毫無疑問,正是眾多“第二”,成全和光大了“第一”的價值,共同鋪就了通向勝利的道路。
許多時候,意義遠比名次更重要。在自行車隊中,有“破風手”和“沖線手”的角色區(qū)分:“破風手”在比賽中負責沖破氣流,為緊跟其后的“沖線手”減輕空氣阻力,臨近終點時,體力相對充沛的“沖線手”奮勇沖刺,為車隊爭取冠軍。無論是“破風手”還是“沖線手”,名次雖不同,但各擔其責,各出其力,貢獻不分大小。在社會風氣的形成、道德價值的引領中,沒有“破風手”的引領就缺少目標和方向,沒有“沖線手”的跟進就難以形成趨勢和力量。
做“第二”當然不是盲從,而是一種正向價值的選擇,擇其善者而從,擇其不善而改,向著正能量靠攏?!吧狭骸蓖釀t跟著歪,別人送禮請吃自己也不閑著,這樣的盲從只會使得違紀違法綿延不斷。如果“第一人”擠占生命通道,眾多“第二人”視其不善而不從,生命通道又怎會屢屢出現(xiàn)被擠占的局面?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比松皇溃龊畏N人,成何種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自己。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無論身處什么環(huán)境,見賢思齊、起而行之都是難能可貴的進取態(tài)度。只要有顆向善上進之心,第幾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