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各行各業(yè)大力擁抱“互聯網+”之時,吉林市農委已率先開始探索“互聯網+農業(yè)”融合路徑,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參觀學習,總結出了農業(yè)行業(yè)互聯網化三個基本進程即:賣好貨、聚人氣和建平臺;深入分析物流配送、標準化、品牌信任等“互聯網+農業(yè)”企業(yè)所必然面臨的難題。為后續(xù)的實踐奠定了豐富的理論基礎。脫貧攻堅工作推進以來,吉林市農委把目光瞄準互聯網,調動各方資源,以農村電商小切口推動“互聯網+農業(yè)+扶貧”的新格局。
興隆村有很多特色鮮明的農副產品,有葡萄、食用菌、甜玉米、柞蠶、山黑豬等,同時鄰近國道,交通十分便利,發(fā)展電子商務具有天然優(yōu)勢。但是農民的市場經營意識不強,依然停留在坐等收貨的商販上門等傳統(tǒng)模式上,銷售渠道單一,價格上不去,制約著貧困戶脫貧致富。國家把電商扶貧列入精準扶貧十大工程之一,指出了一條脫貧攻堅的新路徑。吉林市農委具有行業(yè)優(yōu)勢,擁有海量的農業(yè)大數據,在充分考察的基礎上,依托電商平臺資源,積極謀劃在包保的興隆村建設開犁網合作項目。自2016年1月份以來,組織相關業(yè)務處室先后多次對興隆村進行實地考察對接、選址、選人。制定了開犁網建設方案和興隆村服務站建設標準,并快速推進施工建設。目前,已投資2.4萬元,開犁網興隆村服務站已初具規(guī)模,網絡、電腦、電視、牌匾、LED顯示屏等全部安裝完畢。組織了服務站工作人員先后到長春開犁網和樺甸市參加了相關培訓,已經具備上崗開展工作的能力。
貧困農民能否借助電商平臺接受互聯網的洗禮,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新農人,是互聯網與扶貧真正實現深度融合的關鍵。與城市相比,農村電商的差距是電商人才的差距?,F階段關鍵的短板是人才儲備明顯不足,農戶對電子商務認識跟不上。對互聯網思維下的現代模式方式仍然比較陌生。
開犁網興隆村服務站上線以來,吉林市農委領導以及相關業(yè)務處室同志多次深入服務站,及時普及知識,宣傳政策,解讀經驗,不上手不撒手,開展跟蹤培訓。同時聯系了開犁網項目經理對當地農民進行業(yè)務指導。用高質量的培訓彌補短板,以盡早實現開犁網的運轉,盡早讓農民通過開犁網實現足不出村,動動手指,就能買到放心的農資和生活日用品。
“互聯網+農業(yè)+扶貧”是一條長效脫貧致富的捷徑。但現階段規(guī)模小、人才匱乏、物流體系不完善、網上農產品質量把關不易等問題依然制約貧困村農業(yè)電商的發(fā)展。電商扶貧要想在興隆村甚至廣大農村地區(qū)開花結果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以開犁網為支點,培育更多農業(yè)電商網絡人才;如何構建與興隆村特色產業(yè)相匹配的產業(yè)鏈體系;何如探索一套符合農村實際情況的物流配送機制;如何讓興隆村品牌產品入駐天貓商城和京東網,走向更廣大的平臺……一系列問題依然等待破解。吉林市農委電商扶貧才剛上路。
脫貧攻堅沒有終點,只有連續(xù)不斷的起點。扶貧路上不能生搬硬套,只有不斷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大、作用更直接的舉措,才能把“準”字寫得更精彩。(吉林市農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