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失去信仰庇佑的人類,應(yīng)該如何自處與自救?點破生命玄奧的最后一道迷津,知曉死期之后的人們又將選擇怎么樣的活法?
有一首歌叫《One Of Us》,里面唱“如果上帝和我們一樣,就像我們中某一個俗人”,現(xiàn)在,這個腦洞被《超新約全書》的導演雅克填補上了,還是以極其戲謔惡搞的方式。在這部電影里,上帝是位胡子拉碴、脾性暴戾、邋里邋遢的油膩宅大叔,他自然也有一套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創(chuàng)世紀:通過電腦擺布生老病死、災難劫數(shù),就像玩模擬人生游戲一樣,深深沉溺其中的快感。
上帝還有一個坑爹的女兒叫以雅,在耶穌的慫恿下,決定挑戰(zhàn)腐朽的父權(quán)。她潛入電腦,把每個人的大限之日發(fā)到了手機,天機毫無防備地泄露,世界一下子炸開了鍋,有人平靜接受,有人心懷不甘,有人不信邪地作死,有人發(fā)災難財……天下大亂,以雅降臨,在蕓蕓眾生里選擇了六個人做她的門徒,引領(lǐng)他們獲得前所未有的憬悟與體驗,將《新約全書》變成了走出生命困惑的福音書。
這六個門徒,有拖著童年陰影在人間獨舞的憂傷美女,有曾夢想五湖四海卻囿于生存無奈的老單身漢,有沉溺一見鐘情的幻想而迷失于色欲的“色情狂”,有被上帝法則詛咒的天煞孤星,有光鮮婚姻下茍延殘喘的富太,有身體孱弱的跨性別男孩……他們躲在自己的殼里踽踽獨行,與世界有著深重的隔閡。他們也許凝結(jié)了人類痛苦的縮影,那些童年的陰影、成年的倉惶、求不得、愛無能、貪嗔癡、放不下、走不出,無解的答案化為終極疑問,現(xiàn)實解決不了,當下解決不了,好像也只能拋向杳然天邊的上帝,才能求得暫且的安慰。
信仰看不見、摸不著、感受不到,又好像必不可少。人們在現(xiàn)實的炙烤中尋求天堂的平靜,將深刻的迷失與迷思暫寄于生造的答案,仿佛天地不仁、人生海海中承托命運的最后一塊浮木。木心先生說,信仰是偉大的絕望。雅克更徹底,掄起導演筒就把它砸得粉碎??粗系郾煌鎵摹⑼鏆?,不禁捧著受驚的小心臟嘆一句“這廝真大膽”,但瀆神絕非導演的趣味,實際上這部電影向我們提出了兩個問題:失去信仰庇佑的人類,應(yīng)該如何自處與自救?點破生命玄奧的最后一道迷津,知曉死期之后的人們又將選擇怎么樣的活法?
面對生命我們都難免有拖延癥,或依慣性而活,放大眼前的茍且得過且過,或受困于金絲籠或格子間,就地折翼,或與命運打著貌合神離的照面,心為形役,形為物役。獲知死期是一劑強有力的催化,使人獲得豁出去的決絕和勇氣,掙出生命“擱淺”“卡殼”的困局。以雅沒有發(fā)揮神力,她只是記錄門徒的故事,俯在胸口傾聽他們的心曲。于是,獨臂美女因為殺人犯的愛放下了對外界的心防,老單身漢拋下一切踏上了北極圈,“色情狂”給風俗片配音邂逅了當年的女神,富婆讓一只黑猩猩完美取代了自己的丈夫,小男孩大大方方穿上了紅裙子……這些改變都不算神跡,從終極困惑走向了自主自由,只是點化和頓悟。生活的愉悅與寬慰不來自上帝(況且上帝自顧不暇),救贖自己的只是自己,每個人都是自己主宰領(lǐng)域里的神。與其把希望投擲于虛妄的無有之地,倒不如腳踏實地地從扳動生命擱淺的礁石開始。
從“形”來看,《超新約全書》就像放浪形骸、浮想聯(lián)翩的抽象畫,流竄其間的“意”則像低頻電流,使人渾身酥麻,成其神韻所在。除了俯拾皆是的迷影元素令人拍案叫絕,導演捕捉生活幽微細小瞬間的能力更妙不可言。語言鞭長莫及的觸感,潛意識浮潛下去的意境空間,從光影里款款呈現(xiàn)與鋪展,達到只可意會的共感。以雅說獨臂女孩,“膚如凝脂秀發(fā)濃密不足以讓她成為美人,還需要她的笑聲,如珠落玉盤”,鏡頭立即切換到珍珠滾落玉階的畫面。形容殺手與世隔絕的孤獨感,鏡頭里妻子和孩子隔著霧蒙蒙的玻璃與他對話。還有女孩在夢中看見的手之舞蹈,殺手的頭頂被一圈太陽花圍繞,他與鏡中的自己隔鏡相擁……皆是寫意,皆有詩性,它們超越現(xiàn)實卻又緊密連結(jié)著感覺的神經(jīng)末梢,無比隱秘而又真實,讓我們感動于導演帶領(lǐng)我們獲取感動的能力。
在雅克的腦洞里,上帝是個女人,天空長滿了粉紅花朵,他用天馬行空的“形”與“意”解禁人類的“刑”與“役”,這部電影像是他為世人建造的一座告解室,以澎湃包容的胸襟和輕嗅薔薇的細膩,傾聽人們的心音與衷曲,無論所執(zhí)是粗鄙還是高尚,無論救贖是屬靈還是屬欲,都值得被理解、被撫慰、被引導。
《超新約全書》
導演: 雅克·范·多梅爾
編劇: 雅克·范·多梅爾 / 托馬斯·岡茲格
主演: 貝諾瓦特·波勒沃赫德 / 凱瑟琳·德納芙 / 弗朗索瓦·達密安 /
語言: 法語 / 德語
上映日期: 201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