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之前在國內大火過的金秀賢、李敏鎬一樣,新晉韓劇“老公”宋仲基馬上要在本月開始他在中國的“撈金之旅”。除了接代言、上綜藝,還有多站的粉絲見面會,甚至有傳言有土豪投資方想砸一億片酬請他拍攝《太陽的后裔》之后的首部電視劇。
兩年前金秀賢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替換掉了李敏鎬,一口氣在中國拍攝了超過35個廣告,鋪天蓋地全是都教授。頻繁參加商業(yè)活動的后果就是當時網友們不僅是審美疲勞,甚至還出現(xiàn)了anti金秀賢的話題。兩年過去了,韓劇輸出“老公”的人設已經從霸道總裁、禁欲系超能力男主換到了“撩妹狂魔”特種兵,但是宋仲基走紅的路線依舊還是復制了“前輩”,并且馬上將要全盤復制金秀賢和李敏鎬走過的“撈金”過程,成為下一個“撈金”到手軟的韓星。
韓國流水線式的造星制度和偶像劇藝人更新?lián)Q代“超音速”,注定了這些“老公”的保質期很短,而韓劇推陳出新給女性觀眾造夢的速度,決定了韓國偶像劇男星被刷新的頻率。每一次只要有現(xiàn)象級的韓劇出現(xiàn),女性觀眾就會集中爆發(fā)對劇集主角的追捧,進而把對角色的愛戀轉移到演員身上,每位“老公”的當紅保質期基本只有兩個月左右。比起兩年前來說,近兩年國劇表現(xiàn)勢頭迅猛,也經常能爆出現(xiàn)象級的劇集,所以由劇集帶來的關注熱度持久性顯然更低了。
“看一部韓劇換一個老公”的話題,基本就佐證了韓劇男演員們因為保質期短,所以要在走紅后盡可能迅速并且集中撈金的緣由。韓國偶像劇演員一向轉型比較困難,下一部有話題量的作品在哪里還不能保證,想要再次爆紅相當難,更何況韓星來華發(fā)展向來有水土不服,總是接爛戲的傳統(tǒng)。與其接了需要對口形的內地劇集后揮發(fā)掉觀眾們的好感度,再被扣個過氣明星的帽子,不如趁此之前迅速撈金致富。
韓星的商業(yè)價值向來是滯后于他們在華的走紅時間,商家通常是在觀眾們早就換看劇集之后才能看到這些“老公”到底有多紅,才會考慮邀約商業(yè)活動,所以才會給一些人“已經紅過了還要來撈金”的錯覺。所以,粉絲經濟如此發(fā)達的現(xiàn)在,對于這些韓國來華藝人“撈金吃相難看”的道德譴責沒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