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詩人劉禹錫才高八斗,青年時就順利考取了進士和博學宏詞兩科,并參加政治改革方案的磋商和草擬,深受重用。然而沒過多久,“永貞革新”夭折,劉禹錫被貶到郎州。
過了許久,劉禹錫才被召回朝廷任事,在一般人看來,他應該有所收斂,不敢再輕蔑權貴了吧?可詩人覺得自己并沒做錯什么,卻被放逐,心中實在郁悶。一次他去玄都觀觀賞桃花時,禁不住作詩譏諷: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這詩表面說的是看客,其實是指那些打擊他的政敵:你們這么得意,還不是踩著我上位?
一些馬屁精趕忙向當政者報告,說劉禹錫寫詩諷刺咱們哪!執(zhí)政者大發(fā)雷霆,一聲令下,劉禹錫就過上了長達14年的流放生活。生活的奔波不定令詩人的意志愈發(fā)堅強不屈,詩作也愈益氣概凌厲,被白居易贊為“詩豪”。
14年后,終于回到了京城長安的劉禹錫,又去游賞玄都觀,可那里連一株桃樹也不復存在了!在他絕不服輸作派的指引下,詩人又題寫了一首既豪情萬丈又充滿諷刺的詩:
百畝中庭半是苔,桃花凈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小人道消,君子道長”,詩人盡情調侃了那些一時得志的小人:你們都已到哪兒去了呢?我劉禹錫如今又回到京城來了!
素材運用方向:
劉禹錫的一生雖坎坷卻始終坦蕩不屈。他命運的幾起幾落適合“品格”“笑看人生沉浮”“堅持本心”等作文。
【素材演練】
每一首唐詩里面,都有可能藏著一個美麗的故事;每一首唐詩里面,都有可能蘊含著一段深刻的思索。你讀了這些故事,有什么感想嗎?請以此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文體不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