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廂棍,還叫做花棍、霸王鞭或者金錢棍,是一種搖擊體鳴樂器。它被廣泛使用于蒙古族、滿族、白族、彝族、土家族、苗族以及包括漢族在內的多個民族。也因此流行于全國各地,特別是在北方一帶、云南以及中南地區(qū)尤為盛行。
連廂棍的材質通常為細竹竿或者細木棍,在一般情況下,棍子的直徑約2.5厘米至3厘米之間,長約80厘米至100厘米,在距離兩個端點5厘米至10厘米的地方,分別開有一個長10厘米、寬1.5厘米左右的透空口孔,也有開三四個較短的孔的情況,軸是由鐵釘從側面鉆孔而入做成的,在此基礎上再分別鑲入四到五個小銅鈸或者銅錢??炕蝿踊ü餍°~鈸或銅錢撞擊孔壁發(fā)聲,聲音清脆悅耳。在花棍的表面通常涂以紅、黃、藍等顏色的漆,花棍的兩端系有若干條五顏六色的綢布細條為穗,這些都是起裝飾的作用。
演奏這種樂器時,由演奏者單手持單棍,或者雙手持雙棍,通過敲擊或搖擊而發(fā)聲。在演出時可以敲擊身體的許多部位,諸如腰、雙肩、雙臂、背、肘、雙膝、雙手以及雙足等,并且也可通過兩棍相敲的方式進行演出,這些都可以使銅錢或銅鈸振動而作響。
連廂棍的演奏可以制造出較為復雜的節(jié)奏變化,并以此配合各種多變的舞姿。演奏技法高超的人還能讓它在肩頭、手心以及背部等身體各處自由旋轉。這種樂器的演出形式通常是由一人、幾人甚至十幾人手持花棍邊舞邊打。是現今在城鄉(xiāng)地區(qū)十分流行的一種民間的歌舞表演形式。在北方這種歌舞表演被稱作打連廂,南方則稱其為九子鞭或打花錢,湖南等地也叫做霸王鞭。
表演連廂棍的同時還可以演唱當地民歌,形式豐富活潑。在滿族要單鼓、跳薩滿時也經常會用到這種樂器,它既可以作為表演的舞具,同時也承擔伴奏功能。在云南彝族所在地區(qū)和黔南苗族所在地區(qū)的青少年,則多在傳統節(jié)日里進行表演,銅鼓和木鼓也經常作為它的伴奏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