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芳
【啟示錄】并非只有精美的藝術品才能登上大雅之堂,在嚴格意義上,藝術品其實沒有好壞之分。一個人眼中的垃圾,在其他人眼里也許是無價之寶。我們需要改變的,是評判藝術品的標準。
【文題拓展】善于發(fā)現(xiàn)優(yōu)點/學會變通/價值觀
美國波士頓一家劇院的樓下,有一家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爛藝術博物館,專門收藏丑到極致的作品。
墻壁上的作品多是平面畫作,題材從扭曲的人形作品到叫人眩暈的風景畫,無所不包。這些作品有的結構混亂,有的色彩詭異,有的主題匪夷所思……每件作品看上去都不太對勁,卻讓人不忍心用“垃圾”“一文不值”這樣的詞匯去評價。藏品大多來自個人捐贈,也有的是從廢品中找出來的,或者是在大減價時去市場里淘來的,都是一些永遠不會被主流藝術博物館接納的作品。
爛藝術博物館的故事可以追溯至1993年,美國古董商斯高特·威爾森在垃圾堆里發(fā)現(xiàn)了一張畫作——《田野里的露絲與花》。畫中,穿藍裙子的老婦人坐在紅色的椅子中,置身于開滿鮮花的田野上。畫中描繪的場景本該是充滿美感的,誰知老婦人卻冰冷得像塊石頭,看上去陰郁可怕。此畫難以言喻的氛圍不僅令斯高特·威爾森動容,他的朋友們也被吸引了,紛紛鼓勵他以此為開端,收藏“爛作”。于是,斯高特·威爾森開始有目的地收藏奇葩之作。隨著藏品的日漸增多,爛藝術博物館隨之誕生了。
據(jù)說,這家小小的博物館約有600件藏品,每年接待8000人次,參觀者大多是年輕人。當然,博物館并不會因為收藏“爛作”而對藏品沒有任何要求,負責人薩克稱,該博物館有嚴格的篩選標準,每件作品必須是原作,且創(chuàng)作態(tài)度端正,不接受因技法生疏而丑的簡單粗暴之作,更不能是故意弄“爛”的作品。
現(xiàn)在,爛藝術博物館已經成為當?shù)氐奈幕鴺?,受到更多人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