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成
由于種種原因,信用卡被盜刷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而許多持卡人面對銀行拒絕承擔責任或者索要賠償,往往只是自認倒霉。其實在很多情況下,持卡人完全有權說“不”!
設密碼卡被盜刷責任應當分擔
【案例】李先生曾向一家銀行申領一張借記卡,并辦理了自助銀行及短信服務,約定自助銀行每日限額為5萬元,憑密碼交易。2014年5月12日23時46分,借記卡在數(shù)千公里外的某支行轉賬4.9萬元,20分鐘后又被再次轉賬4.9萬元。借記卡明明是在自己手中,密碼也被自己掌握,錢卻在異地被轉走,李先生意識到可能被盜刷,馬上辦理了涉案銀行卡的凍結手續(xù),并向公安機關報案。所有證據(jù)及視頻監(jiān)控錄像表明,該卡是在被克隆后遭盜刷。因與銀行交涉未果,李先生只好訴請法院要求判令銀行賠償全部損失。法院判決:銀行承擔70%的責任;李先生自擔30%的責任。
【點評】《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二十六條分別規(guī)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被侵權人對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權人的責任。”《民法通則》第一百三十一條也指出:“受害人對于損害的發(fā)生也有過錯的,可以減輕侵害人的民事責任。”正因為銀行與李先生都存在過錯,決定了本案應當根據(jù)各自過錯的大小來分擔損失:一方面,銀行對借記卡信息具有絕對保密的義務,且必須保證借記卡的使用安全,可本案所涉借記卡竟然能被克隆、盜刷,表明銀行未能盡到主要的安全保障義務;另一方面,李先生對密碼保管不善,也是導致借記卡被盜刷的原因之一。
無密碼卡被盜刷銀行應負全責
【案例】經婁女士申請,一家銀行向其發(fā)放了一張VISA白金信用卡。因為覺得白金卡安全度高,加之銀行工作人員也一再表示無需設置密碼,所以婁女士并沒有設定密碼。誰知,2014年6月13日11時19分至12時46分,在不到兩小時的時間里,該信用卡竟然在2000多公里外的四家購物中心或者超市,共消費11次,累計金額達16萬余元。婁女士發(fā)現(xiàn)后,于同日12時50分致電銀行客服,電話辦理止付和掛失,并隨即就近到自己居住地的公安機關報警。事后,由于婁女士與銀行就損失問題多次協(xié)商未果而引發(fā)訴訟。法院經審理,判決銀行承擔全部損失,而婁女士無需承擔責任。
【點評】由于不設置密碼的銀行卡在刷卡消費時無需輸入密碼,故此類糾紛所引發(fā)的案件不存在持卡人泄露密碼的問題,即只要銀行不能提供證據(jù)證明持卡人在使用銀行卡上存在重大過失,就必須對持卡人的資金損失承擔全部賠償責任。同時,信用卡消費方式不同于儲蓄卡,商家除必須對卡片的真?zhèn)芜M行核實外,還應對持卡人身份進行核對。而本案的消費地與婁女士的居住地相距遙遠,被消費時婁女士根本不在現(xiàn)場,明顯表明不是婁女士本人操作,完全可以推定涉案消費屬他人持偽卡進行的交易,即婁女士不僅沒有過失,更談不上存在重大過失,因此銀行必須承擔全部損失,而不能將責任推卸給婁女士。
密碼與無密碼兼容銀行應當賠償
【案例】何先生在一家銀行辦理信用卡時,與銀行約定:2000元額度以下免密碼消費,2000元以上憑密碼消費。2014年8月19日,何先生突然發(fā)現(xiàn)從18時12分至50分,短短的28分鐘內,自己的信用卡竟在周邊的三個省份被POS機刷卡消費37筆,共計69000元。其中單筆最少的為1700余元,最多的為2000元。意識到卡被盜刷后,何先生一邊用家中的固定電話致電銀行客服申請停止支付,一邊撥打110報警。半小時后,還趕到開戶銀行所在地的派出所接受詢問。由于銀行拒絕擔責,何先生提起了訴訟,請求法院判令銀行賠償被盜刷信用卡現(xiàn)金。法院經審理,支持了何先生的訴訟請求。
【點評】本案的37筆交易均屬免密碼交易,銀行作為專業(yè)的金融機構,其義務包括確保其信用卡沒有缺陷,不能被非法復制和使用,并在何先生賬戶的銀行卡真實、在核對正確的預留簽名樣式一致的情況下予以支付。本案所涉交易分別發(fā)生周邊三個省份,時間僅僅18分鐘,期間何先生是在家中報警,甚至半小時后便到派出所接受詢問,表明何先生不存在實施涉案交易行為的時間和空間,可以認定爭議的交易系他人使用偽卡所為。正因為付款銀行的POS機未能識別他人使用偽卡以及是否為何先生預留信用卡簽名樣式的簽名,甚至讓他人知道2000元內無需密碼,以致造成何先生損失,決定了銀行自然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