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藝術(shù)家致敬
朱耷(約1626—1705年),明末清初畫家,明朝宗室。號八大山人,又號雪個、個山 、入屋、驢屋等,入清后改名道朗,字良月,號破云樵者,漢族,南昌(今屬江西)人 。明亡后削發(fā)為僧,后改信道教。繪畫以大筆水墨寫意著稱,并善于潑墨,尤以花鳥畫稱美于世。在創(chuàng)作上取法自然,筆墨簡練,大氣磅礴,獨具新意,創(chuàng)造了高曠縱橫的風(fēng)格。
畫葉稱撇葉,意味其用筆同于楷書的“撇”法。撇葉一般用濃墨,與淡色花相互映襯。
每株蘭葉在五筆至七八筆之間,一般第一筆長,自下而上隨行筆的提按間粗間細;第二筆較短;第三筆與第一筆相交呈“鳳眼”狀。
運筆粗細變化自如,要粗若螳螂肚,細若鼠尾。
撇長葉、折葉難度更大些,主要掌握好行筆的提按與腕力的靈活,以腕運指,力來自臂、肘、腕然后到指,充分運用好腕力,行筆才能靈活。每一葉片無論長短都要送出而不能甩出。
這幅蘭花,細勾淡染,而境界趣味又別是一番境況。
八大山人的作品中常可見繪蘭三五筆。但是只要是養(yǎng)蘭之人,見他的寥寥幾筆,就會說是蘭。八大山人繪蘭繪出了蘭花的神韻。
我們也來試一試
以細勁的線條畫出一幅蘭花。
作者:闞一清(8歲)
點評:運筆有待提高,構(gòu)圖稍偏。是整體非常好的一幅作品。
作者:王雯 (11歲)
點評:構(gòu)圖不錯,花朵的顏色很漂亮。最長的那只葉子的角度再美一些就更好了。
小朋友們,你學(xué)會這樣創(chuàng)作美術(shù)作品了嗎?歡迎將你的作品展示給我們,可以通過郵寄信件的方式?;蛘哂孟鄼C拍下你的作品,將照片發(fā)送到電子郵箱touch_wang@163.com。我們會選出優(yōu)秀的作品,不定期地發(fā)表在我們的刊物上。還會有一份意外的小禮物等著你們哦。
(責(zé)任編輯 王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