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家門口的理發(fā)店老板還是原來的女老板,店的名字也沒有弄個“發(fā)院”之類的稀奇古怪的名字,但面貌卻是煥然一新,人手也多了一半,生意好了幾倍不說,還接連開了兩個分店,而在筆者看來,理發(fā)店美女老板表現出來的生意天賦不由讓人贊嘆其精明:這是個很懂營銷的老板。
會員制籠絡,大小通吃
在這條聚居人群較多的燕子山西路上,過去零零散散的分布著六七家理發(fā)店,大家的生意一直都是不溫不火的,勉強經營得下去。但自從這女老板進來以后,其他店的生意日漸慘淡,業(yè)務也越來越被這家店所吞噬。而究其原因,卻在于該店老板借鑒大潤發(fā)等經營模式推出的會員制——你只要交 60 元的會員費辦一張會員卡,就可以加盟進來成為我們的會員,全年你可以無限次地隨時隨地過來理發(fā),好多精明的人士一算計,60元錢在其他店也就理六次左右,而這里全年可以理發(fā),真是太劃算了,于是就紛紛辦卡,一些退休在家的老年人閑來無事就隔三差五來這里理發(fā),或者說說話,或者聊聊天,人家店里也不急不躁,耐心地為他們服務。
結果透過透明玻璃窗大家看到的是這里整天人山人海的人氣,都認為這里理發(fā)肯定不錯。再加上人人都有從眾心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的,人氣就多了起來,其他店的生意則直線下滑,最后慘淡經營直至退出。雖然表面上看,這位老板的做法把利潤攤薄了,但由于人群基數大,錢并沒有少賺,更何況理發(fā)這東西成本本來就不高,平素員工閑著也是閑著,現在生意多了,學徒們也可以借機練練手,有利于提高技藝,真可謂一舉兩得。這女老板真是太聰明了。
上門服務,再少的錢也干
筆者太太單位離理發(fā)店近,由于職業(yè)的原因,規(guī)定上至首長下至普通干部乃至普通員工,男女生一律不得留長發(fā)。而自己單位的理發(fā)室又忙不過來,因此定期要請這家理發(fā)店的老板上門服務,但給的價格并不高。老板并沒有太計較,仍然堅持耐心地上門服務,上至首長下至普通一兵一視同仁。而據介紹,現在單位里本就不多的女干部人人都成了她的會員,人均消費也從一千到幾千不等。女老板人緣非常好,又能說會道,再加上手藝也不錯,而女人又天生是個感性的動物,喜歡扎堆喜歡攀比,結果呢?紛紛接受她們深度服務,使女老板的業(yè)務范圍不斷地擴大并向縱深發(fā)展,有的還推薦自己的家人成為她的會員。這不,就連精明的邵珠富也“被加入”,而當天送我去理發(fā)的師傅也“不幸”中招成了她的會員,辦了會員卡。這不由不讓你佩服她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服務至極致
極致是一種智慧,筆者最近一直在倡導的“1 厘米營銷”理論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主張將營銷做到極致。這譬如燒水,你可以浪費一點燃料沒有關系,這樣至少可以將水燒開,你終究是達到了目的。但如果你為了節(jié)省材料而只是將水燒到了七八十度,最終沒有達到目的,那才是天大的浪費呢。
而在這家理發(fā)店里呢?則是將服務做到了極致,一杯水、一張報紙、一句溫暖的話語,處處透露著溫馨。上次去他們店里理發(fā),筆者就曾經說過,現代人的生活方式往往離不開網絡,你這里人多,等的時間長,時間久了人容易感到無聊,如果在你這等的時間長了,能夠上網處理一些問題,可能就不會太心急了。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沒有想到筆者只是隨便說說的話,元旦前到他們那里理發(fā)的時候,驚奇地發(fā)現,他們竟然真的就上網了,而且筆者來后迅速給打開本人在國內一些知名網站的專欄。而據服務員講,現在網絡上利用 QQ 、微信與她們預約的人也越來越 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