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煒
師:我們先回顧一下上次課一起分享的內(nèi)容——想寫好“老師父母”,要注意“情感要真摯,材料求獨特”;“觀察要仔細,角度求小巧”。大家說說還有什么體會?
生:我覺得,還應(yīng)該注意“組材有序,情節(jié)曲折?!?/p>
師:請你略微展開說說。
生:家里來客人,準備了許多好吃的,上菜總要一個一個上,總要講究一個先后順序。我認為,這就是“序”,上菜上得有講究、留給大家一些“念想”,就是“曲折”了。
生:你講得妙極了——我的理解是:精心挑選的材料只有進行有序的組織,才能達到預(yù)期的藝術(shù)效果。而若在情節(jié)上稍加用心,掌握一些“尺水興波”的技巧,效果就會與眾不同。
生:一位同學在《那一刻我好幸?!芬晃闹校瑢懙氖窃诳荚嚽耙惶焱砩希拔摇笨释卺t(yī)院上晚班的媽媽能陪一陪自己的故事。文章中說:“在這種關(guān)鍵時刻,我竟然無法得到父母的特殊關(guān)照,誰會想到,一個所謂的幸福之家還有著如此的不幸?”當考生無奈之時,媽媽回來了,而且回來了三次。第一次回家取鑰匙時,作者的“心涼了半截”,第二次是由于天下雨回家取傘,當作者徹底失望時,不料,粗心的媽媽第三次出現(xiàn)在自己面前。一件小事寫得波瀾曲折,真實感人,鮮明地反映出了自己由怨到恨再到愛的過程。
師:同時,家長的形象在真實的基礎(chǔ)上,細節(jié)在曲曲折折的講述中,也顯出了“妙處”。
生:我認為,既然是要努力刻畫人物,就要“描寫細膩,用詞精致?!?/p>
師:對。細節(jié)描寫是指作品中對生活的一些富有藝術(shù)表現(xiàn)力的細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細微的舉止動作,以及景物片段等進行細膩的描寫。
生:肖像描寫、語言描寫、行動描寫、心理描寫、環(huán)境描寫都能夠滲透著細節(jié)描寫。
生:如《羚羊木雕》中的景物描寫,“月亮出來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路上一點聲音也沒有。”對“我”當時的哀傷心情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生:再如《風箏》中寫“精神的虐殺”的那一段文字:兩個對立的人物形象,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拔摇币驗椤皯嵟牟m了我的眼睛”偷做風箏,便“即刻伸手折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因被“瞞”而“憤怒”,只一筆,就勾畫出了“我”的頗帶幾分“專制”色彩的心理狀態(tài),而一個“折”字,一個“擲”字,一個“踏”字,則傳神地寫出了“我”的一連串動作,十分具體地表現(xiàn)出了“我”的盛怒和狂暴,與小兄弟的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些平常的字眼,由于作者運用得恰到好處,就產(chǎn)生了不尋常的藝術(shù)效果。
師:換個角度看,就是在你的筆下,一定要說明白,“老師(家長)在說什么做什么”。
生:不同的老師在做不同的事情,特別要注意我們的老師在做些什么。
生:可以寫老師在課堂上的一舉一動,如怎樣在講臺上走來走去,神態(tài)自若;也可以寫老師在課間的行動情況,如和全班同學在一起做課間操、做游戲等;
生:還可以寫老師上課前的緊張忙碌和放學后的批改作業(yè)、整理辦公室、打掃衛(wèi)生等。還要寫老師做得怎么樣,“我”和其他同學有什么反應(yīng)和評價。
師:說來說去,離不開“平時仔細看仔細想”啊。
【微博】
搬家工:我看,還能寫老師(家長)在說些什么。老師上課要講解,這就是“說”;老師批評同學、表揚同學,要同學們應(yīng)該怎樣做、應(yīng)該做什么、不應(yīng)該做什么,這就是“說”。
郭老師回復(fù)搬家工:記敘時,要寫出老師說話的內(nèi)容,說話的特點,對誰說的,有什么反應(yīng)??墒抢蠋煹脑挷灰欢ǘ家獙戇M作文,要把老師說的重要的話寫進作文中,因為這種話容易記得,而且聽話的人印象很深,有的還受了感動。要把說話時的經(jīng)過和情景記敘下來。
烤饅頭回復(fù)郭老師:老師(家長)有什么特點,有哪些特點,作為學生(孩子)是最清楚的。但特點又包括了許多內(nèi)容,如動作特點,講課時喜歡做什么動作。如說話特點,平時說話和講課,常常帶有口頭禪,像“是吧”“啊”“對不對”等。再如長相特點,數(shù)學老師長得很特別,鼻子很大,像外國人,而眼睛很小。
郭老師回復(fù)烤饅頭:這些方面,可以根據(jù)老師(家長)的情況,任選一兩個方面,就能寫出人物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