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一位偉大的杰出的詩人,在他的很多詩篇中,愛國主義是他的詩的主旋律。這些詩篇中有反映對民族分裂的抨擊,有對昏君腐臣的諷刺,對底層百姓的同情,對有功之臣的贊頌,對祖國壯美山河的熱愛。本文從四個方面對杜甫詩中的愛國主義思想試做分析。
一、對底層百姓的深刻同情是杜甫愛國感情的深刻體現(xiàn)之一
“明年憂黎元,嘆息腸內(nèi)熱!”《自京赴奉賢縣詠懷五百字》就證明了這一點,作者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已逾而立之年,卻只當了一名比七品芝麻官還不如的右衛(wèi)率府胄曹參軍。這和他的遠大抱負是相差甚遠的。當時杜甫只身居京妻子寄遇在奉先縣,天寶十四年末,杜甫赴奉先縣探親,途徑驪山宮的時候,發(fā)現(xiàn)皇帝正率領一些寵臣,妃嬪在此尋歡作樂。其豪華奢侈的程度觸目驚心。途中的所見所聞使杜甫滿懷惆悵,在他抵家時,發(fā)現(xiàn)幼子已經(jīng)餓死了,不禁深愧自己為人父,同時又想到一些更窮的農(nóng)民,一些戍卒,他們會如何?真是憂比南山,感慨無量啊。難能可貴的是他不僅廣泛的反映人民痛苦生活,而且還深刻表達人民的思想感情和要。在“三吏三別”中這種對下層百姓的同情更明顯,他用自己所見所聞反映廣大人民在殘酷的兵役下所遭受的痛苦。這里已有過兵役年齡的老漢,也有不到兵役年齡的中男,甚至連根本沒有服兵役義務的老婦人也被捉去。
杜甫對人民的同情已不再簡簡單單,而是貫入血漿的要給百姓幸福的大志向。當茅屋被秋風吹破時,他卻有大志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p>
二、詩人始終關懷著國家命運
杜甫很多詩句都充分表現(xiàn)了詩人的愛國熱情,但隨著國家局勢的變化,特別是安史之亂前后的那段時間,他的愛國詩歌也發(fā)生了變化。如《新安使》中作者用同樣鼓勵安慰的口吻寫道:“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況乃王師順,撫養(yǎng)甚分明。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边@場抵抗反抗者的戰(zhàn)爭。是正義的,所以作者才用一連串的安慰的語氣,糧食沒有問題,東都僅僅是在操練,還沒有臨陣,挖壕不是很深,牧馬役輕,王師義正優(yōu)恤部隊,伏射愛下,親如父兄。雖有些脫離實際情況,但我們還是看到詩人為國家所操勞的那份愛國之心。作者離京去奉先縣看望妻子兒女們,剛回到家不久久傳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甭牭焦佘娛蘸幽虾颖保粫r驚喜若狂,表現(xiàn)在卻看妻子漫卷詩書上;表現(xiàn)在又哭又笑,放歌縱酒上。這是多年苦苦企盼的事,這種狂喜完全可以理解,可以看出大戰(zhàn)初定,消息忽傳,杜甫是多么激動。當國家處于危險時,他對著三春的花鳥會心痛的流淚,《春望》這首詩是杜甫在安祿山叛軍占領長安時寫的,詩中反映了長安一片殘破的景象抒發(fā)了他對國亡家破的悲痛心情,表達了他對愛國思想感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正是證明了他憂國思家,關心國家命運的具體體現(xiàn)。
三、杜甫的愛國思想感情還表現(xiàn)在他對昏君腐臣的規(guī)諷譏刺
范文瀾評價歷史上的愛國主義時曾說:“凡是人民多少有些益處的措施,多少腐朽的現(xiàn)狀有所否定,都應予以適當?shù)脑u價?!睉眠@個原理來看杜甫。他對晚年驕奢淫逸作為腐朽權力代表的唐玄宗的指責,也該是作者愛國思想的間接表現(xiàn)。如《兵車行》就是對唐玄宗的窮兵黷武的見證,致使人民流血犧牲破產(chǎn),“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v有健婦把鋤犁,禾生隴畝無東西。況復秦兵耐苦戰(zhàn),被驅(qū)不異犬與雞?!边@首詩是通過曾親身遭受苦難的役夫站出來把個人的內(nèi)心沉痛,親口向大家陳述,十五歲即應征前往防河了,四十歲還在營田,頭發(fā)白了,還要去戍邊,邊庭血流成河,戰(zhàn)場白骨累累,內(nèi)地家無余丁,田園荒蕪,隴田無收,縣官不因此而減租;男丁喪亡殆盡,管家也不因此而免去征戍。這已經(jīng)遠遠不止于“民不聊生了”這是對封建統(tǒng)治的最大暴露,此詩在歷數(shù)封建社會的種種苦難之余,更把矛頭指向這些苦難的根源,那就是開邊不已的皇帝和索租不已的縣官。如《前出塞》中詩人也代表了人民提出了同樣的抗議?!熬迅煌辆常_邊一何多”詩人對唐玄宗的不恤士卒窮兵黷武的深刻揭露不得不提到《遣懷》“先帝正好武,寰海未凋枯。猛將收西域,長戟破林胡。百萬攻一城,獻捷不云輸。組練棄如泥,尺土負百夫。”為了開邊拓境,占領一座城,將百萬組(精兵)像泥一樣委棄而毫不顧惜。一尺土竟勝過一百個士兵的性命。這不得不是對唐玄宗的嚴厲抨擊??!
四、對唐王朝有功之臣的大力歌頌,也是詩人愛國感情的體現(xiàn)
就像范文瀾所說:“凡法施于民,創(chuàng)造發(fā)明有利于民,以死勤事以勞定國(治國安民)能御大災。能捍大患的人?!倍伎煞Q為愛國者如杜甫,《北征》中追述到:“憶昨狼狽初,事與古先別:奸臣竟葅醢,同惡隨蕩析。 不聞夏殷衰,中自誅褒妲。周漢獲再興,宣光果明哲。 桓桓陳將軍,仗鉞奮忠烈。微爾人盡非,于今國猶活?!边@首詩是安史之亂發(fā)生唐玄宗倉皇離都奔蜀,途經(jīng)馬嵬驛站時發(fā)生了一件事。唐玄宗的新兵左龍武大將軍陳玄禮及其部下。誅殺楊國忠,并兵諫唐玄宗除去寵妃楊玉環(huán)。唐玄宗被迫命人將楊貴妃縊殺。當安祿山反叛時,陳玄禮“欲于城中誅楊國忠,事不果。竟于馬嵬斬之”所以杜甫對他予以高度贊揚。
(李麗榮 ?江西景德鎮(zhèn) 景德鎮(zhèn)二十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