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劍和
典型案例
師范畢業(yè)一年多的小麗是某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老師。忽一日,學校通知她改任五年級的語文教學,并擔任班主任。這可把小麗嚇壞了,對于教五年級,她一點信心也沒有,前后的知識跨度太大,況且她剛剛適應(yīng)了一年級的教學風格,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去教五年級學生。對于班主任的工作更是一知半解,當天晚上,她甚至夢到和學生打起來了。第二天一上班,小麗就去教務(wù)處訴苦,希望學校改變安排。教務(wù)處主任告訴她,現(xiàn)在師資有缺口,人手緊張,如果她不去接任,五年級兩個班就只有停課了。無奈,小麗最后硬著頭皮上崗了。等真正接手了以后,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把困難擴大化了。現(xiàn)實中五年級的學生并非想象中的那么難管,教學上也不是把握不了。雖然上第一節(jié)課時,小麗真的是把自己都講迷糊了,但后來慢慢地就適應(yīng)和習慣了。期末評比時,小麗任教的班級還被評為優(yōu)秀班集體。
典型案例
小宇大學畢業(yè)后如愿考入某報社任記者。這天,上司交給他一個任務(wù),去采訪一位大法官。第一次接到重要任務(wù),小宇不是欣喜若狂,而是愁眉苦臉。他想:自己任職的報紙又不是當?shù)氐囊涣鞔髨?,自己也只是一名剛剛出道、名不見?jīng)傳的小記者,大法官怎么會接受他的采訪呢?同事阿雯獲悉他的苦惱后,拍拍他的肩膀說:“我很理解你。讓我來打個比方——這就好比躲在陰暗的房子里,然后想象外面的陽光多么熾烈。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就是往外跨出第一步?!?/p>
阿雯拿起小宇桌上的電話,查詢大法官的辦公室電話。很快就與大法官的秘書對上了話。阿雯直截了當?shù)氐莱隽怂囊螅骸拔沂恰痢翀笮侣劜坑浾咝∮?,我想就有關(guān)問題采訪一下大法官,不知他有沒有時間接受采訪?”旁邊的小宇嚇了一跳。但讓小宇意外的是他聽到了大法官的回答:“謝謝你!明天1點15分,我準時到?!薄扒?,直接向人說出你的想法,不就管用了嗎?”阿雯向小宇揚揚話筒。
多年后,昔日羞怯的小宇已成為了某報社的臺柱記者?;仡櫞耸拢杂X得刻骨銘心:“從那時起,我學會了單刀直入的辦法。而且第一次克服了心中的畏懼,下一次就容易多了。”
心理分析
當困難降臨時,也正是最考驗人的時候。有些人會熱問題冷處理,敢碰硬,不硬碰,分析根源,找出癥結(jié),采取應(yīng)對措施,使困難發(fā)生轉(zhuǎn)化,得到克服。而有些人卻不然,茶飯不思,夜不能眠,產(chǎn)生錯覺誤判,甚至放大困難,導致消沉或發(fā)生悲劇。
所謂放大困難,就是把生活、工作、交際和個人發(fā)展中遇到的困難看大了、看重了、看深了,看成不可逾越的障礙。放大了困難,也就小了心眼、小了氣度、小了勇氣、小了克服困難的辦法,不該做的事也就信馬由韁了。
其實,很多困難都是想象出來的,人們放大困難是源于內(nèi)心的恐懼心理。
害怕不被認可和別人的負面評價
我們最常見的恐懼,就是害怕不被認可和別人的負面評價。
因為害怕被人嘲笑,不敢站在舞臺中央,去學習最喜歡的交誼舞。
因為害怕被譏諷,不敢把自己的攝影作品拿出去,參加一直關(guān)注的攝影大賽。
因為害怕不被理解,不敢跟父母分享內(nèi)心深處對婚姻的恐懼,而繼續(xù)假裝去迎合他們安排的相親。
因為害怕不被認可,不敢在伴侶面前暴露自己的脆弱,繼續(xù)裝作自己可以一個人承擔壓在肩上的重負。
因為害怕失去自己的權(quán)威,不敢在孩子面前承認自己的錯誤,以為這樣就可以捍衛(wèi)自己的威嚴。
……
當我們活在別人的認可和評價中時,我們就無法跟內(nèi)心最本真的自己鏈接,更不要說表達最真實的自己了。
害怕失敗
第二種常見的恐懼,就是對失敗的恐懼。
因為害怕重復母親的失敗,決定不走入婚姻。
因為害怕成為父親那樣的爸爸,不敢要孩子。
因為害怕自己學不會,只選擇那些最容易修的課程。
因為害怕再次失去,決定不讓任何人走近你的內(nèi)心。
因為害怕失敗,不去嘗試新的方法,而繼續(xù)重復著已經(jīng)熟練掌握的方法。
……
失敗在本質(zhì)上來講,只是一次不成功的嘗試而已。如果我們把它看成是對我們能力、智商和人格的終極審判,就會把自己嚇得癱瘓了。只要開始探索新的東西,就有可能失敗,但每一次“失敗”都能夠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下一步需要做什么,意味著我們的勇氣和好奇再一次戰(zhàn)勝了我們的恐懼。
害怕被拒絕
因為害怕被拒絕,不去向喜歡的人表白。
因為害怕被拒絕,甚至不愿讓對方看到任何你喜歡他的痕跡。
因為害怕被拒絕,不敢申請自己夢想中的學校和導師。
因為害怕被拒絕,不愿去結(jié)交新的朋友。
因為害怕被拒絕,寧愿獨自探索也不愿意去求助。
因為害怕被拒絕,寧愿在親密關(guān)系中永遠保持被動,而不是勇敢的表達自身需求。
……
害怕即使自己很努力,也得不到想要的結(jié)果
我們最終極的恐懼,就是害怕自己即使全心全意地投入和付出,但還是得不到想要的結(jié)果。心理學里有一個現(xiàn)象,叫做自我破壞(self-sabotage),意思是說我們覺得自己反正不會成功的事情,就用自我破壞的行為,讓自己的失敗看起來不那么丟人。
比如你覺得這次物理考試你一定考不好,因為你“學不會物理”。然后你就開始故意不聽課,不完成作業(yè),不認真復習。因為這樣如果你考得很差,起碼你可以說是因為我沒有好好復習;但如果你很努力很用心的學習,卻發(fā)現(xiàn)自己仍舊考不好,就會覺得無比的沮喪。
同樣,如果你在內(nèi)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那么你也會用自我破壞的行為來阻撓自己幸福。因為害怕對方不喜歡自己,所以干脆對自己喜歡的人冷漠甚至是遠離。因為如果對方不喜歡自己,你可以說那是因為我表現(xiàn)的很冷漠;但如果你熱情洋溢充滿愛意地對待喜歡的人,卻沒有得到回應(yīng),就會感覺很傷心。
但是,別忘了,努力不一定有結(jié)果,但不努力一定沒有結(jié)果。
心靈處方
心理學研究表明,超過百分之七十的困難與恐懼都是不存在的。
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個人都可能會面臨難題。但困境都會有轉(zhuǎn)機,困難不會永遠存在。困難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多、那么難,當你真正投入全身心去做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障礙并沒有那么大。所以,有一個好的心態(tài)很重要,心態(tài)好,困難就會迎刃而解;心態(tài)不好,沒困難也會想象出很多困難來。
其實困難往往是我們心理上的一種主觀感受。有時候,困難甚至在我們的想象中會被放大100倍或縮小100倍。如果你在心里把困難放大,就很難甚至無法跨越這個障礙高度戰(zhàn)勝困難;如果你在心里把困難縮小,就有可能跨越這個障礙高度戰(zhàn)勝困難。這也許是人生成敗的一個奧妙所在。所以,我們應(yīng)該學會在心理上縮小困難,不畏懼、不害怕、不放大困難。這有助于我們最終戰(zhàn)勝困難,走向成功。
有些人習慣將困難放大一百倍,在心里筑起一道道高墻,從此隔斷通向成功的路。其實,那些麻煩與困難有時不過如此,只要你勇敢而堅毅,試著往外跨出一步,成功便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