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與凱豐當面激烈爭辯
1937年2月24日,由于西安事變后,國共合作出現(xiàn)新氣象,張聞天承擔著更重要的任務(wù),凱豐接任張聞天,擔任中央宣傳部代部長。
凱豐,原名何克全,1906年生,江西省萍鄉(xiāng)人。在萍鄉(xiāng)讀中學(xué)時,他就參加學(xué)生運動。1925年夏,凱豐考入武昌高等師范學(xué)校后,受大革命浪潮的影響,他開始撰寫政論文章,曾擔任??骶帯?926年暑期,北伐軍到達萍鄉(xiāng),凱豐撇下學(xué)業(yè),回鄉(xiāng)組織農(nóng)會,擔任農(nóng)會的宣傳干事;北伐軍攻占武漢后,他又跑回學(xué)校并入了團;大革命失敗后,他由組織上安排赴莫斯科到中山大學(xué),成為王明、博古等“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之一。
1931年初,凱豐任團中央巡視員,不久任團廣東省委書記,化名“開封”,按諧音寫成“凱豐”。5月,因叛徒告密,凱豐不幸被捕。在獄中,他堅貞不屈。3個月后,經(jīng)黨組織的努力,他終于被營救出獄,后擔任團中央宣傳部部長和《東方青年》主編,并成為政治局候補委員。
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毛澤東等人批判了博古的“左”傾軍事路線。在會上,時任政治局候補委員的凱豐不服氣,站出來為博古辯護,并且還挖苦毛澤東說:“你懂什么馬列主義,頂多是看著《孫子兵法》打仗?!?/p>
毛澤東并不示弱,反問他:“《孫子兵法》究竟有幾章?第一篇的題目叫什么?”這令凱豐瞠目結(jié)舌、無言以辯。
毛澤東后來還多次提到這件事。1962年1月,毛澤東在對日本一個訪華代表團談話時說:“遵義會議時,凱豐說我打仗的方法不高明,是照著兩本書去打的,一本是《三國演義》,另一本是《孫子兵法》。其實,打仗的事,怎么能照書本去打!那時,這兩本書我只看過《三國演義》,另一本《孫子兵法》當時我并沒有看過,我問他《孫子兵法》共幾篇,第一篇的題目叫什么?他答不上來,其實他也沒有看過,從那以后,我倒是逼著自己翻了翻《孫子兵法》?!?/p>
凱豐不僅在會上站在博古一邊,而且還三番兩次找聶榮臻談話,要聶榮臻支持博古,但是未成功。凱豐向博古匯報說:“聶榮臻這個人真頑固!”在會議的最后階段,他不得不承認博古和李德犯了軍事路線錯誤,但又反對撤掉他們的指揮權(quán)。遵義會議后,張聞天傳達了遵義會議決議,凱豐當眾宣稱:“誰正確,誰錯誤,走著瞧!”不過,凱豐的可愛之處,也正是在這里———心里怎么想,嘴上就怎么說;并且他的可貴之處在于,知錯就改,不搞陰謀。遵義會議后,凱豐頂牛頂了兩個月,終于想通了,轉(zhuǎn)為擁護毛澤東。劉英在臺上批評他,他自己上臺接受批評。
此后,在長征途中的許多政治關(guān)口,他都站在毛澤東為代表的正確路線一邊,在沙窩會議、毛兒蓋會議和俄界會議上,旗幟鮮明地維護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央領(lǐng)導(dǎo),反對張國燾的分裂活動。而凱豐又是一位有才華的年輕人,因此,在全國抗戰(zhàn)就要到來時,他被毛澤東、張聞天等人提名為中宣部代部長。
但是,凱豐一上任代部長,就受到了毛澤東的批評。
知錯即改的凱豐,唯真理是從
1935年2月27日,凱豐在延安發(fā)表了洋洋三萬言的《黨中央與國燾路線分歧在哪里》,這是最早系統(tǒng)地批判張國燾錯誤路線的文章,但他在文章中又不恰當?shù)卣f:“張國燾路線的性質(zhì),是蘇維埃運動中一種特殊形式的右傾機會主義和軍閥、土匪主義?!边@就把紅四方面軍貶成“軍閥”的隊伍,這成為后來反張國燾路線擴大化的先聲。4月3日,因斗爭擴大化造成的悲劇終于發(fā)生了。延安紅軍大學(xué)原紅四方面軍的許世友、洪學(xué)智等串聯(lián)30多人,密謀爬城墻的溝洞去四川打游擊,結(jié)果被紅軍大學(xué)以“拖槍逃跑”的罪名逮捕。
毛澤東聽說此事后十分吃驚,立即召見凱豐責問道:“你搞的啥子名堂?弄得這么多四方面軍高級干部反對我們,你還能說你正確么?凱豐同志,我看你是把他們逼上梁山嘛?!?/p>
凱豐一時轉(zhuǎn)不過彎來,委屈地辯解說:“主席,我是認真按照你的指示精神布置的。”
“什么我的精神?”毛澤東厲聲批評道,“我的精神、中央的精神是批張國燾,你卻不分青紅皂白,一竿子橫掃一大片。你還別出心裁,跑到紅軍大學(xué)、紅四方面軍中,搞什么《究竟是毛澤東水平高,還是張國燾水平高?》的討論。張國燾過去在紅四方面軍批我毛澤東,但沒有批一個戰(zhàn)士;可現(xiàn)在毛澤東批張國燾,居然連戰(zhàn)士們都一起批了!”
說完,毛澤東即去看望被綁關(guān)押中的許世友等人。第一次,許世友對他大罵;第二次,許世友跪地大哭,向毛澤東作檢討。這場危機化解了。事后,凱豐也作了誠懇的自我批評。隨后,在政治局召開的批判張國燾會議上,仍由凱豐作報告,并到抗大指導(dǎo)這場斗爭。
抗大校歌的歌詞作者
凱豐是有個性的人,也是很有才華的人。作為中央宣傳部代部長,他經(jīng)常到抗大講政治經(jīng)濟學(xué)課程、作形勢報告。催人奮進的《抗日軍政大學(xué)校歌》歌詞也是他寫的:
黃河之濱
集合著一群中華民族優(yōu)秀的子孫。
人類解放,救國的責任,
全靠我們自己來擔承。
同學(xué)們,努力學(xué)習(xí),
團結(jié)、緊張、嚴肅、活潑,
我們的作風(fēng)。
同學(xué)們,積極工作,
艱苦奮斗,英勇犧牲,
我們的傳統(tǒng)。
像黃河之水,洶涌澎湃,
把日寇驅(qū)逐于國土之東,
向著新社會前進,
前進,我們是抗日者的先鋒!
12月的一天,抗大宣傳科長朱光見到抗大音樂教員呂驥,忙說:“正要找你,有個任務(wù)要交給你。根據(jù)毛主席的提議,要寫一首抗大校歌……”
呂驥接受了朱光交給的任務(wù)。12月20日,呂驥拿到了凱豐寫的歌詞后,一看就暗暗叫好!這首歌詞表達了紅軍經(jīng)歷兩萬五千里長征到達延安后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歷史使命,氣勢磅礴,又樂觀向上。讀著歌詞,28歲的呂驥熱血沸騰,感覺眼前像黃河一樣洶涌澎湃。油燈下,他一氣呵成,譜完了這首曲。
這是他到達延安后譜寫的第一首歌。
之后,呂驥去征求朱光、凱豐的意見。二人都連聲叫好!凱豐說:“曲子表現(xiàn)出了抗大學(xué)員們樂觀向上的精神面貌,堅忍不拔,與延安蓬勃向上的精神完全一致?!?/p>
朱光說:“對當前的民族抗戰(zhàn)能起到鼓舞士氣、宣傳抗日的戰(zhàn)斗作用?!?/p>
當呂驥唱給羅瑞卿聽后,羅瑞卿高興地說:“好哇!好哇!”于是他們立即油印出來,然后由呂驥教唱。
由于這首歌上口易學(xué),很快在抗大及分校和部隊唱了起來。在抗日戰(zhàn)爭的烽火里,成千上萬的革命青年,高唱著這首《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xué)校歌》,馳騁疆場,奮勇殺敵。當這首歌曲傳唱到重慶時,連不少國民黨人士都為之叫絕,說:“想不到共產(chǎn)黨中還有這樣的能人!”他們不知道這首歌詞,就是出自中共宣傳部代部長凱豐之手。
但是,不久凱豐也于1938年2月前往了武漢,擔任中共中央長江局委員、宣傳部部長、黨報委員會委員、國際宣傳委員會委員等職務(wù)。中宣部部長再由張聞天兼任。7月7日的抗戰(zhàn)一周年,凱豐在《新華日報》發(fā)表《中國抗戰(zhàn)一周年》的長文。這時蔣介石的文膽陳布雷也寫了篇《告全國軍民書》發(fā)表在《中央日報》上,兩文交相輝映,但凱文略勝陳文一籌。后來,日軍進攻武漢,武漢三鎮(zhèn)危在旦夕,凱豐隨長江局遷到重慶。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橋兒溝召開。參加會議的中央委員和黨中央各部門、全國各地區(qū)的領(lǐng)導(dǎo)干部共53人,是黨的六大以來到會人數(shù)最多的一次中央全會。此時,盡管凱豐不在延安,但仍當選為政治局委員,并被任命為新成立的中央宣傳教育部副部長和中央青年工作委員會書記。
1939年1月13日,中共中央批準在重慶正式成立南方局,凱豐是六個常委之一,與周恩來、葉劍英、董必武等一起,領(lǐng)導(dǎo)華南、西南各省黨的工作。經(jīng)中央批準,凱豐擔任南方局宣傳部部長,主抓宣傳和黨報工作,并兼任《新華日報》董事會董事。194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電示博古、凱豐立即回延安?;匮影埠螅瑒P豐仍任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在中央和毛澤東領(lǐng)導(dǎo)下主要負責黨的宣傳文化和干部教育方面的工作。
由于長期艱辛工作,凱豐積勞成疾,終因醫(yī)治無效,于1955年3月23日在北京逝世,終年49歲。
(摘自《紅色中樞》,孟慶春、陳冠任著,中共黨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