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慧+范中杰
在我國,很多人對高膽固醇血癥有了一定的認識,而對高甘油三酯血癥缺乏了解和重視,最終導致了嚴重的不良后果。
高甘油三酯血癥是血脂異常的一種,我們通常所說的血脂異常是指血漿中總膽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超過正常范圍,或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低于正常范圍。當血中的總膽固醇水平超過一定濃度,即可診斷為高膽固醇血癥,膽固醇在血中主要以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形式存在,高膽固醇血癥會引起全身的動脈粥樣硬化,甚至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
高甘油三酯血癥已成為高脂血癥中威脅生命的無形殺手,凡血甘油三酯超過1.7mmol/L即為高甘油三酯血癥,有研究表明高甘油三酯血癥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今天我們重點介紹一下高甘油三酯血癥。
甘油三酯是什么
甘油三酯是體內(nèi)能量供應的主要來源,在血循環(huán)中以脂蛋白的形式運輸。正常人的脂蛋白可分為四種,即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乳糜微粒。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統(tǒng)稱為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血漿甘油三酯濃度升高實際上是反映了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的濃度升高,凡引起極低密度脂蛋白和乳糜微粒濃度升高的原因均可導致高甘油三酯血癥。高甘油三酯血癥可引起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 三者都可以導致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有密切關(guān)系。極高甘油三酯是指甘油三酯水平>1000mg/dL,極容易引起嚴重并發(fā)癥,如心肌梗死、胰腺炎、腦卒中、失明、腎衰竭等。
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病因
一般認為,人體甘油三酯水平是遺傳因素和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
飲食因素
西式快餐、零食等高膽固醇飲食、高飽和脂肪酸飲食的攝入,可直接導致血脂升高。我國人群傳統(tǒng)的飲食以高糖低脂為特點,高糖飲食可引起血糖升高,引起高胰島素血癥,促進肝臟合成甘油三酯。隨著我國經(jīng)濟情況的飛速改善,人們的飯局應酬、兒童喜甜食、漢堡薯條等油炸食品,年輕人吃夜宵等不良的飲食習慣,使人們的脂質(zhì)食物攝入過多。飲酒時,酒精可促進脂質(zhì)的合成,使甘油三酯分解代謝減慢。
生活習慣
習慣于靜坐的人血漿甘油三酯濃度比堅持體育鍛煉者高,長期或短期運動均可降低血甘油三酯水平。吸煙可增加血中甘油三酯水平。
遺傳因素
載脂蛋白E(ApoE)基因多態(tài)性是影響血漿脂蛋白最顯著的遺傳因素,由基因缺陷所致的高甘油三酯血癥多具有家族聚積性,有明顯的遺傳傾向。
年齡、性別因素
資料顯示,年齡本身可使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老年人低密度脂蛋白受體活性減退。女性的雌激素能增加低密度脂蛋白受體的活性,絕經(jīng)后,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發(fā)生率明顯增高。
疾病、激素和藥物等因素
如糖尿病、腎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肥胖、脂肪代謝障礙、高尿酸血癥、性激素等的影響,可導致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高甘油三酯血癥的預防
飲食預防
限制熱量攝入,控制食物中的脂肪和糖類含量,保證供給充足的蛋白質(zhì)、維生素、礦物質(zhì)及纖維素。一般原則是低脂肪、低糖飲食。清淡飲食,限鹽(<5g/日),谷類食物為主食,粗細搭配,提倡低鹽及高纖維素飲食,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大豆食品,常吃海魚、蝦、禽類的瘦肉,限制甜食,避免食用動物內(nèi)臟、腦、脊髓、蛋黃、魚子以及貝殼類食物,食物中嚴格限制油脂,應選擇植物油為烹調(diào)油(約30g/日),每餐勿過飽。
戒煙限酒飲茶
吸煙使血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且香煙中的尼古丁,能使血壓升高,心絞痛發(fā)作。飲酒可能使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飲酒量以每日攝入的酒精不超過20克為宜,葡萄酒<50ml。飲綠茶,茶葉中的維生素C和E茶多酚可促進新陳代謝,降低膽固醇,減少脂肪蓄積。
運動鍛煉
提倡有氧運動,根據(jù)個人的運動耐量,逐漸摸索合適的目標心率,盡量每天運動一次,每次30分鐘,多動少食,減輕體重,控制在理想體重。
心理平衡
勿急躁易怒,多增加健康的社交活動,保持心情舒暢。
總之,作為現(xiàn)代人的“無形殺手”,及早認識并防治高甘油三酯血癥對減少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等疾病的發(fā)病和心腦血管意外有重要意義。
范中杰,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臨床生物標本管理中心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