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繼福
老王冷落多年的門庭最近突然熱鬧起來,登門求助者絡繹不絕。這些人幾乎都是老知青,都揣著共同目的:找上山下鄉(xiāng)時的“知青檔案”,俗稱——“青年關系”。
怪了,老王已退休多年,在位時從未抓過“知青”工作,他家咋有“青年關系”呢?話,得從他愛管閑事說起。
早年,老王也是一名知青,轉正后在機關耍了多年筆桿子,曾下基層挑過頭,退休前調回市局當個科級員。市局領導說,辦公室挺緊張的,你就委屈一下,跟大家擠一個辦公室吧!他不計較。都這把年紀了,他把一切都看淡了,年輕時的楞角磨去很多,唯一沒 有改變的就是——愛管閑事。
辦公室本來就挺擠,有一天又抬進一個破卷柜,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木制的那種,壞得千瘡百孔,里面裝的全是“知青檔案”,撂在哪兒屋都嫌礙事,最終,弄到這屋來了。
現(xiàn)代化辦公室里擺放個破卷柜,像年輕的姑娘堆里擠進一個老太太,極不協(xié)調。拖地板時稍不注意,就會碰掉卷柜上的膠合板,掉出一堆發(fā)黃的檔案,散發(fā)一股捂巴味,直嗆鼻子。年輕的科員們都說,真煩人,這些老古董有啥用,扔掉算了!
老王卻嚴辭阻欄,哪可不行,每個檔案背后,都有一個老知青的奮斗史啊,說不定啥時有用呢!他精心地把掉出的檔案塞進卷柜里,還找來膠合板和釘子,把卷柜釘好。
一次老王有病,好幾天沒上班。上班一看,破卷柜沒有了!弄哪去了?
年輕主任說,大伙都嫌它影響環(huán)境,抬樓下自行車棚旁邊了。
老王著急了,這怎么行啊,那是幾百名老知青的歷史依據(jù)啊!
年輕主任想,凈操沒用的心。但還是耐著性子說,我請示過領導。
老王不好再說什么,急忙去找。自行車棚旁,舊立柜已經(jīng)開腸破肚了,檔案撒落一地,像一群沒人管的老人,在秋風中瑟瑟發(fā)抖。
他心疼地想,下雨一淋不全完了。連忙找個三輪車,借幾條麻代,把這些檔案拉回家,放在三樓涼臺。臥病的老伴一看是些發(fā)黃的破紙,生氣地說,賣破爛人家都不能要,你還當成了寶?
老王把眼珠一立,千萬別動啊,要給我整沒了,我跟你沒完!
誰也沒料到,自從國家出臺老知青政策之后,這些沉睡多年的破紙片子成了備受關注的寶貝!當不少老知青幾經(jīng)碾轉找到自己的青年關系時,激動地拉住老王的手說:你真是積了大德呀!
有個叫李芳的老知青找到青年關系時,更是感激不盡。因為,她和老王有段特殊經(jīng)歷。當年,他們曾在一個農場下鄉(xiāng),都在飲事班工作。當時,老王就相中了漂亮的李芳,想跟她處對象。可李芳卻嫌老王是富農子弟,說啥也不干。
多年后,老王當上了科長,李芳沒轉正仍是青年,婚姻也不如意。她時常后悔地想,當初嫁給老王多好啊,唉,這就是命?。∫虼?,多年來,她一直不敢面對老王。也怪,同樣生活在一個城市,他倆一直無緣相見。
直到老王退休喪偶之后,他倆才在逛早市時偶然相見。這時,李芳的丈夫也已病逝。真是彼一時此一時??!兩個孤家寡人一見面,舊情復發(fā),都有湊到一起生活的念頭。恰在這時,國家有了給老知青開資的政策,這對他倆來說,真是好事成雙啊!
凡是在老王哪兒找到青年關系并開資的,都給他打電話說,真得好好感謝你??!老王心里挺滋潤,嘴上卻說,不用感謝我,你們應該感謝國家的好政策!
老王一直等待著李芳的報喜電話??蓜e人都報完喜了,仍沒有李芳的消息。
他等不及了,忙給李芳打電話:你也開資了,這回,咱倆的事該辦了吧?
對方卻說,大哥,我知道你對我好,可我……不能嫁給你了!
你怎么變卦了?
不是我變卦,是我兒子和媳婦不樂意。他們說,不像過去了,你沒有生活來源,不找老伴日子沒法過?,F(xiàn)在你開的工資夠吃夠喝了,何苦找個累贅,去伺候一個糟老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