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婷
摘要:學生通過制作“成長檔案袋”,記錄自己在學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他們把活動的行動過程、心情日記、發(fā)表作品、個人獲獎等內容進行收集、整理,并且詳實地記錄下他們在活動中成長的軌跡,同時還收集了父母的期盼,老師、同學和自我的評價等等,通過此項活動,我們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供給學生發(fā)表意見的機會,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內化反省、自我發(fā)展的目標。
關鍵詞:成長檔案袋;學生發(fā)展;研究實踐
一、“成長檔案袋”的構想
(一)留下歲月的痕跡
我是“80后”,小時候由于家庭條件不好,因此拍照、旅游之類的活動是少之又少,加上那時家長和自己都沒有“記錄成長”的概念,所以現(xiàn)在偶然間找到以前的作業(yè)本、照片、紀念品、獎狀等物件都會覺得異常開心,但高興之余還會覺得幾分遺憾. 作為一名教師,我不想我的這種“遺憾”繼續(xù)發(fā)生在我學生成長的路上,我總想為他們保留或做點有意義的事情,因此我就萌發(fā)了制作“成長檔案袋”的構想。
(二)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
“成長檔案袋”是從國外引進的一種新型評價方式,是根據(jù)教育教學目標,有意識地將各科有關學生表現(xiàn)的作品及其證據(jù)收集起來,通過合理地分析與解析,反映學生在學習與發(fā)展過程中的優(yōu)勢與不足,反映學生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進步,并通過學生的反思與改進,激勵學生取得更高的成就。[1]
二、“成長檔案袋”的實施策略
(一)發(fā)展對象——選擇實施班級
由于是第一次實施這種模式,我決定選擇自己任教的八年級2班率先嘗試,以期能旗開得勝,繼而慢慢逐步擴展推進。為什么我選擇了這個班級?原因如下:
1、此班學生,尤其是女同學心思特別細膩,動手能力強。
2、此班學生,相比其他班級,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勁頭。這可以從他們平時的手抄報等作業(yè)中略知一二。
3、此班學生,較為謙虛謹慎,能較大程度地保證活動的實施效率。
(二)發(fā)展維度——確定記載內容
在做準備工作的時候,我也查找了一下別的地區(qū)、學校他們的成長檔案袋是怎么做的,瀏覽下來大致主要有這幾種類型:展示型、過程型、評價型等。成長檔案袋中記載的內容也是豐富多樣的,目錄、班級情況、優(yōu)秀作業(yè)、榮譽證書、成績單、照片、個人簡介、師生評語、心得體會等等,涉及德藝體美勞等各方面。
(三)發(fā)展進程——布置任務+突擊檢查
2013年12月10日,我給我校八年級2班的每位學生下發(fā)了一個“成長檔案袋”,內有白紙若干張、文件夾1個、模板2份。讓學生收集從2013年9月至12月自己所有的資料,發(fā)揮自身的聰明才智,并對它進行整理完善,設計出屬于自己風格的成長檔案本(可按模板,也可自行設計)。
(四)發(fā)展方式——學生自主+教師適當指導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參與者和引導者,我對他們的管理基本上處于“放羊式”,我從不限制他們應該如何做這個“成長檔案袋”,我只是把我做這件事的意圖告訴了他們,充其量也就算是開了一個小型的動員會。
2014年6月16日,我讓學生把成長檔案袋上交,完整的有4份。我翻看了里面的內容,有3份是按照我下發(fā)的模板填寫的,有1份是自己創(chuàng)新的。里面的內容有些還未填寫完整,有些是太過單調,我一一找他們談話,指出其中的不足,并要求他們加以整改。
三、“成長檔案袋”的成效與反思
(一)所取得的成效
1、學生通過制作“成長檔案袋”,掌握了一定的收集、整理、編排資料的能力,為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準備了一份必不可少的禮物。
2、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了專心仔細的習慣,變得越來越有耐心和恒心了,因為這是一項持久的事業(yè)。
3、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得到了展示。在這份成長檔案袋中,他們可以肆意揮灑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各種創(chuàng)意,將自己的個性淋漓盡致地煥發(fā)出來。
4、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也有了一定的提高。我以童婷婷同學為例,她在上學期的期末考、今年的4月和6月階段考這三次考試中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5、學生通過對比自己不同時期的作品,可以發(fā)現(xiàn)自身的優(yōu)缺點,并及時地加以改正,培養(yǎng)了學生自我評價、自我教育、自我改進的能力。
6、學生在收集所需材料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要與老師、同學、家長等不同群體去交流協(xié)商,因此這也鍛煉了他們人際交往的能力,增進了彼此間的感情。
(二)反思
因為是第一次嘗試做“成長檔案袋”,所以無論是我還是學生都有點“亂”,我可以說是“硬著頭皮去做”的,但感覺還是不錯的,畢竟這是如此具有意義的一件事。在這一過程中,我們學會了一些技能,也懂得了感恩。
參考文獻:
[1]百度:http://baike.so.com/doc/1034431.html
[2]陳吉明,《新課程課堂教學實施疑難與案例評析(初中思想品德)》,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