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育德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美味佳肴須用材料來烹飪,錦衣繡服須用材料來制作,亭臺樓閣須用材料來建造,同樣,佳作華章須用材料來構建。作文需要材料,材料的質量與作文的質量密切相關,因此必須選材,即根據(jù)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從平時積累的寫作材料中,挑選出所需材料。選定的材料,有的在文章中要保持原樣,如引用古代詩文名句、名言警句等;有的則須加工改造,即根據(jù)表現(xiàn)主題的需要進行巧妙“剪裁”。
選材四原則:
1.有“信度”。要選剪真實確鑿的材料,真實的、確鑿的材料是使文章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保證。
2.有“效度”。選剪要精,要為表現(xiàn)主旨服務。要將材料選剪得能為中心所用,且不能為誘人的材料所累。
3.有“力度”。要選剪典型的,即選取某一類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選剪的材料無古今中外大小等等之分別,只要是既有鮮明的個性,又能體現(xiàn)同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征和普遍意義的,就是好的。
4.有“新度”。要選剪新穎生動的,即選取那些具有新鮮感和感染力的材料。一下子就想到的材料,往往是別人也容易想到的,不要輕易選用;稍加思考就能想到的材料,也別急著使用;再三思考之后才想到的材料,往往才是獨特的。
技巧1 素材運用比較化
第一招:同類擴展,連點成線。
對待友誼,我們要用真心去感受,要用真情去培植。當朋友高興時,我們和他一起分享快樂的喜悅;當朋友傷心難過時,我們幫他分擔憂愁痛苦;當朋友茫然失措時,我們鼓勵他迷途知返。友情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惡中看到善良,在冷酷無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
(高考優(yōu)秀作文《感受愛感恩愛》片段)
【點評】 孤證孤例通常缺少說服力。本段在闡述“對待友誼,我們要用真心去感受,要用真情去培植”時,以同類擴展,連點成線的方式,引出“當朋友高興時”、“當朋友傷心難過時”、“當朋友茫然失措時”三種情況下的正確做法,為讀者細細呈現(xiàn)了此類做法對友誼的巨大作用,使道理愈加有說服力,文章主題也就愈發(fā)鮮明。
第二招:相同類比,對比出本質。
君不見,社會上的一些人,眼里只有利益沒有責任,只有索取沒有貢獻。這樣的人,常把自己與他人分得一清二白,把自己與社會分得清清楚楚。他們在自己的分內工作中,推推動動,支支轉轉,對分外的工作更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副“不管天搖地轉,我自巋然不動”的樣子。更有甚者,把一些事故隱患看在眼里,卻如同無視,反懷著看人笑話、幸災樂禍的心態(tài)處之,真是令人不齒。人與人之間,因此而冷漠,社會也因此失去熱情和活力。
君不見,還有一些人,眼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別人怎么對他好都好似應該的,對他人的付出沒有一點感謝。這樣的人,平時為人處世,總覺得自己虧,總覺得別人欠他似的。別人怎么對他好,都處之泰然,欣然接受,對得到的恩惠,卻視若無睹。更有甚者,不但不感恩,還倒打一耙,把人家的恩惠當不是,甚至對簿公堂。報載某地街頭,某人倒地,別人來扶,他卻把對方誣為撞人者,這樣的事情,真是令人唾棄。
(高考滿分作文《誠心補漏手有余香》片段)
【點評】 本段以“相同類比”的方式,將“社會上的一些人,眼里只有利益沒有責任,只有索取沒有貢獻”與“還有一些人,眼里只有自己沒有別人”的相同點細細剖析出來,在類比和對比中,讓讀者感受到這些人的自私自利。
第三招:正反擴展,對比之間巧映襯。
許多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為解放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立下了不朽功勛,他們中有的成了戰(zhàn)功卓著的元帥,而更多的依然是無職無銜的普通士兵。這些馳騁沙場的士兵誰曾夸下“我將來一定是元帥”的海口?
與此相反,袁世凱夢寐以求想當元帥。結果也得償所愿最后還做了大總統(tǒng),甚至炮制了稱帝的鬧劇。是他賣國求榮,更兼與外國侵略者狼狽為奸,還一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將國家和人民陷于萬劫不復和水深火熱之中。但是歷史的迷霧無法永久蒙蔽人民的眼睛,最終這位洪憲皇帝成了眾矢之的,不久就在萬眾唾罵聲中一命嗚呼,像他這種民族敗類是軍中之恥,更不可能永垂不朽,只剩遺臭萬年。法西斯的頭號罪犯希特勒抱負很大,最初是一名下士,不久脫穎而出,搖身成了十惡不赦的二戰(zhàn)魔頭。這個不可一世的戰(zhàn)爭狂人大搞獨裁,藐視和平,這個雙手沾滿血腥的劊子手所犯下的滔天罪行,令人發(fā)指。
(高考優(yōu)秀作文《普通小兵也能放光芒》片段)
【點評】拿破侖有句名言“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誠然,胸無大志的士兵很難獲得世人的好評,但古今中外更多的普通士兵也一樣贏得了榮譽。本段先是正面使用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的素材,繼而從反面選用袁世凱、希特勒兩個反面的素材連點成線,深刻地表現(xiàn)“衡量一個人的價值高低不在于他的理想是否遠大,而在于他為之奮斗的人生有沒有為人類做出貢獻”的觀點。
【高分秘籍】 素材運用比較化,就是把性質相似或者相反的兩種事物加以對照、比較,推導出它們之間的相同點或差異點,使結論噴薄欲出。尤其進行黑白突出、褒貶鮮明的聯(lián)想,是正反對比素材運用的思維關鍵。
技巧2 素材運用顛覆化
第一招:另類視角,巧妙引申。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原本用來形容做事沒有恒心。但寫作高手卻可巧借字詞的表面意義,故意曲解為“每兩次捕魚期之間,安排一定的時間為休漁期,嚴禁捕撈”,以保護漁業(yè)資源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樣的顛覆,反而讓讀者佩服作者忽悠的技巧。
對美的追求是人的天性,于是,美容院、化妝品、保健藥如雨后春筍一般大量涌現(xiàn),惹得男女老少趨之若鶩。但古往今來的眾多事實告訴我們:這些東西的養(yǎng)顏功能都是有限的;即使傾家蕩產(chǎn),也很難阻止衰老的腳步;縱然泡在化妝品里,也很難抹去歲月的痕跡;尤其令人沮喪的是,用這些東西來駐顏的人,最擺脫不了的一種東西,就是“俗氣”。這種俗氣實在是美麗與青春的最大敵人。那么有沒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保持美好形象,可以讓人神采飛揚呢?有的,這就是讀書。讀書不僅可以美容,而且是世界上最好的美容術:不僅可以美化言行神態(tài),而且可以美化氣質風韻,更難得的是,讀書還可以修身養(yǎng)性,美化人的思想和靈魂。
(高考優(yōu)秀作文《書中自有顏如玉》片段)
【點評】這里的素材其實很簡單,就是老祖宗的那句話“書中自有顏如玉”。但這位作者很會忽悠。開始肯定人們對美的追求符合天性,肯定美容院、化妝品、保健藥的大量涌現(xiàn)。接著話鋒一轉,引導讀者仔細剖析這些東西的功效有限甚至有害。而正當讀者感到對美的消逝莫可奈何之際,作者順勢亮出了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讀書是最好的美容術,書中自有顏如玉。
第二招:擴展視野,反彈琵琶。
一加一等于二,本是天經(jīng)地義,但寫作高手就能創(chuàng)新出一加一等于三或者其它的答案來:一男一女兩個人結了婚,生個孩子,就是一加一等于三;一群羊匯入另一群羊,現(xiàn)在有幾群羊?
大家都是平凡人,誰曾練過大力金剛指?誰能擁有金鐘罩、鐵布衫?在追求成功的路上,自信是可以的,但千萬別高估自己,千萬別把有限的生命都投入到累死人不償命的固執(zhí)中去。寫到這里,我眼前似乎浮現(xiàn)出許多前輩的面容。魯賓遜對我說,要是沒有“星期五”,他的孤島生活到死也不會結束;劉備告訴我,要是沒三顧茅廬,別說平庸兒子阿斗,就連他自己也登不上皇位;牛頓告訴我,他之所以能取得現(xiàn)在的成績,是因為他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高考優(yōu)秀作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片段)
【點評】 本文顛覆經(jīng)典,另辟蹊徑,主張“學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在將閱卷教師眼球吸引過來之后,同樣引經(jīng)據(jù)典自圓其說,讓人信服。
【高分秘籍】 民間有許多顛倒歌,如“咬牛奶,喝面包,夾著火車上皮包;東西街,南北走,出門看見人咬狗;拿起狗來砸磚頭,又怕磚頭咬我手?!惫室獍咽挛镱嵉沽苏f,幽默風趣。普通的素材,如果能這樣多角度、多層面、多維度顛倒處理,也能夠煥發(fā)別樣光彩。
技巧3 素材運用因果化
第一招:先素材后點睛。
記得那是上初中的時候,因為一點小事跟母親拌了嘴,于是賭氣,午飯也不吃就去上學了。下了晚自習饑腸轆轆,后悔當初沒把肚子填飽再出門。在出校門的那一刻我看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向我走來,是我的母親,她手里拿著一個大大的飯盒,說:“孩子,餓了吧,趕緊吃吧?!碑敃r我的眼淚就奪眶而出,我一邊流淚一邊吃,反思著這樣的愛。是呀,父母用無聲的愛呵護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而我們卻把這種愛看做一件理所當然的事,甚至厭煩母親的喋喋不休,憎恨父親的嚴厲批評,殊不知這樣的親情是需要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去銘記,去報答的。學會感受父母那無私的愛,學會感謝他們對我們無怨無悔的付出。
(高考優(yōu)秀作文《學會感恩》片段)
【點評】 本段先是以生動的描寫給讀者呈現(xiàn)素材“我跟媽媽鬧別扭、媽媽給我送吃的”,接著對自己的言行進行畫龍點睛的反思和分析,一針見血地揭示了“習慣于得到,便失去感恩”的麻木,讓文章具有動人心魄的力量。
第二招:夾敘夾議。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哪一塊屬于你?!卑⒏誓赣H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于自己生活的奇跡。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什么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zhàn)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球場、跑遍了全美國,并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
生命就像空中那片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藍天,或墮入深淵……然而這就是生命的路程。誰能說阿甘的一生不是豐富多彩的?在有限的生命中他做了我們這輩子或許都不會做的事情,至于人生比賽的輸贏對阿甘或許都不重要了吧。
(高考優(yōu)秀作文《人生中的賽跑》片段)
【點評】 閱讀夾敘夾議的文章,就像是跟著優(yōu)秀的導游去游覽,既看到了眼前的花花草草、奇山異水,更明白風景后面的來龍去脈、科學真諦。本段一開始,引用阿甘母親的名言,怕讀者發(fā)現(xiàn)不了其妙處。趕緊解說: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獨一無二的。接著以阿甘為例,夾敘夾議,為讀者指點迷津,給人醍醐灌頂?shù)母杏X。
第三招:演繹觀點。
特蕾莎修女在獲諾貝爾和平獎時曾說:“我在做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給貧窮、困苦的人一雙溫暖的手?!彼幸淮螐南滤乐袚炱鹨粋€奄奄一息的流浪者。那人不斷咒罵著命運給予他的苦難與不公。特蕾莎修女將他帶回修道院,親自給他擦身、喂粥,為他換上干凈衣服,然后守在他身邊,緊緊握著他的手。幾小時之后,流浪者死去了,可他的最后一句話不再是咒罵,而是一句微笑的“謝謝”。這是何等的力量!一雙暖暖的手也許不能治愈身體上的疾病,卻可以帶來心靈上的慰藉,融化心靈的堅冰!
(高考優(yōu)秀作文《伸出手溫暖他人》片段)
【點評】 本段開門見山亮出特蕾莎修女的名言,緊接著用“特蕾莎修女救助流浪漢”的素材,對該名言進行了形象生動的演繹,最后以畫龍點睛的語言揭示主題:“這是何等的力量!一雙暖暖的手也許不能治愈身體上的疾病,卻可以帶來心靈上的慰藉,融化心靈的堅冰!”讓讀者印象深刻。
【高分秘籍】 素材運用因果化,也就是在具體行文中,將以描寫、記敘、引用等方式呈現(xiàn)的素材,采用點評、分析、判斷等寫作手段,以打通素材與文章主旨之間的因果關聯(lián),讓素材和文章主旨高度吻合,以增進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從而征服讀者。
技巧4 素材運用新鮮化
第一招:巧妙比喻。
我,雖然可以毫無顧忌地和他一起吃飯、打水甚至洗澡,但永遠覺得身旁有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隔開了我們,隔開了我的愛。我覺得我被圈禁,憂傷正在無休止地生長,正如唇上漸漸濃密的胡須,與心里漸漸失控的小情緒……其實我的愛與憂,都留在故鄉(xiāng)。北風撲面而來,這一刻,我像風中的一粒種子,身邊沒有了熟悉的土壤,沒有了知根知底的朋友,沒有了心靈的撫慰,我差一點潸然淚下。風從北方吹來,凄厲的風聲又從家鄉(xiāng)的樓角掠過了吧?麻雀又在風中踉蹌地飛著,蒼勁干瘦的枝條又在寒風中抖動。陰霾又來了嗎?孩子的小手沒有吹裂口子吧?
(高考作文《憂與愛》片段)
【點評】作者的比喻非常鮮活,尤為奇妙的是,“我像風中的一粒種子”這個比喻,引領后面一連串生動有趣的畫面,將少年的心思表現(xiàn)得栩栩如生。
第二招:添枝加葉。
獨處斗室,掩卷遐思,倏爾一陣梔子花的幽香送入鼻中。臨窗而望,夕陽的余暉含笑籠在一片梔子花叢上?;\得清風微醺似醉,不自覺,已庭院深深了。一只逗號般大小的蟲子帶著花香歇在我已合上的發(fā)黃扉頁上。生命如它,那樣渺小而又脆弱,讓人在擔憂之際多了一絲玩弄的念頭。被工作惱得焦頭爛額的我,頗有興致地撥弄筆尖,一次次擋住它想要前行的路,它便隨我轉變著方向,反復至精疲力竭,迷失了南北東西,靜靜地待在書上。
(高考優(yōu)秀作文《憂與愛》片段)
【點評】 本段將素材打造成一幅動畫卷,可謂功力獨到。借用發(fā)散思維,先是從嗅覺展示梔子花的幽香,繼而引出視覺中的梔子花模樣;在通感中,又冒出“逗號般”的蟲子,牽扯著我捉弄它的情趣,并引出對生命的喟嘆。絲絲入扣,又別開生面。
【高分秘籍】 素材運用新鮮化,就是要出新。別人熱衷音樂,你不妨做一個美術發(fā)燒友;別人都在廣泛涉獵,你不妨深入挖掘。熟練運用擬人、比喻、通感、比興等手法,對素材“改頭換面”,從而達到陌生化的效果。
技巧5 素材運用故事化
有人問一位智者:“請問,怎樣才能做到所向披靡呢?”智者笑笑,遞給他一顆花生:“用力捏捏它?!蹦侨擞昧σ荒螅ㄉ鷼に榱?,只留下花生仁?!霸俅甏晁!敝钦哒f。那人又照著做了,紅色的種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果實。“再用手捏它?!敝钦哒f。那人用力捏著,卻怎么也沒法把它毀壞?!霸儆檬执甏晁!敝钦哒f。當然,什么也搓不下來了。
(高考優(yōu)秀作文《成功的秘密》片段)
【點評】為了表現(xiàn)“屢遭挫折,才能造就一顆堅強心”這一道理,作者精心講述了一個“捏花生”的故事,輕而易舉就達到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目的。
在一處古村落游覽,一幫游客正在興致盎然地參觀清代江南某五品官員遺下的豪宅。古宅形體龐大、精巧別致,給人極大的新鮮感。站在古宅前,游客們心里都納悶:這宅子的尾柵也真怪,怎么做成一個小巧的屋子?導游小姐站在屋檐下,給游客們賣了一個關子。她指著屋檐下那間小巧的屋子學著某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的語氣問道:“大家知道這間小屋子是干什么用的嗎?”經(jīng)這么一吊胃口,大伙的興趣就來了,紛紛開始搶答。
有人說:“放鞋子用的。人進屋后,把鞋子脫了擱在這里。”
有人說:“訓小孩用的。家里小孩犯錯了就把他關在這里,閉門思過?!?/p>
有人說:“雨天進門,把傘放在這里。”
有人說:“關雞的?!?/p>
導游小姐抿嘴一笑,無奈地搖搖頭,告訴大家:“都沒猜對。這是供路過此地的流浪漢遮風擋雨、歇腳過夜的。”游客們啞然。
(高考優(yōu)秀作文《善良也是一種習慣》片段)
【點評】 這個故事構思巧妙,先是成功引起了讀者的好奇心,最后揭示出主旨,引人入勝,令人印象深刻。
【高分秘籍】 素材運用故事化,是指通過選用形象生動的類似故事般的素材,用以演繹、詮釋等方法展示作文主題,以達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目的。
技巧6 素材運用虛實化
第一招:點面結合。
如“曇花為了自己多年一現(xiàn)的夢想,甘愿承受長久的寂寞;雄鷹為了自己翱翔藍天的夢想,毅然接受嚴峻的考驗;彩虹為了自己絢麗多姿的夢想,敢于經(jīng)受風雨的洗禮;流星為了自己瞬間美好的夢想,寧可付出沉重的代價。夢想一旦付諸行動,就會變得無比精彩”,前面的排比是點,最后一句是面,點面結合,虛實相生。
第二招:設譬取喻。
如“看吧,我們的希望就要出現(xiàn)了: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旭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的一個嬰兒”。這樣妙趣橫生的比喻作為文章結尾,既有畫面,又飽含深意,令人嘖嘖稱嘆。
第三招:巧用象征。
如楊朔的名篇《荔枝蜜》結尾,作者寫道:“我不禁一顫:多可愛的小生靈??!對人無所求,給人的卻是極好的東西。蜜蜂是在釀蜜,又是在釀造生活;不是為自己,而是為人類釀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卻又多么高尚??!透過荔枝樹林,我望著遠遠的田野,那兒正有農(nóng)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們正用勞力建設自己的生活,實際也是在釀蜜——為自己,為別人,也為后世子孫釀造生活的蜜。這天夜里,我做了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一只小蜜蜂。”對蜜蜂的抒情議論為實,后面的夢境為虛,虛實結合,讓文章主題突出,前后呼應且妙趣橫生。
【高分秘籍】 作文實踐中,一般來說,具體為實,概括為虛;明寫為實,暗寫為虛;正面為實,側面為虛;托物為實,言志為虛;眼見為實,設想為虛;此刻為實,過去和現(xiàn)在為虛;平實描寫為實,比擬夸張為虛。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虛實兼顧,才能言近旨遠,耐人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