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芳
足跟痛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患之一,引起足跟痛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跟骨下脂肪墊變性,筋膜損傷及骨刺形成等。病程一久就會刺激跟骨骨膜,造成骨質(zhì)增生,形成骨刺,使癥狀加重?;颊叩结t(yī)院治療的同時,可用下列方法輔助防治:
足趾移物
將一條毛巾平鋪在地上,在一頭壓上約2.5千克的重物,端坐椅子上脫去鞋襪,用足趾抓住毛巾的一角,慢慢將重物拉至腳下,反復移物10-20次。
足趾取物
端坐椅上,腰背伸直,然后用腳趾夾取放在地上的鋼筆或鉛筆,提起腳與膝部成一直線再放下,如此兩腳交替各重復做10-20次。
趾根懸物
端坐椅上,在腳趾根部懸掛一個0.75千克重物,如花盆,慢慢將重物提起,與膝部成一直線再放下,如此兩腳交替換提10-20次。
足趾撿物
將10粒玻璃球放于地面,脫去鞋襪坐在椅子上。挺直腰背,然后用腳趾將球一一撿起。初次連撿10粒,以后逐步增至20-30粒,兩腳交替撿球。
蹲下站起
雙手扣腦后站立,然后蹲下,立刻再起立,如此為1下,做100-150下。腦血管疾病患者慎做此動作。
連續(xù)下蹲
蹲下,后腳跟提起,讓臀部與腳后跟“親密接觸”,并用手扶住床沿或椅子,這樣可大大節(jié)省體力,不必咬牙憋氣堅持,蹲下反復動作持續(xù)2-5分鐘后再起立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