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
出現(xiàn)在觀眾眼前的這個女孩開著白色瑪莎拉蒂跑車,買了一棟價值四百萬美元的海景公寓。她介紹這些時,貨幣單位是奢侈品——雇一個月保姆要花上“一雙Roger Vivier緞面瓢鞋”;到城里玩一宿要花“半個愛馬仕Birkin包”?!叭ツ耆路菸疫^生日,半個小時就喝出去兩個Fendi手袋”——大概相當于4000美金。
她來自中國大陸,現(xiàn)住在加拿大的溫哥華,無正式職業(yè),但她正在參加一個真人秀——《公主我最大》(Ultra Rich Asian Girls)第二季,她在真人秀里向全球觀眾炫耀她的富有。對于這類人,大陸網(wǎng)友有個統(tǒng)一的名稱,“富二代”,該名詞已經(jīng)被北美媒體接受,很多英文報道直接用音譯:“fuerdai”。
《公主我最大》是由加拿大制作人李冠揚(Kevin Li)制作的,號稱反映了加拿大“富二代”的真實生活,在YouTube上播出,目前已經(jīng)播出了兩季。這部真人秀在國內(nèi)有很多粉絲,天涯上的帖子有幾十頁,豆瓣也有相應(yīng)討論組。尤其,去年溫哥華發(fā)生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富豪被殺案,與這部真人秀聯(lián)系到一起,更讓這部作品成為焦點。
出國,是眾多中國新貴的終極計劃。過去十年中,中國富人迅速搶灘紐約、倫敦、溫哥華等城市,橫掃房地產(chǎn)市場,讓本土民眾憂心忡忡。加拿大的溫哥華尤其受到中國人的歡迎。這座氣候宜人的臨海城市,生活簡單而平靜,吸引著中國新貴蜂擁而來。他們不但在這里瘋狂地消費和投資,還讓自己的孩子在這里讀書、做生意、社 交。
據(jù)胡潤百富《2014海外教育特別報告》,80%的中國富豪都希望讓子女到海外留學(xué),比例全球最高,北美地區(qū)是最熱門的目的地?!案欢眰儞]金如土,終于鬧出很多丑聞,乃至官司,成為國內(nèi)外輿論關(guān)注的焦點。關(guān)于這個群體的傳聞很多,但《公主我最大》是第一部自稱反映海外“富二代”生活的真人秀。這個節(jié)目記錄了一群“白富美”奢靡無度、空虛冶艷、勾心斗角,有如宮斗劇般光怪陸離的富貴生活。她們挖空心思地互相攀比,同時又對他人的張揚和奢侈嗤之以鼻。
《公主我最大》第一季有四位女演員,除了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xué)數(shù)學(xué)系畢業(yè)的蔣祎(Chelsea Jiang)外,還有來自臺灣、20歲的慕子言(Coco Paris),自稱是模特的Joy,以及時裝設(shè)計師趙一銘(Florence Zhao,簡稱,F(xiàn)lo.Z)。趙一銘在其中年紀最大,2015年節(jié)目播出的時候是27歲,她是富豪被殺案的相關(guān)人員,故事最多,但第一季的劇情,卻集中在年紀最小的慕子言身上,節(jié)目到最后,主題幾乎變成了慕子言是不是真正的“富二代”。
“《公主我最大》的團隊是不是熱衷于‘富二代的標簽?zāi)??”我問?jié)目制作人李冠揚。
“并不是這樣的,”手機屏幕上的他看著有些激動,“這不是炫富節(jié)目,這個秀我最想體現(xiàn)的是中國人的成功。之前中國人給大家的印象就是很窮,這與他們現(xiàn)在的富有成為鮮明對比。我的爺爺一輩來自中國,我了解他們,希望能制作這樣的秀反映中國人的成功?!?/p>
確定這次采訪花了一番周折,并不是李冠揚不愿意接受采訪。相反,這是大陸媒體對他的第一次采訪,他非常重視,重視到想把采訪過程放到第三季節(jié)目中播出。于是,我們最終確定的采訪形式是視頻對話,他可以錄下剪輯。最終,李冠揚在溫哥華的辦公室里接受了采訪,在他身邊,坐著三位第二季的參與者,蔣祎,Weymi和Pam。
可以確定的是,并不是所有參與者都是“富二代”,比如,參加第一季的四個人都有一些疑點,因為她們炫富方式非常奇葩。在溫哥華一個賭場里,蔣祎叫了一瓶1995年的拉圖爾莊園的波爾多葡萄酒,這瓶酒并不算富貴逼人,在國外買也就是兩百美元左右,即使不是“富二代”,也能消費得起。但蔣祎叫酒的時候特意讓侍者拿一根吸管,這才是她表演的重點。在用吸管喝了一口后,蔣祎顧盼自如地問大伙知不知道為什么要用吸管。坐在右手邊的趙一銘立刻回答道,“不想沾牙(避免變黃)”。果然是一群心靈相通的“白富美”,這么機智的方法都想得出來。
蔣祎在北京生活過,趙一銘來自黑龍江。與她們不同,制作人李冠揚出生在溫哥華,今年38歲,畢業(yè)于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xué)的廣播電視專業(yè),已經(jīng)入行18年。他先是在City TV和CTV做新聞節(jié)目的編導(dǎo),后自己拍攝紀錄片和廣告片?!豆魑易畲蟆肥撬臄z的第一個真人秀節(jié)目,雖然罵聲一片,但也因此爆紅。在多次采訪中,李冠揚都強調(diào)了他的“三代華人”理論,對我也不例外,而且還是開場 白。
“三十年以前,就有很多中國人來到溫哥華,他們大部分是農(nóng)民,從事的都是底層工作。1990年代,新的一批移民來自香港,他們大部分是生意人。過去15年,是第三批中國人,他們來自中國大陸,經(jīng)濟層面比前兩批都更好,所以,我想制作一個秀,來表現(xiàn)他們”,李冠揚對我說。他聽得懂中文,但口語很糟糕。2006年他曾經(jīng)專門跑去北京語言大學(xué)學(xué)習普通話,看起來沒有什么效果。
這個“三段論”其實漏洞重重。香港人移民要遠遠早于90年代,而最近移民加拿大的大陸人也不全是富豪,相當一部分是技術(shù)移民,但他們卻被少數(shù)暴富階層代表了。在最近的一項調(diào)查中,加拿大《國家郵報》發(fā)現(xiàn),溫哥華有70%的豪宅被中國人買下。這些平均價值305萬美元的房子,大多數(shù)房主都自稱是家庭主婦或者學(xué)生。事實上,真正的幕后購買者是這些家庭主婦在中國賺錢的丈夫們。在他們的推動下,溫哥華房價在過去的六年里漲了足足75%,導(dǎo)致很多本地居民買不起房。市長Gregor Robertson不得不用調(diào)高稅收的方法控制這種沖擊與不平衡。最近,媒體曝出一位華人學(xué)生在溫哥華購買了價值上億人民幣的豪宅,再次讓神秘的中國“富二代”成為焦點。在這種情緒推動下,《公主我最大》開始走紅。
“現(xiàn)在中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無論從政治還是經(jīng)濟層面,所以,很多北美的人也對關(guān)于中國的作品很感興趣,很多人注意了這個節(jié)目?!崩罟趽P告訴我。這次采訪是晚上11點開始的,在此之前,他一直和姑娘們開派對,看起來很興奮,“因為中國的強大,美國的電視觀眾對中國話題很感興趣,我們正在和美國幾個電視網(wǎng)進行播放的談判”。
但是,中國話題并不是這部片子走紅的原因。在YouTube能找到李冠揚的另外一部紀錄片,《在溫哥華辛苦工作的底層亞洲人(Ultra Hard Working and Not Rich Asians of Vancouver)》。這部48分鐘的片子記錄了溫哥華唐人街的歷史,社會結(jié)構(gòu)以及幾大家族。上線三年之后,點擊量剛剛超過一萬,而《公主我最大》第一季第一集的點擊量就已經(jīng)超過一百萬。顯然,《公主我最大》能成為話題,還是因為“中國富人”的標簽。
一個穿黃色T恤的年輕女子出現(xiàn)在屏幕上,她長發(fā)披肩,臉上妝容在強烈聚光燈下看起來有些臟。她努力地笑,但臉上肌肉牽動起來很不自然,所有做過整容手術(shù)的臉都有類似的悲劇。她調(diào)整了左手的姿勢,終于開口了,“如果我是牛肉,那也是神戶牛肉?!?這位年輕的“神戶牛肉”就是蔣祎,這個鏡頭是《公主我最大》的開篇。對于蔣祎們來說,神戶牛肉、波爾多葡萄酒是區(qū)別于其他階層的標志,所以在這個節(jié)目中,這類商品標簽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及。
“無論出于什么目的,《公主我最大》這個節(jié)目都代表了一個群體,一個富裕而又張揚的亞洲群體?!奔幽么蟆秶亦]報》這樣寫道,“來自中國大陸的財富開始統(tǒng)治了溫哥華,并讓本地人產(chǎn)生了巨大的挫折感?!痹跍馗缛A的里士滿,41%的人講普通話,在街道上只能看到中國招牌,這甚至引發(fā)了本地人的強烈抗議。根據(jù)加拿大政府統(tǒng)計,從2005年到2012年,有3.7萬名大陸百萬富豪通過投資移民來到溫哥華所屬的不列顛哥倫比亞(BC)省。華裔在當?shù)厝丝谥械谋壤?,已?jīng)從1981年的7%,增長為2011年的18%。他們帶來了新的就業(yè)機會,也沖高了BC省的房價。李冠揚則是這輪房價沖擊波的受益者。
李冠揚的家兼辦公室位于溫哥華固嵐湖(Granville)街8188號。固嵐湖街是個華人聚集區(qū),因為這條街有一個丘吉爾中學(xué)。這所學(xué)校雖然排名不是很高,但有一個優(yōu)化班教育,能讓學(xué)生進入更好的大學(xué),所以華人家長趨之若鶩,兩室一廳的房價已經(jīng)到了三十萬美元——在其他地區(qū),類似公寓可能只需要二十萬美元左右。
8188號所在的是一棟兩層的臨街店鋪,右邊是“火車頭越南牛肉粉”,左邊是一家中國人開的保險公司。8188并沒有任何招牌,只有一個光溜溜的門牌號。實際上,不掛招牌可能有其他的顧慮。李冠揚的公司名字是HBICTV,HBIC是“Hot Bitch in Charge”翻譯過來就是賤人說了算,這和《公主我最大》有異曲同工之妙??上攵@樣的招牌如果公然掛出來,一定會被其他商家投訴。
從公司名字上,就可以了解這個真人秀的氣質(zhì)。節(jié)目里幾位女孩的主要任務(wù)就是“互撕”,“互撕”的主題是相互懷疑,揭露對方不是真正的“富二代”。
從第一集開始,臺灣姑娘慕子言就成為趙一銘和蔣祎的目標,這兩個人在各種場合諷刺慕子言冒充“白富美”。
慕子言的顏值確實不高,很多網(wǎng)友評論她長得像王寶強。她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歌手,自稱被兩個生活助理從小照顧到大,連整理褲角都需要助理幫手。但是這些說辭一開始就被質(zhì)疑,趙一銘和蔣祎覺得她的穿著有股濃濃的“中國臺灣夜市”風格,她的包也不像是真的。
那是一款Leboy的包,慕子言稱這個包“世間罕有”,全球限量100個,她拿到了中國區(qū)唯一一個。隨后編導(dǎo)切換了鏡頭,其他姑娘都不停重復(fù)“世間罕有”這個詞,并哈哈大笑。在亞馬遜的頁面上,這款包的價格是190美金。這個節(jié)目風格就是這樣,一個千把人民幣的包能說半集。
李冠揚說,他的節(jié)目大幅度致敬了美國的真人秀,在他的設(shè)想下,《公主我最大》應(yīng)該是《比弗利貴婦真人秀》(Real Housewives)和《富人和名人的生活方式》( Lifestyles of the Rich and Famous)的混搭,后者是他最喜歡的電視節(jié)目?!拔蚁脒@些女孩可以引導(dǎo)北美和亞洲的生活方式”,他說。
在美國那兩檔真人秀中,主婦之間的“互撕”也是主要情節(jié)?!侗雀ダF婦真人秀》系列從洛杉磯,到紐約,到亞特蘭大,“撕”遍美國。但這些主婦比較的是私人飛機——灣流還是龐巴迪;比較的是莊園的森林——一個山頭還是兩個山頭。比較包包這種事情,用趙一銘的原話,充滿了濃濃的“夜市味道”。
加拿大娛樂網(wǎng)站Sidewalkrunway專訪過慕子言,在問及她為什么總是在節(jié)目中表現(xiàn)得如此自信時,這位姑娘脫口而出,“這是老娘自帶的屬性(Its something I was born with)?!?/p>
經(jīng)歷了多次大戰(zhàn),在第一季最后一集,趙一銘和蔣祎終于對慕子言圖窮匕見。在飯桌上,三個人又圍繞慕子言這個包的真假吵了起來,趙一銘還動手要將慕子言攆走。這時候,劇組也插了一杠子。在激烈的爭吵場面中,劇組突然加了一屏黑底的文字:“制作人之后問慕子言拿這個包來最后的訪問,但是沒有拿出來?!边@檔節(jié)目的字幕都是加拿大華人團隊配的,很多語句不通,這句也不例外,需要專門的中對中翻譯,結(jié)合后面的情節(jié)大意是:制作人想就這個包做個真假鑒定,被拒絕了。
“第一季只是在試水,所以我們的節(jié)目有時候被網(wǎng)路上的言論所左右,有時候Kevin (李冠揚)會想,觀眾會不會特別想看相互揭露的,所以節(jié)目一直在搖擺。”采訪時,當我問李冠揚為何有這么多“互撕”情節(jié)時,坐在旁邊的Pam搶了話,Pam是第二季才加入這部秀的,她是本季中唯一一個有正式工作的女性。她是溫哥華一家拍賣行娛樂節(jié)目的制作人,制作一些節(jié)目在拍賣前做墊場,拍賣行的老板是她叔叔,Pam同時還經(jīng)營著一家模特公司。講這些話時,她有些激動,在第二季中,她一直強調(diào)自己的事業(yè)心,也許怕把自己歸類于“無聊的‘互撕女性”。
Pam并不承認自己是“富二代”。“我上秀不是說展示富有,我其實也沒有多少錢,”Pam不太自信地說,她愿意在節(jié)目里曝光自己的生活,“不管是好的曝光,還是壞的曝光,我都覺得對事業(yè)有利?!?
但Pam的身份和參加節(jié)目的目的并不是這么簡單。據(jù)加拿大一位電視媒體人透露,Pam一直是這部秀的制作人,第二季因為征集不到角色才親自出場。也就是說,她在節(jié)目中的舉動并不是她的真實生活,至少不全是。除了第二季的Pam外,第一季的幾位“富二代”的身份也值得懷疑。慕子言已經(jīng)被揭得體無完膚;Joy就是打醬油的,她的牙齒不整齊,完全不符合一個西方富人的外觀標準,有自稱認識她的網(wǎng)友說,Joy其實是一個打工的留學(xué)生,由于沒有拿到工作簽證,2016年已經(jīng)回到了中國;蔣祎可能有些錢,但過于造作。
在第一季的四人組中,趙一銘公認是顏值最高,氣質(zhì)最好的,當時看起來,她似乎是第一季中唯一真正的“白富美”。真人秀第三集,趙一銘豪氣沖天地帶著所有人到一座私人島嶼,“歡迎各位到我的島上來(Welcome to my island)!”
這個位于溫哥華港的島非常漂亮,有一棟大別墅,據(jù)趙一銘說,別墅里很多擺設(shè)都是古董,有一個專門的管家來打理這個島。劇組在島上快樂地釣螃蟹,吃飯團,以及互撕。慕子言和蔣祎還改善了關(guān)系,大家也認可了趙一銘的一姐地位。在Sidewalkrunway對她的采訪中,記者也問她為何總是如此自信和自負,趙一銘回答說,“我的自信來自我的經(jīng)歷,我的家庭以及我的父母?!?/p>
很快,人們就會認識這位千金的父母了——不過卻是在兇殺案的報道中。
中國“富二代”在國外揮金如土的話題不僅契合國內(nèi)的熱點,也擊中了歐美民眾?!豆魑易畲蟆凡コ龊?,很快引發(fā)了西方主流媒體的關(guān)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NBC等媒體都曾經(jīng)報道過這個節(jié)目。面向美國知識界、中產(chǎn)階級的著名雜志《紐約客》派來一位記者前往溫哥華,跟蹤采訪這檔真人秀。在這位記者眼里,這個亦真亦假的“富二代”團隊充滿了詭異的氣氛,他在名為《金色一代》(The Golden Generation)的文章中寫道,“節(jié)目組的嘉賓姑娘們紛沓而至,儼然如一場時裝大秀:Helmut Lang,Alexander McQueen,以及‘玫瑰金iPhone……姑娘們一邊等待節(jié)目開拍,一邊緊張地打量著對方的衣著和飾品,絲毫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jié)。劍拔弩張的空氣里,她們又勉強維持著假惺惺的友好?!?/p>
《紐約客》記者寫得很委婉,歐美的娛樂網(wǎng)站就沒這么隱晦了。美國新聞網(wǎng)站DailyDot對這部秀的評價為:“可能是史上最糟糕的真人秀,演員們臉上的粉都有好幾噸,情節(jié)無聊到讓人無法呼吸,十幾分鐘的一集秀,看完后累到四肢撲地。”這個評論也專門提到了同樣用吸管喝紅酒的趙一銘,批評她不是一般地狂傲,因為她在節(jié)目中放言,“不應(yīng)該用普通人的標準來限制我們這個群體,我們?nèi)涡裕晕覀兠匀??!笔聦嵶C明,趙一銘果然不是普通人。
2015年5月21日,趙一銘在新浪上發(fā)了一條長微博,說自己在5月3日接到一個電話,讓她盡快回溫哥華。經(jīng)過了十幾小時的飛行后,她終于聽到了噩耗:“同是一家人,一邊是被害的親人,另一邊我的父親被控告二級謀殺罪,而我的母親是報警的那個人?!?/p>
趙一銘所說的親人,是她的表舅苑剛。前文所述的小島和豪宅,其實是苑剛的。這是一位極具中國特色的富豪——他靠著礦業(yè)起家,與中國能源類國企關(guān)系密切,賺得大量財富后,移民加拿大。
在《公主我最大》第一集中,趙一銘就向觀眾介紹過溫哥華king georges way963號的豪宅,同樣稱這是自己的家,但其實,那座小島和這座豪宅都為苑剛所有。而2015年5月2日,趙一銘的父親趙利就是在這里殺害了財產(chǎn)的實際所有人苑剛,并將他分尸上百塊。
趙利是苑剛的姐夫,他們一家很早就移民到了加拿大,生活比較貧困。2010年,在購入豪宅后,苑剛移民到溫哥華,拿到了楓葉卡。這時候,趙一銘的命運才發(fā)生了改變。在苑剛接濟下,他們一家住上了豪宅,趙利和太太李小梅成為苑剛豪宅的管家,而趙一銘也得以去米蘭上學(xué),拿到了設(shè)計專業(yè)學(xué)位。
節(jié)目組顯然并不愿意多談這起慘案。在談到這個問題時,李冠揚與他的姑娘們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最后,他才一字一頓地回答道:“這事發(fā)生后,趙,包括他的家庭,處境非常糟糕。我們所知道的情況也是從法庭那里得知的,所以我們也沒有更多評論。我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和趙一銘沒有任何聯(lián)系了。我們覺得她也不會參加以后的節(jié)目了?!?/p>
雖然趙一銘不會再參加今后的《公主我最大》,但這個節(jié)目已經(jīng)緊緊地與她聯(lián)系到一起,在很多論壇,大家說起這部秀就會提起這樁可怕的殺人案。李冠揚的老東家,加拿大的CTV電視臺用《財富爭奪戰(zhàn)醞釀出來的慘劇》來報道這起謀殺案,并直接指責趙一銘在節(jié)目中將舅舅的豪宅冒充是自己的,而加拿大華文媒體的標題更是《炫富女被打臉》。其實,被打臉的何止是趙一銘,《公主我最大》這個節(jié)目也得到了一記響亮的耳光,只不過,對一個不太在意負面評價的團隊來說,打得越狠,可能越開心。
當被問這部只在網(wǎng)絡(luò)上播放的真人秀是否賺到了錢時,一直說著英語的李冠揚突然用廣東話大聲回答:“有,”隨后,他接著又轉(zhuǎn)回了英語,“我們賺得不多,但已經(jīng)足夠保證節(jié)目運行下去。”
我最后一個問題是問李冠揚自己是不是“富二代”?!拔蚁M约菏?,可惜我不是。”李冠揚大笑著說,“我奶奶從廣東逃到香港,走路就走了三天,我現(xiàn)在有車,也有房子,對于她來說可能已經(jīng)很富有,我不是中國人的‘富二代,我是加拿大的‘富一代?!?/p>
這位“富一代”和他的“富二代”姑娘們,依然繼續(xù)著“炫富”之旅。他們似乎并不在意歐美人被攪鬧得心煩意亂的神經(jīng)——那些本地居民在社交媒體上發(fā)泄不滿,在推特上開展#DontHave1Million(沒有100萬美元)抗議,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甚至開始追查房地產(chǎn)海外產(chǎn)權(quán)……但這些似乎并未給華人富豪帶來太大影響,他們偶爾會打聽下苑剛案的進展,也可能會看一看《公主我最大》里炫富的華人姑娘,生活如常進行,豪宅照買,跑車照開,有朋自遠方來,他們也許會以主人的身份表示歡迎——“Welcome to Vancouver”(歡迎來到溫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