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際春
電視劇《羋月傳》火爆熒屏。劇中的高潮和沖突集中在眾多公子、公主們的競爭上。公子通躲避忍讓,卻逃不過被屈辱一生的命運;嬴蕩登上了寶座卻無法保住皇位;嬴稷幼年顛沛流離,卻最終統(tǒng)治秦國,并為統(tǒng)一六國奠定基礎……這些迥異的人生結局并非偶然,而是和親子教育息息相關。溝通需要技巧,而教育最終拼的是父母的人格?!读d月傳》中的幾位母親是怎么做的?我來擷取其中的精彩部分,與大家分享。
親子溝通篇
嬴夫人開解孟嬴:親子溝通的典范
話說秦王采用“遠交近攻”的戰(zhàn)略,要把最寵愛的大公主孟嬴嫁到遙遠的燕國,孟嬴強烈反抗,她想到了向秦王最倚重的胞姐,也就是她的姑姑即嬴夫人求助。嬴夫人把孟嬴帶進內(nèi)室,對她說:“孩子,在這哭吧!”孟嬴趴在嬴夫人的腿上失聲痛哭。等孟嬴的情緒穩(wěn)定了,嬴夫人才問道:“孩子,你想要姑母怎么辦?”孟嬴說:“去跟父王說說,讓他收回成命。您去求他,他一定會答應的。”嬴夫人沒有回答,卻問道:“你可知你父王為什么在所有的兄弟姐妹中最敬重我?”
原來嬴夫人也有嫁到魏國為秦國犧牲的相似經(jīng)歷,她心懷秦國大業(yè),不計個人得失。嬴夫人現(xiàn)身說法幫助孟嬴從君王的角度來看待生、死、情、義、得、失,使孟嬴明白了:在社稷江山面前,君王絕不會為兒女私情有一絲猶豫。作為王室成員,每個人都要奔赴屬于自己的戰(zhàn)場。最終想通的孟嬴對父王表明心跡:“我位尊而無功,俸厚而無勞,坐享其成,豈能心安?!彪m不情愿,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赴婚了。
拋開封建的婚姻制度,單看嬴夫人成功開解孟嬴的親子溝通的秘訣,是很值得借鑒的。好的親子關系是溝通的前提和基礎,孟嬴很早失去母親,她和嬴夫人很親近,關系如同母女,能看得出來,她很信任嬴夫人,所以遇到困難她才愿意向她求助,且嬴夫人所說的話她比較容易聽得進去。說到具體做法,可以看以下幾點:
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嬴夫人先讓孟嬴哭夠,將積郁的情緒宣泄出來。這和現(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結果不謀而合,人有情緒腦和理性腦,當情緒腦占主導地位時,人幾乎無法理性地思考,此時講任何道理都沒有用。
傾聽和共情。嬴夫人沒有急著“教育”孟嬴,而是先讓她說出自己的想法;她感同身受地理解孟嬴的感受,用自身相同的經(jīng)歷展開對話。
以當事人為中心。雖然最終結果遂了秦王的愿望,但嬴夫人在溝通時并沒有站在秦王的一邊,她允許孟嬴對聯(lián)姻保留不情愿的態(tài)度,始終以孟嬴為中心,教她換角度看問題。而許多父母溝通是以自己為中心,只為讓孩子聽話,根本不在意孩子的想法,失敗也就不奇怪了。
溝通的最后一步,分析和提供問題解決策略。有些溝通失敗是因為家長操之過急,不經(jīng)過前面幾步直接跳到了這一步,導致明明正確的道理或好的辦法卻派不上用場,欲速則不達。而嬴夫人呢,做到了水到渠成,幫助孟嬴分析她的處境,讓她明白君王收回成命是根本不可能的解決方案,她也并無其他退路,不用說教而讓孟嬴自己得出結論,做出選擇。
教育方式篇
談完了親子溝通,來看教育方式,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才是真的對孩子好?劇中幾位母親大人在教育方法上犯的錯,今天仍很常見,也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示。
過度忍讓導致孩子軟弱可欺:樊長使和兒子公子通
樊長使膽小怕事,她對兒子公子通的教育即是處處忍讓,覺得只有這樣才能保得母子平安。但事實真的如此嗎?一日,公子通在花園玩耍,公子蕩路過將其推倒,并把他的小狗摔死。公子通跑回家和母親哭訴,樊長使只是叫他躲避、忍讓。凡此種種,不勝枚舉。終于,悲劇的一幕發(fā)生了:公子蕩帶領手下百般羞辱、毆打公子通。公子通不敢反擊,而樊長使依舊忍辱負重、不肯為他出頭。最后,絕望的他選擇了上吊自盡。
現(xiàn)在,許多父母怕孩子驕縱,喜歡教育他們寬厚待人,但是,寬容不是軟弱,更不是無條件的忍讓,老好人式的教育方式是不可行的,家長朋友一定要把握好度。
以愛為借口的寵溺和放任:羋姝育兒的失敗
羋姝貴為王后,心中認定自家的孩子是太子儲君。公子蕩小時候格外調(diào)皮、霸道,今天打了這個哥哥,明天打了那個弟弟,對此,羋姝從來不以為意,甚至有些得意,認為自己的孩子勇猛,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兒,絕不會受他人之欺。在羋姝的縱容、放任和寵溺下,嬴蕩越來越飛揚跋扈。繼位后,他崇尚武力到了極致,治國重用蠻夫力士,棄用賢良之臣,最荒唐的是,最后竟然舉鼎把自己砸死了,真是史上死得最蠢的皇帝。
羋姝費盡心機為兒子爭奪了王位,但他保不住,又有何用?如果父母停留在羋姝的境界,認為愛孩子就是傳給孩子財富、地位,到頭來會發(fā)現(xiàn)這一切都是一場空。
嚴加控制和管束的敗局:威后的一雙兒女
楚威后驕橫自私,對自己的子女一方面溺愛成性,一方面嚴加控制管束,她的一兒一女均登上了高位,卻沒能有個好結局。她代表了又一類失敗父母的典型。
兒子楚懷王,昏庸好色,偏信佞臣,最終使楚國葬送在他的手里。
對女兒羋姝,威后總是拿嫡公主的身份約束其言行舉止,將她置于自己的羽翼之下,養(yǎng)成了羋姝愚懦的性格??刂茙砼涯妫粐兰庸芙痰牧d姝只與秦王見了兩面就以身相許,這是表面上的叛逆,并不代表羋姝有主見。從心理學分析,她迅速傾慕秦王除了男女情欲之外,其實是認同他和母親一樣的強權,她只是從依附母親轉到了依附秦王。后來,沒經(jīng)歷過挫折的羋姝,遇事完全不知如何應對,一開始只會哭泣抱怨,最后也只能重復母親宮斗的老路。羋姝沒有自我、沒有個性,使得她失去了秦王的喜愛和尊重,也沒有教育出好的孩子。
現(xiàn)實生活中,不少像威后這樣的母親,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總是不肯放手,妄想控制呵護孩子一輩子??蛇@樣只會造出像羋姝一樣的人:心理上沒有斷奶、沒有主見、依附他人。
人格培養(yǎng)篇
在教育方式和理念的背后,最深層、最終極的親子教育,拼的是父母的人格。父母的人格高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可以抵達的高度,羋月就是很好的一例。
母親不斷完善自我,為孩子樹榜樣
羋月生活艱辛,但她從不自卑,身上遺傳了母親為了孩子毅然赴死的勇敢、臨危不亂、抗爭的精神氣質(zhì)。生活的困頓磨礪了她各種求生的本領。她不僅精于女紅,還習武尚文,只要有機會,就學習各種知識,草藥、音樂,甚至研讀《孫子兵法》。她不僅自學,更擅長向身邊人學習。她幫助秦王整理書簡,后來又閱讀士子們的策論,時不時與秦王談論國事,她不斷開拓視野,胸懷、氣度和格局也漸漸從小女子上升到王家、天下、政治大局的境界。她結交張儀、嬴夫人等人,也從與他們的交往互動中獲得領悟和提升。她將自己練就成為史上第一位垂簾聽政的太后。她的成功有美貌、時運的成分,但最主要的還是她的性格、情商和她不斷提升自我能力所形成的王者韜略。
說回親子教育,母親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母親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影響超乎想象。你想讓孩子成為什么樣的人,不一定要去學習什么教育理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你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羋月正是這樣給孩子做榜樣的。
堅持自我,獨立人格,才是真正的王道
關于太子之爭,《羋月傳》中非常出彩的一幕是秦王出題考兩位公子,讓嬴蕩和嬴稷到四方館投注,看他們是同意攻韓還是伐蜀。羋姝說:“你先站那里看一會兒,看投哪個的多,你就投哪個?!边@暴露出羋姝人云亦云、沒有主見的個性。羋月則說,“你不要看別人,而是要跟隨你的心下注?!焙唵我痪湓拝s包含了許多重要的教育理念: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堅持自我;尊重孩子的想法,不包辦、不控制、不操縱;她目光長遠,不在乎一時的輸贏,而是讓孩子學會承擔,將來才可對自己負責。
在四方館里,還發(fā)生了有趣的一幕,張儀企圖用蜜豆賄賂嬴稷按他的意思投注,但嬴稷看穿張儀的目的后,馬上把蜜豆吐出來,充分體現(xiàn)他和母親一樣,不愿受人左右、不為小利所動、不讓他人影響自己判斷的性格。
兩位母親相較,高低立現(xiàn)?,F(xiàn)在的家長們,有多少人會選擇后者呢?我見過太多遇事替孩子操刀上陣的家長,就像羋姝,常將“蕩兒,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掛在嘴邊,這看似情深,實則是她將人生的希望全寄托在兒子身上的表現(xiàn)。而羋月則不同,她有獨立的人格,對朝局對人世都有獨到的見解,她有自己精彩的人生和情愛關系。她看重孩子,培養(yǎng)孩子,但并沒有將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反倒既成就了自己的人生,又給予了孩子成長的空間。
一句話總結羋姝和羋月這對姐妹教育孩子的不同思路和結局:羋姝幫孩子爭王位,而羋月將孩子培養(yǎng)成大王。哪個才是真正的王道?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