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騁 李策
摘要:文中針對丁香的繁育技術淺談了一些個人建議。以期對以后的工作給予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小葉丁香;繁育:技術
1丁香的生態(tài)特征
木樨科丁香屬,落葉小喬木或灌木。小枝帶四棱形或近圓柱形,具皮孔。冬芽被芽鱗,頂芽常缺。葉對生,稀復葉,全緣,稀分裂,單葉;具葉柄。喜陽光充足、溫暖及濕潤,有很強的耐旱性。對土壤要求不高,且可耐瘠薄。除強酸性土外,在各類土壤上都可正常生長,而以土壤疏松的中性土最佳。通常不應在低洼地栽植,積水能導致全株死亡或引起病害。
2丁香的繁殖技術
2.1播種
可在春、秋兩季在露地畦播或室內(nèi)盆播。北方以春播最好,在3月下旬進行冷室盆播,溫度保持在10~22℃,14-25天就能出苗,出苗率60%~85%,如露地春播,應在3月下旬至4月初進行。播種前應把種子砂藏2個月,播后半個月就出苗。沒有經(jīng)低溫砂藏的種子需很長的時間方可出苗。應開溝條播,溝深3厘米左右。不管露地條播還是室內(nèi)盆播,在出苗后長出4~5對葉片時。應進行分盆間苗或移栽。露地要移栽或間苗。
2.2扦插
取1年至2年生健壯枝條作插穗是丁香的扦插,直接插入溫床。讓它生根發(fā)芽并形成新的植物體。一般是春季花謝后一個月剪取頂枝進行扦插,帶有2對至3對芽節(jié),插穗的長度為10厘米至15厘米,當中一對芽節(jié)埋入土中,在25℃條件下,30~40天生根,在幼根由白變?yōu)辄S褐色時,進行移苗栽植。
2.3枝接
通常在早春萌動前開始,帶2對芽節(jié),接穗長度為8厘米至10厘米,把接穗下部兩邊削成斜面。砧木選用一二年生丁香實生苗,在離地面5厘米至10厘米處切掉頂部,再從砧木的斷面上垂直向下劈開一條縫,之后把接穗插入。砧木與接穗的斜面應吻合緊密,用塑料條捆綁好。為控制嫁接刀口處失水太多,應用濕潤的土埋上。等接穗上的芽萌動后,除去覆蓋的土。
2.4芽接
在當?shù)?,應?月初進行。接穗應采用當年生健壯枝條上的飽滿葉芽,砧木選用1年至2年生丁香實生苗。嫁接時,接穗上的葉片應剪掉,僅留葉柄,之后在芽的上方1厘米處橫切一刀,再從芽的下方1~1.5厘米處向上平削,把皮層內(nèi)的木質(zhì)部除掉。將砧木距地面5-10厘米處橫切一刀,再從切口中間向下切長3厘米左右的立刀,使之為“T”字形,之后慢慢將皮剝開。把接穗插入“T”字口內(nèi),砧木與接穗應結(jié)合緊密,最后用塑料薄膜條捆綁就行。芽接后2周至3周,若接穗上的葉柄自然脫落,表明芽已成活,此時應除掉塑料條。
2.5靠接
把丁香砧木與接穗。各削一個相同大小的接口,把兩者緊密的綁在一塊。在刀口出現(xiàn)愈傷組織后,把砧木從接口上方1厘米處將頂枝剪掉,把接穗從接口下方1厘米處剪掉,讓它成為一個新的植物體。
3小葉丁香的培育技術
3.1栽植地選擇
小葉丁香大部分種類喜陽光,要栽植在陽光充足的區(qū)域。對土壤要求不高,最好栽植在土層深厚排水方便之處。小葉丁香喜歡濕潤的空氣和土壤,但不要積水,故不應在低洼處栽植,不然易造成全株死亡,應按照小葉丁香花的生活習性來采選適宜的栽植地。
3.2栽植
小葉丁香花通常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移栽,過遲或過早都將影響它正常的開花和生長。移栽苗通常采用2~3年生實生苗,定植的株行距通常為2-3m,應按照配置規(guī)定進行調(diào)整。栽植穴深50~60cm,直徑70~80cm。
3.3基肥
應用1000g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料加上100~150g骨粉,與土壤充分混合后施入。最好不施肥或者施少量的氮肥和適量的鉀、磷肥。通?;ê竺恐晔┑?0g,磷鉀復合肥60~70g,如施用堆肥、廄肥等有機肥,就應該充分腐熟,并與土壤充分拌合后方可施用,每株施肥量以500g最佳。隔年1次或每年花后施肥1次,也能夠在秋季落葉后施肥,但每年最多僅施1次肥料。
3.4澆水
栽植后要馬上澆透水,之后每隔10天澆透水1次,連續(xù)澆3~5次,每次澆水后都應松土,來增加土溫。讓根部處在合適的濕、溫度情況下,快速發(fā)出新根。應關注的是在小葉丁香開花繁茂和生長旺盛的時期應馬上澆水,來保證植株對水分的要求。通常4~6月是氣候高溫和干燥時期,同時也是小葉丁香生長的旺盛季節(jié),這時每月澆2~3次水,澆水后馬上中耕。雨季時應禁止人工澆水,并留意防澇排水。入冬前應再澆3次水,讓土壤及植株中水分充盈,在干旱季節(jié)、冬春不可抽條。
3.5修剪
修剪能夠保持植株旺盛的長勢、優(yōu)美的株型和繁茂的花果。夏季修剪枝條應短截,按照栽培情況,幼樹在花謝后將殘花剪掉,來避免蒴果持續(xù)生長,損耗營養(yǎng),影響樹木生長。對栽培3~5年的小葉丁香應關注其高度,花謝后從花枝第一個側(cè)枝上10cm處剪掉,確保新枝營養(yǎng)充盈,第二年艷麗而花序大。種植在花園、庭園、公園的小葉丁香應進行造型修剪,因為小葉丁香叢生枝條較密,按照喜好,結(jié)合夏季修剪,要造型成扇形、半圓形、球形等。自然生長條件下,冬季修剪適用10年生之上的老樹,主側(cè)枝十分密集,當中老枝漸漸丟失再生能力,此時應該經(jīng)過重剪從莖部疏去老枝來調(diào)整樹形,推動新技生長。疏剪要在落葉后發(fā)芽前進行,剪去最老的交叉枝和大枝,讓保留的主枝疏密適度,分布平均,3~4年進行一次疏剪就行。
3.6病蟲害防治
播種前應用高溫消毒。應對土壤進行入菌消毒。也應用40%福爾馬林600倍液消毒。發(fā)生病株或病枝,要馬上毀掉、去除。在植株發(fā)病之前噴施1~2次1%波爾多液,在灌叢下面撒100g硫磺粉或漂白粉。蟲害出現(xiàn)時,應噴施殺蟲藥劑,如西維因。在幼蟲活動期噴藥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