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殿峰
【摘 要】評劇是我國北方流傳的一個戲曲劇種,產(chǎn)生于河北東部,屬于我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俗稱“平戲”“蹦蹦戲”“平腔梆子戲”等,其行當以小旦、小生、小花臉為主,彩旦為輔。其中,小花臉在戲劇表演中通常有“過”之行為,而本文將對評劇中小花臉的表演藝術進行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評劇小花臉;舞臺表演藝術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059-01
在戲劇中,“丑角”藝術是活躍在戲劇舞臺中綺麗而帶刺的鮮花,給觀眾帶來了愉悅和歡笑。在評劇中,小花臉是其主要行當之一,在戲劇上主要以“過”之行為來進行表演,然而,小花臉的演藝者如何妥善有方地使用“過”之玄妙,在評劇表演中起到良好的效果,是小花臉在表演方面的關鍵因素。
一、評劇中小花臉經(jīng)典唱段的內(nèi)容特點
評劇的行當在其不同的發(fā)展時期是不同的,從早期的“對口戲”“拆出戲”到“蹦蹦戲”以及如今的評劇,其行當從只有男、女角色發(fā)展到小生、小旦、小花臉,直到逐漸完善,其行當也增加了,有青衣、老生、小生、老旦、花旦、小丑之分,到了現(xiàn)在形成了一種生、凈、旦、丑門類型齊全的劇種,其內(nèi)容一直保留著生活氣息濃厚的民間特點。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已經(jīng)上演過的評劇劇目大約有1800余出,其中不乏一些雅俗共賞的經(jīng)典劇目,例如《回杯記》《小女婿》《人面桃花》《花為媒》《楊三姐告狀》《馬寡婦開店》《秦香蓮》《占花魁》《劉巧兒》等,在我國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1]。
在現(xiàn)在的評劇行當中,小花臉也稱小丑,是戲曲中丑角的俗稱,其妝容特點為在鼻梁上涂抹一個白色的粉塊,“塊”的形狀多種多樣,根據(jù)不同的人物特征,有方形的、元寶形的、腰子形的、棗形等,與大花臉的妝容雖然相似,但他們的表演風格迥異。小花臉扮演的人物種類繁多,有的是卑鄙陰險、貪婪自私的人物角色,有的是言行幽默滑稽、本性善良的人物角色。這些人物的社會地位通常為平凡的勞動人民,例如農(nóng)民、漁夫、差役、乞丐、酒保、樵夫等等,性格上多為樂觀活潑、幽默滑稽的人。從評劇中一些小花臉表演的經(jīng)典作品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主要表演特點是一般不重視唱功,要求吐字清晰、念白口齒伶俐、唱詞通俗易懂等,其表演形式活潑自由,表情豐富,動作夸張靈活;在選材上,多取自民間生活,貼近人民的現(xiàn)實生活,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因而,小花臉雖然沒有小生的俊俏、武生的英勇、老生的瀟灑,且扮相滑稽,但滑稽能夠使人心情愉悅,亦是一種美,貌丑心不丑、形丑人不丑,小花臉也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二、評劇中小花臉的舞臺表演藝術
俗話說:“無丑不成戲?!痹谖覈u劇的發(fā)展歷史上,古今梨園大戲中,小花臉以頑強的生命力在戲曲舞臺上表演,使觀眾們心情愉悅。在戲曲舞臺上,小花臉有文丑、武丑之分,而文丑又可以分為方巾丑、茶衣丑、袍帶丑、老丑等,每種人物的角色造型也不同,例如方巾丑頭戴方巾,身穿褶子,言行舉止大多文質(zhì)彬彬,可是帶有迂腐的酸氣;茶衣丑身穿短藍布褂子,是勞動人民的形象;武丑則需要動作輕靈敏捷、性格詼諧機智等。
就小花臉的藝術特色而言,就是幽默滑稽、插科打諢、自然成趣,因而與其他行當?shù)纳袂椤L格、韻味也截然不同。對于評劇小花臉在舞臺表演中的藝術手段,其主要有念、唱、做以及打等。首先,念白是小花臉的基本功,有句話叫做“千斤話四兩唱”,對丑角來說再合適不過。小花臉的念白特點在于清新明快,與其他行當?shù)哪畎追绞矫黠@不同,所謂“噴口兒”有力、“貫口兒”流暢,就是小花臉念白的主要形式。其次,在演唱技巧上,主要在于唱腔的起承轉合,以“勾”“挑”“滑”“抹”來表現(xiàn)出人物角色的諧趣花俏。在表演上,小花臉在舞臺上大多以雙腿彎曲的站姿為主,其主要特色是要巧妙地運用動作、眼神、面目表情等手段表現(xiàn)出人物角色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并突出人物角色的性格特點,使小花臉在舞臺表演中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2]。
在我國評劇小花臉行當中,不乏出現(xiàn)一些優(yōu)秀的藝術大家,例如陳少舫先生和劉立明先生等。其中陳少舫先生的表演風格不僅具有說唱的評劇特色,還吸收了曲藝、相聲貫口活等元素,使唱腔更加樸實流暢,進而將人物角色復雜的思想內(nèi)涵充分地表現(xiàn)出來,在評劇小花臉沒有固定唱腔的歷程中,陳少舫先生逐漸形成自己在小花臉方面的表演形式和風格,可稱得上評劇小花臉的鼻祖。后來的劉立明先生在陳少舫老師的基礎上,進一步對評劇小花臉的表演方式進行完善,并結合自己的嗓音條件形成自身的風格特色,使評劇小花臉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
在我國評劇的茫茫藝海中,小花臉的各種表演風格爭奇斗艷、豐富多彩,其喜劇特色在帶給人們歡笑的同時,也贏得了廣大觀眾的贊譽,使人們久久難以忘懷。希望在現(xiàn)代的文化沃土上,能夠出現(xiàn)更多的評劇小花臉行當?shù)牡乃囆g表演人才,為廣大人民觀眾帶來更多的評劇珍品,讓評劇在我國戲曲藝術中更好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蘇笑神.丑角表演“過”之論解[J].齊魯藝苑,2001,02:47-48.
[2]郝燕.評劇特色及其欣賞[J].音響技術,2008,(10):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