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片中涉及三種主要作戰(zhàn)形式,即狙擊小隊潛伏監(jiān)視和狙擊、小分隊反圍攻戰(zhàn)斗以及小組城市街巷戰(zhàn)斗。不過,加拿大軍隊在這些作戰(zhàn)形式中的戰(zhàn)術表現卻差別很大,具體說來,就是在前兩種作戰(zhàn)形式中表現較好,但在后一種作戰(zhàn)形式中表現很差。
長時間潛伏并隨時準備進行狙擊,是一名優(yōu)秀狙擊手應該具備的戰(zhàn)術素質之一。本片中的潛伏狙擊,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實施的。在阿富汗和伊拉克,自殺式炸彈襲擊和在公路上設置的IED是當地武裝進行對抗的主要形式之一。另外,任何一支進入到他國的外國軍隊,都是不可能完全獲得當地百姓的完全支持的。這樣一來,外國軍隊就會遭到當地民眾武裝的反抗。但一般說來,外國軍隊既然能夠進入該國,就必然擁有占有優(yōu)勢的綜合戰(zhàn)斗力,民眾武裝要想與其進行有效對抗,一般要采取游擊戰(zhàn)的方式。而要進行游擊戰(zhàn),外國駐軍的交通線則是非常有效的攻擊目標,外國駐軍必然會駐守在各個戰(zhàn)略要地,而聯系這些戰(zhàn)略要地之間的交通線上卻不會有那么多兵力全部駐守并監(jiān)視起來,這就給當地民眾武裝在交通線上進行出其不意的襲擊創(chuàng)造了條件。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反美武裝在公路上安裝各種形式的IED以攻擊沿道路行進的美軍及其盟軍,造成了嚴重的殺傷和威脅。在這種情況下,既然美軍及其盟軍沒有那么多兵力完全控制公路,但又不得不將漫長的交通線納入自己的監(jiān)視范圍,潛伏監(jiān)視也就成為一種可以選擇的戰(zhàn)術手段。
影片一開始,瑞恩所在的狙擊小隊就展開了一次潛伏監(jiān)視行動。當時,4人組成的狙擊小隊分成兩組,一組負責監(jiān)視公路,另一組負責警戒。當負責監(jiān)視的小組發(fā)現公路上有一名形跡可疑的阿富汗人時,就開始對其進行持續(xù)觀察。隨后,這個阿富汗人取出一個用122mm榴彈炮炮彈改裝的IED,準備在公路上挖坑埋設。此時,狙擊小隊將相關情況報告給指揮部后,使用麥克米蘭TAC-50狙擊步槍將其擊斃。隨后,狙擊小隊就將IED位置報告給指揮部,然后撤出了潛伏地域。這樣的戰(zhàn)術手段,實際上是將公路沿線最容易遭到襲擊的地段劃為潛伏監(jiān)視地域,由狙擊小隊選擇隱蔽陣地對其進行持續(xù)監(jiān)視,發(fā)現目標將其狙殺,并將相關情況上報,這就使得沿這條公路進行巡邏或機動的部隊大大減少遭到襲擊的可能性。
第二次潛伏監(jiān)視則是發(fā)生在夜間。這一次行動瑞恩沒有參加,正在和皮特一起行動。依靠先進的夜視器材,潛伏的狙擊手發(fā)現了2名正企圖把IED安放到公路下面的涵洞里的武裝人員。這2名武裝人員在漆黑的夜里,突然被不知道從哪里飛來的槍彈擊倒在地,襲擊企圖也就隨之破產了。
影片中的加拿大狙擊小隊在執(zhí)行任務時,通常采用深夜乘裝甲車機動至潛伏地域附近,然后徒步進入的方式。這種方式很有效,一方面使狙擊小隊得以按時到達通常距離較遠的潛伏監(jiān)視地域,另一方面滿足了隱蔽進入該地域的要求。輪式裝甲車具有很好的機動性能,可以很快將狙擊小隊輸送到目的地,有利于狙擊小隊的人員保持體力。而狙擊小隊的人員在接近目的地時,則下車徒步行軍。這是因為輪式裝甲車不僅噪音大,容易暴露目標,而且其行動會留下很明顯的車轍,一旦被對方發(fā)現將導致潛伏人員暴露,而徒步行軍則避免了這樣的缺點。兩種機動方式的結合,也就達到了揚長避短、隱蔽進入目標區(qū)域的目的。
要說影片中加拿大軍隊潛伏監(jiān)視行動的最大敗筆,并非其行動的本身,而在于其總體行動計劃應變部署不夠。幾個人組成的小分隊,無論如何是無法與數量上占有絕對優(yōu)勢的敵軍長期對抗的。因此,小分隊反圍攻作戰(zhàn)最關鍵的一點是小分隊在固守待援的同時,支援力量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小分隊單獨行動時就必須有很強的應變部署,即快速支援計劃。在這一點上,影片中的加拿大軍隊存在嚴重缺陷。瑞恩等人執(zhí)行潛伏監(jiān)視任務時,其上級沒有做應變部署,一旦出現遭到圍攻的情況就無法應付。當瑞恩小隊兩次遭到圍攻時,其上級都未能在第一時間內采取有力的支援措施。他們想依靠的空中火力支援都不能及時到達,而地面機動部隊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趕到。第一次遭到圍攻時,瑞恩小隊在邊打邊撤的過程中被包圍,要不是吉哈德出面就被“包餃子”了。
而影片最后,瑞恩小隊再次遭到圍攻時,同樣的情況再次出現。不過,這次吉哈德已經不能再解決問題了,他與小隊一起作戰(zhàn),最后與瑞恩一起死在加拿大軍隊自己的炮火轟擊中。
對于加拿大軍隊來說,更糟糕的是阿富汗的空中力量(包括有人飛機和無人機)基本上都是由美軍提供的。加拿大軍隊要想得到空中火力支援,還要經過美軍的同意。美軍自然會優(yōu)先安排自己軍隊的支援要求,很多時候其盟友是難以得到及時的空中火力支援的。加拿大軍隊除了美軍的空中火力支援外,實際上應該多安排直升機進行機動支援。如果派出影片中曾出現的裝備有M134“迷你岡”轉管機槍的UH-1和裝有艙門機槍的CH-47直升機,是可以快速到達戰(zhàn)區(qū),并以機槍火力壓制住敵人,將狙擊小隊及時撤出。但這些直升機除了一次出場和用于吊運榴彈炮外,并沒有這樣使用。
既然空中火力支援不可靠,那么只好靠炮兵解決問題。影片中出現了基地內的加拿大炮兵,最后眼見無望逃脫的瑞恩只能請求炮火向自己所在位置進行覆蓋,與圍攻的敵人同歸于盡的。影片中出現的火炮是美制M777 155mm榴彈炮和蘇制D-30榴彈炮,其射擊陣地都是位于加拿大軍隊的基地內?,F代155mm榴彈炮的射程一般都能達到30km以上,因此,布置在基地內部的炮兵也就擁有了控制基地周邊二三十公里范圍的能力。而且,基地內的炮兵可以不分晝夜,也不用向上級指揮部門請求就可以實施快速火力支援。如果沒有可以快速反應且持續(xù)支援的炮兵火力,瑞恩等人恐怕只能被對方全部打死,而且對方還可以迅速全身而退,連同歸于盡的機會都沒有了。
影片中加拿大軍隊表現出的城市街巷戰(zhàn)斗的素質則非常出色。當皮特和瑞恩在坎大哈第一次見到吉哈德后離開時,他們乘坐的汽車遇到了炸彈襲擊。皮特和瑞恩只得放棄車輛,與一名當地翻譯一起步行逃離。此時,周圍不斷有武裝人員向他們射擊。而這一過程中的皮特和瑞恩則顯示出了小組街巷戰(zhàn)斗的過硬素質,成功打開一條生路。在沿著狹窄的小巷行進時,瑞恩處于打頭的位置,而后面的皮特則時刻警惕著后方和側方的情況。他們總是沿著小巷的墻根前進,其余3個可能受到威脅的方向都能警戒到,不會遭到對方的突然襲擊。故而不管是側面還是正前方出現的敵方人員都在第一時間遭到皮特和瑞恩的火力反擊,加上敵人的戰(zhàn)斗素質十分低下,他們得以成功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