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生活的城市有一條河,在河邊有一條路,在路邊有很多柳樹。徜徉在路上,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就是那綠柳成蔭,以至那依次排開的一棵棵柳樹,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恍若向人們搔首弄姿。柔軟的柳枝,鵝黃的嫩葉,毛茸茸的骨朵,仿如剛出生的嬰兒,分明帶著一絲驚喜、一分好奇、一點膽怯,偷偷地打量著這個未知的世界。
有句農(nóng)諺說,“五九、六九,沿河看柳?!彪m說這時的柳樹一點都不起眼,但她卻不畏寒冷,披著黃衣黃裙,手挽黃色飄帶,盡情地為人們舞蹈。一到“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的時候,那已經(jīng)積攢了整個冬天能量的枝干上,就慢慢地活泛起來,抽出絲絲嫩綠的細葉來喚醒沉睡的大地,意在告訴人們,春天已經(jīng)來了。炎熱的夏季,柳樹柔嫩的柳條垂懸形似綠瀑布,樹葉兒隨風(fēng)搖曳,遠遠看去,就像姑娘的發(fā)絲在婀娜飄飛。秋天對樹來說,是個殘酷地季節(jié)。但對柳樹而言,還是那樣郁郁蔥蔥,如綠瀑一樣在秋風(fēng)中飄舞。稠密暗綠的枝條低垂,放低姿態(tài)默守一方秋的凈土。到了冬天,細長的柳枝上殘留著少許枯黃卻泛著綠意的柳葉,雖然已經(jīng)不再蓬勃,但樹干冒出的綠芽,仿佛在點燃隱藏著的廣袤青蔥。
柳之所以被人們普遍喜愛與推崇,不僅是其形象婀娜多姿、楚楚動人,更在其別具一格的品質(zhì)。地球上植物千姿百態(tài),但像楊柳這樣,東西南北,大漠水鄉(xiāng),百姓宅前、宮墻之內(nèi),皆能種植,皆能成景者,卻是不多。柳樹雖然不是什么名貴樹種,但它有著頑強的生命力,枝條婆娑,姿態(tài)優(yōu)雅,秀色可餐。
自古以來,人們就有插柳的習(xí)慣。有心栽花花不發(fā),無心插柳柳成蔭。無論把柳樹插在哪里,她都能扎根生長,長出一個新的植株來。不管是什么季節(jié),也不管怎樣貧瘠的土地,其他樹種無法生存,卻是柳樹得天獨厚的沃土,把根深深地扎在泥中,吐著翠綠的葉片,年年歲歲,黙默地生長著。
柳樹有著與其他樹種不同的風(fēng)韻。柳枝無一例外是先向上,然后以幾乎一致的弧度向地下彎垂著,嫵媚動人。其枝條像瀑布一樣稠密、瀟灑,像綠紗一樣輕柔、飄逸。它總是那樣深情地親吻著大地,輕拂著溪流,輕拂著柳蔭下的一對對情侶。它的溫柔可愛,無私和不忘本的精神,使人敬佩。當你在烈日炎炎下備受煎熬的時候,她溫柔地向你灑下一片涼陰,為你遮著頭上的烈日;當你在喧嘩的市區(qū)里煩躁的時候,請你抬頭看,一片綠意在你的眼前,為你撫平心中的煩躁,當你快樂地離開時,她微微點頭,目送你的背影;當你渴望從刺鼻的氣味中擺脫出來時,它如慈母般撫摸你的臉頰,送你一口清新的空氣……
柳樹不僅以物質(zhì)形態(tài)給人們帶來各種好處,還以其輕盈的體態(tài)給人以美的享受,以外柔內(nèi)剛的品格給人以啟迪。從古到今,不知有多少詩人、作家在字里行間對柳樹傾注了濃濃的情意,如一杯芬芳四溢濃濃的暖茶,讓人回味悠長。東晉詩人陶淵明平生最愛植柳樹,他在自家門前親手種了五株柳樹,后來便索性自稱為“五柳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更是一個“柳癡”。因“永貞革新”失敗,他被貶到柳州時,心緒很差,但最終還是找到了樂趣。清人楊昌溪寫詩贊曰:“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fēng)度玉關(guān)?!?/p>
柳樹雖然沒有累累果實獻給人間,但卻從不因此泄氣自卑,而且竭力為人們奉獻無私和慷慨:樹桿,質(zhì)細柔順,是制作家具的好材料;葉、枝、皮、根乃至柳絮則是治療疾病的良藥;就是那纖細柔韌的柳條,一經(jīng)能工巧匠之手,也能編制成精巧、美觀、實用的柳籃、柳筐等家庭用具和工藝品。從柳樹身上,我們可以學(xué)會生活,假如自己不能像鳥兒一樣飛翔,那便學(xué)會藍天的包容;假如自己不能如魚兒一樣翱翔,那便學(xué)會向大海致敬寬廣。人生就是那樣地簡單,只要體現(xiàn)自己的價值就是輝煌極致。
400800 重慶市萬盛經(jīng)開區(qū)旅游局 羅昭倫
電話:1359469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