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紹龍
1
又到了蠶豆花開的時節(jié)。
蠶豆,又稱羅漢豆、胡豆、南豆、豎豆、佛豆。原產地為歐洲地中海沿岸及亞洲西南部至北非,相傳西漢張騫自西域引入中原。蠶豆很普通,卻給我很深的印象。一方面因為蠶豆是一種肥地的作物,童年時,鄉(xiāng)親們伺弄那片貧脊的紅土地,使用的肥料主要是農家肥,而那時飼養(yǎng)的牲畜很少,產出的肥就少,農家肥極為金貴。種一季蠶豆還能增加土地的肥力,蠶豆當然受歡迎。另一方面是蠶豆有一種特別的香味,它不同于黃豆的濃香,也不同于豌豆的香中帶甜,那是一種淡淡的清香,我極為迷戀。蠶豆屬于小春,秋種春收。對生長環(huán)境要求不高,點在旱地里,不施肥也會長;水稻收割后放干田水,不用翻犁,將滿身蟲眼的蠶豆種按到谷茬根部,就能長出很肥的豆苗。
蠶豆也是我接觸過的農作物中唯一的方型莖的作物。過年時,蠶豆花開了,白色的花瓣像一只蝴蝶,上面有紅紫色斑紋,微風吹來,豆棵擺動,仿佛很多花斑蝴蝶展翅欲飛。年幼時的娛樂,總是一些惡作劇,我在自制的銅管手槍的槍膛里安放一個炮竹,引線穿過引線口伸出來,再往槍膛里放一粒砂子,槍口瞄準一株蠶豆桿,點燃引線“啪——”,砂子射出去,一棵蠶豆桿就折了。心底一種勝利感油然而生,殊不知卻是對一株蠶豆致命的傷害。
花謝了之后,長圓形的豆莢就長出來,豆皮肥厚。蠶豆米呈橢圓形,略扁平,結得多的一個豆莢4粒,少的只有1粒。蠶豆營養(yǎng)豐富,含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碳水化合物。
在那個饑餓的年代,我們用盡一切辦法享用蠶豆。青蠶豆,當作水果,直接生吃,剝了外層的綠皮,露出白色的豆米,粗大的一端有黃色月牙。剝去白皮,就是綠色的豆瓣,吃著青甜中帶點苦味。煮青豆,掐了絲,連豆莢打油湯煮或者拌酸菜煮。農村煮菜都是大鍋大鍋的,有時就吃不完,剩下的豆莢和豆米已經(jīng)分裂開來,孩子們就樂了。從佛手瓜棚上折來搭棚的細竹枝,撈出豆米,穿在竹枝上,竹枝分出好幾杈,抬著就像一棵“豆樹”,在街心里邊走邊吃,見人抹一粒遞過去,很是得意。
豆米漸漸變老,無法生吃,就在地邊燒一堆火,把蠶豆連棵子拔來,一串一串在火上燒了吃。豆葉干了,掉了,豆莢變黑變硬,拔了蠶豆棵挑到曬場上,用連桿錘打,就剝離出白色的蠶豆。干蠶豆的吃法主要是當菜吃,頭晚將一碗蠶豆放進水里泡著,第二天豆米胖了,鼓起來,掐破豆皮,擠出豆仁,炸吃,不是很香,但面;拌了西紅柿煮,就有一種很特別的甜味。
泡胖的豆米濾了水,放在筲箕里捂三天就長出豆芽來,豆芽煮熟就當零食吃,家鄉(xiāng)有個風俗,每年端午節(jié)都要煮蠶豆芽吃。干蠶豆就只能炮吃,從火塘里鏟一盆姊妹灰,把蠶豆放進去炮,炮到蠶豆黃中發(fā)紅,篩去灰,撿出蠶豆就可以吃,炮的蠶豆比較硬,要牙口好才吃得動。
栽秧時節(jié),鄉(xiāng)親們都非常辛苦,勞作的間隙,誰裝了一兜炮熟的蠶豆去,分發(fā)給大家,于是,田埂上咔嗒咔嗒的咀嚼聲此起彼伏,一股清香彌漫在田野上,那是勤勞的鄉(xiāng)親多么愜意的時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