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東亮
他是位植物學專家。為幫心上人找回“童年時在蛙聲、蟬鳴中與螢火蟲相伴”的記憶,他遠赴深山,三年中踐行自然農業(yè)模式,用慢生長保品質,在500余畝荒地上打造了一個童話世界。
2016年3月,微電影《再見螢火蟲》上映,無數(shù)人被他們的愛情故事打動。
尋找心靈的歸屬
秦國新王王雪梅夫婦
老家在山西農村的秦國新,是西南大學畢業(yè)的博士生。他在山西農大當過教師,也曾赴日本做訪問學者。2012年,他作為青年人才,被重慶南山植物園引進。就在這年,他與王雪梅結婚了。
王雪梅在市級機關工作,兩人結識于2010年,他們最愛的話題是野外生活、植物昆蟲之類。秦國新記得:一次,王雪梅回憶小時候到外婆家,夏日夜晚,微風輕拂,青蛙連片叫著,很動聽。閃著綠光的螢火蟲,肆意飛揚,與繁星構成一個童話。
而今的生活遠沒有如此浪漫。平時工作壓力大,周末到公園轉一圈,又外出堵車,空氣污染。整天在一片煩亂焦躁中,找不到心靈的歸屬。
2013年夏天,看完一部關于動物的紀錄片,王雪梅突然說:“干脆我們建個純天然的螢火蟲農場莊園吧。”
兩人花了近一年時間四處考察。2013年秋,秦國新王雪梅帶著多年積蓄、幾位朋友提供的資源,一頭扎進渝北石船鎮(zhèn)麻柳村座坪山。他們投資100萬元,租下500畝土地,破舊小屋成了落腳處。
召喚螢火蟲回歸,土壤改良是第一步。秦國新動用大型挖掘機,把平地改成了坡地,便于瀝水排污;又把被污染過的表土翻挖出來,用里面的潔凈生土種植;然后將雜草鋪開,進行養(yǎng)土。
夫妻倆種了280畝葡萄、160畝枇杷和一些瓜果。為防止病蟲害,還種了煙草、大蒜、中藥材,利用這些植物的特性,殺死土壤中的有害生物。
讓作物慢生長
經過大半年努力,農場有了起色。然而8月下旬,一場暴雨讓王雪梅夫婦措手不及。
大雨一連下了幾天幾夜,果園被暴雨沖得七零八落,莊園內一片狼藉,到處是折斷的枝杈,泥濘不堪。粗略估算,至少造成30余萬元損失。
災后補救工作很艱難。大片葡萄枝被修剪,殘留的葡萄低價賣給酒廠,還有半生不熟的瓜果蔬菜,有的賤賣,有的干脆翻到土里當肥料。重新翻種,又要大量投資。此前,秦國新夫婦已經投入270萬余元,負債累累。好在當?shù)卣畬λ麄儎?chuàng)業(yè)很支持,100萬元商業(yè)貸款很快到位。
秦國新夫婦先搶種了一批蔬菜,再蓋上幾座大棚。然后開挖大蓄水池,蓄水養(yǎng)魚,挖出的泥土壘成小山,在山上種竹子,造涼亭,養(yǎng)山雞,植樹苗。
一年后,他們有了菜地、花園、果園。在這里,什么都是純天然的。害蟲自有天敵來吃,地里的蔬菜,也有野兔、獾子等野生動物來啃食。路,是青草路。地里,堆著有機肥。秦國新夫婦總穿不了干凈衣服,但這一點也不妨礙快樂的生活。
2015年春天,夫妻倆在災后搶種的蔬菜豐收,大棚內果蔬也長勢良好。城里的大飯店與秦國新建立了定期采購關系。這是他們創(chuàng)業(yè)的第一桶金。
自然農業(yè)保證了生態(tài)品質,相應的,收獲周期十分緩慢。普通葡萄今年種下明年就能出產,而秦國新夫婦種的培育期長達3年,產量也只有普通葡萄的三分之二。為了度過緩沖期,兩口子在農場里種了枇杷、中藥材、大米等。
本來打算自種自用的‘土水稻,因數(shù)量太多,拿了些去賣,卻備受追捧。王雪梅開價分別為30元一斤、50元一斤的兩款產品,三四天就售出超過600公斤,預約訂單也接連不斷。按最低售價算,2015年就收獲60萬元。
這讓夫妻倆對即將出產的高質量葡萄懷有更大期望。王雪梅估算,收益將在三四百萬元。
螢火蟲來了
2015年6月10日晚上,秦國新像往常一樣,打著手電筒去田間查看農作物的成長狀況。突然一聲蛙叫,打破了寧靜,他停住腳步細細分辨。接著,幾聲蛙鳴伴隨幾聲蟈蟈叫,格外清晰。
秦國新辨出方向,將手電光探照過去。夜色中,隱約有點點綠光在飛舞。他立即關閉手電,緊緊盯著那片區(qū)域。月光下舞動的幾只螢火蟲,比任何風景都美。他趕忙打電話讓妻子過來。
忽明忽暗的綠光一下震住了王雪梅,“是螢火蟲!”面對這些小精靈,她驚喜異常,忽而回身抱住丈夫,高興得眼淚都出來了。她向往地說:“再過段時間,天熱了,螢火蟲肯定更多?!?/p>
7月中旬,王雪梅沒失望,螢火蟲大片大片縈繞在屋前屋后。他們邀來同事好友,一起體驗這種全新的生活。
夜幕降臨,幾家人圍坐在葡萄架下,吃著水靈靈的葡萄、魚翅瓜,聽著田間連綿不斷的蛙鳴,身邊則是漫天忽閃的螢火蟲。調皮的孩子們,在院中大笑著追逐,蹦跳。
聽著大家的歡聲笑語,秦國新夫婦格外舒爽。他倆終于聯(lián)手,為自己打造了一款理想生活。
如今,荒地迎來不少消失多年的生靈。日間,各種不知名的鳥兒在枝頭鳴唱。夜里,潔白的月光傾灑下來,可愛的動物們在曠野中游蕩。秦國新夫婦的小屋前,還有從歐洲引種回來的彩色三葉草、北美冬青、檸檬桉等植物。
為了讓螢火蟲莊園被更多人知曉,秦國新建了微信公眾號、博客和微博。游客越來越多,原先建的小屋,已無法容納。地里的蔬菜,也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
2015年秋天,重慶市有關部門以秦國新夫婦為原型,開拍微電影《再見螢火蟲》。2016年3月上旬,該片上線后,無數(shù)人被打動。
雖然年賺百萬已成常態(tài),不過最讓秦國新自豪的,是農莊招來漫天的螢火蟲,圓了妻子的夢想。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 趙瑩 zhaoyingno.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