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鵬山
有句很有名的話:知識就是力量。但是我今天要對大家講的是,盡管知識確實重要,但知識也有局限性。
知識是對這個世界所有事實的認(rèn)知。既然世界是無限的,那么知識也是無限的,但人生是有限的。面對世界的無限,我們短暫生命里的知識可以忽略不計,所以,我們應(yīng)該允許自己的無知,也應(yīng)該寬容別人的無知。
沒有知識可以被寬容,沒有良知不可以被寬容。我講一個故事:
有一位父親發(fā)現(xiàn)15歲的女兒不在家,留下一封信,上面寫著:“親愛的爸爸媽媽,今天我和蘭迪私奔了。蘭迪是個很有個性的人,身上刺了各種花紋,只有42歲,并不老。我將和他住到森林里去,當(dāng)然,不只是我和他兩個人,蘭迪還有另外幾個女人,可是我并不介意。我們將會種植大麻,除了自己抽,還可以賣給朋友。我還希望我們在那個地方生很多孩子。在這個過程里,也希望醫(yī)學(xué)技術(shù)可以有很大的進(jìn)步,這樣蘭迪的艾滋病可以治好?!备赣H讀到這里,已經(jīng)崩潰了。然而,他發(fā)現(xiàn)最下面還有一句話:“未完,請看背面?!北趁媸沁@樣寫的:“爸爸,那一頁所說的都不是真的。真相是我在隔壁同學(xué)家里,期中考試的試卷放在抽屜里,你打開后簽上字。我之所以寫這封信,就是告訴你,世界上有比試卷沒答好更糟糕的事情。你現(xiàn)在給我打電話,告訴我,我可以安全回家了?!?/p>
這封信說明,一個人在知識的試卷上可以犯錯,甚至不止一次犯錯,一輩子犯錯,我們到老了都是無知的。但是在良知問題上,可能犯一次錯,我們就萬劫不復(fù)了。所以,比事實判斷更重要的是價值判斷。事實判斷,我們做不到什么都懂,但是做人要有良知,要有價值判斷力,這一點還是應(yīng)該盡量做到的。
今天社會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判斷力。教育的一個問題,就是缺乏文化素養(yǎng)。
知識就是力量,但良知才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