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廷鑫
最近兩年,故宮成為社交網(wǎng)絡(luò)上的熱點,90年院慶的“石渠寶笈”異常火爆,一班文物修復(fù)師也成為了“網(wǎng)紅”。作家、故宮資深研究員祝勇的一系列關(guān)于故宮的歷史散文,借助豐富的史料,透過個人化的視角,把建筑當成歷史容器,來寫故宮的變遷與人事滄桑,在知識界也引起注目。祝勇說,他試圖在文學與歷史之間達成一種平衡,“所有的記述,都是以史料為基礎(chǔ)。”
李自成下令清場,對于占領(lǐng)者來說,這是必不可不少的一道程序,然而,它卻成為紫禁城歷史上至為慘烈的一刻,在這座不設(shè)防的皇宮里,那些貌美如花的嬪妃宮女必將成為對勝利者的犒賞。那些不愿被辱的宮女,紛紛墜入御河。
有一位姓費的宮女,匆忙投井,不想多年干旱,使水位下降,淹不死人。大兵們跑到井邊,看見井下竟有美人,立即派人下井打撈。撈上來,那張臉,竟讓在場所有人失了分寸,想必浴水之后,濕漉漉的裙裳緊貼在身體上,勾勒出身體的線條,更讓人情不自禁。接下來,眾士兵爭先恐后,開始爭搶,相互間大打出手,現(xiàn)場亂作一團。沒有人想道,此時的她還身懷利刃,誰先近身誰倒霉。突然,宮女喊道:我乃長公主,眾人不得無禮,我要見你們的首領(lǐng)!眾人被她的厲聲吶喊嚇了一跳,一時無措,把她送到李自成跟前。
李自成叫那些被俘的宮女辨認她的身份,瑟瑟發(fā)抖中,宮女們說,她不是長公主。李自成似乎突然沒了興趣,把她賞賜給手下一名校尉。史書中沒有記載那位倒霉的校尉的名字,只說他姓羅。羅校尉把她帶出宮門,帶回自己的營帳,心急火燎地正要上手,又聽到那宮女的立喝:“婚姻大事,不可造次,須擇吉行之。”羅校尉聽罷,并沒有生氣,反而心頭暗喜——反正是嘴邊的肉,吃下它只是早晚的事,不差這一會兒。于是擇吉日準備迎娶,沒想到酒席之上,那宮女趁著羅校尉爛醉,抽出利刃,在羅校尉的脖頸上割出一道深深長長的刀口。鮮血混合著濃烈的酒精,從他的喉嚨里滋滋地噴濺而出,在大紅燈籠的照耀下 顯得無比壯觀。宮女眼見事成,一刀刺向自己的喉嚨,當場咽氣。
許多史料都記錄了費氏女的死亡。杭州大學圖書館收藏的清初抄本《明季北略》上,有無名氏的眉批。在這段文字后面的批語是:李自成聽到這個消息后大吃一驚,驚在他當時有意占有這名女子,賜給身邊的校尉,不過是一閃念而已,正是這一閃念,讓羅校尉作了自己的替死鬼。
但是面對著如云的美女,李自成還是沒有客氣。李自成、劉宗敏、李過等人,瓜分了抓起來的嬪妃美女,各得30人。牛金星、宋獻策等也各得數(shù)人,可謂見者有份,誰都不吃虧。其中李自成最愛竇氏,封她為竇妃。
閻崇年《大故宮》說:“李自成進駐紫禁城,以武英殿為處理軍政要務(wù)之所?!边@座宮殿始建于明初,位于外朝熙和門以西,與東邊的文華殿相對稱,一文一武,相得益彰。據(jù)說明成祖朱棣早年曾在這里召見大臣,他甚至把全國官員的名錄貼在大殿的墻上,時時觀看,以思考王朝的人事布局問題。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崇禎皇帝突然做出一項決定,從乾清宮搬入武英殿居住,從此減少膳食,撤去音樂,除非典禮,平時只穿青衣,直到太平之日為止。他沒有想到,他沒能看到太平之日的到來,自己死后,最大的對頭李自成成為紫禁城新的主人,偏偏選定了武英殿。
清代于敏中等編纂的《日下舊聞考》描述:“武英殿五楹,殿前丹墀東西陛九級。乾隆四十年御題門額為武英?!睎|配殿叫凝道殿,西配殿叫煥章殿,后殿為敬思殿,東北角有一座恒壽齋,就是繕?!端膸烊珪分T臣的值房。西北為浴德堂,其名源自《禮記》中“浴德澡身”之語,有人說是清代詞臣校書的值房,也有人說,由于清代武英殿成為皇家內(nèi)府修書、印書的場所,也就是皇家出版社,浴德堂是為其蒸熏紙張的地方。
武英殿現(xiàn)在是故宮博物院書畫館,但除了舉辦書畫展覽,平時并不開放,只能透過武英門,窺見它武英的一角。武英門前有御河環(huán)繞,河上有一石橋,橋上雕刻極精。周圍是一片樹木,有古槐十八棵,在宮墻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蒼古。那一份清幽,在極少樹木的紫禁城里顯得格外珍貴。每逢上班,從擁擠的地鐵、嘈雜的人群中掙脫出來,從西華門一進故宮,我都會向那片樹林行注目禮,或者干脆走進去,聽一聽樹枝上嘰喳的鳥鳴。樹枝上的鳥鵲,有時會轟然而起,飛向天空,像一把種籽灑向田野。它們繞著宮殿的鴟吻、觚棱盤旋,又成群結(jié)隊地落下來。也有時,下班前,我會在那里駐足片刻,看暮色一點點地披掛下來,籠罩整個宮殿。那時,武英殿漆黑的剪影就像一只倒懸的船,漂浮在深海似的夜空下。很多年前,也是薄暮降臨的時分,就在我站立的地方,站著大清王朝軍機大臣曾國藩,忙中偷閑,留下一首《臘八日夜直》詩,其中有這樣兩句:日暮武英門外望,并闌冰合柳枯垂。
然而,此時在李自成的心里,沒有一項軍政要務(wù)比玩弄女性更加急迫。剛剛住進武英殿,李自成就召“娼婦小唱梨園數(shù)十人入宮” 。三月二十一日,李自成進入紫禁城的第三天,正像太子朱慈烺預(yù)言的那樣,多達一千三百多名明朝官員向李自成朝賀,承天門不開,他們站在門外,被廣場上的風吹了一天,雙腿站得僵直,一整天沒吃東西,居然連李自成的影子都沒有見到。李自成正在武英殿飲酒作樂,在朝歌夜弦中飄飄欲仙。
武英殿內(nèi),玉碎香消,花殘月缺。一個名叫曹靜照的宮女,在離亂中逃出宮闕,流落到金陵,出家為尼,孤館枯燈之下,寫下宮詞百首,充滿對昔日的緬懷。其中一首是這樣的:
掬面東風只自知,
燕花牌子手中持。
椒房領(lǐng)得金龍紙,
勅寫先皇御制詩。
姚雪垠小說《李自成》,寫武英殿里的李自成被宮女侍奉著飲茶、洗腳,在燭光與水霧的掩映中,看宮女十指如蔥、面如桃花,又加上博山爐里飄散出來的“夢仙香”(一種專門用來催生情欲的薰香)的威力,將這位來自黃土高原的低層漢子薰得七犖八素,半醉半醒的分寸,作家拿捏得頗為妥當。這段文字,我是喜歡的,可惜接下來的描寫,李自成又成了那個大無畏的革命家,保持著堅定的意志和純潔的品性,在妖嬈宮女的糖衣炮彈面前巋然不動,而李自成在宮殿里的荒淫舉動,也就這樣蜻蜓點水般地敷衍過去了。
李自成確曾是個正經(jīng)人,盡管張岱說他“性狡黠”,盡管《明史》說他“性猜忍,日殺人剒足剖心為戲”,但是,性情狡黠與足智多謀、殺人如麻與勇冠三軍都是同義詞,就看誰在說,或者在說誰。但有一點似乎是肯定的:“自成不好酒色,脫粟粗糲,與其下共甘苦。”至少在生活作風問題上,他始終保持著純潔的革命本色,證明姚雪垠所言不虛。
然而,自從李自成進入紫禁城那一刻開始,他就變成了另一個人,一個只能用欲望、自私和野蠻來形容的人。
紫禁城是一個充滿規(guī)矩的地方,什么人走什么路,什么人住什么屋,都有嚴格規(guī)定,僭越者殺頭。而這所有的規(guī)矩,都是為了保證皇帝可以不守任何規(guī)矩——所有的禁忌,只為凸顯皇帝的特權(quán)。宮殿就是這樣一個矛盾體,它一方面代表著禮儀秩序的最高典范,另一方面卻又是野蠻的氏族公社,無論多么純潔的女人,都注定是權(quán)力祭壇上的祭品。除了皇帝本人,宮殿里的任何男人都不能踏入那些妖嬈的后宮?;实鄣男蕴貦?quán),與無數(shù)人的性禁忌形成了奇特的對偶關(guān)系。或者說,只有以眾人的性禁忌為代價,皇帝的性特權(quán)才能長驅(qū)直入,一往無前。
與曾經(jīng)征戰(zhàn)的荒山大漠不同,當李自成策馬揚鞭,姿態(tài)豪邁地進入紫禁城,他的革命生涯就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這個連橫槊賦詩的曹孟德、鞠躬盡瘁的諸葛亮都望塵莫及的天下,就這樣像一個熟透了的果子,落在他李自成的掌心里了。厲兵秣馬的歲月結(jié)束了,船靠碼頭車到站,除了征服女人,天下再沒有什么需要他來征服了。只有女人,可以驗證力比多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也只有紫禁城,可以成為他欲望的庇護所,因為在這里,所有的欲望都是正當?shù)?、名副其實的。李自成并不需要“夢仙香”來煽動情欲,因為整個紫禁城,就是一塊巨大的“夢仙香”,處處錦幄初溫,時時獸煙不斷。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勝利者有資格耍流氓。而人性一旦墮落,立刻就深不見底。同甘共苦與酒池肉林,其實只隔著一張紙。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李自成突然的變化里,包含著一種強烈的報復(fù)心理。這也是一種復(fù)仇——憑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秀才娘子的寧式床,他當然要睡;娘娘宮娥的玉體,他當然要摸。但這并不僅僅是在向崇禎示威、向崇禎尋仇,因為自打那具曾經(jīng)風流俊雅的龍體變成一堆潰爛的死肉,李自成就無須再惦記他了。
他是在向不平等復(fù)仇。對于這個在荒涼貧脊、餓殍遍野的土地上揭竿而起的農(nóng)民領(lǐng)袖來說,沒有什么比紫禁城更能凸顯這種不平等。它們猶如正負兩極,彼此對稱,卻遙似天壤——同樣是喘氣動物,為什么人生的差距這么大呢?紫禁城是金銀的窖、玉石的窩,是人間仙境、神仙洞窟。當百姓易子而食、流離失所,皇帝卻溫香軟玉、醉臥花陰。武英殿里,李自成左擁右抱,粗礪的手在女人的肌膚上反復(fù)摩擦,仿佛在探尋著他內(nèi)心的真理。他愛眼前的一切,又對它恨之入骨。紫禁城,就是這樣一個既讓人愛、又讓人恨的地方。
看陸川《王的盛宴》,有一點我是喜歡的,就是他對火燒阿房宮的解讀。項羽這一破壞文化遺產(chǎn)的行徑,歷來為人詬病,但陸川借項羽之口表達了這樣的邏輯:正是因為阿房宮無限的壯美,“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才勾起了這些草莽英雄對于權(quán)力的渴望。所以,在影片里,項羽總是對先期抵達的劉邦是否進過阿房宮、見識過它耀眼的繁華耿耿于懷。他知道,無論什么人,只要見識過它,就過目不忘了。他認為——或者說,陸川認為,燒了它,就等于燒掉了人們心頭的欲望和野心。陸川給了項羽一句臺詞:“燒了它,大家都不用惦記了。”
李自成后來也燒了紫禁城,但那時他已經(jīng)留不住本已屬于自己的江山,他不愿意它落到別人手里,這是后話。李自成在進京42天的時間里,以大躍進的步伐走完了一個王朝由興起到敗亡的全部路程,他的成功,亦是他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