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賢
發(fā)生于山西省昔陽縣的廣陽戰(zhàn)斗,是抗戰(zhàn)初期八路軍組織發(fā)動的一個著名戰(zhàn)事,在遲滯日軍進犯太原乃至整個華北的戰(zhàn)略中意義重大。從軍事戰(zhàn)例的角度講,甚至可以和平型關大捷相媲美。
廣陽戰(zhàn)斗,事出昔陽抗戰(zhàn)初始發(fā)動、奠定基礎的重要時間節(jié)點,是這方土地抗日史詩的序曲和首章。
滴水見太陽,一葉知秋勁。1937年11月發(fā)生在昔陽熱土上的抗戰(zhàn)故事將客觀告訴世人,在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關頭,誰是真正挽救頹局、拯救斯民的中流砥柱。
謹以此文獻給中國共產黨95歲壽辰。
——采訪手記
1937年,注定是中華民族命運攸關的重要年份。
頭年10月,紅軍長征到達陜北。延河岸畔,寶塔山上,民族解放的大旗高高飄揚。
兩個月后,張學良、楊虎城兵諫蔣介石于西安。中國共產黨努力促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國共再度合作,團結抗日。
是年7月7日,日軍炮襲宛平縣城和盧溝橋,中國駐軍奮起反擊。中國共產黨通電全國,號召民族抗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序幕拉開。
8月,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9月起按戰(zhàn)斗序列又稱第十八集團軍。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總部下轄的115師、120師、129師,東渡黃河,開赴華北抗日前線。
歷史一束追光于太行山間的昔陽縣聚焦。
讓我們從八路軍“廣陽戰(zhàn)斗”切入,漸次展開昔陽熱土演繹的抗戰(zhàn)故事……
10月下旬 太原告急
農歷九月底,時令已入初冬,陣陣冷風襲擊著村莊,驚怵著人心。秋收草草收場,田野里玉茭、谷子秸稈隨風搖擺。正是秋耕時分,卻聽不到吆牛犁田聲。戰(zhàn)事吃緊,打仗的消息不時從遠方傳來,在百姓中間發(fā)酵,直讓沒走出過大山的莊稼人頭皮發(fā)緊。
縣東隅東冶頭鎮(zhèn)乃晉冀咽喉要沖,面前一條大道,西經昔陽城、沾尚鎮(zhèn)、廣陽鎮(zhèn),通榆次、太原,向東則可達河北省的贊皇、井陘、石家莊。古道西風,農戶間有商賈往來。正當逢三逢八開集時,一隊身著灰軍裝的兵們魚貫而至——剛剛在10月26日于七亙村連續(xù)伏擊日軍斬獲巨大勝利的129師386旅772團,由旅長陳賡率領來到這里。農家院落、街巷廣場、廟堂學校住滿了兵,原先沉寂的二百余戶村莊頓時熱鬧起來。山里人見識少,一見扛槍拿刀的兵們心就發(fā)怵。但這次似乎不同。戰(zhàn)士們來不及清掃連續(xù)作戰(zhàn)的征塵,安排好住處,就忙不迭清掃街道,給老鄉(xiāng)擔水,還入戶進家噓寒問暖。無論干部士兵,見了老鄉(xiāng)都是笑嘻嘻的,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聽宣傳,看行動,人們開始認識到這是一支抗日隊伍,愛護老百姓的隊伍。不再躲了,還主動幫助收拾住處,和戰(zhàn)士攀談,問前方戰(zhàn)況,問他們家鄉(xiāng)的情況。戰(zhàn)士們多是南方口音,老人們仔細聽著,不時哈哈大笑。
386旅是進入昔陽的第一支八路軍隊伍。
“七七事變”以后,日軍沿平綏鐵路發(fā)起戰(zhàn)略進攻,分兵兩路向晉東北逼進,企圖奪取太原,以期配合其主力在平漢鐵路沿線作戰(zhàn)。在平型關遭到八路軍115師伏擊后重整隊伍,于10月中旬轉而進攻國民黨軍防守的忻口陣地。由于115師于晉東北與冀西一帶、120師于晉西北雁門關一帶、129師于正太路南北廣泛襲擾,斷敵后路與交通,又有國民黨軍正面抵抗,忻口戰(zhàn)場日軍損失慘重,幾陷彈盡糧絕境地。日軍困獸猶斗,決定從晉東娘子關打開缺口,兩路夾攻太原,以挽救晉北危局。此役于10月12日打響,開始日軍屢屢受挫,便遣兵取道河北元氏通往山西平定縣的雁過口、測魚、七亙捷徑,企圖迂回奪取娘子關。
娘子關告急!
太原告急!
10月26日,129師劉伯承師長策劃、386旅陳賡旅長親自指揮,在七亙村打了一場成功伏擊戰(zhàn)。
戰(zhàn)斗一結束,386旅經由昔陽縣的王寨、松樹巖、泉口、孔氏,27日抵達東冶頭,一路受到沿途群眾代表歡迎慰問。晚上,召開“七亙大捷”慶功表彰大會。
那個初冬的夜晚,明月高照,稀有寒風。772團參會將士熱血沸騰,異常振奮。唯有副團長王近山帶領的3營,按照劉伯承師長的安排,在戰(zhàn)斗結束后與敵人捉迷藏,兜了個圈子又回到原陣地待命。會議開始,全體將士肅立,為七亙戰(zhàn)斗犧牲的10名戰(zhàn)友默哀致敬。天地動容,山河含悲。隨后,宣讀了旅部為戰(zhàn)斗中做出巨大貢獻的772團第3營立功受獎的決定。年輕精干、滿臉絡腮胡子的陳賡旅長講話,歷數(shù)輝煌戰(zhàn)績:七亙戰(zhàn)斗,擊斃日軍三百余人,繳獲騾馬三百余匹,以及各種輜重,而我軍僅犧牲10名戰(zhàn)士。他說,“這是我們385旅進入太行山的第一個勝仗啊,全旅將士還要再接再厲,打更多的勝仗,給全國抗日軍民更大鼓舞!”
在東冶頭鎮(zhèn)的昔陽縣犧盟會特派員表趙光寅也講話,祝賀七亙戰(zhàn)斗取得重大勝利!
正講話間,又有群眾端著雞蛋、扛著糧食前來慰問。葉成煥團長忙去接待。
按照“每次戰(zhàn)斗以后必定馬上進行檢討”的定例,28日早上,772團班以上干部開會總結剛剛結束的七亙戰(zhàn)斗。
年輕的團長葉成煥興致勃勃,講這次勝利完成任務的意義,講優(yōu)點頭頭是道,也毫不隱晦缺點,不放過“射擊軍紀差,消耗了子彈萬余發(fā),手榴彈200枚”,“沒有參加作戰(zhàn)則不愿搬東西”之類的小問題。
黃埔軍校一期學生陳賡,說起話來鏗鏘有力:“游擊戰(zhàn)的實質,就是大踏步前進,大踏步后退,有時走大路,有時走小路,有時分散,有時集中,要游要擊,不游不擊,反受打擊——這是經驗告訴我們的……”
理論上概括,實踐中提煉,八路軍就是這樣邊戰(zhàn)斗邊學習,不斷提高軍事政治素養(yǎng)。
豈料此次開會并不是七亙戰(zhàn)斗的最后總結。就在他們開會總結的那天下午,戰(zhàn)事果按劉伯承師長的神機妙算發(fā)展,剛于兩天前挨揍潰散的日軍重整旗鼓,強化武裝,僥幸冒險從測魚走舊道向七亙進發(fā)。王近山副團長帶領3營出敵不意從天而降,用大刀、炸藥包、手榴彈與敵廝殺。只是因為下雨,從東冶頭前來增援的772團2營未能及時趕到,戰(zhàn)斗打得艱苦,一直持續(xù)到黃昏才結束。我軍傷亡三十余人,擊斃日軍一百二十余人,繳獲機槍四挺、步槍五十余支,還有大批軍用物資。此役開創(chuàng)了“重迭待伏”反常用兵的著名戰(zhàn)例。
“七七”盧溝橋事變之前,東冶頭鎮(zhèn)還是共產黨活動的處女地。山西軍閥閻錫山鐵腕統(tǒng)治的觸角延伸至山村旮旯,街頭矗立的由縣長梁壽國書鐫于民國十年的“督軍兼省長閻示”的石碑,敘述著過往的點滴。
最先在這里播撒革命火種的是八路軍,還有犧盟會。
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簡稱犧盟會)是在黨中央提出“停止內戰(zhàn),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策后,共產黨與山西閻錫山建立,由共產黨直接領導的特殊形式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組織。1936年底,省犧盟會派出五人,由共產黨員趙光寅領導來到昔陽,以協(xié)助辦理縣政村政名義,廣泛宣傳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發(fā)展犧盟會員,選拔優(yōu)秀青年會員到太原參加國民兵軍官教導團訓練。“七七事變”前,犧盟會員已發(fā)展至三千多人,并推選三十余優(yōu)秀青年到省軍官教導團??h犧盟分會成立,趙光寅、李之實為特派員。之后又派來吳珂楓,還有平定犧盟中心區(qū)的陳頡宇、馬希賢等。
犧盟會的成立運作,使共產黨以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公開身分進行活動提供了便利。根據省犧盟總會指示,9月下旬,由縣犧盟分會出面主持,在縣城圣廟召開縣級機關各階層人員參加的大會,宣布成立昔陽游擊隊。由犧盟分會執(zhí)委李進軍等七人組成領導班子,趙光寅為隊長,副隊長李之實。由當時住在平定縣城的山西省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第5團慷慨相助,每人配發(fā)了一支槍,十發(fā)子彈。宣傳發(fā)動,募集兵員,月底便成立了四百余人的昔陽縣第一游擊大隊,由129師派來的鄒善芳任政委。
此時,戰(zhàn)爭氣氛日趨緊張。根據新的形勢,趙光寅帶領吳珂楓、陳頡宇等撤退至東冶頭鎮(zhèn),李之實、馬希賢等留在縣城堅持工作。游擊大隊也留縣城附近活動。
在東冶頭村北高地一座教堂,趙光寅他們定居下來,開始辦公。都很年輕,革命熱情似火,也深知此行肩負任務重大。昔陽縣中東部腹地廣闊,即使縣城被敵人占領,這里也足可保存革命火種,照樣可以星火燎原。而東冶頭,乃至皋落,則是這一大片區(qū)域的中心和鎖鑰。下車伊始,趙光寅們召集當?shù)貭廾藭T安排畢工作,便分頭扎入群眾之中。東冶頭及附近的靜陽、蔥窩、前巖,正在秋收的田里,貧苦而簡陋的農家院中,集市期間的街頭,到處有他們活動的身影。陳頡宇是個女同志,操著外鄉(xiāng)口音,和老婆婆、小媳婦們拉呱得挺熱火呢。共產黨的抗日主張,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形勢,全民動員抗日的重要,大道理加小道理,開始消弭著人們心中的恐懼,抗日熱情漸漸被點燃。
10月25日,129師386旅政治部主任王新亭帶領政治部和771團一部,來到東冶頭。一來,就召開軍隊及地方抗日干部會議。王主任好口才,又分析形勢,又聯(lián)系實際,把中國共產黨的抗日主張,紅軍東渡黃河進入山西的任務,講了個透。王新亭問,抗日的組織建立起來了沒有?沒有個組織團結群眾不行?。≮w光寅說,我們來到這里時間不長,正準備成立二區(qū)(東冶頭屬昔陽縣二區(qū))戰(zhàn)地動員委員會呢。王新亭就同他們商量搭配動委會干部架子,由趙光寅任主任,公開打出動員抗日的旗幟。
陳賡旅長率386旅到來,趙光寅們異常高興。部隊一住下,他們便以動委會名義發(fā)動群眾慰問八路軍。大街小巷,貼著標語,“歡迎八路軍!”“慶祝七亙大捷!”“軍民動員,將日寇趕回老家!”村外河灘大井旁,擺放著七亙大捷的戰(zhàn)利品。堆積如山的炮彈、子彈、無線電器材、鋼盔、黃呢大衣、成馱的洋白面,還有許多騾馬,幾天前還為日本人侵略中國服務,而今已是我們的了。參觀的群眾絡繹不絕,趙光寅、吳珂楓、陳頡宇邊看邊對大伙講說,日本鬼子并沒什么厲害,只要咱們中國軍民團結奮斗,一定能夠打敗他們!
11月1日 揮師晉東
日軍“圍魏救趙”,以夾攻太原解晉北之危的行動,加劇了娘子關作戰(zhàn)的緊張。而閻錫山兵力多在忻口,后方空虛,對娘子關防御部署較晚,在敵迂回進攻的緊要關頭,這里的守軍竟放棄一線要隘陣地向后撤退。10月26日,正太線重鎮(zhèn)娘子關落入敵手。此時,八路軍386旅的七亙伏擊戰(zhàn)正緊張進行。
奪取了娘子關的日軍川岸西進兵團,由敵20師團和108、109師團各一部組成,川岸文三郎中將為統(tǒng)帥。此人兇神惡煞,氣焰囂張,根本不把中國軍隊看在眼里。于前日(10月30日)占領平定縣城后便揮鞭西向,開始實施其夾攻太原的計劃:一路,沿正太鐵路右側的平定、陽泉、壽陽進逼榆次,直攻太原;一路,由20師團27旅團31聯(lián)隊及炮兵中隊在正太鐵路左側,沿公路與正面部隊并行行動。
同時,日軍109師團31旅團的135聯(lián)隊及一個炮兵中隊,由晉冀邊界的元氏,經九龍關進入昔陽縣境,也企圖經正太路左側的公路向太原進發(fā)。
敵人氣焰囂張,虎視眈眈,志在必得。就看我們怎么與之斗智斗勇了!
娘子關激戰(zhàn)開始不久,為阻止和遲滯日軍西進,穩(wěn)定晉東局勢,八路軍總部調動兵力,除129師386旅奉命開赴晉東作戰(zhàn)(打了著名的七亙伏擊戰(zhàn))外,朱德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各率八路軍總部一部,林彪率115師343旅,徐向前率129師365旅768團,分別從總部所在的五臺山出發(fā),南下馳援娘子關。
早在9月25日平型關大捷后第五天,林彪率115師由晉北云霧嶺、金山鋪南下五臺山,馳援從正面戰(zhàn)場敗退下來的國民黨軍隊。侵入山西的日軍此時仍由繁峙方向向南推進。115師按總部命令,向娘子關開拔。
10月的黃土高原,刮著塞外吹來的寒風。清晨,衰黃的草葉上披著一層薄薄的白霜。剛剛在平型關大捷取得重大勝利,令八路軍威名大振的115師將士翻山越嶺,在崎嶇的山路上,懸崖峭壁間,急速趕路。下雨了,泥濘的山路一步三滑,戰(zhàn)士們跌倒了,爬起來再走。天冷氣候寒,身上薄薄的夾衣,裹不住戰(zhàn)斗豪情在胸膛燃燒。山峁峽谷間,雄壯的口號聲此起彼伏:“為保衛(wèi)山西而戰(zhàn)!”“為保衛(wèi)太原而戰(zhàn)!”“發(fā)揚平型關戰(zhàn)斗精神,再給敵人一個殲滅性打擊!”行軍間隙則召開軍人大會、干部會、討論會、黨支部會,不斷激勵將士們的政治熱情。討論會上,不少戰(zhàn)士一對一打賭,看誰在肉搏中繳槍多,捉馬多。
連續(xù)七天行軍,部隊已進入平定縣境,眼看就要與敵人短兵相接了,一個不幸消息突然從前方傳來:國民黨軍抵抗不住日軍進攻,娘子關在26日被日軍占領。等到部隊到達正太路上的陽泉時,平定縣城也于30日落入日軍手中。
鐵路側畔,一片寧靜。柳樹襯托著秋陽,村莊空無人煙。不時有飛機從頭頂掠過,轟炸聲從遠方傳來。丟失了娘子關的國民黨軍退至壽陽城東構筑的防線,也被日軍沖垮,軍情萬分緊急。根據八路軍總部命令,115師將士們馬不停蹄,于29日從陽泉西面越過正太鐵路向南挺進,30日進駐壽陽城南張靜鎮(zhèn)。
此時,徐向前副師長率領129師769團,由五臺出發(fā),連夜經盂縣,在平定的賽魚、測石越過正太路,已抵張靜鎮(zhèn)。769團為129師下轄兩個團中唯一東渡黃河作戰(zhàn)的部隊(770團留守陜北),剛剛于10月19日在陳錫聯(lián)團長指揮下,夜襲代縣陽明堡日軍前線機場,取得殲敵一千余、擊毀敵機24架的重大勝利。昨日(31日)與115師343旅會合,在崎嶇山路急行軍,進入昔陽縣的沾尚鎮(zhèn)一帶。
本日,急欲立功請賞的日軍川岸文三郎,已遣20師團27旅團31聯(lián)隊一部進抵平定縣南與昔陽縣交界的范家掌,直逼沾尚鎮(zhèn)。
在昔陽縣的版圖上,南北走向的陡川山——沾嶺山猶如一道天然屏障,于縣域西部巍然雄峙。其東的遼闊腹地為山地丘陵,百川匯聚的松溪河于山間峽谷間蜿蜒流入境外的滹沱河,屬海河流域。其西是海拔一千六百多米的高垣,與中東部落差八百余米。高山危峰,峽寬谷深,為瀟河、清漳河源頭,入汾河,屬黃河體系。俗稱之為嶺西地區(qū)。
由縣域腹地登高進入嶺西,眼前頓時開闊,山間林茂,平地灘廣,那條經東冶頭鎮(zhèn)、縣城蜿蜒而來的簡易公路,橫貫全境,向西可達太原。北面瀕臨平定縣,有山路可入。沾尚鎮(zhèn)為嶺西地區(qū)的經濟文化中心,自古有集市交易。敵軍的意圖很明顯,從平定,從昔陽城,均可經此直搗龍城太原。
沾尚鎮(zhèn)向西里許有個坡底村,七十多戶人家,靜臥于瀟河谷地。前日,一伙穿灰衣服的軍人駐扎此地。戰(zhàn)士們不擾民,守紀律,還幫著群眾做事,樣子親切和靄。惟有一戶人家的新院布有崗哨警衛(wèi),房頂扯著鐵絲織網的天線,頗為神秘威嚴。
這戶人家還有處老院子,門口同樣站著警衛(wèi)。有著當?shù)貍鹘y(tǒng)特點的四合院里,北面一明兩暗的正窯住進一位四十多歲的老軍人,濃眉厚唇,面容和善。后來人們才知道,這是八路軍總司令朱德,進駐坡底的便是由他率領的八路軍總部部分人員。10月中旬,朱總司令在總部召開八路軍領導干部會議。18日娘子關吃緊,即率隊由五臺山南下,經盂縣、壽陽,過正太路,路經坡底村暫住。
年輕的房主人忙前忙后地熱情招待,被朱總司令叫住了。
“你叫啥子名字?”
“劉州?!甭曇粲悬c顫顫地。
“多大年歲咯?”
“28歲?!?/p>
“好年輕咯?!敝斓孪褚娏死相l(xiāng)親,問詢家有幾口人,收成怎么樣?他拉這位房東坐下,親切地告述,我們是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是人民的隊伍,是為人民服務的。八路軍有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同國民黨軍隊根本不同。只要有共產黨八路軍領導抗戰(zhàn),一定能夠取得抗日戰(zhàn)爭最后勝利?,F(xiàn)在日軍已逼近山西,我們要軍民團結一致,搞好堅壁清野,共同抗日。
一席話拉近了八路軍統(tǒng)帥與一個普通農民的距離。劉州覺得,眼前這個穿著軍裝的老漢也像莊稼人那樣實在淳樸。
富戶劉沖,兒子在太原讀書時就加入抗日隊伍,他算個鄉(xiāng)村開明紳士。劉沖欲請朱總司令吃飯,部隊回復,八路軍不擾民,婉言相拒。他便直闖總部,反復陳明盛情,終于如愿。飯間,總司令與他攀談,像兩個農民在對話。朱德說,抗日是全民族的大事,需要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喲!劉沖連連點頭。隨后,他把家里的兩頭肥豬趕到總部,說是讓戰(zhàn)士們改善改善生活。
明天總部就要離開了。是日晚,日子還算殷實的劉州提出要捐12擔小米給部隊。朱德聽說了,叫他到跟前,拿出一塊懷表,說:“這是我從前線帶回來的。送給你,做個紀念?!?/p>
本日,八路軍總部一部由彭德懷副總司令率領,經忻縣、太原、榆次、壽陽,到達沾尚鎮(zhèn),也駐坡底村。
坡底、沾尚一時云集了八路軍的領導核心。這方天空,電波傳送著命令、指示,回輸著戰(zhàn)況、捷報,一時熱鬧非凡。
此時,在沾尚鎮(zhèn)30里外的縣城,129師政委張浩正緊張工作。
參加完在五臺召開的八路軍領導干部會議,10月18日,張浩和劉伯承師長抵達平定縣義井村。根據當?shù)氐目谷招蝿?,劉、張在這里派出秦基偉、賴際發(fā),率領129師教導五連及部分干部,協(xié)同晉中黨組織開展昔陽、和順、壽陽、榆次、太谷等地的游擊戰(zhàn)爭。當日下午,劉師長即到馬山村召開營以上干部會議,由此拉開了129師師部及386旅進入太行山的序幕。張浩政委則在接見中共正太特委負責人后,同參謀長倪志亮一道,率部分兵力和師宣傳隊抵達昔陽縣組織抗戰(zhàn)工作。
張浩一行來到昔陽,師部駐扎于縣城外的鐘村,其他人員分駐于城郊河西、留莊一帶。在鐘村,張浩政委和剛建立的昔陽縣黨組織負責人趙武成談話,具體指導中共昔陽縣工委的工作。師宣傳隊則在縣城及周邊村莊張貼標語,散發(fā)傳單,表演節(jié)目。
共產黨、八路軍擅長于開動輿論機器宣傳動員群眾,猶如播種機,走到哪里就將抗日的思想傳播到那里。這樣的宣傳與當?shù)氐目谷樟α烤o密配合,不啻為種子在土壤里發(fā)育生長注入陽光、水分。
早在張浩他們到來之前,769團作戰(zhàn)路經昔陽縣城時,宣傳隊在城皇廟演戲。夜黑天高,露天劇場站滿縣城及其附近居民。開戲前,團宣傳股長漆遠握和縣犧盟會特派員趙光寅先后登臺講演,抗日救國的道理,軍民團結抗戰(zhàn)的意義,日寇必亡的形勢分析,一經他們口中說出,便如春雨潤物,點滴積累成群眾心底的覺悟。講到日軍向華北增兵,急欲進攻太原時,趙光寅將話鋒一轉,大聲問:“敵人已經打到家門口,我們應該怎么辦?”臺下一陣沉默。突然,有人高喊:“要求政府實行合理負擔,減租減息!”“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力出力,有槍出槍!”“減輕人民負擔!”明眼人知道,“合理負擔”“減租減息”是犧盟會當前發(fā)動群眾抗戰(zhàn)的主要工作,閻錫山的縣政府有好多阻力呢。但人們不一定知曉,帶頭喊口號的乃是縣犧盟會的李進軍、李經寬、王久敬;更不清楚這是宣傳隊、犧盟會共同策劃導演的雙簧戲。喊聲既出,一石激起千重浪,演出現(xiàn)場沸騰了,人群中爆發(fā)成抗爭的海洋:“減租減息!”“合理負擔!”“有錢出錢!”……戲場頓時成為了抗日動員會。
386旅在東冶頭鎮(zhèn)休整三天,獲悉情報:日軍109師團31旅團135聯(lián)隊及炮兵中隊約2000人,已于10月30日由河北元氏經贊皇,過昔陽縣九龍關,夜宿松樹巖村、王寨村??偛棵?29師386旅在昔陽境內襲擊日軍,阻止拖延敵人西進之進程。于是,部隊離開東冶頭鎮(zhèn),開赴縣城北面王家莊、渡海一帶集結,準備伏擊侵昔日軍。
本日晚,386旅又奉命連夜急行軍,將伏擊陣地轉移至縣城西南巴州、洪水地段。但到那里一看,丘陵不大,溝壑不深,并不適合打伏擊。劉伯承師長、陳賡旅長查看地圖,當機立斷請示總部,將部隊帶到縣城東南的黃巖底、鳳居一帶。
劉伯承師長坐鎮(zhèn)五里外的小瓦邱村指揮。
11月2日 黃巖伏擊
從王寨進昔陽縣城,需沿松溪河谷,經那條通過東冶頭的公路直達。途中必經的南界都村口,有一條往南的山路,與通縣城的公路構成個“丁”字。山路往里,山巒連綿起伏,峭壁陡立,中間是個時寬時窄形似葫蘆的大河谷。劉師長看中了這里的有利地形,決定在這里打一場伏擊戰(zhàn)。
昨日晚間,386旅到達這條山路中段的鳳居、川口村。此時,日軍夜宿東冶頭鎮(zhèn),與我軍相距區(qū)區(qū)二十余里。趕快部署,全旅參戰(zhàn)。771團埋伏在鳳居村西山上,用少數(shù)兵力向黃巖底村游擊警戒。772團在黃巖底至鞏家莊間的平頭山布陣,趁著夜幕構筑工事。
晨6時,設伏完畢,黃巖底河谷儼然擺成一個嚴絲合縫的布袋陣。
關鍵是如何誘敵改變既定行道,“請君入甕”。7時許,早在南界都村外山上隱蔽的771團40人小分隊,偵察到日軍先頭部隊露頭,立即射出第一批子彈,且打且退至鳳居西面高地??裢娜哲姼F追不舍,步步跟進。那知零星的遭擾只是釣魚上鉤的誘餌,待日軍主力進入布袋陣,771團便以密集火力封鎖谷口,從天而降的機槍彈、手榴彈織成火網,打得敵人暈頭轉向,陣容大亂。日軍組織火力反擊,雙方頓成攻守之勢。但戰(zhàn)場太狹窄了,不便敵軍進攻,我也無余地出擊,對峙直至11時,不分勝負。日軍無奈,退至黃巖底村外河壩下,架起四門火炮朝我鳳居陣地轟擊。771團于側翼集中全部輕重火力,居高臨下突然噴薄,日軍猝不及防,兵力既無法展開,火力也不能發(fā)揚,只得坐以待斃。此時,埋伏于河谷東面山上的772團抓住戰(zhàn)機,以迅雷之勢于側翼向山下猛烈射擊,直打得敵軍龜縮谷底,前進不得,后退不能。
日軍指揮官氣急敗壞,惱羞成怒,命令大炮集中向772團3連陣地狂轟。一個多小時的炮擊,炸得黃土翻騰,黑煙遮天。而我軍掩體在山梁制高處,戰(zhàn)壕挖得深,還向山后挖出幾道丁字型壕溝。敵炮轟擊時,只留少數(shù)兵力在前方觀察,主力則沿丁字溝撤至后山。炮擊一停,日軍重新組織約500兵力向山上反沖鋒,3連戰(zhàn)士迅速進入戰(zhàn)壕隱蔽,不動聲色,待日軍距離40米時,數(shù)十枚手榴彈一齊甩出去,“轟”“轟”“轟”爆炸聲響起。與此同時,全團組成交叉火力網,日軍赤裸裸地暴露無法隱蔽,山坡上躺下一具具尸體。日軍如此三次反攻,均以失敗告終,不得不退至黃巖底村內及村邊池塘中抵抗。因出擊不便,敵軍又有地形隱蔽,陳賡命令部隊撤出戰(zhàn)場,結束戰(zhàn)斗。
本日晚,在十余里外的趙壁村駐扎。劉伯承師長也隨師部到趙壁。
這次被稱作黃巖底戰(zhàn)斗的伏擊戰(zhàn),386旅以二人受傷的代價,擊斃日軍三百余人、騾馬四百余匹,還繳獲一百余匹戰(zhàn)馬,二百余支槍,一部電臺,以及大批軍用物資。
鳳居、黃巖村前的河灘、山溝,到處可見日軍死尸及死傷騾馬。僥幸逃脫的殘余隊伍,部分取道鳳居西的虹橋關,夜宿閻莊窩、后莊;大部退出黃巖河谷,到南界都宿營。
386旅以輝煌戰(zhàn)績,向昔陽抗日民眾發(fā)出第一聲問候!
386旅離開東冶頭后,日軍西進的消息越傳越緊,形勢驟然緊張起來,村里群眾紛紛疏散逃離。趙光寅決定留下他和吳珂楓、陳頡宇,其余十余名犧盟會工作人員全部轉移。直道昨日,日軍眼看就要到東冶頭了,趙光寅等三人才將所有行李、衣服、書籍全部埋藏起來,每人只背支步槍,從東冶頭鎮(zhèn)撤離。
離開東冶頭,找上級?找部隊?到哪里去找呢,一時拿不定主意。聽說386旅正在黃巖底打仗,他們便尾隨而來,冒著危險,輾轉反側,終于在趙壁村找到129師師部。師政治部副主任宋任窮接見了他們。宋主任給他們分析,當前日軍的氣焰非常囂張,占領了石家莊,又兵分兩路夾攻太原,抗日形勢非常嚴重。說著,拿出一張地圖,“你們看,東冶頭鎮(zhèn)處于山西與河北的咽喉要道,戰(zhàn)略地位非常重要,雖然已落入敵人手里,但那里可是開展敵后斗爭的重要陣地,絕對不可放棄。你們需要回去開展游擊戰(zhàn),組織發(fā)動群眾,騷擾破壞敵人,配合八路軍作戰(zhàn)。”宋主任答應,“部隊派幾名干部幫助你們?!?/p>
抽掉軍隊干部到地方工作,是八路軍發(fā)動全民抗戰(zhàn)的重要策略。一個個軍隊干部(大多是老紅軍),就是一粒粒種子,在人民群眾中發(fā)芽開花。
黃巖底戰(zhàn)斗剛結束,趙光寅、吳珂楓、陳頡宇便會同129師派出的康先海、王蓋朝等八人,冒著尚未散盡的戰(zhàn)場硝煙,秘密返回東冶頭鎮(zhèn)附近的蔥窩村。
八路軍在黃巖河谷鏖戰(zhàn)之時,閻錫山任命的昔陽縣縣長閻聚寶卻在嶺西邊界猶豫徘徊。
早在10月下旬,傳聞日軍向昔陽進犯,縣城機關、周邊村鎮(zhèn)開始陸續(xù)撤離。月底,縣城及周邊村莊已十室九空。眼看農歷十月一已到,按習俗,該上墳燒紙,祭奠去世的親人。而此時的村野田路幾乎空無一人,蕭條寂寥,只聽得野雀啼鳴,真有點“萬戶蕭疏鬼唱歌”的氣氛。
縣犧盟分會特派員李之實、馬希賢等卻仍在縣城堅持。時局緊張,他們不能亂。在當時共產黨尚未公開之前,犧盟會就是人們心中的主心骨。那時,犧盟分會已在縣級機關單位舒枝展葉,舊政府的下層職員,不少均為犧盟會員,僅公安局就有會員11名,成立有犧盟小組,王殿邦任組長。舊政府的《新生周報》則是犧盟分會的會館,常有會員來此秘密接頭,交流情況,安排工作。
一天,《新生周報》主編、縣犧盟分會執(zhí)委李正明,將公安局警員、也是犧盟會員的王殿邦悄悄叫去,告訴他一個聽來的消息:縣長閻聚寶準備撤退,叫他注意觀察動向。
果然,昨日一大早,縣城還沒有完全醒來,閻聚寶帶領公安局長符文翰、公道團長郭玉潤等一幫官員,騾子馱著滿馱的的銀元、法幣、大煙土,悄悄打開城南門,匆匆向洪水川方向逃竄。同行的,還有在押的監(jiān)牢犯人。偌大個縣城冷清清地,只留下寥寥幾個糧食局、差務局人員,拿著已蓋好公章的白紙條,等待應付過路的軍隊。
縣犧盟會李之實、馬希賢、李正明、李進軍等趕緊尾隨而去。
走徹洪水川,在紅占村入嶺西,沿清漳河谷,是日,一行人到達昔陽境外10里的和順縣紫羅村。
到達不久,一個是犧盟會員的警察向王殿邦匯報,他從符文瀚那里得知,夜晚人們入睡后,閻聚寶們準備偷偷分掉帶出來的財產,各自逃命。王殿邦不敢怠慢,趕忙安排幾個是犧盟會員的警察分別監(jiān)視閻、符兩人的行動,并派專人看守帶出的貴重物品,隨后趕到李之實處匯報。
129師師部部分人員其時在紫羅村駐扎。李之實向他們反映了閻聚寶的動向,請求協(xié)助制止。
正說話間,閻聚寶氣咻咻地跑來,一進院子就嚷嚷:“昔陽縣公安局的警察要造反呀,竟敢限制縣長的自由,不讓我和符局長見面。這成什么體統(tǒng)!”
閻聚寶乜斜一眼旁邊坐著的李之實,放大聲音,“快,快,快,把監(jiān)視我們的警察全部抓起來!”
129師師部派出一個連去做工作,將全體人員集合到一塊,首先和藹地問警察:“你們?yōu)槭裁匆扇讼拗瓶h長行動?。俊?/p>
眾人七嘴八舌。
“他們要把昔陽積存的貴重物品瓜分逃命,那可是人民的血汗啊,我們不同意!”
“我們的家都在昔陽,敵人占了縣城,農村還在農民手里。他們賺得昔陽人民的錢,吃著昔陽人民的糧,為什么不保護昔陽人民?”
“閻司令長官提出守土抗戰(zhàn),為什么不按命令辦事?”
129師代表肯定了警察們的行動是正確的,是愛國的表現(xiàn)。政府官員的主張是錯誤的。我們都是中國人,大敵當前,國難當頭,人力、財力都應動員起來,共同對付日本侵略者,才有出路。你們人不能散,財產不能分,只能團結一致,共同抗日。至于害怕不安全,我們可以派部隊保護政府歸政。
李之實、馬希賢也講了國共合作、統(tǒng)一戰(zhàn)線、團結抗日的道理,希望政府深明大義,以全縣利益為重,好好組織抗戰(zhàn)。
一句句話像炮彈,重重打在閻聚寶的痛處。是呀,閻督軍有指示,你又是昔陽縣的長官,有什么理由臨陣脫逃呢?這家伙無理可言,卻又詭辯:“誰說我們要分財產各自逃命呢,我們是到臨汾去,還要抗日呢!”
129師代表呵呵笑了,“這就對了嘛,守土抗日,人人有責。何況是一方官員!”
11月3日 布兵沾嶺
11月的沾尚地區(qū),注定要燃起戰(zhàn)火,硝煙彌漫。日軍20師團27旅團31聯(lián)隊10月底便陳兵范家掌,急欲經過沾尚鎮(zhèn)西進;是日,侵占昔陽城的日軍109師團31旅團135聯(lián)隊也未消停,立腳未穩(wěn)便向沾尚撲來。川岸文三郎欲將這兩部分兵力在沾尚整合,沿公路同正太鐵路右側的日軍平行線前進,對太原形成鉗制之勢。戰(zhàn)亂,戰(zhàn)火,戰(zhàn)斗,過多地掩蓋了寒風雪靄,顛覆著荒村野灘本該有也曾經有的平靜安寧。
朱德、彭德懷率八路軍總部先后離開坡底,今日于馬坊會合。沾尚地區(qū)只留下林彪所率115師343旅,徐向前所率129師769團。按照總部指令,兩部均歸林彪統(tǒng)一指揮。同時,調遣剛剛打了黃巖底戰(zhàn)斗的386旅急行軍向沾尚地區(qū)靠攏,以期增援。
箭在弦上。
在林彪住地,343旅旅長陳光正在請戰(zhàn)。這位經歷過中央蘇區(qū)反圍剿斗爭,長征時擔任紅一軍團3師師長,率部擔任前衛(wèi)強渡烏江、飛奪瀘定橋的老紅軍,性格倔犟,耿直剛烈。在平型關戰(zhàn)斗中,參戰(zhàn)的343旅由師長林彪直接指揮,他這個旅長等于閑設。這次繼平型關之后的重大戰(zhàn)斗,他欲一顯身手。
陳光直言,“我曾帶隊走過廣陽大川的十多里山路,彎曲蛇行,兩邊是陡峭山崖,和平型關的地形相似。應該在這里再打一場平型關大捷。”
林彪聽后,嘴角微露一點笑意。大概想起平型關大捷的快意了吧,便說,“這又是一口天然設伏的活棺材!”
但隨后想了想,猶豫了。林彪一向疑心重。在戰(zhàn)場,這或許是謹慎細致,而在平時,很可能導致羨慕、嫉妒、恨。
這時林彪想的是兵力。115師的344旅由師政委羅榮桓率領尚在五臺地區(qū),343旅獨立團明天下午才能趕到,投入的兵力只有343旅685、686兩個團……
陳光見狀,忙手拍胸膛,顯得把握十足,“請放心,我們一定能打勝這場戰(zhàn)斗!”
林彪仍不松口,“叫你指揮,相信會取勝。但如果打成膠著狀態(tài),造成兩個團重大損失呢,685、686團可是115師最硬的兩個拳頭啊,是長征留下的火種??!平型關戰(zhàn)斗就損失了一千多……”
他要陳光親自查看地形后再作決定。
該老天成全陳光,廣陽的地理形制確乎為理想戰(zhàn)場。
位于沾尚鎮(zhèn)與壽陽縣松塔鎮(zhèn)之間的廣陽是個古村落,不足200戶人家,唐代時曾為平定州州城。“荒村那識唐漢名,廢址參差秋草生。古今心傷陵谷變,廣陽村是廣陽城”,古人筆下,幾多滄桑。周遭皆為南北走向西高東低的山嶺,丘巒疊嶂,溝壑縱橫,山上林木疏落,便于部隊隱蔽。村東村西為四十里瀟河河谷,那條通往榆次、太原的簡易公路從谷中穿過,由于年久失修,黃土彌漫,砂石堆積,山洪沖刷,已然似路非路,似河非河。而河谷寬闊且平坦,最寬處一里半地。這樣的地勢自古就為兵家青睞。唐至德二年(757年),史思明率兵圍攻太原,久攻不克。唐敗退樂平(昔陽縣故稱)的故關守將張奉璋在廣陽河谷設伏,利用有利地形,一舉殲滅了經此回山東搬運攻城器械的三千余叛軍。
陳光帶領參謀長陳士榘等實地察看后向林彪匯報,林彪決定伏擊戰(zhàn)由陳光指揮。
陳光時年30歲,正是血氣方剛年歲。他帶幾個參謀由當?shù)叵驅бI來到龍門口山頭勘察,眼前廣陽以南的兩山夾谷一片開闊。陳光不愧為軍事專家,復制平型關模式,但不因襲,因地因時因勢而制,從實際出發(fā)。廣陽不同于平型關,谷寬峽長,須在山上突襲后,于山谷間隔離敵軍,分塊殲滅。同時,打回援也是重點。廣陽至松塔一馬平川,日軍先頭騎兵回援只在轉瞬之間。如若擋不住回援日軍,廣陽設伏就會全盤皆輸。要將敵人援軍堵到離廣陽較遠的地方來打,還需先于敵人主動出擊,打援必勝。于是決定,他親自指揮打回援,旅參謀長陳士榘具體指揮廣陽圍殲。
陣地于各處要津鋪開。686團第1、3兩營為突擊隊,埋伏于公路南面瑤村至小寒村以北高地,向廣陽東突擊;685團主力占領廣陽村南狼窩溝和北山,一部配合686團出擊,其余選擇陣地主動出擊,打回援日軍。129師769團分三處伏擊:1營設伏廣陽北,截擊廣陽退敵;2營在沾尚鎮(zhèn)后,鉗制平定方面的援敵;3營則在大寒口后山設伏,協(xié)助主力部隊圍剿日軍。
為遲滯削弱進犯日軍和掩護主力部隊進入伏擊地區(qū),686團第2營由旅政委肖華帶領,昨日先行于沾尚以東的大杏莊、馬道嶺、北頭構筑工事設伏。陡泉山是個分水嶺,分別位于山上山下的馬道嶺、大杏莊,距日軍所占之范家掌均不到十里。
各團進至埋伏地域勘察地形,部署兵力,研究突擊方案,召開會議戰(zhàn)前動員。
陳光沿途查看設防情況。大寒口后山是769團3營的伏擊陣地,由副旅長汪乃貴帶領。在這里,陳光見到了769團團長陳錫聯(lián)。23歲的陳團長精干英俊,活力四射。一見陳旅長,便立正敬禮。
陳光握住他的手說,“你是咱們八路軍最年輕的團長?。∑嬉u陽明堡機場,炸毀敵人24架飛機,名震中外,了不起,了不起!”
“那是3營官兵的功勞。可惜我們的趙崇德營長和二十多個戰(zhàn)士犧牲了……”陳錫聯(lián)哽咽了,指指身后潛伏的戰(zhàn)士,“這就是3營。”
陳光急步趨前,握著戰(zhàn)士的手稱贊,“你們是英雄?。 ?/p>
戰(zhàn)士們紛紛立正敬禮,齊聲喊出,“發(fā)揚光榮傳統(tǒng),打贏廣陽伏擊戰(zhàn)!”
參謀長陳士榘接受任務后,也到埋伏現(xiàn)場觀察。旅部就設在686團3營背后的山上。他和686團團長李天佑相跟前行不遠,來到3營陣地。戰(zhàn)士們正在一片小樹林中三三兩兩坐著,背靠背取暖。天冷,睡不著,話題不離與日軍較量。
一個參加過平型關戰(zhàn)斗的戰(zhàn)士,跟戰(zhàn)友談論他心中的日本兵,正談得起興呢,忽見參謀長、團長站著靜聽,激靈一下站起敬禮,聽聲音,面有羞色,“首長,你們說日本兵是不是也是人,跟咱們中國人差不多,根本不是什么三頭六臂,對吧?”
李團長鼓勵戰(zhàn)士,“日本兵根本沒什么可怕,只要勇敢地打,他們不是咱們的對手?!?/p>
陳參謀長反復囑咐,“現(xiàn)在的關鍵是隱蔽好,別讓敵人發(fā)現(xiàn),準能打個大勝仗!”
115師進駐沾尚第二天,即10月31日,343旅在馬道嶺的警戒部隊發(fā)現(xiàn),陡泉山下,日軍約60人的先頭偵察分隊向前運動,遂開槍射擊。一陣猛烈的槍聲過后,敵軍向北龜縮回10里外的范家掌。
昨日正午1時,日軍20師團27旅團31聯(lián)隊先頭部隊約六七百人前行,隨后有步兵千余、騾馬七八十匹,浩浩蕩蕩從范家掌出發(fā),分兩路向沾尚進發(fā)。一路從山下的大杏莊迂回登山。在大杏莊工事埋伏的686團2營5連看得清楚,待敵軍距離陣地百米之內時突然開火,敵軍措手不及,慌忙抵抗。我軍居高臨下,擊退敵軍。隨后迅速向馬道嶺轉移,與2營主力會合。日軍出師不利,前進緩慢,直到下午5時才攀登上陡泉山。
另一路則直走分水嶺故道。山路陡峭,行軍艱難。剛過山埡白虎關,還沒顧得上喘一口氣,馬道嶺兩側山上突然有槍彈瓢潑大雨般射出。敵軍倉皇間于山下架起十余門火炮,欲掩護步兵向2營陣地進攻,但經不住我軍交織火力的嚴重殺傷,被迫后退。天漸漸暗了下來,2營趁著黃昏夜幕的掩護,轉移至北頭村北山。
此次阻擊,擊斃敵人八十余名。在敵軍飛機、火炮猛烈攻擊下,馬道嶺的簡易工事盡被摧毀。
從馬道嶺轉移時,2營將士反復動員老鄉(xiāng)暫時撤離,堅壁清野。夜色沉沉,老鄉(xiāng)們扶老攜幼,跌跌撞撞來到山間田野躲避。有個中年人,戰(zhàn)士去動員,他正端個碗正坐在炕上吃酸菜湯饸饹。馬道嶺是瀟河源頭,泉水清潔,漚出的酸菜遠近聞名,做出的酸菜飯也特別香甜。戰(zhàn)士們再三勸說,他卻像無事人似地,只顧埋頭吃饸饹,不想離開。勸急了,就固執(zhí)地說,“我個做買賣人,日本人能把我怎樣!”說不動,只好由他。
今日拂曉,2營在瑤村高地歸隊。
白天無事。晚7時,夜幕拉了下來,占領沾尚的日軍陸續(xù)出發(fā)。開始,沿途遭遇小股八路軍的抗擊,只得蚯蚓般慢慢蠕動。343旅小分隊的阻擊意在為主力部隊爭取戰(zhàn)備時間,日軍卻誤以為小股游擊隊,不足為懼,放開膽子向八路軍為他們挖好的墳墓走去。
11月4日 激戰(zhàn)廣陽
清晨7時,天剛蒙蒙亮,四千多日軍正大模大樣朝廣陽進發(fā)。先頭是兩個騎兵連偵察搜索,隨后一個步兵連,中間為大炮、裝甲車和成批的騾馬輜重,兩個步兵連殿后。天上嗡嗡地飛著兩架飛機,為地上的日軍助威。
初冬的朦朧晨曦中,一群人馬在40里瀟河谷長蛇般蠕動。每過一地,自有我軍預先設在各處山頭的觀察哨,或甩動帽子,或搖動樹枝,如古代戰(zhàn)場的烽火臺,一處接一處傳遞著信號。
陳士榘、李天佑不時舉起望遠鏡,捕捉隱隱約約的信號。
下午3時,終于等到師部的戰(zhàn)斗指令,日軍20師團27旅團31聯(lián)動已全部離開沾尚,殿后的只有兩個步兵連,沒有炮車。我斷后隊伍正在胡封山上射出零星槍彈,促其進入。此時,日軍先頭部隊早已到達廣陽以西20里的松塔鎮(zhèn),一條長長的尾巴在廣陽附近慢慢拖著。
正是打伏擊的好時機。
旅指揮部迅速發(fā)出指令,“咣”地一聲信號槍響,廣陽周邊突然射出猛烈火力,山間、叢林、村落,686、685團勇士們瞬間猛虎般殺出,喊聲四起,步槍、機關槍、手榴彈、迫擊炮震天動地。日軍猝不及防,頓時不知所措,被壓在河谷里,進退不得。最麻煩的是輜重,又笨又重,槍聲一響,統(tǒng)統(tǒng)停滯,騾馬亂竄,相互踐踏,陣腳大亂。負責保護輜重的日軍拉開長長的隊形,利用溝坎、山洼組織進攻,輜重兵也投入戰(zhàn)斗。八路軍戰(zhàn)士則大喊著沖下山來,迅速將日軍分割成數(shù)段,分別包抄圍殲。硝煙與塵土共舞,廝殺聲和槍炮響齊鳴。
686團1營包圍了日軍兩個步兵中隊,日軍狗急跳墻,強占路旁塄坎,拼死頑抗。由猛烈炮火掩護,1營戰(zhàn)士們沖入敵陣,舉起刺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格斗。短兵相接,手起刀落,日本兵頭顱紛紛落地。有幾個戰(zhàn)士與敵兵抱打在一起,相互撕扯咬啃,河灘、沼澤留下斑斑血跡。一伙日本輜重兵看到陣勢不好,慌忙丟下騾馬,跑上北坡企圖逃命,卻被我軍在南坡架設的迫擊炮一陣怒吼,北坡立刻躺下一具具死尸。
在河谷東段,3營戰(zhàn)士與二百余日兵混戰(zhàn)一起。日軍困獸猶斗,冒死突圍。我軍用刺刀、手榴彈、大刀與敵搏殺?;鸸鉀_天,血映夕陽,直殺得敵軍死尸橫陳。有的日兵妄圖憑借樹木抵抗,被我戰(zhàn)士一躍而起,連樹帶人,一刀腰斬。
在西段,685團2營用步槍、機槍封鎖三百余妄圖突圍的日軍。敵機槍一連撂倒我二十余名戰(zhàn)士,1連1排戰(zhàn)士怒不可遏,眼冒金星,疾步繞行至兩側,一陣手榴彈冰雹般落下,日兵頃刻血肉橫飛。2營立刻化作排班作戰(zhàn),逐片逐段包圍搜索。發(fā)現(xiàn)有的日軍成伙躲在石崖底下,也有逃竄至附近村莊,戰(zhàn)士們便乘勝追蹤,一舉殲滅。
戰(zhàn)斗正在進行,在瑤村山上陣地,忽然發(fā)現(xiàn)有個人匆匆跑來。警衛(wèi)兵將他帶到旅政委肖華跟前,一看,“你不是馬道嶺村那個老鄉(xiāng)嗎?當時不肯撤退,現(xiàn)在怎么跑到前沿陣地來了?”那人氣喘咻咻,灰塵拂面,說:“我是來向咱們部隊報告敵人情況的?!闭f著,臉上顯出羞愧,“那天我不該不聽首長的話。日本鬼子占了俺村,我被抓住。夜晚他們要殺我,黑暗中,只聽得手起刀落,我心想,這下完了。哪知過后一摸,腦袋還在,才知道敵人只是把我的帽子削去。鬼子一走,我便順著溝跑了出來。我非常后悔不聽你們的話,險些送了性命?!毙とA勸他趕快離開,這里戰(zhàn)斗還沒結束,很危險。他卻不肯走,執(zhí)意要留下來幫助抬傷員。
戰(zhàn)斗持續(xù)了一段時間,天色便漸漸黑了下來。陳士榘站在山南高地,從望遠鏡里發(fā)現(xiàn)一小股日軍沖上了山,但立即又被壓縮在山溝里。他一時興起,這可是抓俘虜?shù)暮脵C會?。≮s忙向身旁的警衛(wèi)排長發(fā)出命令:“你帶兩個班去解決他們,只要活口,不要死尸!”
陳士榘說這話時眼里放著光。八路軍太需要日軍俘虜了,不僅需要從他們口中了解更多詳細敵情,更重要的是自與日軍開戰(zhàn)以來,還沒有近距離見過日本人是什么樣子呢。平型關伏擊戰(zhàn),曾抓了幾十個日軍傷兵。這對八路軍是破天荒的事,還發(fā)了通報。豈料這些日本兵中武士道的毒太深,受傷當了俘虜還伺機傷害我軍戰(zhàn)士。為了自衛(wèi),戰(zhàn)士們被迫還擊,一個個盡被殲滅。
然而,這次抓俘虜又令陳參謀長失望了。當警衛(wèi)班戰(zhàn)士沖下山去,靠近躲在溝里的日軍,喝令他們放下武器,八路軍優(yōu)待俘虜!但日本兵不聽勸告,還舉槍朝戰(zhàn)士們射擊。無奈,一陣槍響,送他們見了閻王。
當日軍后尾部隊被殲后,陳光不失戰(zhàn)機,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向廣陽西窮追,主動堵截可能由松塔折返的回援之敵。茫茫夜色籠罩著田野村落,不時有照明彈升空,戰(zhàn)士們憑借瞬間的光亮迅速搜索日軍散兵,邊打邊走,在崎嶇道路上急行。果然不出所料,當行至十余里外的長安村西,突與日軍回援部隊遭遇。我軍先發(fā)制人,搶先占領大路兩邊高地,集中火力,將日軍死死堵住。激戰(zhàn)至深夜,我軍撤出戰(zhàn)場,轉入山區(qū)。343旅先頭部隊挺進至壽陽縣松塔鎮(zhèn)附近的宜鋪村。
日軍遭受沉重打擊,如驚弓之鳥,趁著夜色掩護,偷走龍泉小道,朝正太路方向逃竄。
343旅旅部進入廣陽時夜已深沉,一輪彎月高掛在渺遠的天空,黑暗籠罩著的古鎮(zhèn),不時傳出零散的槍聲。潰散的日本兵竄至村內,躲藏在院落、房舍、碾磨底下負隅頑抗,凈被我軍戰(zhàn)士一一殲滅。
最后兩處院落盤踞的日本兵大多解決了,只剩一個活著,躲藏在豬圈里,隔一陣向外打幾槍。戰(zhàn)士們氣憤不過,個個摩拳擦掌,“打死他算了”,“日本兵太頑固,不見閻王不回頭!”。戰(zhàn)事報告至旅部,陳士榘非常生氣,脫口而出:“這樣無能,連個日本兵也抓不到!”
說著,提起桌子上放著的馬燈就走。
偵察參謀蘇小順緊跟了出去。
在場的李天佑則趕忙將陳參謀長親自出征的信息報告陳光、林彪。
陳士榘當時28歲,身手不凡,曾有過抓國民黨軍俘虜?shù)慕洑v。他就不信,八路軍所向披靡,就是抓不住個日軍俘虜。
陳士榘來到通往豬圈的一個過道,手提馬燈高聲喊話:“你交槍,不殺你。放下武器,我們優(yōu)待俘虜!”
陳士榘會點日語,大概由于心急,喊話竟說的漢語。
不知是懾于喊話的威嚴,還是那個日本兵無心戀戰(zhàn),只聽他口中重復一個詞:“明白”“明白”。
看來他能聽懂中國話,但不會說。陳士榘心里想著,走出過道,準備靠近那個日軍。蘇小順等慌忙阻攔,都說這樣太危險,弄不好會傷及自己。陳士榘推開眾人,試探著徐徐繞豬圈而行,還故意將馬燈高舉著晃晃,那個日本兵竟然沒有開槍。
陳士榘一個閃身,迅速跳到豬圈旁席子編的糧囤后躲藏,又舉起燈晃來晃去,對方仍無動靜。陳士榘心里有數(shù)了,大著膽且晃且進,慢慢地便鉆進豬圈,將日本兵逼到一個死角。
蜷縮于豬圈旮旯的日本兵見有人靠近,本能地舉槍杵來,陳士榘三閃兩閃,眼快手疾,瞬間便抓住對方伸出來的槍管。戰(zhàn)士見勢,迅速一涌跟進。這陣勢顯然把那個日本兵鎮(zhèn)住了,被陳士榘一把將槍奪下,抓住胳膊,一把便拉到了豬圈外邊。此時,大伙舉起馬燈一看,日本兵渾身打顫,大汗淋漓,連厚厚的黃呢子大衣都濕透了。
戰(zhàn)士們見日本兵身上還別著一把軍刀,便再三喝令他交出來。日本兵卻耷拉著腦袋,就是不行動。幾個戰(zhàn)士怒目相視,不約而同一涌而上,硬是將這把日本刀奪了出來。
俘虜被押回旅部,陳參謀長和他用筆談了二十多分鐘。這才知道,這個日本兵叫加藤幸夫,是日軍20師團后勤部一個軍曹。旅政治部懂日語的林伯星與他交談,掌握了不少日軍情況。
是夜,戰(zhàn)士們在廣陽村搜索散兵,在磨盤底下又抓到兩個俘虜。
這是115師,也是八路軍,自與日軍交戰(zhàn)以來,第一次斬獲俘虜。陳士榘智捉俘虜?shù)募言拸V為流傳。
343旅的廣陽伏擊戰(zhàn)打得漂亮,殲敵九百余人,生俘三人,繳獲騾馬七百余匹、步槍三百余支及其它軍用物資。我軍僅犧牲260人,營以上干部無一傷亡。其中,陳錫聯(lián)帶領的769團擊斃日軍一百余人,射殺和繳獲軍馬六十余匹。全團只有13人傷亡。
這次戰(zhàn)斗,還解救了一百多日軍從東北強征來的民夫。這些人臉色干黃,衣衫襤褸,見到八路軍,個個激動得淚眼婆娑,說:“六年不見中國軍隊了……”他們紛紛加入當?shù)乩相l(xiāng)抬擔架、護送傷員行列,有幾個找到旅部,堅決要求參加八路軍。
伏擊戰(zhàn)后,胡豐、馬道嶺發(fā)現(xiàn)了零星日本兵,個個像輸了的賭徒,見了村人就主動交槍。他們可能是被打潰、順原路折返的散兵,完全沒有了原先的兇神惡煞的樣子。
11月5日 抗日政權
八路軍以善于運動戰(zhàn)聞名,說走就走,來無影,去無蹤,如飛毛腿之古代俠客。黃巖底伏擊戰(zhàn)后,為配合115師廣陽伏擊戰(zhàn),386旅奉總部命令,前日從趙壁村出發(fā),至上黃凹、牛川駐扎。昨日又經和順縣李陽鎮(zhèn),在榆疙瘩村攀登上沾嶺山,直抵西寨、武家川,向廣陽靠攏。兩日間,在昔陽南——和順北——昔陽西劃了個大弧圈,行程三百余里。
傍晚,戰(zhàn)士們正在安排宿營,旅部的天線剛剛架起,林彪給陳賡打來電話:“現(xiàn)在戰(zhàn)況很緊張??!日軍還在繼續(xù)西進,你部要迅速向我們靠攏,配合343旅尾追敵人!”
根據總部命令,廣陽戰(zhàn)斗由115師師長林彪統(tǒng)一指揮,他向129師386旅下達進軍命令。
今日上午9時,386旅將士開始從西寨、武家川出發(fā),在安家莊、司家溝開始攀登沾嶺山主峰老廟山。那個地帶海拔一千六百多米,初冬時節(jié)已經相當寒冷了。戰(zhàn)士們單薄的夾衣經不住寒風吹拂,個個直打寒噤。崎嶇山路,縱橫溝壑,鋪滿白花花的霜雪。只有漫山遍野的醋溜,在遍身針芒間不合事宜地綻放點點紅黃。高原冬色也很美妙,何況還有登上這沾嶺最高地,憑高遠眺,丘陵、小山、田野、村落統(tǒng)統(tǒng)都在腳下,在冬日陽光照耀下,風景無限。
時近中午,部隊行進至七截、賈莊間,正在地勢由最高轉向平緩處行走,忽見前面騾馬成隊,槍械滿馱,原來是115師師部人員正在搬運戰(zhàn)利品??吹贸觯藗冃χ痤侀_,完全沒有戰(zhàn)斗的疲勞和困惑。
“你們好!”戰(zhàn)士們邊行進,邊發(fā)出問候。
“你們好!”搬運勝利品的人們回應。
大地一片寂靜。幾只喜鵲從空中飛過,落在曠野的小樹上。
是戰(zhàn)斗間隙短暫的平靜嗎?
和平安寧真好!
隊伍繼續(xù)急速行進。
太陽就要下山了。落日余暉撒在遠近飄忽、高低橫陳的村莊,大地分外美麗。
接近廣陽戰(zhàn)場了,道上、林間、溝里,到處可見日軍留下的尸體和廢棄的軍用品。山上偶爾傳出零散的槍響,據說是敵人散兵。
忽然,在安豐溝的西峪口,一隊人馬在陳賡旅長面前停將下來。一位長著外國人臉面的女人跳下馬,向陳旅長行軍禮。
陳賡隔著眼鏡片仔細看去,哦,史沫特萊女士!
史沫特萊是個傳奇人物。生于美國,卻大半生在中國服務。以《克蘭克福日報》記者身分,向全世界宣傳過紅軍。在西安舉辦英語廣播,如實報道西安事變真相。1937年,44歲時來到延安,受到毛澤東、朱德接見。八路軍開赴山西,史沫特萊一心追隨八路軍上抗日前線,隨朱總司令所在的總部轉戰(zhàn),與戰(zhàn)士同吃同住,采訪報道八路軍抗日的業(yè)績。
史沫特萊在上海居留期間與陳賡相識。當時,陳賡是中共上海地下黨領導人,做特工工作。如今,老相識在晉東抗日戰(zhàn)場相見,兩人都感到意外卻高興。
陳賡下馬,史沫特萊疾步趨前,張開雙臂,來了個大擁抱。
“您好!”“您好!”兩人相互問候。
史沫特萊拍打著陳賡的雙臂,“八路軍年輕的旅長,幾個仗打得好啊!”
“你來報道八路軍抗戰(zhàn),向全世界宣傳,應該感謝你??!”
令陳賡當時不知道的是,史沫特萊正在追蹤朱德和他率領的八路軍總部,撰寫書稿《偉大的道路》,書中的主人公就是朱德。
與史沫特萊同行的有八路軍總部敵軍工作部部長蔡乾。隨身押著的幾個日軍戰(zhàn)俘,戴鑲紅邊的軍帽,著黃呢軍服,一個個耷拉著腦袋,見到陳賡便點頭哈腰,頗為客氣?!罢l說日軍俘虜凈是武士道呢,他們并非不可爭取!”陳賡在日記中如是說。
本日晚,386旅在廣陽附近的明水頭宿營。
嶺西戎馬縱橫時,昔陽抗日民主政府正在催生。
閻聚寶被攔截,被迫接受團結抗日的主張,但政府往何處安身呢?縣城、東冶頭鎮(zhèn)、沾尚鎮(zhèn)其時已被日軍占領,四大集鎮(zhèn)唯有皋落鎮(zhèn)相對安定。
縣域東南,黃沙嶺、段嶺、虎寨嶺、漫天嶺、鶴度嶺、馬嶺諸山首尾相接,由南向北橫亙于晉冀兩省邊境。山上留有北齊長城遺跡和殘存的兵防關隘。皋落鎮(zhèn)便坐落在這個屏障的南部高地。區(qū)位偏遠,地勢險要,又是連接冀西晉東的樞紐,具有開辟抗日根據地的天然優(yōu)勢。
是年9月,冀西民訓特派員辦事處主任楊秀峰帶領幾十名平津學生由井陘進駐皋落,組織冀西抗日力量,收容西北軍掉隊人員,成立冀西游擊隊。八路軍129師代表王伯銀也帶領東進宣傳隊,在皋落宣傳抗日,組建戰(zhàn)地動員委員會,群眾的抗日情緒一時高漲。但到10月初,形勢日趨緊張,舊三區(qū)區(qū)公所和皋落編村工作人員都跑光了,王伯銀也奉命回到了師部,群眾心中沒底,分外慌亂。緊要關頭,皋落街上貼出了以楊秀峰主任名義發(fā)布的緊急布告,講明抗戰(zhàn)形勢,號召群眾組織起來保衛(wèi)家鄉(xiāng)。為穩(wěn)定局勢,還槍斃了一個河北漢奸,組織起臨時自衛(wèi)隊,在皋落、車寺等村山頭瞭望,村口警戒。
李之實、馬希賢決定帶領舊政府人員一起向皋落轉移。
前日早飯后,釋放了帶出的所有犯人,由129師代表帶兵護送,一行人經和順縣的李陽、下黃巖,折返昔陽縣的白羊峪,夜住水峪村。
昨日到達皋落鎮(zhèn)時,黃巖底伏擊戰(zhàn)勝利的消息已傳得沸沸揚揚,群眾的情緒重新高漲起來??h犧盟會、八路軍到來,人們好奇中透著興奮,年輕人紛紛來到駐地觀看,老年人也爭著奔走相告。
李之實等則同129師代表研究籌備成立抗日民主政府的事宜。
應該說,縣犧盟會和八路軍逼迫閻聚寶折返皋落,實現(xiàn)了舊政府向抗日政府的成功轉型。運用黨的結成廣泛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政策,以舊政府的外殼包裝,貫徹共產黨的抗日主張,團結各界民眾一致對外,這是黨在民族危亡的緊急關頭,以民族大義為重,也在斗爭中爭取群眾壯大黨的隊伍的正確抉擇。
今日,昔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大會在皋落鎮(zhèn)原天主教堂舉行。皋落及附近村莊的群眾參加大會,教堂里擠得滿滿當當。
大會由129師代表和縣犧盟會特派員李之實主持。
閻聚寶講話表態(tài),遵照犧盟會和八路軍意見,守土抗戰(zhàn),和全縣父老鄉(xiāng)親共存亡。
馬希賢代表縣犧盟會,號召全縣,不論階層,不分老幼,團結一心,有錢出錢,有糧出糧,有力出力,有槍出槍,保衛(wèi)我們祖輩生活的熱土,把日本侵略者趕出中國去!
李進軍代表縣自衛(wèi)總隊表示,堅定頑強地與日寇戰(zhàn)斗,配合八路軍作戰(zhàn),保家衛(wèi)國!
李之實最后宣布:昔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
古天主教堂門外,掛出了“昔陽縣抗日民主政府”的簡易木牌。
這時,趙光寅、陳頡宇也從蔥窩村輾轉來到皋落。
自從按照宋任窮主任安排返回東冶頭附近組織游擊隊,大概因為剛開始吧,群眾的恐日情緒尚未消除,對他們不敢接近,連吃飯都發(fā)生了困難。聽說李之實、馬希賢和舊政府來到了皋落,欲成立抗日民主政府,他們便主動趕來聯(lián)系。
縣犧盟分會的主要領導在皋落鎮(zhèn)會面了。
李之實說,“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現(xiàn)在的當務之急是盡快找到昔陽縣黨的領導啊!盡管咱們都是共產黨員,但也只是做統(tǒng)一戰(zhàn)線工作。形勢已經發(fā)生重大變化,今后工作怎么辦,需要統(tǒng)籌安排?!?/p>
趙光寅也正想向黨的縣工委匯報工作呢,自告奮勇前去尋找。
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抗日政府采取特殊的運作模式。
舊政府人員大部繼續(xù)留用:縣長閻聚寶,公安局長符文翰,公道團長郭玉潤。政府的職責是,出面籌糧籌款,辦理公務,恢復區(qū)、村政權及閭鄰長組織。而下屬的區(qū)級抗日民主區(qū)政府,則由得力的黨員干部出任區(qū)長。以區(qū)成立戰(zhàn)時動員委員會,區(qū)長兼任動委會主任,并調整改造村政權,使區(qū)、村政權全部置于共產黨領導之下。原縣游擊隊也擴建為一千五百余人的昔陽縣游擊縱隊,縣長閻聚寶任縱隊長,政委則是犧盟會特派員李之實。
縣政府辦事機構內的共產黨員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對政府決凡不符合抗日、民生的作為,采取巧妙的合法形式加以糾正。
對舊政府人員進行艱苦細致的思想教育和爭取利用,條件成熟時改組縣政府。
白羊山上,豎立起太行區(qū)第一面抗日民主政府旗幟。
11月6日 黨旗飄揚
其時,昔陽縣黨的地方工作委員會組建不久??谷彰裰髡闪r,它并不在皋落。
“七七事變”前,由于在外加入共產黨的昔陽藉人李一清、趙武成、李進軍的工作,縣城及附近村莊已有二十余名黨員,為縣域內單線發(fā)展的首批共產黨人。
趙武成原任國民兵軍官教導團第5團指導員。是年8月,山西犧盟總會將教導團改編成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改為3縱隊的原教5團,根據命令,從駐地平定轉移至晉東南的長治。部隊路經昔陽時,趙武成被留下來帶一連兵力到晉東要沖東冶頭鎮(zhèn)駐防,以警戒日軍向太原進犯。在東冶頭鎮(zhèn)剛住一個星期,又接部隊命令,他被留在昔陽縣開展地方抗日工作。9月上旬,按照晉中特委指示,中共昔陽縣工作委員會成立,趙武成任工委書記,還設有組織委員、宣傳委員各一人。
其時,縣城形勢日趨緊張,城內群眾陸續(xù)往鄉(xiāng)下疏散,商店飯店紛紛關門,縣城街上人跡寥寥。身為工委書記的趙武成,按照黨的地下工作原則,白天深入農村宣傳群眾,發(fā)展秘密黨員,夜晚就住在南關街的李一清老家。在街上買不到飯吃,餓極時,將人家家里的粉條都在火上燒著吃了。
10月中旬,129師張浩政委在鐘村駐扎時,趙武成輾轉找到,向他匯報昔陽縣黨的工作。戰(zhàn)爭年代,黨組織的聯(lián)系不順暢,找到上級,聽取指導,是一種信仰自覺。張浩問詢了干部情況,工委住址,還講了當前的抗戰(zhàn)形勢,指示他們要拓展黨的工作領域,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支持共產黨。之后,縣工委研究面向全縣開展黨的工作。按照原先的區(qū)劃分布,組織委員到一區(qū),宣傳委員到四區(qū),趙武成到三區(qū)。
三區(qū)就是縣東南隅皋落、趙壁一帶。10月下旬,趙武成只身從縣城出發(fā),沿東南方向通往河北邢臺那條古驛道到趙壁。
趙武成老家在趙壁川的官道嘴村,外出干革命許多年了,未曾回過家,戰(zhàn)爭年月音訊斷絕,不知父母怎么樣了?趙壁離官道嘴五里路,決定先回去探望一下再走。
用“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的古詩句來表述趙武成此時的心情或許恰當。孰料造化弄人,不想有的情事偏偏不合時宜出現(xiàn),剛到村口,有人告他父親于昨日去世了。趙武成一時悲痛,幾乎暈厥。急匆匆趕回家門,只見家人正在父親靈柩前焚香祭奠,哭聲震天,痛徹心脾。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雖說自古忠孝難兩全,但革命者也是血肉之軀呀!趙武成此時腦袋里滿滿裝著父親生前的種種好處,不由得熱淚橫流,跪倒便拜。
出殯就在近日,按照習俗,趙武成披麻帶孝,在哀婉憂傷的鼓樂聲中,直把父親送到祖墳,入土為安。也是老天眷顧,成全了他為父親送終的夙愿。
送別父親,正準備動身前往皋落,忽然家人說,有倆人找他。
趙武成出門一看,是縣犧盟會的趙光寅、陳頡宇。
趙光寅見面就說,“這兩天可是喜事連連。九月三十,八路軍在黃巖底打了個大勝仗,黃巖河灘到處都是日軍的尸體呢。舊政府閻聚寶害怕日本人,攜帶錢財逃跑,被咱們攔截回皋落,昔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昨天,十月初三,在皋落成立了!”
這些事趙武成在家中也有耳聞,喜悅地說,“抗日形勢越來越好了?!?/p>
趙光寅匯報了他們的工作后,說,“昔陽縣抗日民主政府成立了,下一步怎么辦?李之實他們要你趕快到皋落去呢!”
趙武成年少時曾在皋落鎮(zhèn)讀書,接受革命的啟蒙教育,對皋落非常熟悉,也很有感情。到達皋落后,同縣犧盟會的同志研究了當前工作,住進他讀書時曾經熟悉的聞杏書院舊址。
不幾日,晉中特委書記彭濤到皋落。晉中特委決定,將中共昔陽縣工委改為中共昔陽縣委。趙武成任縣委書記,周璧任組織部長,馬希賢任宣傳部長。其時,共產黨尚處于地下狀態(tài),縣委對外稱“八路軍辦事處”。為方便工作,趙武成擔任三區(qū)區(qū)長。
按照縣黨委指示,趙光寅回到東冶頭鎮(zhèn)。陳頡宇調縣委工作,另派宋志興同去,與趙光寅、吳珂楓組成二區(qū)(包括縣東的東冶頭、丁峪一帶)黨的領導小組。同時,成立二區(qū)抗日政府,趙光寅任區(qū)長。一百多人的脫產自衛(wèi)隊(后改為昔陽縣第二游擊隊)也很快組建完成,吳珂楓任隊長,129師派來的康先海任指導員。
陳賡的386旅駐扎明水頭已近一天,動員備戰(zhàn),諸事繁忙。
明水頭是嶺西地區(qū)一個普通村落,村前村后是祖輩傳下來的幾百畝薄地瘠田,緣坡而筑的層層石板壘砌陋舍則是三十余戶人家的安身之所。明水頭以及臨近的瑤村村前,自南而來的安豐河與東西橫亙的公路形成個巨大的“丁”字,386旅便是順著丁字那一豎勾來到這里。安豐河川兩側高山矗峙,頭頭相對,中間連接的土源中只有一孔道可入,宛如碩大的拱門,俗稱“龍門”。這里的人們淳樸勤勞,熱愛和平,多少代了都期盼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貧窮命運,鯉魚躍龍門。
明水頭村又是一塊英雄的土地?!捌咂呤伦儭焙螅伯a黨的抗日宣傳,鼓蕩起人們救亡圖存的心帆,當時乃至以后,有七名熱血青年毅然走上戰(zhàn)場,走進八路軍、游擊隊,有的甚至貢獻了生命。日軍占領沾尚地區(qū)后,全村人疏散到平定、壽陽一帶,空室清野,成為僅有的該地區(qū)三個拒不維持的抗日模范村之一。
農歷十月初一前后,一隊隊八路軍從村前過,小孩們好奇,站在路邊傻呵呵地看,老人們則憂心忡忡,磨叨著要打仗了,要打仗了。而他們可能不知,八路軍朱總司令、彭德懷副總司令,還有早已聞名的國際主義戰(zhàn)士史沫特萊,都從他們村前經過。剛剛結束的廣陽伏擊戰(zhàn),這里也是115師686旅的主要伏擊地之一。偶爾的槍聲猶在耳畔,山上路邊殘留著子彈殼、大衣片,甚至還有日軍的尸骨。
如今,386旅的將士們來到,嚴明的軍紀,整齊的軍容,更令他們感到新鮮而親切。村里頓時熱鬧了,所有閑房騰出來讓戰(zhàn)士們住,有蓋子的棚柵鋪上干草也住了兵。八路軍人多,所有的碾、磨,套上牲口,全部動起來磨面。村中心支起幾口大柴鍋,婦女、男子挽起袖子為戰(zhàn)士們做飯。誰家有米有面都拿出來,部隊給記賬結算。
村長任體信那年27歲,一門四人在抗日隊伍里。他爹任玉堂原先看病、賣藥、做醋,后來負責抗日縣政府的后勤經營。他還擔任編村自衛(wèi)隊隊長,經常集中民兵在村里訓練。386旅部隊一來,他更忙了,安排食宿,組織人員抬擔架,救傷員……386旅旅部就設在任體信院里。門外站有崗哨,屋頂架起天線。將要發(fā)生的戰(zhàn)斗,在這里埋下伏筆。
嶺西,昔陽,全中國,該有多少這樣的村莊!這村,這人,就是共產黨存在的基石,就是戰(zhàn)勝日本侵略者的保證。
11月7日 龍門再捷
386旅進駐明水頭未滿一天,據偵察探報,日軍約一聯(lián)隊陸續(xù)抵達沾尚,有西進意圖。另悉,為接應西進部隊,八百余日軍,還有炮兵,已從松塔折返廣陽,黃昏時一部已渡瀟河,企圖占領廣陽至安豐的隘口??偛棵?86旅配合115師在廣陽附近再打伏擊。部隊便匆匆離開,上了附近的山巒設伏,村莊頓時沉寂下來。
其時,115師686旅向西尾追敵人,已于昨日晚間越過正太路,向五臺山進軍。
陳賡再次想到了類似黃巖底的布袋陣。
首戰(zhàn)圍繞龍門口布防。771團隱蔽于安豐河川的明水頭和瑤村山上,772團在明水頭村東南與安豐村接壤的馬威嶺設伏。385旅的769團則到嶺西公路的中山、胡豐山上埋伏,并派出便衣偵察。
布袋陣就這樣布好——由公路入安豐河川的龍門口是布袋的口子,一旦進入,35里長、一里寬的河川便成為大容量的布袋肚子,囊中取物,自然手到擒來。
為吸引接應西進部隊的日軍,771團指派一個副連長化裝偵察。當?shù)睾髞砹鱾髡f,這個副連長化妝成乞丐,故意在廣陽村前的水溝畔徘徊,被日軍發(fā)現(xiàn),問:“你見哪里有八路?”“乞丐”搖頭?!澳菞l大溝里有沒有?”日軍官指指龍門口?!捌蜇ぁ奔奔卑桶停皽侠餂]有八路,可是藏著不少人,還有他們搶了皇軍打仗時留下的洋槍洋馬?!睔⑷顺尚缘娜哲娷姽倥瓘男钠穑辈豢赡偷刂笓]日軍直闖龍門。
日軍軍官是個狡猾的家伙,站在瑤村村前舉起望遠鏡,眼前廣闊的河灘、比肩而立的高山令他不由倒吸一口冷氣:好家伙,這里是個打埋伏的好地方啊,立刻下令撤退。但已入“布袋”的二百余先頭部隊是退不及了,預伏于明水頭、瑤村山上的771團戰(zhàn)士沖下山來,舉槍就射,端起刺刀就殺,槍聲喊聲震天,刀光劍影閃閃,龍門口成了人的混戰(zhàn)。明水頭村的青壯年紛紛上山抬擔架、救傷員,老人、婦女、小孩則被轉移到一個偏僻小山莊。槍聲從八里外傳來,人們不由得心驚肉跳。
昨日黃昏的伏擊,日軍留下四十多具尸體,其余拼死奪龍門口拼命竄逃。滯留在瀟河岸畔的日軍炮隊見狀,數(shù)門大炮齊發(fā),一顆顆炮彈在瑤村陣地爆炸,地皮起落,塵土飛揚。771團戰(zhàn)士卻在陣地按兵不動,坑道挖得深,隱蔽性能好,日軍的炮彈能奈我何!
今日凌晨3時許,陳賡接到可靠消息,駐沾尚日軍又準備西進。刻不容緩,陳賡當機立斷調整布防:771團除留一個連在瑤村等候115師來接防,其余迅速轉移至明水頭東面的寺莊高地隱蔽;772團一個連留明水頭掩護安豐伏軍行動,其余進入廣陽村南面的瑤村北高地預伏。769團原地不動。兵貴神速,一切調動需在兩三個小時內秘密進行。待冬日的曙色懶懶地在山間出現(xiàn),陳賡已將兵力調整完畢,單等“魚兒上鉤”。
上午9時,日軍20師團后梯隊果然從沾尚出發(fā)了。日軍大概汲取了上次挨揍的教訓,前面有七百余步兵開路,掩護五百多輛輜重車,后面還有部隊保駕護航。
先頭部隊鬼精靈,先以時速15里的急行軍,從沾尚經胡豐村時兵分兩路,以剪刀式向龍門口挾進。敵人意圖很明顯,4日在這里挨了揍,急欲尋找115師主力報復。但到土坌村,已經接近龍門口了,四野靜悄悄地,不見八路軍蹤影,日軍銳氣大減,滿以為過了危險區(qū),行軍速度開始放慢。
直到正午1時,敵軍先頭部隊已過廣陽,后續(xù)隊伍還在慢悠悠、興沖沖,大搖大擺過龍門。正是打伏擊的好時機!只聽一聲號令:“打!”埋伏在明水頭東寺莊高地的771團戰(zhàn)士一齊扣動扳機,瞄準敵軍的輜重好一陣射擊,日軍頃刻人仰馬翻,輜重停滯不動,騾馬亂跑亂竄。
預伏于瑤村北高地的772團戰(zhàn)士,此時槍口對準已過廣陽的日軍。葉成煥團長還是那么精明干練,有條不紊地指揮著戰(zhàn)士向敵軍射擊、沖殺,敵人死傷慘重。前有挨打的教訓,這次日軍也有所準備,當發(fā)覺我軍時,迅速占領土坌村的房屋和溝北高地,架起大炮向我軍陣地猛烈轟擊,炮彈在河溝、道路、山間開花,震天動地。1營教導員荀生順、副教導員陳加萬正在前沿陣地指揮,一顆炮彈在面前爆炸,兩人光榮犧牲。戰(zhàn)士們怒不可遏,爆發(fā)著“為教導員報仇”的吼聲,沖向敵陣……
769團的伏擊任務為阻擊尾部保駕的日軍。385旅副旅長汪乃貴帶領3營堅守陣地,猛烈射擊,待敵軍慌亂不振時,沖下山去拼命廝殺。剛剛離開沾尚鎮(zhèn)的二十多個敵軍,還沒反應過來就當了俘虜,還繳獲了一大批槍枝、馬匹。而3營的一個連長也在戰(zhàn)斗中不幸犧牲。
龍門口炮聲一響,驚動了沿瀟河南犯、企圖接應西進部隊的日軍。這伙日本兵經過精心策劃,從廣陽南返,越過松曲村高山,企圖從后路包抄我軍伏兵。而敵人設想得太天真了,當他們迂回著接近我軍伏擊陣地時,發(fā)現(xiàn)這里已空無一人。獲得伏擊大勝的129師已經向南撤退了。
夜間,從沾尚出發(fā)西進的日軍與接應部隊在一片黑暗中會合,一個個神色暗淡,垂頭喪氣,在廣陽鎮(zhèn)駐扎。
深夜的天空傳送著敵20師團向駐陽泉日軍報告西進戰(zhàn)況的信號,得到的回復令日軍軍官大吃一驚:他們苦心尋找、著力報復的八路軍115師早已北趨五臺,同他們干仗的是徐向前率領的129師。
這次伏擊,斃敵二百五十余人,繳獲大量輜重、騾馬、武器,其中機槍一挺,步槍十多支。
在旅指揮所,有著記日記習慣的陳賡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匆匆寫下廣陽、土坌戰(zhàn)斗日記。
龍門口的夜,陰森森冷颼颼,一輪彎彎的月亮清涼地照著人間。趁著月色,戰(zhàn)士們和參戰(zhàn)的群眾一起,就地掩埋犧牲了的戰(zhàn)友的尸體。受傷者則由年輕民兵組成的擔架隊轉移。
龍門口西邊的山彎,挖出一處處土坑,下面墊著秸禾荒草。772團1營教導員荀生順、副教導員陳加萬,還有他們的戰(zhàn)友,一個個一天前還活蹦亂跳,意氣風發(fā),而今就要長眠在這里,年輕的臉仍然那么生動,身邊是為數(shù)不多的遺物,或許還有遺書和寫給親人沒來得及寄出的書信。墓堆收起,墓前立個樹桿劈開的木牌,上面寫著烈士的名字。多是四川、湖北的戰(zhàn)士,為了民族大義,為了全中國人民解放,他們就這樣捐軀于北國他鄉(xiāng)。解放后這些烈士遺骨,有的魂歸了故里,多數(shù)在日月消磨中夷為平地,或許將永遠與這里的土地依偎一起。
戰(zhàn)斗結束后,暫時避戰(zhàn)的群眾回到村里。明水頭村有人登上山頭,遠遠望見廣陽北山上那么多彎彎曲曲的工事,像長蛇,像溝壑。有大膽的跑到龍門口大灘撿拾炮彈筒、子彈殼。那炮彈筒明晃晃地,用石頭敲敲,嗡嗡有聲。日軍丟棄的軍大衣、黃軍毯,頑皮小子拿起來就穿在身上,披在肩上,村里老人見了,虎著臉訓斥,“這東西是能隨便拿的嗎?趕緊埋掉,燒掉。你們這樣干,讓日本兵看見了,可要給村里惹事哩!”
被擊斃的日軍騾馬卻不會給村人惹禍。年輕人就地將死騾死馬大卸八塊,用簸籃擔回來,煮熟了,挨家挨戶分給大家吃。
4日和6、7日的廣陽戰(zhàn)斗,共殲滅日軍一千多人,斬獲同平型關大捷相當,傷亡卻少四百余人。更重要的是阻擊遲滯日軍西進進程,正太路、同蒲路北段的國民黨軍因此得以安全撤退至榆次、平遙和汾河西岸休整。
著名詩人卞之琳當時作為“抗戰(zhàn)文藝工作組”成員,跟隨129師772團采訪報道。他在報告文學《772團在太行山一帶》中贊道:“對于突破娘子關,大舉西進的敵人,八路軍的這一部分(第129師的兩個團)只能像這樣做一點拖延日軍西進的工作,等到八路軍主力從五臺方面回師,橫斷正太鐵路,在廣陽給敵人左路狠狠地揍了一頓(11月4日、11月7日)才著實的延遲了敵人兩天的進程,使太原方面的退軍稍稍得了一點喘息的機會?!?/p>
1939年3月,晉冀豫特委《關于十七個月來的工作總結》中這樣評價:“娘子關失守到太原失守,這時期的特點是129師轉入昔陽、和順一帶,取得七亙戰(zhàn)斗勝利及總部指揮下的廣陽戰(zhàn)斗勝利,阻止了敵人前進與紛擾,挽救了昔陽政權,興奮與穩(wěn)定了人民情緒,成為全區(qū)工作發(fā)展的始基?!?/p>
11月8日后 星火綿延
日軍在龍門口二次受挫,8日清晨便回兵報復,數(shù)門大炮齊發(fā),集中火力向安豐、明水頭一帶開炮。為避免不必要的損失,129師師部決定主動后撤10里。
9日,命令各團轉移至安全地帶休整兩日。徐向前副師長則前往趙壁村與劉伯承師長、張浩政委、李達參謀長會合。
11日,386旅奉命從武家川出發(fā),行軍兩日,到石拐鎮(zhèn)待命。
同時,769團奉命留昔陽,組織發(fā)展游擊武裝斗爭。
廣陽戰(zhàn)斗結束時,帶俘虜和轉運所繳獲武器任務較大,沒顧得上清理戰(zhàn)場,胡封、廣陽、土坌山上遺留許多槍支彈藥和其它物資。129師后撤轉移時,留下385旅副旅長汪乃貴與楊白連等三人帶隊,收集殘留武器,打掃戰(zhàn)場,同時協(xié)助地方開展黨的工作,宣傳抗日。
朱德、彭德懷先后離開坡底于馬坊村會合后,7日率八路軍總部移駐和順縣石拐鎮(zhèn)。
繼4日忻口失守,8日太原淪陷,華北以國民黨軍為主體的正規(guī)戰(zhàn)宣告結束。
10日,石拐鎮(zhèn)召開軍民抗日動員大會,朱德總司令講話指出,“太原失守后,山西正規(guī)戰(zhàn)爭結束,抗日進入游擊戰(zhàn)的新階段”。
11日,朱總司令主持召開八路軍高級干部會議,傳達黨中央、毛主席給八路軍總部的戰(zhàn)略指示,做出主力部隊分兵發(fā)動群眾,組織全民抗戰(zhàn),建立抗日根據地,開展游擊戰(zhàn)爭等項重要戰(zhàn)略決策。這是抗日戰(zhàn)爭處于危急關鍵時刻,一次具有戰(zhàn)略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出席會議的有,路經或在昔陽指揮作戰(zhàn)的彭德懷副總司令、八路軍政治部主任任弼時、副參謀長左權,129師師長劉伯承、政委張浩、副師長徐向前,115師師長林彪;還有120師旅長張宗遜,以及李雪峰、薄一波等。
13、14日,129師黨員干部大會在石拐鎮(zhèn)召開,總部首長列席。張浩政委做抗戰(zhàn)以來的工作報告,劉伯承師長做堅持華北抗戰(zhàn)動員,部署下一步部隊作戰(zhàn)任務。
自此,抗日救亡的新局面全面打開。
廣陽戰(zhàn)斗結束時,769團奉命留在昔陽縣,組織發(fā)展游擊武裝斗爭。11日,陳錫聯(lián)率部進駐皋落,他與晉冀特委書記彭濤、昔陽縣委書記趙武成同住聞杏書院。劉秀峰主任常來此研究工作。聞杏書院熱鬧一時。
接著,769團派出桂干生、陳金堂住八路軍辦事處,協(xié)助縣委工作。
11月下旬,全縣第一個黨支部——皋落黨支部成立。
月底,彭真帶十余隨員赴晉察冀根據地,路經皋落,住了三天。期間,參加了皋落黨支部會議,還到769團駐地視察、指導??h委按照彭真指示,采取組織流動宣傳隊、舉辦小學教員和積極分子訓練班等形式,并組織骨干深入農村,發(fā)展黨員。769團也派出錫紹賢等到附近村莊開展黨的工作。年底,全縣已有黨員二百余人,建立十余個農村黨支部。
抗日民主縣政府建立后,129師派出工作隊分赴農村,宣傳抗日救國的道理,宣傳平型關大捷和黃巖底、廣陽伏擊戰(zhàn)勝利,宣傳共產黨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政策,同時建立改造村政權,全縣抗日救亡運動走向一個新階段。1938年底,縣抗日民主政府改組,由共產黨員擔任政府縣長,成立政府黨組,各科配備共產黨員擔任科長。
昔陽縣游擊縱隊此時已有近一千名隊員,包括一個直屬中隊,四個游擊大隊。129師派出黨員干部加強對游擊隊的領導和訓練。縱隊政委為犧盟會特派員李之實,副政委則是129師的陳金堂。第一、第二游擊大隊政委分別為部隊派出的鄒善芳、康先海,直屬中隊指導員由部隊的李書田擔任。
11月,由129師派出的秦基偉、賴際發(fā)組織起以陽泉煤礦、正太鐵路、榆次紗廠工人為主的129師第一支游擊隊,也是太行區(qū)首個游擊隊——秦賴支隊,開始在沾尚一帶擴充隊伍,展開游擊戰(zhàn)爭。
汪乃貴、楊白連等在廣陽戰(zhàn)斗結束后,首先組織起嶺西地區(qū)戰(zhàn)地服務動員委員會,吸收在外讀書的昔陽藉學生趙步春、李慰、任松筠、任俊武等參加,為后來建立的昔西抗日民主政府預設了干部班底。汪乃貴、楊白連還深入瀟河川、漳河川宣傳發(fā)動,一批嶺西青年走進了八路軍隊伍。
12月12日,129師汪乃貴獨立支隊在昔陽三都一帶成立。翌年2月,昔陽縣的第一、第四兩個游擊大隊近千人在皋落正式整編為汪乃貴獨立支隊第2營。營長龐金山,政委鄒善芳。
第二游擊大隊更名為九龍支隊,第三游擊大隊和直屬中隊合編為太行支隊。翌年2月28日,以李一清帶來的30名犧盟會決死縱隊干部為基礎,將九龍支隊、太行支隊整編為近千人的晉東游擊隊,李一清任司令員,政治部主任先后由趙武成、宋志興擔任。司令部駐地皋落,作為地方武裝,在昔陽、和順、平定一帶開展抗日工作。
是年年底,八路軍在昔陽擴軍,僅兩個月,二千余名昔陽子弟加入了正規(guī)軍。
1938年1月,為適應抗日戰(zhàn)爭形勢,昔陽縣分成昔東、昔西兩個抗日政府。吳珂楓、李之實曾先后擔任昔西縣縣委書記、縣長。經歷了廣陽戰(zhàn)斗風雨的嶺西人民,繼續(xù)傳承頑強的斗爭精神,譜寫出一曲又一曲勝利戰(zhàn)歌。李之實甚至在“七截突圍戰(zhàn)”中獻出了生命。
紅日照耀太行山,抗日斗爭的洪流于昔陽熱土激蕩,融匯入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汪洋大海。
唯有經歷浪急風高險灘暗礁的江河知道,誰是真正的中流砥柱。
責任編輯/盧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