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荒田
我和X,交情超過20年。他70多歲,早已退休。X是我一直欽佩的讀書種子,他平生無他嗜好,獨愛書。家中藏書數(shù)萬冊,客廳里中英文書籍堆至天花板,臥室里,床的大半也讓給了高聳的書山。最近他回國探親,被國內(nèi)三個多年沒見面的親妹妹“修理”得灰頭土臉,回到舊金山后向我訴苦。
如今,他的骨肉至親就是這三個親妹妹了。三個妹妹各自有家庭,都已退休,享受著含飴弄孫之樂。見面之后,妹妹們對久別重逢的哥哥招待得周到熱情,氣氛本來不錯,但夜深之時,兄妹四人燈下深談,爆發(fā)了可怕的沖突,焦點是X的“失敗人生”。
妹妹們一致指責(zé)哥哥這么多年“沒有爭氣過”,表現(xiàn)在:沒買房子,沒有可觀的財產(chǎn)?!叭思胰ヅf金山,多少發(fā)了財,看你……”知道哥哥回國以后,通過文友自費出版過一本著作,妹妹們更加義憤填膺,批評哥哥“專干虧本事”。妹妹們舉出一樁樁事實,諸如:赴美初期放棄報考當(dāng)?shù)毓珓?wù)員的機會,多年在中文報館當(dāng)?shù)托骄庉?,一次買書花美金數(shù)百元……妹妹們又回顧父親生前對獨子的期望,越說越激動,聲淚俱下。X低頭坐著,冷汗直流。說到此處,他對我嘆道:“頸部若加上兩雙紅衛(wèi)兵的手,就成‘噴氣式批斗了。”
我們都曉得,這三位年過六旬的女性出發(fā)點至為光明正大:恨鐵不成鋼?!耙皇菫槟愫茫也挪毁M這么多唇舌,連眼睛也哭腫?!比欢?,我們可見過,由“恨”錘煉過的“鐵”果然“成鋼”?尤其是讓古稀之年的“鐵”,脫胎換骨為她們所定義的“鋼”?別說X的價值觀和妹妹們存在著難以調(diào)和的差異,即使X確是天下罪人,不“恨”不足以謝天下,也不能不正視一個事實:X已沒有能力和條件,改變生命狀態(tài)。其實,X自食其力,從來沒有向經(jīng)濟(jì)條件比他好的妹妹要過一塊錢。他長期居于海外,當(dāng)“書蠹”是他自愿選擇的生活方式。妹妹們憑什么單沖著哥哥的“窮”而喋喋不休呢?如果她們具備起碼的人生智慧,就會尊重愛書的哥哥,把哥哥通過讀書取得的成就視為家族的驕傲,充分肯定哥哥的才華、學(xué)識和作品,而不是讓遠(yuǎn)方來的稀客飽受責(zé)難,以致失眠。
檢討國人在處理人際關(guān)系,特別是親人關(guān)系方面的敗筆,大部分都是“恨鐵不成鋼”造的孽。首先,持此“恨”者堅信自己事出有因,“恨”來自無可非議的愛。其次,他們毫無例外地堅持一己之見,排除一切異議,被批評者必須接受他們所畫的從“鐵”變“鋼”的路線圖。再次,他們所認(rèn)定的“鋼”往往比較現(xiàn)實,以物質(zhì)享受的水平來劃分是“鋼”還是“鐵”,并且將此價值觀當(dāng)成真理,強加于人。結(jié)果是可以預(yù)見的:被批評的“鐵”丟盡自尊,無所適從,雙方不歡而散。
我的老友在我的勸說下,終于氣順。他說:“我活下去,靠的是窮書生的傲氣,她們偏要在這上面剝奪我?!?/p>
(大浪淘沙摘自《今晚報》2016年5月12日,黎 青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