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茨威格
是什么使我們覺得,鹿特丹的伊拉斯謨—這位被忘卻了的偉大人物在今天仍然彌足珍貴,而且恰恰是在今天。那就是他是西方所有從事著述和創(chuàng)作的人當(dāng)中,第一個有歐洲意識的歐洲人、第一個因為愛好和平而備受爭議的人。他是人文主義者的理念—一種善待世人和善待思想界的理念—的一個十分能言善辯的辯護人。除此以外,他在為爭取以更加公正和更能被世人贊同的方式,營造我們的精神世界的斗爭中還往往是一個失敗者。
不過,他的這樣一種悲情命運只會使我們對他懷有更加真誠的兄弟情感罷了。伊拉斯謨愛好我們也同樣愛好的許多事情。他愛好寫詩,愛好哲學(xué),愛好書籍和藝術(shù)品,愛好各種語言和各個民族。他對所有世人一視同仁,不抱任何偏見,為的是要完成他自己的使命—提高人的品德。他只憎惡人世間一件事:狂熱。
他將狂熱視為是真正違背理性的幽靈??v使這個在所有凡人當(dāng)中最不狂熱的伊拉斯謨,也許并非是最頂尖的思想精英,但他無疑具備最淵博的知識;縱使他的仁慈之心也許并非感人至深,但他與人為善的誠意毋庸置疑。在伊拉斯謨看來,任何一種不能包容異己的信念,不管采取何種形式,皆為我們這個塵世的傳統(tǒng)惡習(xí)。按照伊拉斯謨的信念,人與人之間和各民族之間的一切沖突,幾乎都可能通過不使用暴力的互相容忍而平息,因為所有的人都受人性支配。任何一種紛爭幾乎都可能得到比較合情合理的解決,因為挑起紛爭的人和偏激的人并非自始至終劍拔弩張。伊拉斯謨反對任何狂熱,無論是宗教的狂熱,還是民族的狂熱,抑或是意識形態(tài)的狂熱,一概反對。他把狂熱視為達成任何諒解的致命和天生的破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