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冕
這是一個基層公務員絕處逢生,憑借自身能力與對正義的堅持,當上總經(jīng)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的故事。身為區(qū)區(qū)亭長的小武,以破解縣里一起劫掠案為起點,逃亡路上俘獲了諸侯王公主的芳心,從流犯到豫章郡太守到繡衣使者到京兆尹,最后成功迎娶佳人,位極人臣,實現(xiàn)了許多人一生的夢想——平步青云,衣錦還鄉(xiāng)。
然而作者筆鋒一轉(zhuǎn),并沒有給這個漢武帝期間的虛擬人物一個幸福的歸宿,用無形的命運之手展示了它最擅長的黑色幽默。正當小武在一個政治事件中劍走偏鋒、孤注一擲卻又正堪一舉翻盤之際,他心愛的女人卻信服于曾經(jīng)的政治敵人趙何齊對漢律的引用與解讀,在信息被人為阻隔的情況下,不惜以己之死,為夫上諫。
至此,小武為民請命、堅持“漢家式正義”的幻想徹底破滅,復仇成為他進行權力博弈的唯一原則,政治斗爭中無辜死去的人再也無法激起他的一絲憐憫。在將趙何齊下獄的時候,他說了一段話:
“你知不知道,你這該死無恥的商販,毀了我為吏的信念。雖然這朝廷有不少象江充這樣的兇霸之徒,但是比起你的陰險歹毒來,卻遠遠不及,遠遠不能讓我如此灰心。對于他們,我還有信心去打擊冶理,但是你這樣的人,卻讓我嘔吐而絕望。你不是官吏中的毒瘤,而是人性的毒瘤?!?/p>
所謂人性,是指人的共同屬性,是人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統(tǒng)一。馬克思有一段關于人的本質(zhì)的著名論斷:“人的本質(zhì)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比绾我?guī)范這一切社會關系與行為準則,免其“毒瘤”叢生?這需要借助法律法規(guī)等法冶的力量。
在《亭長小武》的歷史背景中,漢家制度一向是以“法冶嚴苛”聞名,但為什么忠良錯殺,冤案頻發(fā)?作者借小武之口,對其“法冶”本質(zhì)進行了總結(jié)——以霸王道為底質(zhì),而以儒術緣飾之。官員如果“偏于霸道,則流于殘賊”,如果“偏于儒術,又會軟弱不勝任”。小武的成功來緣于他對漢律的熟悉,以及對皇上在過往案例裁決上體現(xiàn)心理活動的精準把握?!叭恕痹跐h家法冶中的力量,可以說大,可以說小。大,是執(zhí)行法制的人,往往擁有至高無上的國家強制力。小,是生活于法治中的人,面臨所謂“法治”時毋論地位均毫無權益保障。
回顧當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冶體系,其核心要義正是其代表了最廣大勞動人民群眾的利益,通過把最廣大人民的意志利益上升到法律層面加以確定,才能使現(xiàn)代法律的“法性”中正確地體現(xiàn)“人性”。那么,“人性”對依法治國提出怎樣的要求呢?依個人所見,要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需要法律規(guī)范的完備,為所有生活在社會中的人提供遵從與執(zhí)行的合理指引,增強全民法治觀念。其次,法律的生命在于實施,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因此,需要建設高效與嚴密的實施體系與監(jiān)督體系。這既決定了法治的運作成本,更將讓社會與民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形成放大效應。最后,需要有體現(xiàn)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guī)則公平的法律制度,組成尊重和保障人權、有力的法治保障體系,最終使每一個人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自覺遵守者、忠實踐行者和堅定信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