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西格蒙·弗洛伊德開創(chuàng)了精神分析學說。將精神分析理論應(yīng)用到文學作品的批評實踐中,也給文學藝術(shù)帶來了一股春風,加深了讀者和學者們對作品、作者的理解,更加深刻地解析作者和作品之間、以及作品和社會文化之間的聯(lián)系。
關(guān)鍵詞:精神分析理論;三重人格;俄狄浦斯情結(jié)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主要以無意識、夢、幻想、欲望等人類精神活動為研究對象,研究人的動機、人格和精神活動,主要包括這幾個方面:無意識理論;三重人格結(jié)構(gòu)學說和“利比多”理論;俄狄浦斯情結(jié);夢的解析。在本文,我們可以將三重人格學說和俄狄浦斯情結(jié)聯(lián)系起來。
一、三重人格學說和“利比多”理論
弗洛伊德在20世紀20年代提出了三重人格結(jié)構(gòu)學說,它們分別是指: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本我是人類的一種原始、混沌狀態(tài),是無意識的、非人格化的本能部分。這種本能的需求沒有組織,沒有時間概念,遵循自然法則,遵照“快樂原則”。其沖動和被壓抑了的需求在精神世界會長期存在,只有通過精神分析使其成為意識,才會認出它們是屬于過去的,但沒有機會再釋放出來。本我沒有價值、善惡和道德觀念,只單純尋求本能的發(fā)泄,不計后果。自我是由本我發(fā)展出來的,它依賴于本我。自我接受外界的刺激,進行篩選和消除工作,將不利因素排除在外,以保護本我免受刺激。自我遵循“現(xiàn)實原則”,是理性的,有思考、審慎選擇和避險的能力。由此可見,自我伺候了三個主子:外部世界、本我的=利比多和超我的嚴厲性。自我要再現(xiàn)外在世界的要求,成為本我的忠實奴仆,與本我和睦相處,將“利比多”吸引到自己身上,每一個動作又受到超我的嚴厲的監(jiān)視。超我則是一種比較理想的狀態(tài),它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從自我分化出來的能夠進行自我評價和道德控制的那部分,是文化作用的產(chǎn)物。超我是在俄狄浦斯情結(jié)的消解過程中形成的,這個消解過程包括內(nèi)化(internalization)和內(nèi)投(introjection),簡單說來就是拋棄對父親的畏懼,建立自己的身份認同感,相信自己將來會同父親一樣擁有一家之主的權(quán)威和一個妻子,這樣道德和超我就出現(xiàn)了。在D.H.勞倫斯的小說《兒子與情人》中,保羅的母親長期臥病,她強烈的占有欲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最后保羅毒死了自己的母親,并開始認同、理解自己的父親。其實這就是俄狄浦斯情結(jié)的消解。超我起初是依照人們在兒童階段在其精神生活中執(zhí)行賞罰的人物形象而建造起來的,尤其是父母。它是一個人的良心和自我理想,反應(yīng)了一個社會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標準。通俗來說,本我是“我想要”,自我是“我能要”,超我就是“我該不該要”。超我是本性得到滿足、現(xiàn)實能夠允許、自我高度贊揚的集合體。本我的各種不符合社會生活方式的本能沖動,受著超我指導(dǎo)下的自我的壓抑。人的一生就是從本我到自我,朝著超我努力的道路。
無意識、前意識、意識同本我、自我、超我是緊密聯(lián)系的,共同構(gòu)成了精神人格。后者是以前者為支撐的,尤其是以無意識系統(tǒng)為支撐;后者則是精神世界在人格上的外在體現(xiàn),兩者互相映照。
“利比多”(Libido)是以性欲和性沖動為主的能量,存在于本我中。弗洛伊德認為,一個人的人格發(fā)展是以性欲為中心的,它經(jīng)歷了四個階段:口腔期(0-1歲半);肛門期(1歲半-2歲);崇拜男性生殖器期(3-6歲);生殖期。在第一個階段,性本能與嬰兒的口唇活動緊密相關(guān),這一時期的人格特征為:過度依賴、愛幻想、貪食,習慣吮指、咬指甲蓋等。在第二個階段,性欲的釋放是通過大小便的排泄獲得的,這一階段的人格特征為:固執(zhí)、吝嗇、啰嗦、過度整潔等。在第三個階段,性的快感與男性生殖器官聯(lián)系起來,也就是在這個階段男性產(chǎn)生戀母情結(jié),女性產(chǎn)生戀父情結(jié)。這時兩種情結(jié)的產(chǎn)生都還是無意識的。6-12歲是一個潛伏期,這期間,他們會忘記幼年時對性的興趣和經(jīng)驗,喜歡同性。這就是為什么在小學高年級和中學低年級,男女生會各自看不起,有矛盾。這一時期的人格特征為:魯莽、沖動、膽小怕是卻裝作勇敢。在第四個階段,性欲被轉(zhuǎn)移到了異性身上。發(fā)展到最后一個階段,一個人的人格特征就是最理想的:豁達、自信、機智、勇敢等。
可以看出,弗洛伊德將“性欲”、“無意識”提升到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地位,他認為人類的活動都是以性欲為中心的,這是純粹生理方面的分析。不可否認,“性欲”為精神分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但弗洛伊德過分夸大了性的作用,他過分重視人的生物性本能,忽略了人的社會性,忽略了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的各種社會和外在因素。
二、俄狄浦斯情結(jié)
俄狄浦斯情結(jié)(Oedipus Complex)就是戀母情結(jié),它來源于“利比多”理論和人格發(fā)展學說;與之相對應(yīng)的是厄勒克特拉情結(jié)(Electra Complex)——戀父情結(jié)。俄狄浦斯是古希臘神話里的一位國王,曾有神靈預(yù)言他會弒父娶母。他在不知情的混亂情況下殺害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并娶了自己的母親,后來國家災(zāi)禍不斷,他得知自己以應(yīng)驗,悔恨之下刺瞎自己的雙眼,他的母親也因羞愧上吊自殺。在文藝作品的分析中,戀母情結(jié)較為常見。這一情節(jié)在人格發(fā)展的第三格階段——崇拜男性生殖器期形成。在這個階段(3-6歲),男孩常常把母親當作性愛對象,把父親當作情敵。他希望父親死去卻又害怕父親“閹割”的權(quán)利,漸漸地,男孩拋棄了對母親的幻想,開始認同自己的父親,堅信自己將來也會擁有同父親一樣的權(quán)利,正如前文提到的《兒子與情人》中的一樣。俄狄浦斯情結(jié)被廣泛地應(yīng)用到文學作品的賞析中,例如《哈姆雷特》,哈姆雷特要殺掉自己的叔叔很有可能就是因為他做了自己想做卻不敢做的事情——弒父娶母。將俄狄浦斯情結(jié)應(yīng)用于文學作品分析中可以更加深刻地分析作者或者主人公的內(nèi)在心理狀態(tài),但完整的俄狄浦斯情結(jié)包括了情結(jié)的形成和消解過程,所以如果只是單純地解析為戀母情結(jié)或者為了戀母情結(jié)而牽強附會,則是片面的。
參考文獻:
[1]D.H.Lawrence,Women in Love,Penguin Press,1993.
[2]John Storey, Culture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 An Introduction, Sunderland:University of Sunderland
[3]劉福堂等著:《精神分析綱要》[M],安徽文藝出版社, 1987.
[4]孫名之譯,西格蒙·弗洛伊德著:《釋夢》[M],商務(wù)出版社,1996.
[5]朱立元編:《當代西方文藝理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單位:天津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