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巖
由于利比亞兼具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豐厚的能源財富、可資利用的國內因素等“優(yōu)勢”,“伊斯蘭國”在敘利亞、伊拉克等地面臨生存壓力的形勢下,正移師利比亞,將其作為發(fā)展的“新中心”。而利比亞國內和解進程的前景,以及西方大國是否加強在利比亞境內打擊恐怖主義的力度將決定“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發(fā)展的走向。
“伊斯蘭國”極端組織于2014年6月宣告成立,最初占據包括敘利亞北部阿勒頗省至伊拉克東部迪亞拉省,此后接連在多國開辟據點,吸納人員,并多次在世界多地發(fā)動大規(guī)??植酪u擊。當前,該組織已成為世界上實力最強、危害最大的恐怖極端組織之一。自2015年下半年以來,該組織在利比亞境內大幅擴張,甚至已把利比亞打造為其“新中心”。“伊斯蘭國”在利比亞得以快速發(fā)展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所致,也將在不同層面產生相關影響。未來,“伊斯蘭國”的存續(xù)與利比亞局勢的發(fā)展仍處于相互博弈和相互作用中。
“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發(fā)展壯大
“伊斯蘭國”極端組織自“建國”后大肆宣傳其思想,在正處于混戰(zhàn)中的利比亞民兵武裝中引發(fā)共鳴??刂频聽柤{和蘇爾特的民兵武裝分別于2014年末和2015年初向該組織宣誓效忠,成為其在利比亞最早的存在力量。此后,一些利比亞以及周邊國家的武裝分子、失業(yè)青年等在其蠱惑和利誘下加入其中。再后,由于該組織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境內的力量遭到當地政府軍以及一些西方大國的軍事圍剿,一些成員,尤其是北非籍成員轉移至利比亞境內。隨著利比亞政權真空,混戰(zhàn)加劇,一些武裝派別為對付對手而與“伊斯蘭國”結盟,一些非洲國家的恐怖組織和武裝分子也紛紛加盟利比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組織。通過上述途徑,“伊斯蘭國”在利比亞迅速壯大。
當前,“伊斯蘭國”在利比亞境內共有約7000名武裝分子,其中包括從利比亞境內招募的年輕新兵、一些卡扎菲政權時代的軍官、以及為數不少的來自西亞非洲多國的極端分子。該組織已牢牢控制利西部重鎮(zhèn)蘇爾特和東部海濱城市德爾納,在首都的黎波里、東部中心城市班加西以及南部大片土地上都有其勢力存在,且仍處于持續(xù)擴張態(tài)勢?!耙了固m國”在利比亞的分支已成為其分支中力量最強的一支,也被聯(lián)合國認定為北非地區(qū)“目前最龐大的政治和軍事行為體”。
“伊斯蘭國”
在利比亞發(fā)展的原因
“伊斯蘭國”自2014年宣布“建國”后發(fā)展迅速,殘暴作亂,嚴重影響敘利亞、伊拉克等地區(qū)國家的局勢,也危及美國等西方大國的安全。當年9月,美國組建了一個包括英國、法國等54個國家和歐盟、北約、阿盟等地區(qū)組織在內的國際聯(lián)盟以打擊“伊斯蘭國”。自此,美、俄、英、法等西方大國,以及土耳其、敘利亞等地區(qū)國家都以各種方式持續(xù)對“伊斯蘭國”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力量進行軍事圍剿,致其遭受重創(chuàng)。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伊斯蘭國”在上述兩國內已丟掉其巔峰時“領土”的30%,迫使其致力于開辟“新中心”。多重原因使得利比亞成為其最佳選擇。
一、利比亞占據重要的地理位置
利比亞北面與多個歐洲國家隔地中海相鄰,其境內有近2000公里的海岸線,與歐洲在海上聯(lián)通。交通的便捷使雙方自古往來頻繁。對于“伊斯蘭國”,占據利比亞便實現(xiàn)了與歐洲的貫通,便于向其境內輸入恐怖分子作案。利比亞扼守非洲的北大門,其以南即是廣闊的非洲大陸。由于人種、地勢等人文與自然因素,利比亞與眾多非洲國家聯(lián)系緊密,占據利比亞即可通入整個非洲。非洲地區(qū)一些國家由于長期政局不穩(wěn)定、經濟欠發(fā)展、治安形勢惡劣、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當地存在諸多恐怖組織和武裝分子,與他們實現(xiàn)聯(lián)結和聯(lián)動有助于“伊斯蘭國”的快速壯大。利比亞以西是突尼斯、阿爾及利亞等北非國家。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爆發(fā)后,突尼斯雖然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局勢穩(wěn)定和民主轉型,但卻面臨嚴峻的經濟發(fā)展困境。經濟上的高通脹、高失業(yè)和低增長致為數不少的突尼斯青年陷入生存困境而被恐怖極端組織蠱惑納入。而阿爾及利亞作為“基地組織”馬格里布分支的大本營,其與利比亞交界的沙漠地帶一直是恐怖分子的藏匿點。以上兩國存在的恐怖問題都被在利比亞的“伊斯蘭國”分支充分利用。利比亞向東與敘利亞等西亞國家連通方便,易于“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這些國家間的轉移。
二、利比亞擁有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
一方面,利比亞擁有在非洲居首位的石油儲量和位居前列的天然氣儲量,且油氣質量高,又與有巨大能源需求的歐洲國家交通便利,運輸成本低。在卡扎菲統(tǒng)治利比亞的數十年中,國家重視能源開發(fā):大規(guī)模開發(fā)、建造油港和天然氣田,鋪設運輸管線。國家享有高額的能源出口收入,占據國家財政收入的80%以上。巨大的能源優(yōu)勢吸引亟待解決財政困難問題的“伊斯蘭國”的目光。
另一方面,卡扎菲統(tǒng)治時期,既有國家武器庫,也另設多處武器存放點。利比亞戰(zhàn)爭期間,卡扎菲為號召全體國民抗擊反對派,保衛(wèi)他的政權,將武器分發(fā)給普通民眾,使得戰(zhàn)后幾乎人人擁武。更嚴重的是,由于缺乏管控,多個武器存放點被武裝分子發(fā)現(xiàn),將武器盜走,導致大量武器流散。這一點已為“伊斯蘭國”所利用,由此既解決了武器不足的問題,還可以通過販賣武器獲得大量收入。此外,利比亞戰(zhàn)后亂局產生并吸引大量恐怖極端分子也成為其被“伊斯蘭國”看重的人力資源優(yōu)勢。
三、利比亞的客觀國情易于恐怖勢力擴張
由于自然、歷史等多方面原因,利比亞國家凝聚力不強,部落意識濃重,這一點由古至今影響著利比亞各方面的發(fā)展,在利比亞戰(zhàn)后亂局中尤為凸顯。部落特性使然,民眾往往以“族人”或“外人”來判定自己的立場,而非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這一點為恐怖分子提供了天然“庇護”。一些恐怖分子在本部落內大肆宣揚所屬組織的思想意識,吸納大量同族人加入;一些恐怖分子借助部落保護,躲過本國政府或相關國家為打擊恐怖勢力的巡查和轟炸;還有一些恐怖分子借助本部落為跨界部落的特征,在鄰國內為所屬組織擴張勢力范圍,或與鄰國內的恐怖組織實現(xiàn)聯(lián)動,導致恐怖勢力在整個地區(qū)的擴張。
四、利比亞亂局可資利用
利比亞戰(zhàn)后,國家沒能盡快穩(wěn)定,反而逐漸陷入愈益嚴重的亂局,被“伊斯蘭國”極端組織利用。2014年下半年以來,利比亞陷于兩個政權并立對峙境地,“伊斯蘭國”趁機進入其境內并大幅擴勢。
一則,兩個并立政權都專注于爭奪國家權力而疏于對國家事務的管控,為“伊斯蘭國”潛入利比亞“提供方便”。在國家缺乏統(tǒng)一政權的形勢下,一些西方大國欲在利比亞境內打擊恐怖主義也因合法性問題而無法進行,也給“伊斯蘭國”組織擴張之機。另則,利比亞戰(zhàn)后以來始終處于多個武裝派別混戰(zhàn)亂局中,他們中有的為爭奪權力,有的為搶占地盤,還有的甚至沒有明確目標而被動卷入沖突。一些武裝派別為達到目的不擇手段,甚至不惜與“伊斯蘭國”結盟,這一點為“伊斯蘭國”利用而使其獲得迅速發(fā)展壯大。綜上,由于利比亞兼具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豐厚的能源財富、可資利用的國內因素等“優(yōu)勢”,“伊斯蘭國”在敘利亞、伊拉克等地面臨生存壓力的形勢下,正移師利比亞,在那里爭奪地盤,壯大實力,將其作為發(fā)展的“新中心”。
“伊斯蘭國”
在利比亞發(fā)展的特點
“伊斯蘭國”在利比亞迅速發(fā)展壯大,但發(fā)展方式和路徑與其在敘利亞等其他國家不同,主要有如下特點:
一、“伊斯蘭國”將利比亞作為恐怖分子的招募地
利比亞國內亂局催生出大量武裝分子和分屬不同派別的武裝組織,成為“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首批成員。利比亞的一些非洲鄰國因其國內的發(fā)展困境產生出大量無業(yè)青年或武裝分子,在“伊斯蘭國”的蠱惑下利用利比亞亂局導致的邊境管轄疏漏進入其境內并加入其中。一些非洲國家的武裝組織也向“伊斯蘭國”宣誓效忠,與之聯(lián)動。另有一些地中海沿岸歐洲國家中認同“伊斯蘭國”思想的極端分子也入境利比亞加入該組織。利比亞已成為“伊斯蘭國”在臨近地區(qū)的招募地。
二、“伊斯蘭國”將利比亞作為恐怖分子的培訓場
利比亞戰(zhàn)爭期間及戰(zhàn)后,大量武器流入恐怖分子之手,加之利比亞本就處于多派別的混戰(zhàn)亂局,且與敘利亞、伊拉克等戰(zhàn)亂國家和歐洲國家間交通便捷,因而成為適宜的恐怖分子培訓場?!耙了固m國”將在利比亞接受培訓后的恐怖分子送至戰(zhàn)亂國家參戰(zhàn),或輸入歐洲國家作案。
三、“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分支中以非利比亞籍武裝分子居多
“伊斯蘭國”在利比亞境內招募的恐怖分子數量大幅攀升,然而,持利比亞國籍者卻并不占多數,只有一些武裝分子為達自身目的選擇與“伊斯蘭國”合作,或投靠“伊斯蘭國”以維持生計。其成員主要為來自突尼斯、敘利亞等利比亞的非洲鄰國和正處于戰(zhàn)亂國家中的極端分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一是利比亞戰(zhàn)后涌現(xiàn)出的民兵武裝主要以爭奪權益和擴大領地為目標,并不想禍亂國家;二是從利比亞民眾的部落意識看,他們將國家看作一個大部落,不希望外部勢力介入本國。
四、“伊斯蘭國”借助利比亞擴充財力
利比亞擁有量多質優(yōu)的能源儲備、完備的運輸設施和大量武器,“伊斯蘭國”在利比亞境內搶占能源設施,獲取武器,販賣石油和武器,獲得大量收入,以擴充財力。
“伊斯蘭國”
在利比亞發(fā)展的影響
“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存在與發(fā)展成為利比亞政治和解中的障礙,也對其所在及鄰近地區(qū)的安全局勢帶來負面影響。西方大國不堪其擾,或將再次對利比亞實施軍事干預。
一、“伊斯蘭國”的存在成為利比亞政治和解的阻礙因素
自2015年9月起,利比亞在聯(lián)合國利比亞支助特派團的主導下開啟政治和解進程,經過多輪談判后于12月17日簽署《利比亞政治協(xié)議》,并據此組建民族團結政府。然而,對于民族團結政府執(zhí)政中的若干具體問題,各派別仍難達成一致,可以說,利比亞當前的政治和解處于脆弱狀態(tài)?!耙了固m國”的存在惡化著利比亞安全局勢,加劇派別間的博弈,無疑成為其政治和解的阻礙因素。
二、“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擴勢惡化非洲安全
非洲地區(qū)一些國家本就因多種矛盾交織而長期動蕩不安,利比亞境內的“伊斯蘭國”組織大量招募并培訓來自一些非洲國家的恐怖分子,他們的回流以及一些恐怖組織因效忠“伊斯蘭國”而實力壯大都成為所在國的安全隱患,進一步加劇該地區(qū)的安全危局。
三、“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擴勢加劇歐洲難民潮
2015年以來,歐洲遭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最嚴重的難民潮,這與“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擴張有直接關系。利比亞戰(zhàn)爭期間及戰(zhàn)后產生出數以百萬計的難民,他們中的一些人經海路入境歐洲,成為移民或難民。還有一些來自敘利亞及一些非洲國家的難民利用利比亞亂局造成的邊境管控缺失潛入利比亞后經海路入境歐洲?!耙了固m國”在利比亞境內的擴張催生出更多難民,該組織也在利比亞境內從事向鄰近的歐洲國家販運難民的勾當以謀取暴利,以上都將加劇歐洲的難民潮,加重相關國家的社會負擔和安全隱患。
四、“伊斯蘭國”的擴張可能招致西方大國對利比亞的再次武裝干涉
利比亞亂局造成“伊斯蘭國”在其境內的擴張,惡化地區(qū)安全,“便于”難民入境歐洲等為美歐等西方大國的國土安全及海外利益構成威脅,“吸引”他們再次關注利比亞局勢,意欲打擊利比亞境內的“伊斯蘭國”力量。當前,美、英等西方國家已經向利比亞境內派遣兵力,伺機行動。此舉實為對利比亞的再次武裝干涉,在幫助利比亞打擊恐怖勢力的同時,也將為利比亞的政治和解及此后的民族團結政府執(zhí)政施加影響。
“伊斯蘭國”
在利比亞的發(fā)展趨勢
從利比亞國內看,政治和解之難成為“伊斯蘭國”存續(xù)的土壤。當前,利比亞的政治和解已開篇,但尚未真正實現(xiàn)。雖然民族團結政府已建立,但依然面臨多方面挑戰(zhàn),尚無法實現(xiàn)對國家的統(tǒng)治。國內的持續(xù)亂局是“伊斯蘭國”在利比亞存續(xù)的土壤。
從境外因素看,西方軍事打擊將對“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生存和發(fā)展起到抑制作用。美、英等西方大國已向利比亞境內派遣兵力,有的負責監(jiān)控“伊斯蘭國”的發(fā)展情況,有的致力于幫助利比亞政府整編各派別的武裝組織以打擊境內的恐怖勢力,還有的已對“伊斯蘭國”力量發(fā)起直接的軍事打擊。以上都對“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擴張起到抑制和威懾作用。進入2016年以來,“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力量沒有明顯擴張。
結語
當前,利比亞的政治進程正處在關鍵階段,其成敗與“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的發(fā)展前景是此消彼長、零和博弈的局面。鑒于此,“伊斯蘭國”在利比亞正處于觀望期:如果利比亞的政治和解不成功,亂局持續(xù),“伊斯蘭國”將在其境內繼續(xù)“順利”發(fā)展;如果政治和解得以實現(xiàn),美、英、法等西方大國將在該國政府的請求下“合法”地為其打擊恐怖主義、恢復國家穩(wěn)定“提供幫助”,那么,“伊斯蘭國”的存續(xù)將岌岌可危??傊?,僅憑利比亞現(xiàn)有的軍事能力不足以對“伊斯蘭國”構成重大打擊,利比亞局勢發(fā)展,以及西方大國是否加強在利比亞境內打擊恐怖主義的力度將決定“伊斯蘭國”在利比亞發(fā)展的走向。(責任編輯:蘇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