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個高,苗條,杏目,高鼻,俊俏。
奶奶出身大戶人家,是沙河鎮(zhèn)大財主劉天民的獨生女兒。
奶奶長相不僅俊俏,而且天資聰慧,做事進退有度,雖是女兒家,卻有男兒的胸襟與氣度,為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寵愛。
外曾祖母去世早,外曾祖父雖家財萬貫,但怕委屈了奶奶,一直沒再續(xù)弦。
民國末年,城里、鄉(xiāng)下的女孩子還很流行裹小腳,可奶奶堅決不裹腳,外曾祖父更是不肯讓寶貝女兒裹腳。
奶奶說:“腳裹成那樣,怎么走得快!”
奶奶說的“走”,可沒有那樣簡單。
外曾祖父一生尚武,仗義疏財,結交不少江湖奇士,有一天,外曾祖父的摯友七傷拳掌門馮一手在庭院碰見奶奶,立刻被奶奶一身奇異體骨相中,馮一手對外曾祖父說,奶奶是塊練武奇才,外曾祖父大喜,當即讓奶奶認馮一手為義父,奶奶成了馮一手的關門弟子。
彼時,馮一手的七傷拳已經(jīng)練到出神入化、至臻之美的境界,但馮一手看透江湖險惡,從不輕易將七傷拳示人,低調(diào)而淡然,一生收徒極少,奶奶是四個弟子中唯一女弟子,而且年齡最小,武功卻是最高。
家境殷實,長相俊美,一身英氣,奶奶成為方圓幾十里官紳富貴人家子弟的追逐對象。
有選了媒婆來提親的,有備下重金來說媒的,有央了縣府官員來登門求媳的,外曾祖父家絡繹不絕。
可外曾祖父態(tài)度很明朗,劉家一不想攀官,二不缺錢求財,三不作女兒之主,婚姻大事要女兒自己定。
奶奶態(tài)度更明確:“緣分自有天定,還沒有遇到有緣分的男人?!?/p>
說話間,緣分可就來了。
陽春的一個早晨,奶奶騎馬回村,后面跟了貼身的丫鬟秋菊,鄉(xiāng)間的路窄,恰巧遇到前面有送糧的馬車,趕車的老人在前,糧車上坐一個青年,舊衣舊衫,但是手里拿本書在看,很投入,鄉(xiāng)野農(nóng)村,竟有這等愛書之人,奶奶不覺多看了幾眼。可馬跑得飛快,馬蹄帶起的泥土正正砸在書本上,男青年當即站了起來,一身傲骨,聲音也高:“誰誰誰呀?。颗K了我的書?!?/p>
秋菊停下馬,大聲呵斥:“哪里的人,書值幾個錢!給?!碑敿慈舆^去一塊銀元。
青年大為不滿,撿起銀元,扔了回去:“誰稀罕你的銀錢?!?/p>
奶奶回頭又看了一眼,提馬而去。
奶奶回到自家院子,讓人拴上馬,正洗手,當當有人扣門。秋菊開了門,是來送糧的,細看正是那送糧的父子。
那青年就是我爺爺。門不當,戶不對,相差懸殊,奶奶都一笑了之。
外曾祖父很支持奶奶的婚事,外曾祖父說:“家富不三代,人無百日窮。沒啥!”
奶奶出嫁時,外曾祖父給了幾十畝上好的肥田,還悄悄送給了奶奶不少銀錢,婚事辦得很隆重,成為方圓幾十里的美談。
婚后,兩人很恩愛,爺爺很愛奶奶,而奶奶也很尊重爺爺。兩人讀書、習字、育子、耕田,日子過得很幸福。奶奶一身絕世武功,爺爺卻一直不知,直到那天沙河鎮(zhèn)陽春大會。
那天,清風寨的大當家梅三鏢,帶了兩個馬匪,換了便裝,騎了馬,提了畫眉鳥籠子,一副公子哥打扮來趕會,正好與趕會的奶奶和爺爺相遇。
奶奶的俊美立刻招來了馬匪的目光,一個馬匪竟然笑嘻嘻大膽來摸奶奶的臉,嘴里亦不干凈,奶奶一閃身,叭,抬手就是一拳,那馬匪當即飛出丈外。
另一馬匪急忙摸槍,被梅三鏢制止。
梅三鏢一抱拳:“妹子,好功夫。敬你?!?/p>
抬腿飛起一腳,將街上的三只瓷碗向空中踢去,一抬手,嗖嗖嗖,三支金鏢啪啪啪將三只碗擊得粉碎。
奶奶輕輕一撇嘴,飛起一腳踢飛了馬匪手中的鳥籠,三只畫眉鳥騰空飛起,奶奶一抬手,嗖嗖嗖,三只鳥噗噗墜地,被三支鋼針刺穿了雙翅,趴在地上哆嗦不止。
哆嗦的還有兩個馬匪。
奶奶若無其事地拉起了爺爺?shù)氖?,飄然而去。
馬匪梅三鏢鏢走天下,很少遇到敵手,今日遇到奶奶,徹底服了,從此幾十年,一提奶奶的名字,梅三鏢都覺得寒風撲面。
我奶奶一生育有五子一女,奶奶教育有方,大伯與我的父親,都愛讀書,大伯后來做了縣府中學的校長,我的父親也成了一名公職人員,三叔、四叔、五叔與姑姑,都在家務農(nóng),勤儉持家,睦鄰友好,兄弟和睦,妯娌相親,奶奶也深得鄉(xiāng)人敬重。
都說: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爺爺就是七十三歲那年的秋天走的,那是個秋夜,爺爺望望奶奶不舍地嘆了口氣:“唉,要走了?!?/p>
爺爺拉著奶奶的手,滿心地不舍得。
奶奶笑:“在那邊好生等著我,別忘了習字啊,俺還要看你習字呢!”然后,淚流不止。
奶奶拉著爺爺?shù)氖?,拉了一夜,也不舍得丟。
第二天,按風俗要給爺爺穿壽衣、入棺,奶奶誰也不讓,非要自己給爺爺穿。
床前齊刷刷跪倒了大伯、父親、三叔、四叔、五叔和姑姑,奶奶輕聲對爺爺說:“當家的,換身新衣服再走吧!”
大伯起身想去幫忙,奶奶一跺腳,“誰敢!”
大伯又跪下了。
父親想哭,奶奶一瞪眼:“不許哭!”
衣服換好,奶奶對孩子們淡淡地說:“送你們爹入棺!”
奶奶身體一直很硬朗,依然寅時練功,卯時做飯,辰時干活。
奶奶是94歲那年秋天走的。本來沒啥病,一入秋,奶奶說總感覺累,本想躺幾天就好了,誰想一躺下,就再也沒有起來。
走時,奶奶很清醒,望著床前跪著的孩子們有些不舍,笑笑說:“俺也該走了,你爹在那邊一個人很孤單,習字沒人研墨呢!”
三天后,大霧,奶奶墳前花幡兀立。
墳前三丈余外站一黑衣黑褲男子,那人哈哈大笑:“你,終于走了!”說完一抖手嗖嗖飛出三支金鏢。
當當當,三支金鏢突然被什么東西擊中竟改變了方向,齊刷刷成品字型扎入土中,定睛看時,每只飛鏢上均釘了一支鋼針。
抬頭看時,不遠處大霧中立一青衣少女,雙目炯炯,一身英氣,雙手抱在胸前。
黑衣男子一抱拳:“唉,飛針神技居然有了后人,服了!”一轉身,消失在濃霧中。
奶奶什么時候把飛針神技傳人的,那蒙面青衣少女是誰,是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