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秀梅
【摘要】 目的 對胃大部分切除患者進行觀察和護理分析, 探討高效護理對策。方法 回顧性分析24例胃大部分切除手術患者的臨床資料。結果 24例胃大部分切除患者中14例進行了胃全切手術。術后隨訪2年, 5例患者存活;5例患者進行了根治性殘胃遠端大部分切除、殘胃空腸吻合術, 術后生存時間為19個月。有4例患者進行了姑息性切除術, 術后生存時間為17個月。結論 綜合護理可有效提高護理效果和護理滿意度, 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胃大部分切除;術后患者;觀察護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59
胃切除及胃腸道重建是胃大部切除術的兩大組成部分。一般認為, 胃切除可分為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和遠端胃切除, 其中遠胃端切除即胃大部切除, 是臨床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最常用的手術方式[1]?,F(xiàn)將本院胃大部分切除患者臨床資料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手術治療的24例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為研究對象, 經檢查所有患者均符合胃大部分切除臨床診斷標準。其中男15例, 女9例, 平均年齡(51±6)歲。
1. 2 觀察與護理
1. 2. 1 血壓脈搏及體溫觀察 術后護士應密切觀察患者神志、血壓、脈搏情況, 注意有無煩躁、出汗、脈快等, 當收縮壓過低時會導致低血壓和休克, 護士應及時報告醫(yī)師處理, 同時注意術后有否出血?;颊咝g后應用抗生素, 若體溫>38℃, 護士要立即告知醫(yī)生進行降溫處理, 防止傷口感染。
1. 2. 2 出入水量及尿量觀察 患者術后需要禁食, 禁食期間要通過靜脈補充營養(yǎng)。護士要對患者出入水量進行24 h記錄, 了解患者各項檢查結果, 為輸液提供依據(jù), 避免水、電解質平衡失調。禁食者注意口腔護理, 保持口腔清潔, 如患者尿量<30 ml/h說明血容量不足, 需及時進行處理補充血容量。
1. 2. 3 引流管的觀察及護理 術后患者身上的各引流管, 護士要分別標記, 固定好以防脫落、阻塞和彎曲等。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 告知患者保留各引流管的重要性, 不可隨意拔管。正常情況下手術后1 d內有100~300 ml暗紅或咖啡色液體從胃管流出, 2~3 d后會轉為淡黃色。當患者胃腸道功能恢復后, 停止腸胃減壓, 恢復飲食期間, 從中心靜脈補充營養(yǎng)。如患者腹腔內長時間引出大量紅色液體, 應立即報告醫(yī)生進行處理以防腹腔出血。
1. 2. 4 傷口護理 傷口敷料保持清潔、干燥, 嚴格無菌換藥1次/d。告訴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用手按住傷口, 以防腹壓增大致傷口裂開, 大便時避免用力, 以防增加腹壓。
1. 2. 5 行動護理 患者術后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取去枕平臥位, 病情平穩(wěn)后給予半臥位, 經常幫助患者翻身叩背, 及時排痰、多做深呼吸。術后讓患者在床上做活動, 如坐起、翻身。慢慢讓患者下床, 情況穩(wěn)定后協(xié)助患者在室外進行緩慢的活動。早期活動可促進腸蠕動恢復, 預防腸粘連和下肢深靜脈血栓。
1. 2. 6 飲食護理 術后如果肛門排氣、腸蠕動恢復, 可拔出胃管, 停止胃腸減壓, 拔出胃管后可飲少量水或米湯, 如無不良反應, 給患者少量流食, 食物應少食多餐, 宜溫、軟、易消化, 如仍無不良反應, 可換為半流質。如此慢慢進行飲食調節(jié)幫助殘胃再生和復張。
1. 2. 7 心理護理 由于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病情嚴重需要放置各種引流管, 加之對疾病認識不足會造成患者不同程度恐懼、焦慮, 護士應理解和關心患者加強與患者交流, 進行心理輔導, 消除焦慮情緒, 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以良好的狀態(tài)接受, 配合治療和護理, 促進身體早日康復。
1. 2. 8 健康教育 護士應告知患者注意休息, 避免過勞造成病情復發(fā), 影響生命安全。注意飲食調節(jié), 宜少食多餐, 應高蛋白、高維生素,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同時戒煙戒酒[2]。
1. 3 并發(fā)癥的觀察預防
1. 3. 1 胃腸吻合口破裂 術后如患者出現(xiàn)高熱、脈搏加快等全身中毒癥狀及嚴重腹膜炎并發(fā)癥, 醫(yī)生應立即對患者進行手術, 對破裂口進行修補和引流, 術后保持胃腸減壓, 加強輸血、輸液等支持療法。
1. 3. 2 胃出血 術后若胃管引出大量血液, 尤其是鮮血或大便一直呈黑色, 嚴重者出現(xiàn)出血性休克, 應立即進行治療, 無效時應立即進行手術處理, 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
1. 3. 3 手術后胃排空延遲 護士應及時觀察患者餐后反應, 如發(fā)現(xiàn)胃排空延遲, 立即停止進食并通過排泄藥物給胃腸減壓。輸入營養(yǎng)液補充營養(yǎng), 如一段時間不見好轉應立即進行手術。
1. 3. 4 十二指腸殘端破裂 術后如患者出現(xiàn)右上腹突發(fā)劇烈疼痛, 局部或全腹明顯壓痛、反跳痛等腹膜炎癥狀, 應立即手術治療, 以免耽誤治療時間。手術過后要經過空腸或腸外補充營養(yǎng), 全身應用廣譜抗生素, 涂抹氧化鋅軟膏保護引流管周圍皮膚。
1. 3. 5 傾倒綜合征 患者術后腸胃功能得不到及時恢復, 進食后容易發(fā)生上腹脹痛、惡心、嘔吐、心悸、出汗、頭暈等, 因此要避免進食大量過甜、過咸、過濃的流質食物, 宜進食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飲食、少食多餐, 餐后保證一定的臥床休息。
1. 3. 6 低血糖 患者在進食后4 h內可能出現(xiàn)低血糖癥狀, 出現(xiàn)該癥狀時, 應攝入糖類食物緩解癥狀, 少食多餐, 避免低血糖的發(fā)生。
2 結果
24例胃大部分切除患者中14例進行了胃全切手術。術后隨訪2年, 5例患者存活;5例患者進行了根治性殘胃遠端大部分切除、殘胃空腸吻合術, 術后生存時間為19個月。有4例患者進行了姑息性切除術, 術后生存時間為17個月。
3 小結
患者進行胃大部分切除術后, 如果護理不當, 很容易發(fā)生并發(fā)癥, 從而影響其生命健康。在護理期間, 護士除了要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給予基礎護理, 還應采取更積極有效的綜合護理措施, 降低術后因并發(fā)癥引起的死亡率。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 在針對胃大部分切除患者的護理中輔以綜合性護理, 有利于提高護理滿意度, 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辜德英, 周琦, 代黎.喉癌喉切除術后患者并發(fā)精神障礙的相關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華西醫(yī)學, 2015, 30(6):1127-1129.
[2] 陳巖.胰十二指腸切除術后并發(fā)胰瘺的觀察及護理方法及效果分析.中外醫(yī)療, 2014, 33(19):172-173.
[收稿日期:201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