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琳琳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討在高血壓患者口服藥物治療期間加強用藥護理的效果。方法 128例高血壓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64例。在口服藥物治療期間,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措施,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增加用藥護理,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護理后, 觀察組血壓改善情況及患者依從性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對高血壓患者進行用藥護理和健康教育, 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指標, 提高其生活質量、健康意識以及臨床治療效果。
【關鍵詞】 高血壓 ; 用藥護理 ; 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3.174
隨著我國近年來生活水平的提高, 高血壓發(fā)病率逐年呈上升的趨勢, 并且逐漸向低齡化發(fā)展。由于高血壓極易引起多種心腦血管類疾病[1], 嚴重阻礙了機體的正常運轉, 導致機體各類疾病的發(fā)生甚至死亡。本院研究發(fā)現(xiàn), 采用有效的用藥護理措施, 可以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128例高血壓患者,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64例。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符合WHO高血壓診斷標準, 并通過臨床診斷進行確診。觀察組男43例, 女21例, 平均年齡(44.5±7.2)歲;對照組男44例, 女20例, 平均年齡(44.6±7.1)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對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措施, 其中包括健康飲食、適當運動和戒煙限酒等措施。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 進行合理的用藥護理, 其主要通過多種方面進行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 2. 1 用藥干預 由于機體血壓會隨晝夜變化而變化, 尤其是在6:00~8:00左右, 血壓波動較大, 極易快速上升, 而日間則在高峰左右做小幅度波動, 到15:00~18:00左右又會達到高峰值[2], 所以可以通過用藥干預達到增強藥效的作用。首先針對高血壓患者使用降壓藥物種類的不同, 分別采取相應的用藥干預。利尿降壓類藥品, 可增加患者的排尿, 應建議患者在早晨或者上午服用此類藥物;腎素-血管緊張素類系統(tǒng)抑制藥物由于會引起患者低血壓、高血鉀等一系列不良反應, 應加強對使用這類藥品患者的臨床護理;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斷類藥品的臨床治療效果較好, 使用相對較為安全, 但需患者嚴格遵醫(yī)服用, 不得擅自更改使用劑量。長效鈣拮抗類藥物由于容易引發(fā)竇性心動過緩等情況, 應加強對服用此類藥品的患者進行監(jiān)督管理, 同時由于此類藥品在夜間能夠有效將非杓型模式轉化為杓型的模式[3], 所以為了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應在早間服用, 以達到長效降壓的作用。
1. 2. 2 用藥護理 在患者口服藥物進行治療期間, 護理人員應該準確掌握患者病情、所使用藥品的種類和作用。對患者進行正確用藥的健康教育, 督促其按照醫(yī)生的指導進行日常用藥, 及時為患者測量血壓, 觀察患者在服藥期間有無過敏等其他不良反應。發(fā)生異常反應時, 需及時聯(lián)系科室醫(yī)生對其進行相關處理。由于患者長時間的治療過程, 容易產生煩躁、失望、悲觀的情緒, 護理人員應對患者是進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導, 講解藥品的種類、作用及長期治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使其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用藥習慣。
1. 2. 3 提高患者依從性 由于目前尚無徹底根治高血壓的有效方法, 臨床治療采用藥物降壓和長期控壓。但我國目前的高血壓有效控制率不足10%, 其主要原因是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較低。在用藥護理時, 需根據(jù)患者的病情, 調整用藥方案, 盡量減少使用藥物的種類, 選擇適宜長期服用的口服降壓藥物, 降低患者的漏服幾率。定期對患者進行檢測, 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盡量減少患者的服藥次數(shù)。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血壓變化情況及依從性。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 ± 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血壓變化情況對比 兩組患者護理前血壓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護理后, 觀察組患者血壓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依從性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遵醫(yī)性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高血壓作為臨床常見疾病之一, 其有著較高的危險性, 并且發(fā)病率逐年提高。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 目前我國大多數(shù)人群對高血壓的認識程度較低, 無法正確認識長期服藥的重要性, 忽略了醫(yī)生的用藥要求, 提高了其發(fā)病的幾率和危險性[4]。
通過開展藥物護理提高患者的遵醫(yī)性, 患者積極完成醫(yī)生安排的服藥計劃, 配合醫(yī)生進行藥物治療, 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使其血壓明顯趨于平穩(wěn)態(tài)勢, 并且通過相關的護理干預, 達到一個安全的血壓標準。
綜上所述, 對高血壓患者的治療效果影響因素較多, 通過開展用藥護理, 可提高患者的遵醫(yī)性, 使其可以正確用藥, 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壓指標, 增強其健康意識, 提高其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呂海英.高血壓用藥護理體會.臨床合理用藥, 2014, 7(7):162-163.
[2] 唐祥囡.重視時間護理提高護理質量.天津護理, 2005, 13(1): 46.
[3] 邵光方, 童建.杓型和非杓型高血壓.高血壓雜志, 2002, 10(4): 389-390.
[4] 李玲, 孫麗.高血壓病人用藥護理干預及效果觀察.西南軍醫(yī), 2009, 11(5):1004-1005.
[收稿日期:2015-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