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燕誼
在日本,曾有人就介紹男朋友時的稱呼做過一個不太嚴格的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說“我那位”的女人戀愛的成功率遠低于那些大方介紹“這是我男朋友”的女人。
也許是因為當女人不愿意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的男朋友時,表面上看是出于羞澀,其實是內(nèi)心對這段戀情還有疑慮。進一步說,那些總為稱呼而犯難的人其實代表著他們的戀愛關(guān)系還沒有進入到一個親密自如的階段。有的人甚至結(jié)了婚以后也不知道該怎么稱呼自己的另一半,而代之以“哎”這個尷尬的字眼。
名字是一個人的符號,但又不止是符號這么簡單。有時候,名字會影響到人的性格,在心理學上,這實際上是一種暗示作用。
與女人相比,男人是更容易接受暗示的一種生物。聰明的女人懂得如何通過昵稱來影響男人,這種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而且很有效果。
我認識一個女人,熱戀時她跟男朋友聊天時說:“我以后叫你bao(三聲)吧!”
男人問:“為什么?”
她回答:“第一,當然是因為你對我來說很寶貴啊,是‘寶貝的意思;第二,‘堡是‘城堡的意思,代表著我們會有屬于自己的家,像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第三呢,我希望你可以好好保護我,好嗎?”
這個聰明的女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昵稱,不僅向男人傳達了自己的愛意和期待,也就此固定了男人在情感中的責任。男人接受了這個昵稱,就好像簽訂了一項合約。我相信他以后無論遭遇到怎樣的情感事件,心里都會不由自主地想:我是她的寶貝和城堡,我答應(yīng)了要保護她……人一旦建立了一種心理慣性,要去打破它就要多花一些成本。
另外,除了取合適的昵稱之外,兩人之間稱呼時還需要注意一點——盡量不要叫對方的全名。
全名是一種社會性的符號,當一個人被人稱呼全名時,屬于他身上的社會性的一部分就會被刺激,激起自我防范和自我保護的意識。結(jié)婚時我們期待的是家庭的溫暖,而當全名響起的時候,這種放松和溫暖就會被打破,社會性的感覺被喚起。
如果你真的不懂給另一半取昵稱,又不能叫全名,或者遇到了任何稱呼上的麻煩,就管他叫“老公”吧。雖然這種叫法很老套,很多女人甚至抵觸這種叫法,但是這至少能給男人一種親密感,一種被依賴的感覺。當男人適應(yīng)了這種稱呼,就會不自覺地以相應(yīng)的身份要求自己。
(摘自《愛情很殘酷,你要學點擒拿術(shù)》海峽書局出版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