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洪(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0)
?
民居題材的現代山水畫
林洪
(江西師范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0)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變遷,民居題材現代山水畫以它特有的面貌、整體布局的參差錯落和層層疊疊的形式構成感,不斷成為畫家們繪畫創(chuàng)作的源泉。文中以民居題材現代山水畫為研究內容,并分析民居題材現代山水畫出現的因素。
關鍵詞:民居;山水畫;色彩
民居作為人們賴以生存居住的環(huán)境來說,其歷史要早于中國畫的歷史。民居與人的生活息息相關,那些依山小村落、炊煙瓦當房、特色民居群、西式建筑樓、老村故園、古鎮(zhèn)深巷、日式庭院等都呈現出各式各樣獨具特色的姿態(tài),它們鱗次櫛比與旖旎風光交相輝映,處處皆景,處處入畫??偨o人聯想到笪重光說:“虛實相生,無畫處皆成妙境”。 在當下繁雜的生活中,人們渴望回到自然,回歸山林,能游目騁懷于山水間,民居題材中可游可居的現代山水畫讓我們達到了這個“身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愿望,由此民居題材山水畫不斷成為畫家們繪畫創(chuàng)作的源泉。
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已達到了一個無法逾越的巔峰,要正確處理好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就要求我們繪畫者深入生活,著力展現當今時代面貌。追溯中國繪畫歷史,山水畫自魏晉獨立到宋元明清成熟,都在不斷發(fā)展及完善。民居題材山水畫作為一種新的山水畫發(fā)展現象,它的出現順應了當下時代的要求,擺脫了傳統(tǒng)山水畫的單一面貌,拉近了山水畫創(chuàng)作與現實的距離。
在信息多元化的時代,人們受到諸多思想沖擊的同時開始反思傳統(tǒng)。對于民居題材山水畫來說就受到了西方繪畫思想和現代設計理念的影響,民居題材的山水畫逐漸形成了具有現代美感的繪畫。相對于傳統(tǒng)山水畫,色彩成了當代民居題材山水畫最大的突破點。運用色彩語言和新穎的形式構成來表現民居題材山水作品的獨特之處,從更大程度上區(qū)別于傳統(tǒng)山水畫。當下民居題材的山水畫,其畫面空間的分割、平面與立體、裝飾與構成、簡約與抽象以及色彩語言的選擇都成為當下山水畫風格樣式的一部分。它的出現無論是在造型技巧上還是構圖和色彩上的選擇都不同于傳統(tǒng)山水畫,畫面融入了點線面的平面構成,有強烈的形式美,而“民居”不在是傳統(tǒng)山水畫中的一座亭臺、三兩間茅屋,逐漸成為了畫面中或大或小的重要符號元素,很大程度上為畫面的重點或是畫眼,突破了傳統(tǒng)山水畫中民居僅為畫中點景的作用,豐富了傳統(tǒng)山水畫的表現樣式。
針對民居題材山水畫創(chuàng)作方面,已有一部分畫家在進行探索實踐,有些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立的風格面貌。如圖1、2為林容生作品,可以看出畫中的房屋、樹木、山石的塑造都是按照平面化、幾何化構成方式處理并組合,房屋成為畫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畫面中的幾何形分割、濃郁的色彩增添了繪畫的趣味性和視覺感,同時把作為主體民居的質感也表現地淋漓盡致。他的畫面自然純樸、返璞歸真,是經過高度的空間平面化處理的結果,追求簡潔概括,有主次、虛實之分,突出黑瓦白墻,賦予山石土坡主觀上的色彩,讓畫面形成黑白灰鮮明的對比。他所表現的房屋、樹木和山坡,造型和色彩都帶有較強的主觀性處理,形成了他特有的繪畫風格,作品一般不受傳統(tǒng)山水程式的拘束,不追求景物的寫實而傾向裝飾性的形體表現。
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如今遍及世界各地的交通工具不再是古代的牛羊馬車,通訊工具不再是飛鴿傳書,日行千里不再用天計算,信息的迅猛發(fā)展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些翻天覆地的變化,不斷左右著藝術思想的轉變。古代繪畫講究書齋文化,多以手卷、扇面、斗方、冊頁等小作品形式出現,作品參觀的對象多是幾個人圍之觀摩。而新時代的今天繪畫為了契合當下環(huán)境的變化,追求的是展廳文化,需要創(chuàng)作大幅的作品供成千上萬來自各地的人們參觀。從前農耕時代慢節(jié)奏、單一的生活環(huán)境漸漸被工業(yè)時代喧囂快節(jié)奏、豐富多彩的社會所替代。古人推門推窗即能見河見山的大自然生活環(huán)境也已被各種機械轟隆、高樓大廈、城市霓虹的風光所占據??萍嫉目焖侔l(fā)展不僅改變了作畫的環(huán)境也改變了作畫的方式,琳瑯滿目的繪畫工具材料,使得繪畫手段不再像傳統(tǒng)那樣純粹。以及新媒介藝術的產生,藝術家用電腦、數碼等現代高科技作為繪畫媒介和手段的現象已普遍存在。
新文化時代下,生活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促使我們順應時代發(fā)展,使用新的繪畫工具,新的繪畫媒介,重新追尋、思考新環(huán)境下民居題材現代山水畫的發(fā)展風貌。
當下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與西方文化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逐漸形成了綜合性、包容性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經濟、政治、文化、生活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繪畫藝術不可避免的也發(fā)生了改變。
傳統(tǒng)山水畫,受中國傳統(tǒng)儒道釋思想文化的影響,古人秉持著超以象外的人生態(tài)度,通過山水藝術寄情于山水,講究“自然”“無為”“天人合一”的思想。畫面多以水墨為主追求荒寒冷寂、蕭條淡泊、“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感受“無往而非我之妙”的美學思想。將心置于林木山川之中,希望由此獲得精神上和心靈上的升華。而今新文化領域的多元發(fā)展,傳統(tǒng)的私塾文化已被現在的學校教育體制所替代,人們接受知識的途徑除了學校教師的傳授還可以是來自各種電子網絡信息資源的傳播,拓寬了人們接收知識的范圍,同時也改變了人們的繪畫審美狀態(tài),畫家們開始關注當代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和精神面貌,表現當下社會和現實的人文關懷。
圖像時代的到來,知識結構的變化,傳承千年的古代文化思想已經漸漸退出時代的舞臺,以往的審美需求也隨之而變。人們開始以新的藝術眼光重新認知這個社會,在畫面中不斷引入現代構成的設計元素,采用圖像的觀念,追求現代繪畫倡導的形式和視覺張力。強調吸收攝影、廣告等大眾傳媒的視覺元素,把民居題材現代山水畫推向符合當代審美發(fā)展的方向,它獨特的美學內涵,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這個時代的精神和審美狀態(tài)。
中圖分類號:J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202-01
作者簡介:林洪(1990.09-),女,漢,福建長樂市人,藝術碩士,江西師范大學美術學院美術專業(yè),研究方向:中國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