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研究生對輔導員缺乏“向師性”,就會使得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喪失前提條件。文章回歸教育“原點”,論述了輔導員工作中進一步增強研究生“向師性”的重要意義以及年輕研究生輔導員增強研究生“向師性”的策略,以期推動研究生輔導員隊伍發(fā)展、增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
[關鍵詞]研究生輔導員 研究生 高“向師性”
[作者簡介]陳翱(1981- ),男,山西臨汾人,華南農業(yè)大學研究生院培養(yǎng)辦公室,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廣東 廣州 510642)
[課題項目]本文系2016年廣東省高校黨建研究課題“基于博士研究生人才培養(yǎng)視角下的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16BKYB3)和2015年廣東省德育創(chuàng)新項目重點課題“創(chuàng)新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項目編號:2015DYZZ011)的階段性成果。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6)24-0085-02
“向師性”是指學生在教育活動中,聽從教師教導、趨向于教師并對教師存在依附感的心理狀態(tài)。研究生輔導員是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這對在研究生育人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的研究生輔導員隊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意識形態(tài)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灌輸性,倘若研究生對輔導員缺乏“向師性”,缺乏對輔導員人格魅力的認同,那么師生之間不可能有正確的相互關系,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喪失了前提條件。
2012年一項基于北京市20所高校的實證調查表明,研究生對研究生輔導員的“人格魅力”選擇“滿意”或“比較滿意”比例的總和甚至不足60%。研究結果使我們不得不再次面對這樣一個教育“原點”的話題——如何增強研究生對輔導員的“向師性”?因為只有解開這個問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問題才能迎刃而解。那么,研究生輔導員如何才能獲得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的“一種不可懷疑的長者資望及其力量與品質”?筆者認為,一是研究生輔導員要充分理解學生“向師性”對自身工作的意義;二是研究生輔導員應從工作方法和能力提升的角度樹立良好威信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高“向師性”。
一、輔導員工作中進一步增強研究生“向師性”的重要意義
1.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領導地位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是政治方向教育,這一點最鮮明地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導性的本質。分析梳理輔導員管理制度的演化,盡管輔導員的稱謂經歷了“政治指導員”“政治輔導員”到“輔導員”的改變,但其加強黨在高校的領導、維護高校和社會穩(wěn)定、引導大學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的基本職能沒有變。能否真正有效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關系到黨和國家前途與命運的大問題。如何凸顯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為核心內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國家安全中的“生命線”作用,如何及時并持續(xù)回應西方文化潮流和文化滲透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巨大沖擊和現實挑戰(zhàn),這些工作都是輔導員的核心使命。如果研究生對輔導員缺乏“向師性”,輔導員工作將力不從心,難以完成使命。
2.高層次知識水平群體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觀念形態(tài)教育,屬于社會意識范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灌輸性。事實上,理論灌輸法,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最基本的方法。研究生群體是具有高知識層次、高文化水平、高專業(yè)技能的群體,自主性成長、創(chuàng)新性成長在這個群體中體現得尤為明顯。研究生自我意識強烈,具有思維的批判性和懷疑性,敢于用最新的知識裝備去解決實際問題。如果研究生對輔導員缺乏“向師性”,就會對輔導員實施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視不夠、關注不多、共鳴不強,輔導員的教育和管理就會陷入自說自話、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尷尬境地。
3.“導師負責制”模式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研究生培養(yǎng)實行的是“導師負責制”。盡管近年來部分高校嘗試實行“導師組”制,但就研究生培養(yǎng)過程而言,導師在研究生的心目中有著不言而喻的巨大影響,研究生對其導師有著強烈的“向師性”。我們無意從互相競爭博弈的角度去論述導師和輔導員可能出現“納什均衡點”,即導師和輔導員均采取“單干”策略之于研究生的影響?,F實中更多的問題在于,部分導師未能充分發(fā)揮其在研究生思想教育中的作用,與此同時,研究生輔導員又無力補位,造成研究生思想教育的嚴重弱化。導師對研究生思想教育重視不夠、關心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導師沒有時間和能力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二是在目前高??蒲谐晒膶蛳拢瑢煛爸乜蒲?、輕思政”的觀念仍然比較普遍。研究生輔導員資歷淺、專業(yè)知識相對薄弱、在學校的話語權相對較弱,如果疏于在導師及研究生中樹立威信,無法培養(yǎng)研究生對其的高“向師性”,那么將很難在研究生導師缺位、失位甚至錯位時,承擔起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雙主體之一的職能和角色。
4.研究生自身“向師性”特點的內在要求。研究生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末端,處于人生“展望期”的受教育者——研究生,其“向師性”與其他階段的受教育者相比,呈現出明顯不同的特點:一是“學生感”弱化、“社會性”增強。研究生基本上都具有16至22年的教育經歷,多年受教育經歷和逐步步入“成家立業(yè)”年齡,使得他們不再像小孩子那樣對老師充滿神圣感和神秘感。研究生感覺自己既像學生,又不像學生,不再凡事由老師決斷,社會屬性和社會意識越來越強烈。二是“依賴感”降低、“關注感”增強。研究生喜歡獨立思考,變得不再人云亦云,已不會把希望和收獲完全寄托在老師身上,取而代之的是重視自身努力和自我學習。隨著自我意識的增強,研究生“向師性”的趨向屬性更多地轉化為平等交往的情感渴望,他們渴望得到老師對其個體的關注,關注自身作為“社會個體”的屬性而非“教育產品”的特性。上述特點使得教育者們共同面臨著再樹學生“向師性”這一教育原點問題。
二、年輕研究生輔導員增強研究生“向師性”的策略
年輕研究生輔導員是從事輔導員工作時間不長甚至剛走出校門的職業(yè)群體,他們與研究生年齡相仿,“同時代”“共氣息”的特點使得他們易于同研究生溝通。但也正因為年齡相仿及研究生對其弱“向師性”的特點,使得年輕研究生輔導員必須在工作中不斷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樹立教師權威,進一步增強研究生對其的“向師性”。下面擬從工作方法改進和能力提升的角度來探討年輕研究生輔導員如何增強研究生對其的“向師性”。
1.充分了解每位研究生的情況?!跋驇熜浴笔菍W生的一種心理狀態(tài),外在表現為教師的影響力對學生的作用。影響力是指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影響或改變他人行為的一種能力。按照定義去理解,影響力產生的介質是交往,而師生交往鏈條的起始端,就是教師認識每一個學生。曾有一項針對學生的調查:世界上最美妙、最動聽的聲音是什么?很多學生的回答竟是“聽到自己的名字從老師的口中說出來”。研究生由于自我意識及關注感增強,愈發(fā)敏感地注視著自己在交往對象的眼中,究竟是一個符號還是一個社會個體。當研究生輔導員準確地叫出每位研究生的名字及說出每位研究生的情況特點時,研究生就會感到獲得了尊重、關注,就會對輔導員產生信任感和親切感,繼而產生趨向于輔導員的心理狀態(tài)。筆者認為,每位研究生的姓名、籍貫、畢業(yè)學校、導師、專業(yè)、特長愛好、家庭情況這七個信息,必須深深印于年輕研究生輔導員的腦海中。
2.積極主動與導師溝通交流,成為導師心中有分量的人。導師是研究生培養(yǎng)的第一責任人,研究生對導師的信任和敬仰是一種天然的強依賴關系。因此,年輕研究生輔導員必須成為導師心中有分量的人,這樣才能成為研究生心中有分量的人,才能有效增強研究生對其的“向師性”。為此,應該這么做:第一,有敢于與導師進行溝通交流甚至表達不同觀點的意識和勇氣。年輕研究生輔導員要不斷增強與導師溝通交流的自信心,克服恐懼心理,樹立“導師在業(yè)務領域是專家,我在思政教育方面亦是內行”的積極心態(tài)。第二,消除“研究生是導師的學生而不是我的學生,過多影響或教育研究生有撈過界之嫌”的錯誤觀念。第三,增加感情投入,為研究生導師排憂解難,把握住與導師溝通交流的節(jié)點。筆者每學期都會拜訪每位導師,聆聽導師的訴求和苦衷,及時幫助導師排憂解難,這樣導師會感覺到研究生輔導員對他的尊重,從而逐漸肯定研究生輔導員。而研究生們看見研究生輔導員和導師交談甚歡的話,會不由得對輔導員心生敬意,“向師性”就會不斷增強。
3.加強自身研究能力建設。研究生之所以對輔導員“向師性”弱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認為“研究生輔導員”只有老師之“名”而無老師之“實”,即認為輔導員只有組織協(xié)調能力而無研究造詣。研究生的這種觀念,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研究生輔導員工作的順利開展,但也從另一個側面揭示了輔導員若想贏得研究生群體的欽佩和依賴就需要有比研究生更高的自身要求和學術造詣??梢?,年輕研究生輔導員要增強研究生對其的“向師性”,就必須加強自身研究能力建設。一是在自己的本專業(yè)上力求有所建樹。研究生輔導員在工作中,應努力將瑣碎的事務條理化、日常的工作系統(tǒng)化、研究的問題深入化、總結的經驗理論化,力爭在專業(yè)研究、業(yè)務研究、工作研究上都有所建樹。這樣所帶的研究生又怎能不信服呢?二是要對所服務的院系和每個專業(yè)、學科的特點非常熟悉。如果年輕研究生輔導員連院系的基本情況、學科構成、專業(yè)分布、各教研室研究重點和學科發(fā)展趨勢都搞不清楚,試想研究生又怎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輔導員的諄諄教誨呢?
4.加強自身綜合能力建設,錘煉“磁性人格”。如果問學生喜歡什么樣的輔導員,學生可能說得最多的就是“有魅力”。有魅力的輔導員舉手投足之間形成強大的氣場,這是一種“磁性人格”使然。不斷錘煉年輕輔導員自身的磁性人格,就能進一步增強研究生對輔導員的“向師性”。如何做?筆者認為:第一,構建自身強大的引導能力。年輕研究生輔導員在引導教育研究生時往往效果乏力,表現為理論和實踐無法“頂天”“立地”。因此,年輕研究生輔導員必須不斷地向哲學要高度、向史學要深度、向相關學科要寬度,提升自身的引導能力。第二,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字和口頭表達能力、組織協(xié)調能力等。第三,樹立自身的道德權威。外在的因素會破壞學生管理工作的權威,這就需要我們筑起另一道來自于一個靈魂隱蔽角落的屏障——道德權威。年輕研究生輔導員通過公平正義的處事方式、程序正當的處事流程,形成自身道德權威,錘煉“磁性人格”,繼而進一步增強研究生的“向師性”。
[參考文獻]
[1]張歡.高校研究生輔導員工作方法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06(11).
[2]劉娟,孫艷.博弈論視野下本科生導師與輔導員關系的初探[J].中國商界,2009(7).
[3]蔡茂華,李尚蒲.研究生導師與輔導員合力育人機制的構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2).
[4]王丹.從記住學生的名字開始[J].黑龍江教育:小學,2012(7).
[5]宿春禮.非權力影響力的7課堂[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
[6]康為茂,唐靜.學生管理工作理性權威的構建[J].高教探索,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