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 宮
?
高鳳林:大國工匠是這樣煉成的
種 宮
在35年的航天工作生涯中,他一次次攻克發(fā)動機噴管焊接技術難關,為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就是高鳳林
3月29日,北京人民大會堂,第二屆中國質量獎頒獎大會隆重舉行。首都航天機械公司高級技師高鳳林榮獲個人獎。在35年的航天工作生涯中,他一次次攻克發(fā)動機噴管焊接技術難關,為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作出了突出貢獻。130 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fā)動機的助推下成功飛向太空,這個數字占到我國發(fā)射長征系列火箭總數的一半以上。
在第66 屆紐倫堡國際發(fā)明展上,他一舉將三個創(chuàng)新發(fā)明項目金獎收入囊中,震驚四座;在全國總工會舉辦的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領銜人論壇上,他西裝革履,侃侃而談,舉手投足間頗有明星風范;在焊接車間里,戴上面罩、拿起焊槍,他埋頭于點點焊光之中,一副標準的技術工人形象。
早期培養(yǎng)一個氬弧焊工的成本甚至比培養(yǎng)一名飛行員還要高,人們把比用金子還貴的氬氣培養(yǎng)出來的焊工稱為“金手”、“銀手”。同時,由于焊接對象是具有火箭“心臟”之稱的發(fā)動機,對焊工的穩(wěn)定性、協(xié)調性和悟性更有極高的要求。而第一次焊接實習時,工段長就注意到,高鳳林是個有潛力的好苗子。
1970年,我國成功發(fā)射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高鳳林至今清楚地記得,那天,下班很晚的母親一回來就興沖沖地把兒子們拉到街上,指著天上一顆飛動的星星說,“快看呢!那就是我們國家放上去的衛(wèi)星”,街上的喇叭里也已經傳出東方紅的樂曲聲。高鳳林好奇地問“衛(wèi)星是怎么放上去的?”母親摸著他的小腦袋說,“快快長大吧,長大了你就知道了。”母親的話在他幼小的心里種下了一顆種子,他說:“能進航天工作就是我的夢想”。
中學畢業(yè)時,三個哥哥中一個當兵、兩個插隊,為了方便照顧母親,高鳳林報考了離家不遠的211 廠技術學校,從此與航天結下了不解之緣。
兩年的技校學習,使高鳳林對航天有了初步了解,特別是在火箭發(fā)動機車間實習期間,跟隨焊接工段工段長、新中國第一代氬弧焊工學藝,讓他對專業(yè)產生濃厚興趣,技術提高很快。
第一次焊接實習時,工段長就注意到,高鳳林是個有潛力的好苗子。在操作筆記上,高鳳林不僅記下操作規(guī)程,還記下了自己操作時的心理變化,以及師傅和同學們的操作特點,最后是三個大大的字,穩(wěn),準,勻。
在那個崇尚技術、工人光榮的年代,高鳳林和車間的年輕人爭先恐后、你爭我趕地學技術。他更是幸運地趕上了四五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
1983年,在車間領導和班組師傅的大膽啟用下,高鳳林久已積攢的能量終于迸發(fā)出來。他參加了331 工程之一的“長征三號”火箭發(fā)動機燃燒室的研制,并榮獲三等功。當時,他剛剛參加工作三年,只有21歲。
自1993年,高鳳林擔任發(fā)動機車間氬弧焊組組長以來,盡管有過多次可以提拔的機會,但他都放棄了。他始終認為,他的根在焊接崗位上。
2005年,高鳳林所在的班組被命名為“高鳳林班組”,成為航天一院首個以勞模名字命名的班組。“高鳳林班組”的核心理念是:人的質量決定產品質量。
在多年的工作生涯中,高鳳林始終相信的一句話就是:先做人,后做藝。
如今,高鳳林的徒弟已經有二三十人。他說,“我最希望他們從我身上學到的還是對做人的理解,以及對事業(yè)的專注、投入、執(zhí)著,還有時刻準備吃苦的精神,只有不斷努力、追求極致,才能不斷獲得成長。”
剛參加工作時,師傅教導高鳳林“要尊重你的工作對象”,這句話讓高鳳林終身難忘。他也用實際行動將自己的職業(yè)態(tài)度和工匠精神傳授給徒弟們。
“對我來說,戴上面罩,拿起焊槍,就意味著進入一種狀態(tài),必須心無雜念。每個團隊、個體都要對用戶、對產品負責,同時不斷掌握前沿科技,總結起來就是誠信加科技投入,我希望有一天中國產品能成為世界的NO.1 !”高鳳林對“中國制造”充滿期待。
2015年,高鳳林勞模創(chuàng)新工作室掛牌。工作室現有成員19 人,平均年齡只有34歲,每年可以解決十余項工藝焊接難題,還承接了企業(yè)內外的多項技術培訓交流任務。同時,創(chuàng)新工作室也成為重要的人才育成基地。高鳳林把自己積累的經驗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人。如今,他的徒弟當中已經有6 人成為全國技術能手。
高鳳林說,他把80% 的時間給工作,15%的時間給學習,5% 的時間給家人。為祖國航天事業(yè)的無私奉獻,注定了他對家人的虧欠:陪伴母親的時間很少,妻子生孩子他不在身邊,接女兒上下學的次數屈指可數。如今,女兒在一所名牌大學讀大三。
高鳳林說,“盡管很虧欠家人,但欣慰的是,女兒人生的每個關鍵節(jié)點,我都認真地參與了?!?/p>
如今,高鳳林還有很多社會活動:應邀為小學生講公益課,給孩子們普及航天知識;周末走進大學課堂,給大學生講解航天知識,宣傳航天文化;參加焊接協(xié)會的交流活動,為推動焊接行業(yè)的發(fā)展出一份力……他說,這是一種責任。
“對我來說,戴上面罩,拿起焊槍,就意味著進入一種狀態(tài),必須心無雜念。每個團隊、個體都要對用戶、對產品負責,同時不斷掌握前沿科技,總結起來就是誠信加科技投入,我希望有一天中國產品能成為世界的NO.1 !”高鳳林對“中國制造”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