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記勤
【摘要】 社會在不斷發(fā)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新修訂的《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實施和培養(yǎng)這種學習方式最好方法就是開展課堂合作學習。而設計好課堂合作學習的問題,是開展課堂合作學習的基礎。本文就如何設計課堂合作學習的問題,進行了初步地探討。
【關鍵詞】 課堂合作學習 問題設計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6)07-018-02
0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告訴我們: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課堂合作學習就是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最好方式。通過課堂合作學習,學生能夠更主動得到發(fā)展,更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因此,在教學中,開展課堂合作學習這一學習方式,顯得尤為重要了。而課堂合作學習問題設計得怎樣,又直接影響到合作學習的效果。那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設計課堂合作學習的問題呢?在此,我談談自己的一些初淺的探索:
一、關注教材內容,設計問題難易要適中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是一個主要環(huán)節(jié)。閱讀教學,也是我們開展課堂合作學習的良好契機。在設計課堂合作學習時,我們極易陷入兩種誤區(qū):設計的問題或者過淺,或者過深。如果過淺,淺得甚至可以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這樣就會失去合作的意義。如果過深,就容易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對課堂合作學習失去信心。因此,在設計課堂合作學習的問題,我們應該結合課文的重點和難點,設計出難度適中的有探究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
在教學季羨林寫的敘事散文《永久的悔》一文時,我圍繞文章的重難點——“悔”的原因,設計了兩個問題:1.課文用了那么多篇幅寫吃的,有什么目的?2.文中寫我年幼時的艱苦生活,這跟“永久的悔”有什么關系?要求學生在精讀課文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探究中,由于難度適中,但是他們會在課堂合作探究中,在教師的指導下,逐步理解文章的內容,進而順勢突破了文章的重點和難點,這樣的合作學習,效果會更好。
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我由淺入深地進行設計合作問題,并給予適當?shù)奶崾?,一步步引導學生探究文章的重點。在教學施耐庵寫的小說《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一文時,我結合課文重點內容:“三拳”,設計了下面的問題:精讀課文第16—18自然段,合作探究下面的問題:1.“三拳”分別落在哪里?能否顛倒順序?2.這三拳分別運用什么修辭?本體和喻體之間有什么相似之處?3.這三拳描寫角度一致嗎?不同角度的描寫好在哪里?4、課文為什么如此詳寫三拳(并提醒學生從人物形象、寫法、觀眾等方面探究)?這些問題的設計難度適中、逐層深入、環(huán)環(huán)相扣,有利于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掌握細節(jié)描寫的作用,理解“三拳”的內涵及表達效果,從而理解魯提轄嫉惡如仇、愛憎分明、勇猛的性格特點。
二、關注文體特點,設計問題要有針對性
緊扣文體特點開展教學,是我們初中語文教學的基本要求?,F(xiàn)行的語文版初中語文教材已經以單元為單位,編排了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等各種文體。因此在設計課堂合作學習的問題時,我們也要緊扣文體特點來完成。在此,我主要結合記敘文和小說這兩種初中階段常用的文體來談談自己在設計合作學習問題的一些探索。
(一)記敘文
記敘文是語文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文體,記敘文敘事性極強,對事情的過程交代非常清楚。記敘文主要有敘事和寫人兩大類。類型不同,在設計合作問題側重點也不同。對敘事類的文章,我注重突出記敘文的六要素,注意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對于寫人的文章,我緊扣人物性格(或精神)進行設計,并注意結合常用的人物描寫方法來設計問題。
在教學魯迅寫的《風箏》第四自然段寫“我毀壞弟弟的風箏”的內容時,我首先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找出這件事發(fā)生的六要素,從記敘文的基本要素入手,引導學生理清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再次,為了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我設計一個富有想象力的補寫類的問題讓學生合作探究:想象一下,我毀掉弟弟的風箏以后,弟弟會怎樣?請用“我”的口吻說說弟弟的語言、動作和心理。這緊扣課文情節(jié)進細節(jié)描寫訓練的問題,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學生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
在設計合作探究的問題時,我還根據(jù)記敘文敘事性強、思想性強的特點,從思想內容方面來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逐層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題。在教學林莉寫的《小巷深處》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文章怎樣表現(xiàn)盲母親對我的愛,具體寫了哪些事?哪些地方寫得最感人?有什么作用?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這樣讓學生在細細地品讀中、積極地合作交流中,體會到我對盲母親的感情變化,感受到盲母親對我無私的愛和我對盲母親無比愧疚和無限感激之情。
(二)小說
我們都知道:小說和記敘文相近,寫法相似。他們有共同點,也有不同之處。共同點在于:它們都是以記敘為主要表達方式,都有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都主要采用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等常用的人物描寫方法,常常運用比喻、擬人、排比等常用的修辭方法,也會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來塑造人物形象。但同樣敘事,記敘文比較重視敘述事情的過程;小說則重視情節(jié)發(fā)展,重視刻畫人物形象。同樣寫人,記敘文會用具體事例去表現(xiàn)人物的性格或者精神。而小說主要通過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變化,通過具體的環(huán)境描寫,甚至通過細致的心理描寫,去塑造生動形象的人物形象。因此設計課堂合作學習的問題時,我們要因“文”而異,結合文體特點,去設計合適的問題,以提高課堂合作學習的效果。
在教學黃蓓佳寫的小說《心聲》時,我從故事情節(jié)、心理描寫、環(huán)境描寫等方面去設計問題:1.本文主要寫了哪幾個場景(情節(jié))?2.你最喜歡哪個場景,為什么?3.文中有很多心理描寫,請結合具體的內容說說它的好處。4.課文中樹林和課室這兩處環(huán)境描寫有什么作用?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通過理解情節(jié)內容,分析環(huán)境描寫,品味語言,深切感受李京京渴望朗讀,渴望親情,渴望尊重,渴望理解的心聲,從中也把握了程老師和李京京的性格,進而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這樣緊扣小說的特點來設計問題,不但引導學生準確理解課文內容,也進一步掌握了小說的基本特點和本文的寫作特點。
同樣是小說,不同的課文,也有不同的寫作特點,我們在設計問題時,要結合課文的寫作特點來設計問題。在教學吳敬梓寫的《范進中舉》一文時,我結合本文突出的寫作特點:運用對比的手法,語言幽默詼諧,富有辛辣的諷刺的效果,設計合作學習的問題:1.范進在中舉前后有什么顯著的變化?2.胡屠戶、眾鄰居、張鄉(xiāng)紳等人對范進中舉前后的態(tài)度有哪些變化?這反映了一個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3.課文安排“范進喜極發(fā)瘋”和“胡屠戶治瘋”這些情節(jié)有什么作用,表達了一個怎樣的主題?4.結合具體內容分析范進、胡屠戶等人的形象。
這樣的設計既突出了小說的特點,又結合了文章的寫作特點,讓學生在合作探究中準確地掌握故事情節(jié),準確分析人物形象,并深入地理解小說的主題。
三、關注學情,設計問題要有層次性
文體不同,設計課堂合作學習問題的要求和方法也會不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情不同,設計課堂合作學習問題的要求和方法也要不同。這需要我們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
四、關注課堂需要,設計問題要有趣味性
我們都知道:選用合適的教學形式和學習方式,都是為了能夠滿足課堂需要,都是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從這個出發(fā)點來看,如果課堂不需要進行合作學習的,我們就沒必要設計問題來進行合作學習,讓課堂合作學習流于形式,變得畫蛇添足。因此,設計課堂合作學習的問題時,要順應課堂的需要,要為提高教學質量服務。同時,為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效果,我們盡可能把問題設計得新穎一些,有趣一些,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課堂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課堂學習的效果。
課堂合作學習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了解決問題的效率,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如果精心設計好每一個課堂合作學習的問題,我們就更能激發(fā)學生開展課堂合作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更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yǎng),為我們追求高效的語文課堂奠定良好的基礎。
[ 參 考 文 獻 ]
[1]《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
[2]七年級——九年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出版社出版).
[3]七年級——九年級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教師用書》(語文出版社出版).
[4]《基于課堂教學的合作學習》,鄭志湖編,浙江科技出版社2011年12月1日出版.
[5]《探究學習與課堂教學》,劉儒德、張大鈞著呂達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1日出版.
[6]《問題導向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作者德萊爾,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4年4月1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