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偉
一、選田、整地和施基肥
大白菜種植前要求選擇土層深厚、疏松、肥沃,附近有水源且排灌方便,前茬為瓜類、豆類作物的沙壤土或輕粘壤土栽培,和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不宜連作。前茬收獲后,要抓緊時間深耕土壤,耕層深度要求30~40 cm。在前作收獲過遲或播期雨水多的情況下,無法深耕,改作淺耕。結(jié)合耕地畝施腐熟有機肥4000~5000 kg,過磷酸鈣20 kg,其中2/3的肥料施入土壤中、下層,1/3肥料撤在地表。整平土地后在播種前2~3 d作畦。一般留曬茬地,6月中下旬再重新起壟,將雜草翻入土內(nèi),壟高15~18 cm,壟寬65 cm。然后每公頃施入腐熟有機肥75~90 t,不使用化肥。將肥施于壟溝內(nèi),再用犁破開壟臺,使肥料埋入壟內(nèi),最后鎮(zhèn)壓一遍,使壟臺土壤緊實保墑,達到播種狀態(tài)。
二、選擇品種: 品種的選擇除了考慮氣候、肥水條件外,還要根據(jù)人們的食用習(xí)慣和大白菜用途不同而選擇不同品種。
三、播種:大白菜種子顆粒細(xì)小,相對芽期的抗性亦低,因此,必須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才能做到一播全苗。一般造墑采用灌水方法,在整平地面的基礎(chǔ)上,灌水至最高水面與壟面距離為1厘米時為宜,如此既能使水分充足,又使土壤沉實、壟面洇透,待壟面干燥至稍有發(fā)白現(xiàn)象時即可實施播種。
秋季大白菜多采用直播方式,直播又分條播和穴播兩種。一般條播的操作是在壟面上劃深約2厘米的淺溝,將種子均勻播入溝內(nèi),而后覆土。穴播則是按照品種的不同(主要是球莖及其株幅)確定畝株數(shù)后,在壟上開穴播種,每穴內(nèi)播入10粒左右。一般直筒型品種每畝定植3500株左右,合抱型、疊抱型品種2000~2800株。每畝用種量約150~250克。
四、密植:一定意義上來說,大白菜的種植密度影響或決定著大白菜的最后產(chǎn)量,在綜合考慮土壤肥力乃至水分、光照等條件下,適當(dāng)合理的加大種植密度,即可有效地提高產(chǎn)量。具體到某一品種,可在咨詢有關(guān)人員或認(rèn)真閱讀品種介紹的基礎(chǔ)上,按照該品種的株幅(植株展開度)來確定種植密度,一般以株幅的三分之二來確定定苗的密度。比如某品種的株幅為90厘米,則可確定其定苗株距約為60厘米。至于其行距,則應(yīng)在引種后即予以確定。此外,肥力較高的地塊,由于植株開展度大,成菜個體亦大,故應(yīng)適當(dāng)稀植,反之則應(yīng)加大密度。
五、田間管理
1.間苗、補苗、定苗 為防止幼苗擁擠徒長,直播田塊要及時間苗。一般要2~3次,分別在拉十字、2~3片中生葉、5~6片中生葉時進行。當(dāng)幼苗生長到20~26天后,達到團棵階段時,即按預(yù)定株距定苗。株距依品種、水肥條件而定,一般中型品種株距50厘米左右,大型品種株距60厘米左右。發(fā)現(xiàn)缺株要及時補苗。補苗最好趁澆水或下雨之機,取多余的苗補栽。大白菜一般不補播,因補播延遲了幼苗生長期。間苗和定苗時,應(yīng)選留生長健壯、具有本品種特征的幼苗,并及早拔除病苗和多余苗。
2.中耕、培土、除單 要結(jié)合間苗進行中耕3次,分別在第二次間苗后、定苗后和蓮座中期進行。中耕按照“頭鋤淺、二鋤深、三鋤不傷根”的原則進行。凡高壟栽培的還要遵循“深耪溝、淺耪背”的原則,結(jié)合中耕進行除草培土。培土就是將鋤松的溝土培于壟側(cè)和壟面,以利于保護根系,并使溝路暢通,便于排灌。
3.水分管理:大白菜播種時即已進入高溫多雨季節(jié),一般常見的現(xiàn)象是地表一直處于濕潤狀態(tài),難得干燥,這對于其根系的生長極為有利;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一直濕潤的土壤使大白菜的淺層根系得到了足量甚至超量的發(fā)展,但其下扎量少,相應(yīng)抗性降低,偶有如強風(fēng)、干熱等不利條件,便明顯表現(xiàn)不適,進而影響生長及其產(chǎn)量。一般做法是苗期干旱時,多進行劃鋤,促根系下扎,提高其植株的抗性,此即所謂的“蹲苗”;多雨條件時,安排好排水溝渠,不使田間積水。但當(dāng)進入蓮座后期時,白菜需水量劇增,應(yīng)保持地面濕潤狀態(tài),所謂“見濕不見干”。直至收獲前10~15天時停止?jié)菜?,以利貯藏。
六、病蟲害防治
秋白菜要想豐收,治蟲很關(guān)鍵。要及時檢查病蟲害情況,重點防治蚜蟲、菜青蟲。
1. 防治蚜蟲
消滅蚜蟲在初發(fā)階段,可選用40%樂果乳油0.5公斤加水500~1000公斤噴霧;或70%滅蚜松可濕性粉劑0.5公斤加水500~1000公斤噴霧;或100倍液拌種;或50%二溴磷乳油0.5公斤加水500~1000公斤噴霧;或25%亞胺硫磷乳油0.5公斤加水250~500公斤噴霧;或50%馬拉硫磷乳油0.5公斤加水400~500公斤噴霧;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0.5公斤加水1000~1500公斤噴霧;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如2.5%溴氰菊酯(即敵殺死)0.5公斤加水3000~4000公斤,或速滅菊酯(即速殺滅?。?、10%氯氰菊酯、中西除草菊酯(即多蟲畏)、二氯苯醚菊酯(即除蟲精),均0.5公斤加水2000~2500公斤噴霧。
2.防治菜青蟲
為害癥狀:菜青蟲是菜粉蝶的幼蟲。菜青蟲僅在大白菜葉背啃食葉肉,形成小型凹斑,三齡后可將葉片吃成孔洞和缺刻,嚴(yán)重時僅殘留葉脈及葉柄,并留一下大量蟲糞污染菜心。菜青蟲的為害可引起軟腐病、黑腐病的加重和流行。
主要采取以化學(xué)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主于菜粉蝶幼齡幼蟲的抗藥力很弱,及時用藥十分重要,當(dāng)苗出上后就要開始噴藥,每7天噴一次,連續(xù)噴2~3次。可使用的藥劑較多,包括:90%敵百蟲晶體1000倍液,50%殺螟松乳油或乙酸甲胺磷水劑I000倍液,BT乳油或青蟲菌6號500~800倍液,21%殺滅斃乳油4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功夫乳油5000倍液,25%(或30%)滅幼脲1號(或3號)500~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