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榮
[摘 要]目的:通過現(xiàn)代化的研究手段,對滇龍膽地上部分的化學成分進行測定,為綜合利用滇龍膽地上部分資源,擴大藥用部位提供依據(jù)。方法:利用色譜、光譜等方法對其化學成分進行研究并進行結(jié)構(gòu)鑒定。結(jié)論:得到6個單體化合物,其中3個分別為龍膽苦苷、β-谷甾醇、熊果酸,剩余3個有待鑒定。
[關(guān)鍵詞]滇龍膽;龍膽苦苷
[中圖分類號]R282 [文獻標識碼]A
龍膽來源于龍膽科植物條葉龍膽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龍膽G.scabra Bge.、三花龍膽G.triflora Pall.、堅龍膽G.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及根莖。為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根黃白色,繩索狀,長20厘米以上。莖直立,粗壯,常帶紫褐色,粗糙。葉對生,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7厘米,寬1-2厘米,有3-5條脈,急尖或漸尖,無柄,邊緣及下面主脈粗糙?;ù厣o端或葉腋;苞片披針形,與花萼近等長;花萼鐘狀,長2.5-3厘米,裂片條狀披針形,與萼筒近等長;花冠筒狀鐘形,藍紫色,長4-5厘米,裂片卵形,尖,褶三角形,稀二齒裂;雄蕊5,花絲基部有寬翅;花柱短,柱頭2裂。蒴果矩圓形,有柄;種子條形,邊緣有翅。分布于朝鮮,蘇聯(lián),日本,及我國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等地。生草甸、灌叢或林緣。根入藥,能去肝膽火。前三種主產(chǎn)于東北地區(qū),藥材俗稱關(guān)龍膽,是全國范圍內(nèi)的主流品種;后一種主產(chǎn)于云南,藥材俗稱堅龍膽、滇龍膽,是西南和華南地區(qū)的主流品種,生于海拔1100-3000m的山地、草地、灌叢中、林下及山谷,分布于湖南、廣西、貴州、四川、云南等地。龍膽草為龍膽科龍膽屬植物。又名龍膽(《本經(jīng)》),陵游(《本經(jīng)》),草龍膽(《本草圖經(jīng)》),苦龍膽草、地膽草(《滇南本草》),膽草(《藥品化義》),山龍膽(《浙江中藥手冊》),四葉膽(《廣西中獸醫(yī)藥植》),水龍膽(《江蘇植藥志》)。根及根莖入藥。味苦,性寒。歸肝、膽經(jīng)。有清熱燥濕,瀉肝膽實火的作用。主治高血壓,頭暈耳鳴,膽囊炎、急性傳染性肝炎、陰部濕癢、濕熱黃疸、瘡癤癰腫,口苦和驚風等癥,為保肝利膽之良藥。
龍膽最早記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記其:“龍膽,一名陵游。味苦澀,主骨間寒熱,驚癇邪氣,續(xù)傷疤,定五臟,殺蠱毒。久服益智不忘,輕身耐老”。后世歷代本草也均收載本品。在中醫(yī)藥應(yīng)用中,龍膽味苦性寒,能清熱燥濕,瀉肝膽火。以龍膽為主要藥物的經(jīng)典方劑有龍膽瀉肝湯、瀉青丸、當歸龍薈丸等。而在國外植物藥應(yīng)用中,龍膽也是常用品種,主要用作苦味健胃劑[4]。龍膽根莖呈不規(guī)則的塊狀,長1~3cm,直徑0.3~1cm;表面暗灰棕色或深棕色,上端有莖痕或殘留莖基,周圍和下端著生多數(shù)細長的根。根圓柱形,略扭曲,長10~20cm,直徑0.2~0.5cm;表面淡黃色或黃棕色,上部多有顯著的橫皺紋,下部較細,有縱皺紋及支根痕。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皮部黃白色或淡黃棕色,木部色較淺,呈點狀環(huán)列。氣微,味甚苦。堅龍膽 表面無橫皺紋,外皮膜質(zhì),易脫落,木部黃白色,易與皮部分離。
現(xiàn)代化學成分研究顯示,滇龍膽根含裂環(huán)烯醚萜甙類苦味成份:龍服苦甙,當藥苦甙,當藥甙,痕量苦龍膽酯甙,痕量苦當藥酯甙;苦甙總含量5.10%,龍膽苦甙含量5.01%。地上部分含龍膽堿,秦艽堿乙(gentianidine),秦艽堿丙(gentianal),β-谷甾醇(β-sitosterol)。但對滇龍膽地上部分至今尚無化學成分研究的報道。龍膽瀉肝湯是龍膽在臨床上應(yīng)用最為廣泛,瀉肝膽實火和清利肝經(jīng)濕熱。隨著臨床研究的深入,應(yīng)用面不斷地擴大,主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治療肝膽疾病、高血壓、急性腎盂腎炎、病毒性角膜炎、皮膚病、急性咽炎、慢性支氣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結(jié)膜炎等。
目前尚作為廢棄物的滇龍膽地上部分,若能開發(fā)利用,將會使龍膽藥物資源更為充分的利用。滇龍膽資源主要分布云南中部及中南部的丘陵山區(qū),人工種植的發(fā)展也集中在該地區(qū),其地上部分資源的綜合利用,不僅提高龍膽種植產(chǎn)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龍膽的資源緊張態(tài)勢。
1 儀器與材料
材料:硅膠G和薄層層析板為青島海洋化工廠產(chǎn)品;Sephadex LH-20凝膠。
常用試劑: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氯仿、丙酮、甲醇。
滇龍膽地上部分藥材于2015年8月采集于云南省境內(nèi),經(jīng)云南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藥用植物研究所張金渝副研究員鑒定。
2 提取與分離
2.1 提取
取638.4g干燥的滇龍膽地上部分藥材,粉碎成粗粉,用95%乙醇回流提取,減壓回收,得到浸膏102.2g,將其懸浮于水中,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別萃取,回收溶劑得到正丁醇部分39g(Fr-A)、乙酸乙酯部分36g(Fr-B)、水層棄去。
2.2 分離
Fr-A(正丁醇萃取部分)用甲醇溶解,硅膠G(45g)拌樣,經(jīng)硅膠柱色譜分離,用氯仿-甲醇(20:1至3:1)進行梯度洗脫,收集流份(500ml/份),將洗脫液減壓回收,用TLC檢查,合并色點相同的流份,得到2個部分(Ⅰ、Ⅱ、)。
其中,Ⅰ部分靜置后析出白色粉末用甲醇-丙酮反復(fù)重結(jié)晶,經(jīng)TLC檢查為一純品,標記為化合物Fr-A-1(986mg)。Ⅱ部分回收溶劑,約重3.4g,經(jīng)反復(fù)凝膠柱層析后,在收集液(18-29瓶)中有黃白色粉末析出,用甲醇反復(fù)重結(jié)晶后,得到一純品,標記為化合物Fr-A-2(235mg);在收集液(39-62瓶)中析出黃色顆粒狀結(jié)晶,TLC檢查發(fā)現(xiàn)含有少量的雜質(zhì),將粉末用甲醇溶解后過凝膠柱色譜,重結(jié)晶后得到一純品,標記為化合物Fr-A-3(121mg)。
Fr-B(乙酸乙酯部分)用乙酸乙酯溶解,硅膠G(40g)拌樣,室溫揮干后經(jīng)硅膠柱色譜分離,用環(huán)己烷-乙酸乙酯(0:100-100:0)梯度洗脫,收集流份(250ml/份),將洗脫液減壓回收,用TLC檢查,合并色點相同的流份,得3個部分(Ⅰ、Ⅱ、Ⅲ)。
其中,Ⅰ部分為白色蠟狀固體,經(jīng)TLC初步檢查為一純品,標記為化合物Fr-B-3(88mg);Ⅱ流份靜置后析出無色針狀結(jié)晶,濾出后TLC檢查為一純品,標記為化合物Fr-B-1(45mg);Ⅲ流分靜置后析出白色粉末,濾出后TLC檢查為一純品,標記為化合物Fr-B-2(23mg)。
3 實驗結(jié)果
從滇龍膽地上部分中,用各種色譜方法分離純化,共得到6個單體化合物,即化合物Fr-A-1(986mg)、Fr-A-2(235mg)、Fr-A-3(121mg)、Fr-B-1(45mg)、Fr-B-2(23mg)、Fr-B-3(88mg)。
化合物Fr-A-1:經(jīng)TLC檢查和龍膽苦苷對照品Rf值、顯色現(xiàn)象一致,鑒定為龍膽苦苷,如:圖-1。
化合物Fr-B-1:經(jīng)TLC分析和β-谷甾醇對照品的Rf值、顯色現(xiàn)象一致,鑒定為β-谷甾醇,如:圖-2。
化合物Fr-B-2:經(jīng)TLC分析和熊果酸對照品Rf值、顯色現(xiàn)象一致,鑒定為熊果酸,如:圖-3。
化合物Fr-A-2、化合物Fr-A-3、化合物Fr-B-3的結(jié)構(gòu)鑒定工作尚待進行。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2] 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M].上??茖W技術(shù)出版社,1999.
[3]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
[4] 謝觀.中國醫(yī)學大辭典第四冊[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