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南?!按砣恕辈呗噪y持續(xù)
吳心伯
菲律賓提起的南海仲裁案是美國為了自己的南海利益而利用其在本地區(qū)的盟友對中國發(fā)起的一場法律戰(zhàn)和輿論戰(zhàn)。臨時仲裁庭公布的所謂最終結果充分暴露了該法庭的偏見和荒謬。隨著菲律賓新政府表示要在南海爭端中采取較為務實的態(tài)度,低調處理仲裁結果,這場輿論戰(zhàn)在達到沸點之前就已經在降溫。這樣的結果肯定是美國沒有預料到的。
美國在南海有著重要的地緣政治利益,但既不是南海爭端的當事國,也不是南海周邊國家,因此其對南海的介入必須得到南海地區(qū)有關國家的配合,而華盛頓最期待的代理人就是馬尼拉和河內。然而近來越南并沒有像美國所期待的那樣積極地去配合它,曾經跳得最高的菲律賓也有改弦更張之意。實際上,無論是在河內還是馬尼拉,都不乏頭腦清醒者,他們知道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死磕到底,既解決不了問題,也不符合其國家的總體利益。
那么,在無法充分依靠代理人的情況下,美國能夠長期強力直接介入南海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美國民眾對南海的關心遠不如對伊斯蘭國的擔心,這意味著美國插手南海的國內政治支持并不充分。美國對南海的軍事投入也會受制于其不斷縮水的防務資源以及應對其他地區(qū)安全挑戰(zhàn)的需要。在中國的軍事力量不斷增強的情況下,美國在南海的局部優(yōu)勢會越來越捉襟見肘。當然,美國還會打著維護航行自由的名義單獨或聯(lián)合一些其他國家派軍艦在南海轉悠,但這并不能左右南海爭端的結局。
冷靜地看,中國如今在南海處于比以前有利得多的地位。近年的島礁建設大大提升了中國在南海的存在,為將來更好地捍衛(wèi)南海利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不僅如此,中國強大的經濟力量也為處理南海問題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南海周邊諸國無不希望與中國發(fā)展緊密的經濟合作,這使得他們長遠而言必須在南海問題上采取更加務實和平衡的姿態(tài)。更重要的是,如果中國能將南海問題置于塑造良好的地區(qū)格局、推動周邊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中的合作這個大框架中考慮,采取“有理、有利、有節(jié)”的立場,美國或其他域外國家要在南海渾水摸魚的企圖就會落空。由此看來,南海問題主動權在我手里,時間在中國一邊,長期形勢對我有利?!?/p>
(作者是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中國不會被亞洲國家孤立
阮宗澤
隨著菲律賓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作出所謂“最終裁決”,有人擔心中國會被亞洲國家孤立。我認為這種擔心是多余的,相反,中國的朋友圈將不斷擴大。
這是因為,中國依據(jù)國際法文件,在戰(zhàn)后收復并行使對南海諸島主權,構成了二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組成部分。中國堅持通過對話協(xié)商和平解決爭議,依據(jù)國際法賦予的正當權利,不接受、不參與菲律賓單方面提起的所謂南海仲裁案,不承認、不執(zhí)行所謂仲裁結果。中國的這一立場,是在行使《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賦予主權國家的權利,同樣是該公約的組成部分。那種企圖將“不守規(guī)則、不遵守國際法”的帽子扣在中國頭上,恰恰說明他們不尊重國際法和國際規(guī)則。
迄今為止,至少有60多個國家理解和支持中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中國堅持與有關國家根據(jù)雙邊協(xié)議、地區(qū)共識和國際法,通過談判協(xié)商解決南海有關爭議,反對域外國家干預南海問題。其中不乏東盟國家,如文萊、柬埔寨、老撾,都公開力挺中國南海立場,與中國達成“尊重各國根據(jù)國際法自主選擇爭端解決方式的權利”等多項重要共識。這些表態(tài)充分體現(xiàn)了國際社會秉持的客觀公正立場,符合各國通過談判協(xié)商解決爭議的普遍國際實踐。公道自在人心。
仲裁案必將加劇東盟的分裂。東盟10個國家中,除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和文萊為南海的聲索國之外,其他6個國家均為非聲索國。菲律賓自導自演的南海仲裁案已經影響到東盟的團結,這是由于菲律賓企圖將它與中國的雙邊分歧擴大為東盟與中國的分歧,顯然是蓄意綁架東盟為其冒險主義背書,東盟其他國家當然不愿意為菲律賓火中取栗。菲律賓將一個極具爭議性的問題強行拖入東盟,是對東盟的分裂,嚴重損害地區(qū)的和平與穩(wěn)定?!?/p>
(作者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員)
日本欲借仲裁案“趁火打劫”
高洪
南海仲裁結果出來了,相信面對中國義正辭嚴、鏗鏘有力的回應,無論美、菲都不會感到輕松。唯獨安倍領導下的日本政府在一旁竊喜,謀劃著趁火打劫以求一逞的如意算盤。
在安倍看來,如果南海爭議擴大,中國在東海維權的力度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所以日本在過去幾年里一面不遺余力地攪動南海,從兩海聯(lián)動一步步走到三海聯(lián)動。同時也不忘在法斗文爭方面插一手,本次仲裁原本就是由日本前外交官作為國際法官,糾集另外五個美國盟友國法官組成仲裁庭制造的惡果。
后來,隨著中國不斷破解各種反華勢力在南海對中國的圍攻,日本的戰(zhàn)略派中也開始有人擔心仲裁結果出臺后,中菲直接對話反而可能會把美國晾在一邊,日本就更插不上話了。不過,近日有消息說菲律賓已經決定在與中國對話之前先與美日澳協(xié)商。于是安倍政權中又燃起了在南海問題上作一番文章,求取漁翁之利的陰暗念頭。甚至有人主張在繼續(xù)利用外交與國際輿論對華施壓之外,通過加大對菲律賓、越南提供軍援并培養(yǎng)代理人的力度,假借維護航行自由、保障海上生命線等名義,搞單獨或聯(lián)合巡航。
這些跡象表明,日本很有可能在中美對抗風險不斷升高之時采取推波助瀾的做法。但筆者想提醒一句:日本切莫忘記了自身能力的局限性,更不要一廂情愿地沉醉在自己編造的認知誤區(qū)里。中國早已表明態(tài)度,仲裁結果對中國主權及南海政策不產生任何意義。就此而言,即使日本要趁火打劫也沒什么像樣的稻草可撈,相反偷雞不成蝕把米的可能性倒是不小?!?/p>
(作者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代所長、研究員)
中國有能力“轉危為機”
劉鋒
南海仲裁案裁決已出,我們可以看到臨時仲裁庭根本不顧法律的公平與正義,充滿了偏袒和政治意圖。這會讓中國陷入危機之中嗎?在中菲“黃巖島沖突”中,中國正是化危為機,采取防守反擊的策略一舉掌控黃巖島。因此,如果美菲借著這次南海仲裁所謂“仲裁結果”大肆挑釁。那未嘗不是中國在南海一線較量中積極進取的機會,不排除中國采取反制措施徹底解決仁愛礁問題的可能性。中國如此行事有理、有利、有節(jié)。
首先,中國在道義和輿論上完全占上風。仁愛礁問題從無到有、由小鬧大,完全是菲律賓方面一手策劃挑起的結果。1999年5月9日,在中國駐南聯(lián)盟使館遭北約轟炸的第二天,菲律賓趁火打劫,將一艘舊軍艦非法在南沙仁愛礁“坐灘”。在中國不斷交涉下,菲當局一再承諾要拖走該艦。但隨著時間推移,菲方態(tài)度卻180度大轉彎,從履行拖走的承諾改為公開耍賴,宣稱該艦在仁愛礁的存在“合法”,并屢屢偷運鋼筋水泥等建筑材料到該艦,試圖將其加固,變其為菲永久據(jù)點。2015年3月14日,菲外交部甚至對外宣稱當年“坐灘”的目的就是為了占領仁愛礁,自己戳穿了編造多年的謊言。試問,菲律賓政府違背承諾、出爾反爾哪里還有什么國際信義可言?
其次,中國在南海一線“遭遇戰(zhàn)”中逐步占據(jù)主動。特別是回顧近年來中菲在南?!坝才鲇病笔降妮^量,菲律賓在海上頻頻出擊,中國見招拆招強力反制,由于雙方綜合實力對比懸殊,加上中方維權意志堅定、應對措施得力,菲方基本上占不到什么便宜。因此,一旦美國挾所謂仲裁結果的“聲威”,鼓動菲律賓在仁愛礁方向搞一些實質性動作,不排除中國因勢利導,再上演一次“化危為機”的大戲。
最后,中國在南海的克制和顧全大局,國際社會有目共睹。縱觀仁愛礁問題的產生和演變,中國始終著眼于南海穩(wěn)定大局,對菲方善意以盼、耐心以待,但換來的卻是菲律賓得寸進尺、倒打一耙。顯而易見,中國人的忍讓和忍耐不是無條件的。既然長痛不如短痛,那么不排除中國痛定思痛,從而一勞永逸解決仁愛礁問題。▲
(作者是廈門大學南海研究院客座教授)